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我国在很久以前的尧舜时代洪水经常泛滥。洪水冲塌了房屋,淹没了大片土地,人们的生活用品和赖以生存的动植物资源也被洪水冲失,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大禹的父亲名叫鲧,他接受了当时的首领尧的命令,负责治水。尽管鲧不停地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土地上奔波,然而,由于他治水方法不得当,不懂得兴修水利,整整用了 9 年时间,也没有能够控制洪水的泛滥。依照当时的规矩,鲧被首领舜杀死了。舜继承了尧的王位后,同样面临着洪水的侵犯,舜命令鲧的儿于禹继承父亲未竞的事业,负责全国的治水。禹的治水方法极其有效,但为了指挥治水工程,禹需要一只可以载着他在水上来回行走的工具。于是,他决定找一棵很大的树,以便能浮起他及随从。可是找了许多地方,他都没有找到一棵足够大的树。后来,他听说四川梓潼泥阵山上有一棵直径一丈多的大梓树,就带着木匠去砍下了这棵大梓树,造了一只既宽大又轻巧的独木舟。禹乘坐这只独木舟,辗转各地,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禹在外治水 13 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他经过 13 年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洪水,消除了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