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7《古诗两首》从军行课件1 语文s版.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1699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5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7《古诗两首》从军行课件1 语文s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7《古诗两首》从军行课件1 语文s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7《古诗两首》从军行课件1 语文s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7《古诗两首》从军行课件1 语文s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7《古诗两首》从军行课件1 语文s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唐】王昌龄,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属陕西西安)人,因曾官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丞,故有一说为江宁人,世称王江宁,是我国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开元十五年,登进士第,补校书郎。二十二年,中博学鸿词科。后来外调做汜水尉,迁江宁丞,后来被贬为龙标尉,世人称他为王江宁或王龙标。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起事,王避乱返乡,被刺使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其绝句成就尤高。风格清丽,气魄雄浑,形象鲜活。明王世贞曾把其七言绝句与李白之作同列为“神品”。,

2、朗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边防线上隔一定距离修筑一座烽火台,备薪草、狼粪等可燃物于其上,发现敌人入侵,一台举火报警,则临台亦相继举报,很快就可以传告全线守军。白昼报警则燃烟,称为燔燧(fn su),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海:这里指青海湖。,理解诗句含义?,戍边的战士在黄昏时分,独自坐在边城城楼上,守望者西边的烽火台。,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器。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戍边生活。无那:无奈。金闺:古时称年轻女子的居室为

3、闺房,这里借指妻子。,理解诗句含义?,秋天的西风吹来,凉意袭人。又吹起了羌笛曲关山月,这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家中的妻子在呼唤。,本诗第一句“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点明了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明了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时令正值秋季,凉气袭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常常触发人们思念在外的亲人。 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本诗的第二句“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写出了作者正在做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听着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情感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一次大爆发。 借写思妇远念的情感反衬出了将士、亲人间的互相思念和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无奈与痛苦。 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整首诗通过描写怎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从军行描写了一格戍边士兵在烽火台听见关山月的曲子,不由得想起了万里之外闺中的妻子是怎样苦苦的思念自己,于是愁绪萦怀,思情万端,抒发了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