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67754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一、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 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 FkQ1Q2/r2(在真空中)F: 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 静电力常量 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 EF/q(定义式、计算式) E: 电场强度 (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 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 m),Q:

2、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 EUAB/d UAB:AB 两点间的电压(V),d:AB 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 qE F:电场力(N),q: 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A-B ,UAB WAB/q-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 A 到 B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 q:带电量(C), UAB:电场中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 qA EA:带电体在 A 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

3、:A 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 EAB 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 A 位置到 B 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 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 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 电量(C) ,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S/4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EK 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 Vo 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

4、的情况下)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LVot( 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 ,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 电量分配规律 :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 电场线不相交 ,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 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 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

5、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 ,表面是个等势面 ,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 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 106F1012PF; (7)电子伏(eV) 是能量的单位 ,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 /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等势面。 二、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 I:电流强度(A),q:在时间 t 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 导体两端电压(V) ,R: 导体阻值() 3.电阻、电阻定律:RL/S:电阻率(?m),L

6、: 导体的长度(m) ,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 或 EIr+IR 也可以是 EU 内+U 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 ,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 UIW:电功(J) ,U:电压(V),I:电流(A) ,t: 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 ,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 IU/R,WQ,因此 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 总IE,P 出IU

7、, P 出/P 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 ,U:路端电压(V), :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 并联 串联电路 (P、U 与 R 成正比) 并联电路 (P、I 与 R 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 R 串R1+R2+R3+ 1/R 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 总I1I2 I3 I 并I1+I2+I3+ 电压关系 U 总U1+U2+U3+ U 总U1U2 U3 功率分配 P 总P1+P2+P3+ P 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 Ro 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

8、测电阻 Rx 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 E/(r+Rg+Ro+Rx)E/(R 中+Rx) 由于 Ix 与 Rx 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 (倍率)、拨 off 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 IR+IV Rx 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 真 Rx 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RA 或 Rx(RARV)1/2 选用电路条

9、件 RxRx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 RpRx 注 1)单位换算:1A103mA106A;1kV 103V106mA;1M103k 106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 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此时的输出功率为 E2/(2r);(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 P127。 三、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

10、位 T),1T1N/A?m 2.安培力 F BIL;(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 电流强度(A),L: 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 fqVB(注 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 不考虑重力 )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 做匀速圆周运动 ,规律如下 a)F 向f 洛mV2/rm2rmr(2/T)2qVB ;rmV/qB;T2m/qB;(b) 运动周

11、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 ,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 回旋加速器/ 磁性材料 四、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 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 L:有效长度(m) 3)EmnBS (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12、 Em: 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2(导体一端固定以 旋转切割) :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 BS :磁通量(Wb),B: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 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 E 自n/tLI/tL:自感系数 (H)(线圈 L 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 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I/t: 自感电流变化率( 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 单位换算:1

13、H103mH106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 日光灯。 五、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 eEmsint 电流瞬时值 iImsint;(2f) 2.电动势峰值 EmnBS2BLv 电流峰值( 纯电阻电路中)Im Em/R 总 3.正 (余) 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 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 n2/n2; P 入P 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 (P 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

14、U:输送电压,R: 输电线电阻); 6.公式 1、2、3、4 中物理量及单位:: 角频率(rad/s);t: 时间(s);n: 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 S:线圈的面积(m2) ;U 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 ;P: 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 电 线,f电f 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 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 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 ,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 P 出决定 P 入; (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