收藏 分享(赏)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9277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转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纽伯特(A. Neubert)、卡德(O. Kade)为代表的莱比锡派(the Leipzig School) 和以威尔斯(W. 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the Saarbrucken School)。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与可变的语用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对等”成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这种语言科学研究范式愈演愈烈,后来致使翻译沦为语言学的附属品

2、,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令越来越多的译者感到不满,功能派翻译理论就在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它针对翻译语言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成为当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学派。功能派翻译理论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于 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在这本书中,莱斯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

3、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并把这样的翻译称为综合性交际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然而在实践中,她又意识到等值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有时并非是人们所期望的,因此应该优先考虑译本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试图弥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断裂,他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在与老师莱斯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原理一书中对该理论的基本架构进行阐述。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指行为的目标、功能或意图

4、。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应遵循“语内连贯法则”(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和“语际连贯法则”(the intertextual coherence rule),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入语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有时称作“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这些法则呈等级排列,这样,原文的中心地位就被瓦解,“对等”不再是评判翻译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译本实现预期目

5、标的充分性(adequacy)。在实践中,翻译目标和要求的下达通过翻译委任(commission)来实现。弗米尔指出翻译委任应该包括翻译目标和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而且客户和译者之间应该对此进行明确协商,译者作为拥有发言权的专家,应该由他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目的论还反复声明,认为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但并不排除“语码转换式”的对等翻译也是合理目的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执教芬兰的德国学者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 1

6、984 年发表的翻译行为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一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 (the TT producer)、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同的角色。翻译行为论和目的论有颇多相通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相融合。不过曼塔里的方法和概念模式显然比

7、目的论更为激进,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将改编、编译、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内,同时在理论中大量借鉴商业和管理学术语。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她首次用英语全面系统地介绍功能学派的各种学术思想,并针对其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翻译中的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1991) 一书中,她阐述了翻译中

8、的文本分析所须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并将翻译分为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工具翻译的目的是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而纪实翻译是对作者和源语文本的读者之间的交际所做的记录。在用英文写就的著作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1997)中,她不仅对功能学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针对理论中的偏激倾向给译者提出了“功能

9、加忠诚”(functionality plus loyalty)的指导原则,忠诚属道德范畴,关注翻译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在翻译教学和译员培训的方法论方面很有建树。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目标语转向推翻了原文的权威地位,使译者摆脱对等论的羁绊,在翻译理论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翻译教学和译员培训方面成就突出,并在商业文本及政治文本翻译中取得较大成功。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Type, Kind and Individuality of TextDecision making in translation本文出处:Katharina Reiss, “Type, Kind and Indi

10、viduality of TextDecision making in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 Lawrence Venuti, tr. by Susan Kitr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p.160-171。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1923 )是德国翻译功能学派早期重要的创建者之一,弗米尔的老师,毕业于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长期在高校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其主要论著包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以及与弗米尔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原理。莱斯早

11、期的理论主要围绕对等概念展开,她认为翻译追求的对等应该是语篇层面的对等,而非词、句的对等,所以主张将翻译策略和语言功能、语篇类型以及文章体裁结合起来考察。作为长期从事翻译培训的教师,莱斯的功能研究法起初是为了使译本评估系统化,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从原文和译文二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但到了后期,在自身翻译实践的启发下,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对等,在有些情况下,对等甚至也并非是人们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于是她逐渐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导者。莱斯反对莱比锡学派学者卡德含混的语篇概念,她借鉴了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篇类型

12、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并指出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可能同时具备几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能否传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因素。同时,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境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而改变。在论文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一文中,莱斯在语篇类型学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翻译过程的步骤,以及语篇类型和体裁对翻译交际中出现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她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阶段(phase of analysis)和重述阶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分析阶段要明确原文的功能类型(text type)和文本

13、体裁(text variety),然后进行文本外部语言分析;重述阶段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功能决定一般翻译方法,体裁语言和篇章结构。文章还提议建立翻译类型学。莱斯的理论跳出了以往语言学纠缠词句等微观层面的框框,将语篇作为研究单位,关注翻译的交流目的,这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她的理论也有明显的缺憾,受到不少学者质疑。譬如,语言的功能是否只有三种,不同类型文本之间的界限是否如其所言那样分明,仅凭语篇类型来决定翻译的策略是否可行,等等。作者在本文中对部分质疑作出了回应,至于译者自身的作用和意图与外界社会的压力对翻译策略的影响,那就要到目的学派的后继者那里以及文化学派学者

14、的论述中去找相应的答案了。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本文出处:Hans Vermeer,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 Lawrence Venuti, tr. A. Chesterma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p.221-232。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是德国翻译目的学派重要创始人,也是杰出的

15、语言学家,熟谙十多种语言。他曾先后任德国美茵茨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著作等身。主要论著包括翻译理论论文集、普通翻译理论原理、目的与翻译委任论文集、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1996)等。弗米尔的目的论是在现代语言学 (实用语言学、语言行为论、话语语言学)以及接受美学的启发和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他突破了莱斯功能对等研究的束缚,借鉴并完善霍茨曼塔里的翻译行为论,积极回应各方对目的论的质疑,使该理论逐步深入、成熟。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一文

16、实际上就是对目的论(skopos theory) 基本内容的概述,囊括了目的论的精义,是一篇重要的译学论文。全文分为四部分:提要,目的与翻译,反对目的论的观点,以及翻译的委任。作者指出目的论的一个非常实际的意义在于对原文在翻译中的地位提出新的概念,忠实原文不是评判翻译的唯一准则,译本面向译入语文化,应该由译入语文化最终来决定译本的充分性。针对人们对目的论提出的质疑,如文学翻译有无目的、是否所有翻译都有目的,弗米尔借用语言行为论、接受美学等理论中的概念,并征引具体例证进行了细致的陈述与反驳。他将翻译的目的(skopos)分成三个层面:在讨论翻译过程时,它指过程中的目标;讨论结果时,它指译本的功能

17、;讨论翻译的形式时,它指形式的意图。如果一个行为的过程、结果、形式都没有目标可言,那就不能称之为行为。文学创作也有目的,仅凭灵感就能创作的观点不能成立。关于并非所有翻译都有目的的质疑,弗米尔从三方面予以回答:其一,翻译原文,让预期的读者理解就是译者的目标;其二,特定的目的自然会排除某些诠释,但保留诠释的广度也可能是翻译的目标之一;其三,译者只要相信自己用他人可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就一定存在潜在的读者对象,只是这个对象不明确而已。在论文最后一部分作者讨论了翻译的委任及其实现的具体条件、译者的职责等问题。关于在原文内容和翻译目的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弗米尔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探讨。目的论虽

18、然声称是一种普遍的翻译理论,但事实上主要用于商业文本,其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可行性一直受到质疑。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Skopos, Loyalty, 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本文出处:Christiane Nord, “Skopos, Loyalty, 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 Target 3:1 (1991), pp.91-109。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诺德著述颇丰,其译学专著翻译的语篇分析:理论、方法及面向翻译

19、的语篇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翻译成英语出版后立即在国际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诺德还用英语撰写了目的性活动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1997),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功能学派的形成过程,整理归纳了其内部各种学术思想和术语,检讨了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对该学派创立以来遭遇的质疑做出了回应。诺德在学术思想上深受其师莱斯(Reiss)的文本类型学的影响,她积极倡导弗米尔的目的论,认同霍茨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将“忠诚”(loyalty)这一道德范畴的概念引入功能主义的理论架构

20、,主要针对当时曼塔里的学术观点,希望以此纠正翻译理论中的激进倾向。曼塔里在理论阐述中甚至避免使用“translation一词,而是杜撰出 translatorial action 取而代之,表示各种各样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诺德认为:“她偏离了传统意义上翻译一词的概念,以及人们对该词的期望。”(Nord,2001:12)诺德所谓的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译本的功能范围,强化了译者和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协商。它和以往对等论中的信实(faithfulnessfidelity)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属于人际、道德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后者仅指

21、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为目的论新一代的代表人物,诺德一直在努力完善和改进目的论。她认为目的论的首要观点目的或功能是影响译者决定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是翻译中的一个普遍理论,并没有涉及具体文化中的惯例(convention),而惯例对译本读者的期待关系重大,所以译者应该在违背惯例时向读者申明他她如何译,为何如此译,这是译者的责任。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是诺德发表在 Target(1991)上的一篇论文。该文分为五部分:“导言”、“目的论:功能性即是目标”、“忠诚:译者的职责”、“翻译的惯例:读者期待什么”,以及“翻译教学中的惯例和功能主义”。通过对翻译惯例这一概念的梳理和阐述,作者试图解决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一环节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自己一贯的功能加忠诚(function plus loyalty)的主张,并在论述中继续保持了她文章例证丰富的特色。诺德长期在高校从事翻译教学,她的理论主要着眼于译者培训。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专门讨论了翻译教学中的惯例和功能主义,检讨了以往教学中的弯路,指出“教师与其一味要求学生遵循那些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的翻译标准,不如告诉他们明确详尽的翻译目的即功能”。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模式其实走的是折中路线,貌似完备,但在实际运作中,尤其当原文目的和译本目的不相同时,要做到忠诚于各方,难上加难。更何况诺德深受莱斯的影响,使用语篇分析的模式,这无疑使她最终不能走出对等的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