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8列夫托尔斯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7450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列夫托尔斯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8列夫托尔斯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8列夫托尔斯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8列夫托尔斯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8列夫托尔斯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目标 1把握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3赏析精彩语句,品味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课前准备1、生预习课文。2、师制作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吗?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是 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著有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等多部著作。大家能否想象,这样一位杰出的大作家,会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二

2、、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 看不见的珍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PPT 出示)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

3、寻常的眼睛。 四、精读文本 1、速读第一部分(15) ,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 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 (1)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比较插图)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

4、舍外墙那样粗糙。 (3)面部特征:外貌丑陋 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长相:普通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3、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这一段呢?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又一次全方位地了解了他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对他的形象又有认识,同时也是过渡段。四、布置作业: 1、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2、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

5、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 ,你还会怎样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 2、写平庸的外貌与下文描写眼睛有什么作用?并请从文中找有关句子加以说明。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 (眼睛) 二、感悟文本 1、学生精读 69 段,讨论: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并用文中语句加以说明。第 6 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如“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

6、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第 7 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如“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如火” 。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 第 8 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揭示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文章的结尾语段则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在写法上,与外貌描写是否相同?为什么? 相同:运用

7、比喻、夸张,不同:先抑后扬手法 三、合作探究 本文语言厚重,意蕴深刻,请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1.第七自然段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

8、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 4.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

9、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四、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五、作业布置 1.阅读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2.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板书设计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外貌 眼睛 灵魂 丑陋 犀利 高贵普通 丰富 伟大矮小 威力 深邃(丑) (美) 崇敬赞美(形) (神) 欲扬先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