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 一 地 理 上 册 知 识 点 归 纳 地 球 和 地 图 1、地球形状:是个两级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大小:平均半径:6371 千 米 , 赤 道 周 长 :4 万千米。 2、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形状 长度 指示的方向纬线 圆圈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东西方向经线 半圆 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3、 纬 度 的 划 分 :以 赤 道 为 界 , 以 北 为 北 纬 , 用 符 号 “N”来 表 示 。 以 南 为 南 纬 , 用 符 号 “S”来 表 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4、 经度的划分:以 本 初 子 午 线 为 界 , 以 东
2、 为 东 经 , 用 符 号“E”来 表 示 : 以 西 为 西 经 , 用 符 号“W 表示。(判读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5、 特殊经线:本初子午线(00 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 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本初子午线(00 经线)和 180 度经线是东西经的界限。200W、160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 向东到 1600E 向西到 200W 之 间 , 西 半 球 的 经 度 范 围 : 200W 向西到 1600 之
3、 间 或 1600 向东到 200W 之间的经度)6、 特殊的纬线赤 道 ( 0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五 带 的 分 界 线 : 23.50N、23.50S、66.50N、66.50S 纬线低 、 中 、 高 纬 的 分 界 线 : 00、300、600、9 00 极 点 : 900S 7、 地球的运动 地 球 的 自 转 自 西 向 东 , 一 天 ( 24 小时)昼夜交替现象,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地 球 的 公 转 自 西 向 东 , 一 年 ( 365 天)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和地图资料二8、 五带划分: 划 分 依 据 : 太 阳 热
4、 量 在 地 球 表 面 的 分 布 状 况 。 五 带 : 热 带 、 南 温 带 、 北 温 带 、 南 寒 带 、 北 寒 带 。9、 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节气 发生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夜分布情况春分日 3 月 20 日或 21 日 赤道附近 各地昼夜相等夏至日 6 月 21 日或 22 日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秋分日 9 月 22 日或 23 日 赤道附近 各地昼夜相等冬至日 12 月 22 日或 23 日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10、地图的三要素:比 例 尺 、 方 向 , 图 例 。11、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 文字式 直线式(1/10000 或 1
5、:10000) 图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30 千米。12、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及所画地图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 比 例 尺 大 小 比 较 : 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例如:1/1001/10000)比 例 尺 与 所 表 示 内 容 之 间 的 关 系 (图幅相同)比 例 尺 越 大 : 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13、地 图 上 的 方 向 的 表 示 方 法 : 三种一 般 情 况 : 面 对 地 图 , 上 北 下 南 , 左 西 右 东 。 指 向 标 法 : 指 向 标 箭 头 指 向 正 北 。 经 纬 网 指 示 方 向 : 经 线 指
6、 示 南 北 方 向 , 纬 线 指 示 东 西 方 向 。 14、图例:地 图 上 表 示 各 种 地 理 事 物 的 符 号 , 用 来 说 明 山 脉 、 河 流 、 国 家 、 城 市 等 名 称 的 文 字 以 及 表 示山 高 、 水 深 的 数 字 。 ( 填 绘 地 图 时 , 要 写 得 清 晰 匀 正 , 大 小 合 适 。 字 的 排 列 横 写 从 左 向 右 , 竖 写 自上而下) 15、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 面 高 度 的 基 本 表 示 方 法 : 海 拔 ( 米 ) 概 念 地 面 某 一 地 点 高 出 海 平 面 的 垂 直 距 离 相 对高 度 /地 面
7、某一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6、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7、地形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常用)、地形剖面图。 18、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地局部地形:例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19、吐过你想让你住的地方永远昼夜平分,那你应该选择住在哪里?(赤道上) 世 界 的 陆 地 和 海 洋 A 海洋与陆地的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71%,陆地面积占 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B 大洲:(共七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 部 在 北 半 球 : 欧
8、 洲 、 北 美 洲全 部 在 南 半 球 : 南极洲跨 南 北 半 球 : 非 洲 、 亚 洲 、 大 洋 洲 、 南 美 洲 。C 只要洲界: 亚 洲 和 欧 洲 :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 亚 洲 和 非 洲 : 苏 伊 士 运 河 南 北 美 洲 : 巴拿马运河 亚 洲 和 北 美 洲 : 白 令 海 峡D 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由大到小:太大印北)全 部 在 东 半 球 : 印 度 洋全 部 在 北 半 球 : 北 冰 洋跨 经 度 最 广 的 : 北 冰 洋跨 南 北 半 球 : 太 平 洋 、 大 西 洋 、 印 度 洋 E 海陆变迁的
9、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 F 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 石 组 成 的 地 球 表 层 是 有 六 大 板 块 组 成 的 , 各 大 板 块 处 于 不 停 的 运 动 之 中 , 一般 来 说 , 板 块 内部 地 壳 比 较 稳 定 , 板 块 和 板 块 交 界 地 带 地 壳 比 较 活 跃 多 火 山 地 震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G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欧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在上升。) H 大陆、大洲、大洋的分布:(图 2.1-9) 六 块 大 陆 :
10、 北美大陆、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七 大 洲 :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 大 洋 : 北 冰 洋 、 太 平 洋 、 大 西 洋 、 印 度 洋 天 气 和 气 候 1、 气候的要素:气温、降水 2、 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如初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 7 月最高 1 月最低,海洋上 8 月最高 2 月最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 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纬 度 因 素 世 界 气 温 从 低 纬 向 两 级 逐 渐 降 低 海 洋 因 素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
11、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 形 因 素 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人 为 因 素 全 球 气 温 有 变 暖 的 趋 势 。4、 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纬 度 因 素 赤 道 地 区 降 水 多 , 两 级 地 区 降 水 少 。 海 洋 因 素 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地 形 因 素 山 地 的 迎 风 坡 降 水 多 , 背 风 坡 降 水 少5、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洋因素、地形因素(大陆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0)人类活动。6、 几种主要的气候及
12、其特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 总年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温带海洋气候 总年温和多雨7、 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 第 一 、 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 第 二 、 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 第 三 、 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居 民 和 聚 落 12006 年,全球人口已超过 65 亿,而且全球人口总数任然在增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 表示人口增
13、加,人口自认增长率小于 0 表示人口在减少。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总数/面积总数,某地区面积为 2000 平方千米,人口为 40 万,其人口密度为:400000/200200 人/平方千米。 5世 界 人 口 稠 密 的 地 区 主 要 分 布 在 : 亚 洲 的 东 部 和 南 部 、 欧 洲 以 及 北 美 洲 东 部 等 中 低 纬 度 近 海 的 平原 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 候 温 暖 湿 润 、 位 置 沿 海 ,自 认 条 件 优 越 。 ) 极 端 干 旱 的 沙
14、 漠 地 区 ,气 候 过 于 潮 湿 的 雨 林地 区 、 终 年 严 寒 的 高 纬 度 地 区 和 地 势 高 峻 的 高 原 、 山 区 , 自 然 条 件 恶 劣 , 给 人 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的地区。6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过多。 7为 了 解 决 人 口 增 长 过 快 带 来 的 问 题 , 人 类 必 须 控 制 自 己 , 做 到 有 计 划 的 生 育 , 使 人 口 的 增 长 与 社 会 、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8三 大 人 类 在 世 界 上 既 有 大 范 围 的 集 中 分 布 区 , 又 有 小 范 围 的
15、零 星 分 布 。 其 中 黄 种 人 几 种 分 布 在 : 亚洲 东 部 。 黑 种 人 的 集 中 分 布 区 : 非 洲 南 部 。 白 种 人 集 中 分 布 区 : 非 洲 北 部 、 亚 洲 西 部 、 欧 洲 及 北 美 洲。9联 合 国 的 工 作 语 言 有 : 汉 语 、 英 语 、 法 语 、 俄 语 、 西 班 牙 语 、 阿 拉 伯 语 。 其 中 汉 语 是 世 界 上 使 用人 数 最 多 的 语 言 。 英 语 是 世 界 上 使 用 范 围 最 广 的 语 言 。 讲 汉 语 的 人 主 要 分 布 在 中 国 和 东 南 亚 地 区 。 英语 最 初 是
16、英 国 的 民 族 语 言 , 后 来 由 于 英 国 的 殖 民 扩 张 和 国 际 贸 易 等 活 动 的 扩 张 , 英 语 的 使 用 就 越 来 越广。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讲其中的西班牙语。10世界的三大宗教中:信 仰 人 数 最 多 的 是 基 督 教 , 该 宗 教 形 成 于 亚 洲 。 第 二 大 宗 教 是 伊 斯 兰 教 , 该 教被 中 国 称 为 回教 和 清 真 教 。 第 三 大 宗 教 是 佛 教 , 现 在 主 要 分 布 在 亚 洲 的 东 部 和 东 南 部 。 全 球 有 近 一 半的人信仰宗教。 11聚落不 仅 是 人 们 居 住 地 , 也 是 人 们
17、 进 行 生 产 和 社 会 活 动 的 场 所 。 它 可 以 分 为 : 乡 村 和 城 市 两 类 。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2聚落发展的表现: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13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14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很 大 , 各 民 族 的 生 活 习 俗 、 历 史 文 化 、 宗 教 信 仰 等 不 同 , 聚 落 在 长 期 发 展过 程 中 , 往 往形 成 不 同 的 建 筑 、 风 格 。 在 世 界 上 不 同 的 国 家 和 地 区 , 聚 落 的 建
18、筑 外 貌 、 建 筑 材 料 等 因环境而异。 15在 城 市 和 乡 村 和 建 设 和 发 展 中 , 如 何 保 护 好 有 价 值 的 纪 念 地 、 建 筑 群 和 遗 址 , 处 理 好 发 展 和 保 护 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6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7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 发 展 与 合 作 世界上有 200 多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 其 中 面 积 居 前 六 位 的 是 :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 口 居 前 十 位 的 是 : 中 国 、 印 度 、
19、美 国 、 印 度 尼 西 亚 、 巴 西 、 巴 基 斯 坦 、 俄 罗 斯 、 孟 加 拉 国、日本、尼日利亚。 世 界 是 人 为 划 分 的 : 有 的 依 据 山 脉 、 河 湖 、 海 洋 、 经 纬 线 等 自 然 界 线 , 有 的 依 据 民 族 、 语 言 、 宗 教等来划分。 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领空等。 根 据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差 异 , 通 常 把 世 界 上 的 国 家 分 为 发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 目 前 世 界 上 的 发 达 国 家有20 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及亚洲(北半球及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
20、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国 际 合 作 虽 然 存 在 着 不 平 等 , 但 是 互 惠 互 利 的 。 发 达 国 家 要 在 发 展 中 国 家 购 买 原 料 、 出 售 产 品 , 发展 中 国 家 则 需 要 从 发 达 国 家 引 进 资 金 、 设 备 、 先 进 的 生 产 技 术 和 管 理 经 验 , 并 购 买 一 些 本 国 难 以 生 产的产品。二者都需要积极的交往和合作。 联合国正式成立于 1945 年 , 总 部 设 在 美 国 纽 约 , 其 基 本 宗 旨 是 : 促 进 国 家 发 展 , 维 护 世 界 和 平 。在联合国中,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5 个常任理事和 10 个非常任理事组成。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和核问题上,国际原子能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发展中国家,北指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