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苦味掩盖技术.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8169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苦味掩盖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苦味掩盖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苦味掩盖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苦味掩盖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苦味掩盖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苦味遮掩技术1. 通过添加矫味剂掩盖药物苦味211 加甜味剂掩盖药物苦味 加甜味剂是传统的掩盖药物苦味的方法。添加甜味剂,增加对甜味的感应,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药物的苦味。目前,蔗糖、单糖浆、果汁糖浆(橙皮糖浆、甘草糖浆、樱桃糖浆) 使用最广泛。甘油和氯仿水在作甜味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蜂蜜在中草药制剂中既作粘合剂又是甜味剂。甜菊苷是最甜的天然甜味物质之一,也是糖尿病、肥胖病患者很好的低能量天然甜味剂。常使用的人工甜味剂有糖精钠、甘草酸二钠等,甜度大,亦可用于糖尿病患者。此外,山梨醇或麦芽糖醇也可作为甜味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如奎宁、可待因、士的宁的苦味常用甘草或樱桃糖浆等来掩蔽;十香返生

2、丸、小活络丸、冠心苏合丸的苦味常用蜂蜜来掩蔽。12 加芳香剂掩盖药物苦味 影响味觉感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嗅觉,芳香剂就是通过嗅觉来达到改善制剂的气味和香味。常使用的挥发油或芳香剂分为天然香料和人工香料两种。天然香料有薄荷油、桂皮油、茴香油、薄荷水、复方豆蔻酐等;人工合成香料有:香蕉香精、菠萝香精、橘子香精、柠檬香精、巧克力香精等。其中,巧克力香精对掩盖药物苦味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薄荷脑或薄荷油的局麻作用对苦味的掩蔽也很有效。2. 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掩盖药物苦味21 加胶浆剂掩盖药物苦味 胶液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可以干扰味蕾的味觉因而能矫味。所以往住在稀溶液中加胶类物质增稠

3、,控制药物向味蕾的扩散。常用的胶浆剂有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卡拉胶、卡波普是干混悬剂良好的助悬剂,其中卡波普用碱性物质中和,使羧基离子化而带负电荷,在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下使分子链弥散伸展。呈极大膨胀状态,并具黏性。氧化镁、氢氧化铝在水中部分溶解形成胶体状物质,能起到良好的掩蔽苦味的作用,但碱性较大。在胶浆剂中加甜味剂(例如加 0.02糖精钠)可增加胶浆剂的矫味能力;若加 0.1谷氨酸钠(味精)时,可使苦味的滞留时间缩短。22 加离子交换树脂掩盖药物苦味 离子交换树脂为高分子聚合物,多含有可电离活化的基团,因此可以与离子性药物靠静电作用相互吸附。而且口腔分

4、泌的唾液量较少,离子浓度很低,口服给药时树脂颗粒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药物还未来得及解吸附就已经进入胃中,因此可以有效地掩盖药物的苦味。Lu 等3 则采用卡波普 934 吸附了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并用羟丙甲酞酸酯(HP-55)对吸附药物颗粒包衣。实验结果表明,在卡波普 934 的吸附和 HP-55 包衣的双重作用下,在掩盖红霉素苦味、增加稳定性和保证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效果均比较好。卡波普 934 吸附包衣片与普通的红霉素 250mg 片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23 包衣掩盖药物苦味 包衣工艺是在固体药物表面包上适宜材料的衣层,达到较好的掩盖药物苦味及不良气味的目的。包衣可分为糖衣、

5、薄膜衣、药物衣。糖衣是目前制剂生产中一种常见的方法,能掩盖药物苦味、不良气味,又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改善外观的作用,易于吞服。薄膜衣是以聚合物为包衣材料,具有生产周期短、用料少、片重增加小、衣层机械强度好、对药物崩解影响小、无糖等优点,同时可以掩盖药物苦味及不良气味。采用由氢化油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包衣液,在流化床中对盐酸茚氯嗪微粒进行侧面喷雾包衣,并采用蜂蜡和热处理,使药物溶化后,均匀扩散进入包衣层,从而成功地掩盖了药物的苦涩味4。24 制备 -环糊精包合物 5 近年来,包合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全部或部分包入客分子形成的包合物具有促进药物稳定化,增加难溶性药物

6、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刺激性,改变液态药物粉末化,防止挥发或制成较纯的浓缩制剂等作用。目前,已有人将药物制成 -环糊精包合物,来掩盖药物的苦味,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如利用 -环糊精对盐酸黄连素进行包合,从而掩盖其苦味,改善口感;将盐酸雷尼替丁用 -环糊精包裹,既掩盖了其苦味,又可以调节释药速度,再进一步压片或装胶囊后,病人很乐于使用。 25 微囊或微球来掩盖药物苦味 微囊、微球化是近年药物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一个突出代表。将药物微囊化后,不但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而且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等作用。如以聚丙烯酸树脂肠溶液 II 号为囊材,

7、采用相分离凝聚法制备的克拉霉素微球,较成功地掩盖了药物苦味,易被儿童接受;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技术制备的黄连素微囊,解决了由于其苦味而造成的儿童服药不便的难题。3通过阻止苦味感受掩盖苦味31 麻痹味蕾掩盖苦味 使用具有局麻作用的掩味剂,暂时性麻痹味蕾上的味觉细胞,降低对苦味分子的感受性,达到掩盖苦味的作用。如薄荷脑或薄荷油,可以麻痹味觉细胞,达到掩盖苦味的效果。但是由于味觉细胞被麻痹,人们在感受其它味觉时也受到了影响。该种方法掩盖苦味的效果不太理想。32 作用苦味受体掩盖苦味 Katsuragi 等6,7 发现脂蛋白以及磷脂可以掩盖苦味受体的作用位点,从而达到掩盖奎宁,地那铵(denato

8、nium) ,普萘洛尔等的苦味效果。最近,Suzuki 等8使用 Benecoat BMI-40 做为苦味抑制剂与对乙酰氨酚进行混合,以 Witepsol H-15 以及可可油作为骨架,压制咀嚼片,得到较好的掩盖苦味的效果。美国的 Linguagen 公司正致力于苦味抑制剂的研究,他们试图从苦味机理上寻找到抑制苦味的苦味抑制剂。其专家最近用多种核苷酸研制成功苦味抑制剂,用来抑制药材、食品原料中的苦味,减少制药、食品加工过程中糖、油脂和盐的使用量。一种干混悬剂的遮味方法简介古人云“良药苦口”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病人希望能够有好吃有效的药物也就是“良药不苦口”。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改善患者的依顺性

9、,一直是医药界同仁在努力的工作,并且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方法。在此仅向大家介绍一种有关干混悬剂的遮味方法。在介绍制备方法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味觉是如何产生的,因为舌面上有味蕾,能感受到口腔内各种化学刺激,当药物的可溶性有味物质与味蕾接触,味蕾里的细胞纤毛就把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皮质中枢,于是产生味觉。我们根据味觉产生的原理,将不溶性的脂质材料包裹在有不良味道的药物颗粒表面,从而减少药物在口腔中的溶出,达到遮味目的。当然也可用于药物防潮的目的。我们先介绍一下在这里用于遮味的脂质材料:山榆酸甘油酯(COMPRITOL 888 ATO)和硬脂酸甘油双酯(PERCIROL ATO 5) 。山榆酸甘油酯(C

10、OMPRITOL 888 ATO )的理化性质,白色至近白色粉末,熔点:69-74 ,溶解性:96%酒精中不溶,氯仿、二氯甲烷中加热可溶,正己烷中不溶,水中不溶,矿物油中不溶。硬脂酸甘油双酯(PERCIROL ATO 5)的理化性质,白色至近白色粉末,熔点:53-57,溶解性:96%酒精中不溶,氯仿、二氯甲烷中易溶,水中不溶,矿物油中不溶。为什么我们选用这两个材料?因为首先这两种脂类物质在口腔中均不溶,其次均为化学惰性物质与各类主药有很好的相容性,第三熔点较高适合室温保存。推荐用量为 2-6%,具体用量通过试验获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制备方法:方法一:熔融制粒法熔融制粒是如下过程:(1) 将药物

11、和 PERCIROL ATO 5 或 COMPRITOL 888 ATO 混合均匀;(2) 搅拌升温融化,温度稍高于基质的熔点,对 PERCIROL ATO 5 是 57-60或COMPRITOL 888 ATO 75-80;(3) 搅拌,同时缓缓冷却,到室温。注意:搅拌速度越快,颗粒粒径越小。得到的颗粒再与其它的药用辅料如 STARCH 1500、适宜粘度的美多秀、以及适宜的香精、香料等,即可制得干混悬剂。方法二:热浆制粒法热浆制粒法是如下过程:(1) 将 PERCIROL ATO 5 或 COMPRITOL 888 ATO 适量分散于 80-90的热水中,得热浆。(2) 将药物(或于其他辅

12、料同时)与热浆充分混合,通过适宜筛网,将所得颗粒,在适宜温度下烘干(不超过 50) 。(3) 得到的颗粒整粒。整粒后的颗粒在于其他药用辅料如 STARCH 1500、适宜粘度的美多秀、以及适宜的香精、香料等,即可制得干混悬剂。一、几种苦味分子的识别学说为了寻找苦味物质的苦味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解释苦味产生的机理曾有人先后提出过各种苦味分子识别的学说和理论。目前流行的苦味识别学说有以下几种1-3:1 Shallenberger 的空间位阻学说Shallenberger 等认为,苦味与甜味一样也取决于刺激物分子的立体化学,这两种味感都可由类似的分子激发,有些分子既可产生甜味又可产生苦味。像某些氨基

13、酸和糖之所以会产生苦味,是由于其分子在味受体上遇到了空间障碍。他们将二维分子模型提到三维考虑是一个进步,但是认为甜味、苦味两种受体没有区别与实验事实不符。最近,味蛋白(gustducin) 、苦味受体(T2Rs)的发现说明苦味受体是与甜味受体不同的受体。2Kubota 的内氢键学说Kubota 等在研究廷命草二萜分子结构时发现,凡有相距 1.5 分子内氢键的分子均显苦味。内氢键可增加分子的脂溶性,且易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合乎一般苦味分子结构规律。例如:有分子内氢键(苦) 无分子内氢键(不苦)但是他假定碳基、羧基、酰基的 -H 和烷氧基的 O-H 都是形成氢键的供体是否正确,值得怀疑。3L

14、ehmann 的三点接触学说Lehmann 的论点与 Shallenberger 基本相同,仅以苦剂的第三点与甜味剂的方向相反代替 Shallenberger 的空间位阻。他发现几种氨基酸的 D型甜强度与其 L型苦强度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直线关系(见 Tab1.1)Tab1.1 Intensity correlation of relative sweet and relative bitter in several amino acid.Amino acid Gly Leu Thr Phe Try Ala HisD-sweet intensity 1.000 2.889 3.667 4.889

15、 23.33 1.2 4.96L-bitter intensity (1.000) 2.889 4.464 18.12 34.93 Log(sweet intensity)=0.084+0.702log(bitter intensity)N=4 r2=0.759 t=3.56因为甜味、苦味两种受体不同,甜剂和苦剂则无需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团。这样苦味的产生是否需三点接触也值得怀疑,很多事实表明,甜、苦强度之间也不都存在对应关系。例如邻-、间-、对- 位硝基苯甲酸的甜味阈值依次增加,而苦味阈值却依次下降。4曾广植的诱导适应模型学说曾广植根据他的味细胞膜诱导适应模型提出了苦味分子识别理论。该理论认为

16、多烯磷脂形成的水穴为受体,有与表蛋白粘贴的一面,还有与脂质块接触的更广的方面。最外层有 Cu2+、Zn2+或 Ni2+盐桥作为分子识别的监护。凡能进入受体的任何部位的刺激物都能改变其磷脂的构象,产生苦信息。作用方式有三:(1)盐桥置换:结构制造离子中仅 Ca2+和 Mg2+离子盐桥置换有效。 Ca2+对已络合的 RCOO-、ROPO32- 、ArO- 有定的竞争能力。Mg2+ 对已络合的胺类硬碱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所有的结构破坏离子(例如 Cs+、K+、Ag+ 、Hg2+ 等)也能打开盐桥进入受体,从而诱导苦信息。(2)氢桥的破坏:胍、脲、脒等苦剂称为促乱体,能打开盐桥进入受体,破坏其中氢键以及

17、脂质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对苦味受体构象的改变能产生很大的推动力。(3)疏水键的生成:不带极性基的疏水物质不能进入苦受体。因盐桥的配基和磷脂头部均有手征性,故受体表层对疏水性苦剂有一定的辨别选择性,一旦深入脂层,即无任何空间专一性要求。据此从统计学观点来说明,苦味剂应远远多于甜味剂。诱导适应学说进一步发展了苦味理论,对解释有关苦味的复杂现象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实际苦味的识别机理和苦味诱导适应模型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二、苦味机理的研究进展最近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学研究表明味觉感受细胞在感受味觉时有多种不同的机理参与。苦味的味觉感受大体上有两种感受机理,具体有4-6: (1)味刺激物

18、直接与离子通道相互作用:如咸味和酸味的传递都是咸味和酸味的味刺激物直接与味觉细胞顶部胞膜的特定离子通道作用,然后进行传递味觉,还有部分苦味物质如奎宁和二价盐(比如 CaCl2)通过阻止味觉受体细胞顶部胞膜的 K+离子通道质子的流出而使味觉受体细胞感受苦味,与酸味的传递机理相同。但是这主要在青蛙和泥螈的味觉受体细胞中有发现,在哺乳动物中是否有这些机理尚未确定。Fig1.2 Bitter transduction. Several mechanisms likely contribute to bitter transduction. Denatonium has been shown to ac

19、tivate gustducin (Ggust) and transducin, causing a decrease in cAMP. The ion channels that mediate this denatonium response have not been identified, but direct cyclic-nucleotide-blocked cationchannels may be involved. In this case, denatonium would depolarize taste cells by removing the camp block

20、of the cation channels, allowing influx of cations. Denatonium has also been shown to activate PLC, presumably by activating a Gq-like G protein. Subsequent production of IP3 causes release of Ca2+ from additional steps in the transduction cascade are required. Another mechanism for bitter transduct

21、ion involves direct block of apically located K+ channels by quinine and divalent salts. Block of K+ channels causes a reduced efflux of K+, resulting in membrane depolarization.(2)受体参与调节:研究表明有的苦味的感知开始是苦味分子与味觉细胞顶部胞膜上的 G 蛋白偶联受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G 蛋白是一类异三聚体蛋白能够放大细胞表面上配体和受体结合产生的信号。50%以上的苦味物质能够激活一种或更多的受体,从而催化激活特

22、定味觉 G 蛋白-味蛋白(gustducin)。味蛋白与视觉中的转运蛋白具有同源性(有约 80%的同一性和 90%的相似性) 。体外生化检测和 -味蛋白缺乏的小鼠体内分析表明 -味蛋白参与苦味传递。-味蛋白缺乏的小鼠对地那铵苯甲酸盐(denatonium benzoate),硫酸奎宁,环己酰亚胺和四乙胺的反应以及神经响应明显降低。研究人员发现在味蛋白缺陷(gustducin-knockout)的小鼠仍能感受某些苦味物质7,进一步研究发现味觉细胞的胞膜上存在能识别苦味的苦味受体(TAS2Rs 或 T2Rs)8-11。随着苦味受体研究的深入,对苦味机制的了解将更加深刻。这将有助于苦味抑制剂的研究,

23、为苦味抑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苦,是中药药性五味之一,药食的滋味主要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 。苦味中药在常用中药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寒凉药中苦味的中药占64.8,在温热和平性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32.7和 38.71。作为味觉感受,苦很难让人接受,甚至达到一种味觉逆反。尤其是近年口崩片、分散片等口腔速崩片、速溶片研发高潮的兴起,使得中药制剂中应用苦味掩味技术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依据味觉形成机理,从干扰苦味形成的不同环节将苦味掩味技术综述如下。1 苦味形成机理和其他味觉一样,

24、苦味是由含有化学物质的液体刺激引起的感觉。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味蕾呈卵圆形,主要由味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味细胞顶部有微绒毛向味孔方向伸展,与唾液接触,细胞基部有神经纤维支配。味觉的形成机理是:分布于味蕾中味细胞顶部微绒毛上的苦味受体蛋白与溶解在液相中的苦味质结合后活化,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使味觉细胞膜去极化,继而引发神经细胞突触后兴奋,兴奋性信号沿面神经、舌咽神经或迷走神经进入延髓孤束核,更换神经元到丘脑,最后投射到大脑中央后回最下部的味觉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整合最终产生苦味感知2。人有酸、甜、苦、咸 4 种基本味觉,分别由不同刺激引起。4 种基本味觉与其他传入冲动如触觉、嗅觉、温觉等在中枢综

25、合也可形成其他味觉如香、辣、涩等。目前,苦味掩味技术主要是用各种化学物质针对味觉形成的不同环节进行干预。2 苦味掩味技术的进展2.1 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添加矫味剂掩盖药物苦味的原理主要是依据其它感觉如甜觉、嗅觉在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与苦觉产生的神经冲动在中枢综合后可混淆大脑味觉,从而淡化苦味。2.1.1 加甜味剂掩盖药物苦味加甜味剂是传统的掩盖药物苦味的方法。甜味是人们最喜爱的味觉刺激之一。添加甜味剂,增加对甜味的感应,混淆大脑味觉,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药物的苦味。按来源分,甜味剂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前者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醇、单糖浆、果汁糖浆(橙皮糖浆、甘草糖浆、

26、樱桃糖浆) 、蜂蜜等;后者有糖精、甜蜜素、天冬甜素、阿司巴坦、安赛蜜等。部分甜味剂在行使掩盖药物苦味的功能时,在制剂中还具有其它功能,如十香返生丸、小活络丸、冠心苏合丸用蜂蜜掩蔽苦味时,蜂蜜也承担了黏合剂的功能。糖类甜味剂的摄入会引起人体血糖浓度过高,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负担,且糖类甜味剂有较高的热卡,因而人们对服用含有糖类物质特别是营养型甜味剂如蔗糖有所顾忌。因此,非糖类、低热卡甜味剂的开发已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近年来,从热带雨林植物中提取出的 6 种甜味蛋白和一种矫味蛋白,分别是沙马汀(Thaumatin)3、莫乃灵(Monellin)4、马宾灵(Mabinlin)5、潘塔亭(Pentadin

27、)6、布拉齐因(Brazzein)7、库克灵(Curculin)8和神秘果素(Miraculin)8。它们不仅具备了优于传统的甜味剂的诸多特点,并且具有无毒、安全、甜度高、热量低、不引起龋齿及可供糖尿病人食用等优点,因此有可能取代蔗糖成为一类新型甜味剂。2.1.2 加芳香剂掩盖药物苦味嗅觉是影响味觉的重要因素,芳香剂是通过嗅觉来达到改善制剂的气味和香味,混淆大脑以达到掩盖苦味的目的。常用的芳香剂分为天然香料和人工香料两种。天然香料有:薄荷油、桂皮油、茴香油、薄荷水、复方豆蔻酐等;人工合成香料有:香蕉香精、菠萝香精、橘子香精、柠檬香精、巧克力香精等。2.2 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

28、触2.2.1 胶浆剂掩盖药物苦味胶液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能延缓药物的释放,控制药物向味蕾的扩散,从而干扰味蕾对药物的感受,因而能矫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胶浆剂主要用于混悬液中,在实现掩味目的的同时,也可实现溶液的增稠和药物的助悬,使药物分散均匀。常用的胶浆剂有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卡拉胶、卡波普等。其中卡拉胶、卡波普是干混悬剂良好的助悬剂。此外,氧化镁、氢氧化铝在水中部分溶解形成胶体状物质,亦能起到良好的掩蔽苦味的作用。2.2.2 加离子交换树脂掩盖药物苦味离子交换树脂为高分子聚合物,多含有可电离活化的基团,因此可以与离子性药物靠静电作用相互吸附。而且口

29、腔分泌的唾液量较少,离子浓度很低,口服给药时树脂颗粒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药物还未来得及解吸附就已经进入胃中,因此可以通过隔离药物与味蕾的接触有效地掩盖药物的苦味9。目前,该类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有“Amferlite IRP 88”和“Amferlite IRP 64”。这两种树脂在有效改善苦味药物液体制剂的适口性时,亦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离子交换树脂最终可由肠道排出,因而对人体无蓄积性中毒的危险。作为改善口感所用的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Amferlite IRP 64 或 88,其颗粒直径不宜太大。否则易产生“粉砂感”。为解决大孔树脂在液体药剂中的沉淀,可在液体药剂配方中适量加入药用

30、增稠剂。2.2.3 加入掩蔽剂10掩蔽剂在药物冲溶时迅速溶解,与之形成难溶盐,并包围药物颗粒阻止其继续溶解。在常用的药物中有的具有强烈的苦味,有的具有特殊的臭味或异味等,在制剂中须加以处理。对于某些具有强烈苦味的药物,通常采用合成的方法,降低其水中溶解度而减低其苦味。掩蔽法的效果显著优于以大量甜味剂、增稠剂、香精配制的干混悬剂制品。常用的掩蔽剂有鞣酸、甘油、乳酸、柠檬酸、酒石酸等。2.2.4 包衣掩盖药物苦味包衣工艺是在固体药物表面包上适宜材料的衣层,利用衣层阻止药物与味蕾的接触,从而掩盖药物的苦味。包衣可分为糖衣、薄膜衣、肠溶衣。糖衣是传统制剂生产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除能掩盖药物苦味和不良气味

31、外,还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改善外观的作用。薄膜衣是以聚合物为包衣材料,除有糖衣的优点外,还具有生产周期短、用料少、片重增加小、衣层机械强度好、对药物崩解影响小、无糖等优点,因而,传统的糖衣包衣已逐渐被薄膜衣包衣所取代。肠溶衣是使药物安全通过胃到肠内崩解或溶解而发挥疗效。采用由氢化油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包衣液,在流化床中对盐酸茚氯嗪微粒进行侧面喷雾包衣,并采用蜂蜡和热处理,使药物溶化后,均匀扩散进入包衣层,从而成功地掩盖了药物的苦涩味11。2.2.5 制备包合物包合技术主要是利用主分子的空间结构将药物分子结构全部或部分包入主分子的分子腔中,阻断药物分子与味蕾的接触,达到掩盖药物苦味和减少药

32、物刺激性的目的。如利用 -环糊精对盐酸黄连素进行包合,从而掩盖其苦味,改善口感12;将盐酸雷尼替丁用 -环糊精包裹,既掩盖了其苦味,又可以调节释药速度,再进一步压片或装胶囊后,病人很乐于使用13。2.2.6 制备微囊或微球掩盖药物苦味微囊、微球化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膜或成球材料,将药物作囊心物包裹或分散在成球材料中,从而阻断或减少药物与味蕾的接触或接触机会,从而掩盖药物的苦味。如以聚丙烯酸树脂肠溶液 II 号为囊材,采用相分离凝聚法制备的克拉霉素微球,较成功地掩盖了药物苦味,易被儿童接受14。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技术制备的黄连素微囊,解决了由于其苦味而造成的儿童服药不便的难题

33、15。2.3 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使用具有局麻作用的掩味剂,暂时性麻痹味蕾上的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降低对苦味分子的感受性,达到掩盖苦味的作用。如薄荷脑或薄荷油,可以麻痹味觉细胞,达到掩盖苦味的效果16。泡腾剂中有机酸与碳酸氢钠,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溶液呈酸性,能麻痹味蕾而起到矫味作用,对于盐类药物的苦味、涩味、咸味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味觉细胞被麻痹,人们在感受其它味觉时也受到了影响。2.4 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掩盖苦味苦味阻滞剂主要是通过与苦味剂竞争性地争夺苦味受体,从而阻止苦味受体对苦味剂的感受,实现掩盖苦味剂苦味的目的, Katsuragi 等17发现脂蛋

34、白以及磷脂可以掩盖苦味受体的作用位点,从而达到掩盖奎宁,地那铵(denatonium),普萘洛尔等的苦味效果。美国舌头信息公司的专家运用多种自然界中存在的核苷酸,制成了苦味阻滞剂。此外,该公司也正在寻找封阻苦味受体偶联 G 蛋白味导素激活的化合物,分离味觉传导过程中其他阶段(如效应酶和通道)的监控物质。2.5 不同作用机理苦味阻止剂的复配两种不同矫味剂的配合使用,其掩味效果与常用的单一矫味剂效果相比,显著增强。例如在胶浆剂中加甜味剂(例如加 0.02糖精钠) 可增加胶浆剂的矫味能力;若加 0.1谷氨酸钠(味精) 时,可使苦味的滞留时间缩短。3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味觉形成原理的苦味掩味技术主要可

35、分为 4 种: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掩盖苦味。随着一些低热卡、高甜度、非糖类甜味剂、尤其是近年来甜味蛋白的发现、开发和应用,传统的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的技术方法将继续在掩盖药物苦味、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接触的掩味技术对不需要在口腔吸收或不需要在口腔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苦味药物的掩味是一个有效而又重要的手段,但这些技术往往要延长生产时间、增加生产成本;此外,这种原理中的一些技术,如微囊会延长药物的溶出,影响生物利用度也是在实践中要注意关注的。以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为原理的掩味辅料还不多见,这方面的辅料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不具苦味味觉细胞选择性的辅料,因其也影响其他味觉,使食无味,预计发展空间有限。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的苦味阻滞剂因其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受体或神经,起效速度快以及几乎适用于所用经口给药的制剂而必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