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先秦诸子语录,2,“诸子语录”选自“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一般指先秦思想家的散文。因其书非一种,且多以“子”名,如墨子、荀子之类,故名曰“诸子”。所谓“子”,本为五等爵位中之小者,是小国之君之称。但古者,大国之卿,视同小国之君,故大夫亦可称“子”,或称“夫子”。老子、孔子之后,人沿为师长之称。故所谓“诸子”,犹言“诸先生”。,诸子语录与诸子散文,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界形成的诸子蜂起、学派并作、持续论战的局面。代表社会不同阶层、阶级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除儒、墨“显学”外,还有道、名、法、阴阳、纵横、农以及杂家、小说家共“九流十家”并存,自由展开争鸣,宣传本学派
2、的主张,批评其他学派的观点。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学术最发达、思想最解放的时期之一。,4,老子、孔子、墨子、孟子,5,一、孔子与论语,1、孔子其人 2、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3、论语之命名、性质 4、论语的作者和成书时代 5、论语在文学上的特点,6,1、孔子其人,孔子,姓孔名丘(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一生从事着三项事业,一是 ,曾周游列国,志在实现政治抱负;二是 ,广收门徒,培养下一代;三是 。事见史记孔子世家。,政治活动,教育事业,整理古籍,传播传统文化,7,孔子像,8,9,曲阜孔庙,10,2、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孔
3、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与“礼”。政治上强调“正名”,行为上强调“克己复礼”,人伦道德上强调“爱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11,3、论语之命名、性质,所谓“论”,即论次编纂之意;“语”则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语”经论纂,故称“论语”。这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其学说最主要的文献。,12,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及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13,4、论语的作者和成书时代,论语成于多人之手,是孔门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陆续结集而成的。其间相距数十年
4、之久,故有传闻异辞者,有一语重见者,其成书约在战国初期,由孔门后学纂辑。,14,5、论语在文学上的特点,论语在文学上的特点主要有两点: (1) 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 (2)在叙事上,善于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15,论语选段,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16,子曰:“君子和而不
5、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有子曰:“理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7,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6、18,二、孟子的学说与其散文艺术,1、孟子其人 2、孟子其书 3、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4、孟子散文的特色,19,1、孟子其人,孟子,姓孟名轲(前370一289),或说字子舆、子车,邹人,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裔,父早逝,得力于母教。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子不学,断机杼”。西汉末, 刘向列女传:孟母三迁。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权威的大师。始而设教,继而游说从政,曾历齐、宋、滕、魏等国。齐宣王时一度仕齐为卿。因其主张不为时所用,故退而著书以终老。事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20,孟母断机,21,孟子故里,22,2、孟子其书,孟子一书由孟子与其弟子合著(亦有孟子自著、弟子记纂之说)。书共七篇
7、,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上下。内容主要记录孟子的言行。,23,孟子作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赵歧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韩愈答张籍:“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正耳。”,24,3、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在哲学上他倡导“性善论”,在政治上他主张“王道”“仁政”,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进步观点。在社会理想上主张“大同”、“小康”。在立身处事上推崇“大丈夫”。,25,4、孟子散文的特色,(1)孟子散文以雄辩
8、见长,气势磅薄,感情充沛,辞锋犀利。 (2)善于运用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故事阐明事理。 (3)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欲擒故纵。,26,孟子选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28,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
9、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则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変置。(孟子尽心下),29,三、荀子的学说与其散文,1、荀子其人 2、荀子的思想 3、荀子散文的特点 4、荀子一书中的文章体裁,30,1、荀子其人,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赵人。他是战国最后的也是年寿最高的大师级学者。韩非、李斯皆其弟子。他生于赵,游于齐、秦,仕于楚,曾为兰陵令,后终老于兰陵令。有荀子一书,今传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也有其后学之作。事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0、,31,荀子,32,荀子集解,33,2、荀子的思想,(1)“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2)“人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哲学思想; (3)礼法并举、以“分”求“一”的政治思想。,34,3、荀子其书,内容:先秦哲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 特点:1、 学者之文,题大论深,析密思精;2、 长者之文,淳厚老到,圆熟练达;3、 通才之文,引证弘博,汇通百家;4、 赋家之文,铺陈排比,辞采缤纷。,35,荀子一书中的文章体裁,荀子中主要的是论理文。此外还有赋和诗,象赋篇就收有五篇咏物小赋。这是我国最早的以赋命名的文字。篇后附有诡诗,是杂言体。此外有成相篇,是以民间歌谣的形式写成的政治诗,有人认为是我国鼓词之
11、祖。,36,荀子选段,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37,四、老子及其思想,1、老子其人 2、老子思想 3、老子其书,38,老子,39,老子其人,李耳,字聃,楚国苦县人,任周守藏室之史。 生活于战国前期或春秋晚期。 孔子曾向其问礼,求教君子穷达的处世之道。,40,孔子见老子,41,老 子 思 想,42,哲学思想道,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12、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43,德,落实到人世层面的生活准则 顺从天道的行为方式 不同于儒家伦理,44,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 互相联结的。,45,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老子首先提出了“道”这一最高的哲学概念,以“道”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对于历代的思想家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韩非 黄老之学 王充 道教 儒道合流老子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它在哲学、政治、人生诸方面,都曾发生过积极的或消极的重大影响。,46,儒道互补,达 则 兼 济
13、天 下穷 则 独 善 其 身,47,老子其书,道德经,西汉河上公做老子章句,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 五千言,辛辣老道,简约凝练,不容置疑,令人骨折心惊。,48,老子选段,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四十九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49,五、墨子的论辩术及其 对散文的贡献,1、墨子其人 2、墨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3、墨子其书,50,墨子,51,1、墨子其人,墨子姓墨名翟,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记甚略。孙诒让有墨子传略
14、。,52,2、墨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墨子学说主要有十项内容: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思想的核心则是“兼爱”,而其神髓则是“平等”,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子鲁问: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淫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53,墨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 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
15、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54,3、墨子其书,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代表作,为墨子及其弟子后学所著。书中阐述了墨子的思想,记载了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有些篇章是讲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的。原书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55,墨子散文的特点及贡献,(1) 尚实尚质,朴野无华; (2) 逻辑严密,明辨是非; (3) 归纳推理,类喻丛出。 贡献:将中国哲理散文推上了论理辩说的道路。在理论文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先秦百家争鸣,实是由墨子开始的。,56,墨子选段,墨子非命下: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
16、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57,六、管子和管子,管仲(?前645)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 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最终称霸诸侯。 管子中国春秋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58,管子选段,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
17、,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管子牧民),59,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60,晏子春秋选段,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晏子春秋问下),61,课文重点问题,一、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二、诸子的语言艺术,62,思考与练习,一、理解先秦诸子关于“民本”的论述及其对现实的启示意义。 二、怎样理解有若所说的“和为贵”而又要“以礼节之”的辩证关系? 三、你是否认同老子所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办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