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1)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A. 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D)A. 照片与图片 B.影像 C.文字 D.示意图与图表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 A )。A. 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 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A)。A
2、. 旁观式 B.暗访式 C.直播式 D.录播式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B)A. 逆光 侧光 顶光 顺光6、景别是指(A)。A. 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A)。A. 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C)。A. 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B)。A. 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
3、,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10、中国财经报道是(C)。A. 专题性新闻栏目 B 杂志性新闻栏目 C 专栏型新闻栏目 D 消息类新闻栏目二 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1、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BDE )。A. 一组节目 B 一套节目 C。一批节目 D。一个节目 E。一次节目12、电视与广播共有的传播符号是(ABCE)。A.声音 B.音响 C.语言 D.照片 E.音乐13、广播电视节目按内容性质或功能划分,包括(CE)。A. 综合节目 B 特别节目 C 新闻性节目 D 专题节目 E 教育性节目14、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是(ABD)
4、。A. 集中性 B 广博性 C 追踪性 D 深刻性 E 分散性15、开展舆论监督要遵循的原则是(ABD)。A. 坚持建设性监督 B 坚持科学监督 C 坚持群众监督 D 坚持依法监督 E 坚持大胆监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简述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确定选题组织稿源;选择符合节目要求的稿件并进行修改、制作标题,确定播出形式;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节目播出后及时搜集反馈,改进栏目编排;为下一次编辑作准备2、简述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三者共同构成电视新闻整体。画面处于核心地位,解说词和同期声要配合画面,坚持从画面出发,结合画面进
5、行组织和写作。由于画面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用同期声或解说词交待画面无法交待而必须传达的信息。同期声让采访对象直接说话、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展望,比单一的画面和解说具有可信性和感染力;解说词可以补充对新闻要素的交待,此外还可以深化主题、展现和深化画面内涵。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业务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B)A. 庄严、崇高 B 自然、亲切 C 稳中、端庄 D 纵深感、透视感2、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D)。A. 获取线索、构思、
6、组织、加工 B 栏目定位、组织、加工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 D。构思、组织、制作、播出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D)。A. 新闻评论 B 专题报道。C 深度报道。D。新闻批评4、推镜头是指(C )。A. 摄像机变化焦距使画面框架逐渐远离被摄对象的镜头。B. 摄像机随物体运动而进行拍摄的镜头。C. 与拉镜头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拍摄方式。D. 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支点上,沿水平轴或垂直轴运动拍摄的镜头。5、据事说理的方法有(A)。A. 依托式 B 对比式,C 类比式,D,比喻式6、新闻编排安排结构要遵循的三个重要概念是(A)B. 峰谷、节奏、分段 B,标题、片花、结尾 C,优化、集纳、
7、配合 D,策划、组织、编排7、在画面编辑中,把几个主体内容类似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以渲染气氛,强调情节的组接方式是(A)A. 积累 B,对比 C,比喻 D,象征8、音响在新闻节目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A)。A. 增加报道的可信性 B,增加报道的生动性 C,增加报道的感染力 D,增加报道的现场感9、深度报道是(B)。A. 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10、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A)。A. 突发性 B,阶段性 C,概貌性 D,典型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1、近年来,人物专题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广泛,呈现出(ABD
8、)特点。A. 均衡 B,丰富 C,典型 D,多元 E,精英12、与其它新闻专题相比,研究性专题的采写过程中,记者尤其要(BCE)。A. 注重强调事件的情节点 B,恰当地寓事于理 C,透过现象看本质D, 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E,掌握分析综合的科学方法1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ABCE)。A. 新闻性 B,政治性 C,通俗易懂 D,调查性 E,纪实性14、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是(ACD)。A. 把关 B,核实新闻线索 C 发言(评价新闻事实),D,统合新闻信息15、声音合成的主要方法包括(ABD)。A. 切换 B,淡入淡出 C,叠加 D,混播 E,剪辑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
9、题 5 分,共 15 分)1、简述电视的传播符号及特点。声音和图像。声音包括语言、音响和音乐,与广播相同。图像包括文字、示意图与图表、照片与图片、影像2、简述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3、简述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报道原则。坚持建设性监督、坚持科学监督、坚持依法监督,此外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谋取私利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业务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广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A)。A. 新闻报道语言 B,新闻音乐语言 C,新闻节目音乐 D,新闻环境语言2、常用的镜头编辑点有(B)。A. 表情编辑点 B 动作编辑点,C,特写编辑点 D,
10、活动编辑点3、2003 年温家宝给焦点访谈的赠言是(B)。A.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B. 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C. 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D. 解疑释惑、观念引导、舆论监督、沟通上下4、论据是用来说明或证明观点的材料,新闻评论使用的论据分为(A)。A. 理论性论据 B,依托式论据 C,输入式论据 D,杂糅式论据5、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B )。A. 时间子系统 B,顺时性子系统 C,空间子系统 D,延时性子系统6、“(出风声,压混)”,这段音响是(A)。A. 实况音响 B,采访音响 C,资料音响 D,主体音响7、广播电视新闻
11、采访独具的特色是(A)。A. 时间同步性 B,求新性 C,突击性 D,灵活性8、现场直播是(C)。A. 不可控的 B,强调过程 C,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 D,重大报道常用的报道方式9、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A)A. 良好的大局观念 B,栏目组成员的意见 C,时间意义 D,实践的检验10、东方时空是(A)。A. 新闻性栏目 B,专题性新闻栏目 C 教育性新闻栏目,D,专栏型新闻栏目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1、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有(ABCDE)。A. 描写式导语 B,议论式导语 C,直接导语 D,间接导语 E,叙述式导语12、顺时播放、选择
12、性差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弱点之一,为此,广播电视部门采用的弥补方法是(ACE)。A. 增加节目套数 B,免费收视 C,正点播出 D,加强节目预告 E,滚动播出13、新闻栏目以语言为媒介的起承转合方法有(ABE)。A. 节目提要 B,串联词 C,音乐 D,音响 E,按语14、电视新闻采制画面时应重点发掘(ABCD)A. 纪录新闻主体形象的画面 B,凸显新闻事实的画面 C,揭示事实本质的画面D,突出典型情节的画面 E,衬托铺垫的画面15、新闻会客厅属于(BCE)。A. 杂志性节目 B,新闻性节目 C,谈话类节目 D,插播节目 E,定期节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3、)1、简述谈话节目的特点及要求。通过各抒己见的谈话传播观点与见解,反映当代人的心态观念等,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意见、观点和见解。要求主要从主持人来讲双向交流、彼此互动;即兴谈话,真实传播;特殊情境,制约性强2、简述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内容优先;目的性,反映传播者的意识;客观性,客观对象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不能随意改变;逻辑性,分清主次、轻重,发现并组织好各事实间关系;控制蒙太奇效应,防止产生歧义。3、简述广播新闻编辑的手法和技巧。最重要的是音响的选用和合成。使用音响的技巧:在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报道的生动性;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
14、说明的尽量用音响,如有可能,解说是最好也把音响作背景;根据报道内容,把音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切实起到表现和烘托主题的作用;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片中的平衡,必要过于集中或分散;不要滥用音响。音响的合成技巧:切换,一种声音结束立刻出现后一种;淡出淡入;混播,两种声音同时播出,分主次叠放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业务试题(4)一、单项选择题(估计占 10%,每小题 1 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1、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评论体裁是:http:/ 记者考试网A社论 B本台评论 C编后话 D谈话类评论2、说、听双
15、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叫做()。A广播评论 B广播漫谈 C编后话 D谈话类评论3、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叫做()。A新闻述评 B新闻调查 C电视述评 D舆论监督节目4、在新闻评论中,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叫做()。A评论的要素 B论据 C论点 D论证5、按照编排好的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录制合成为完整的播出带,以备按时播出,这种播出方式就叫做()A录播 B录像 C播出 D直播6、新闻节
16、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这一环节叫做()。A栏目编排 B统筹策划 C录制播出 D通联 E稿件编排http:/ 记者考试网7、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效果、音乐等而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叫做()。A音像编辑合成 B栏目编排 C录制播出 D稿件编排 E修改稿件8、广播电视中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即()。A片头 B评论 C专题 D节目 E栏目9、 广播电视中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
17、是()。A本台短评 B编后话 C小言论 D脱口秀 E主持人评论10、为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的是()A温家宝 B李鹏 C江泽民 D朱镕基 E李长春 http:/ 记者考试网二、多项选择题(估计占 10%,每小题 2 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1、评论的论据有多种,但按各种材料的性质来分,主要可归为()A理论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 C真实的论据 D新鲜的论据2、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离不开衡量标准。衡量的标准主要有( ):http:/ 记者考试网A新闻的标准 B科学 C统一 D社会效果的标准3、订正事实要达到的标准应该包括( )。A真实 B准确 C生
18、动 D合理 E、统一4、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相比,主要特点是:()A标题的写作要求有所不同 B标题的长短有不同 C作用有所不同 D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5、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包括( )http:/ 记者考试网A真实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兴趣原则 E、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6、字幕一般有如下一些常见的基本形态()A独立型字幕 B转译型字幕 C主导型字幕 D解释型字幕 E、表达型字幕7、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传播内容不同 B传播目的不同 C传播方式不同 D传播效果不同8、一般来说,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即论点与论据的结合方法主要包括:()A据事说理
19、B对比说理 C论辩说理 D算账说理 E、形象说理9、述评大致可分为()A工作述评 B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 D国际述评 E思想述评http:/ 记者考试网10、电视谈话类评论的主要形式有()A访谈式电视谈话 B讨论式电视谈话 C论坛式电视谈话 D现场参与式电视谈话 E对谈式电视谈话11、电视述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A调查性 B分析性 C解释性 D论辩性 E专题性12、新闻评论在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方面有着与新闻报道不同的特殊功能,具体表现为:( )A解释功能 B表态功能 C深化功能 D引导功能 E协调
20、功能13、新闻性栏目,目前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http:/ 记者考试网A专题型新闻栏目 B消息类新闻栏目 C杂志型新闻 D社会新闻栏目E调查类新闻栏目14、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A新闻信息的统合 B把关 C编辑稿件 D策划 E发言15、一般来说,评论的论点有以下几个基本的要求:( )A掷地有声 B新鲜独到 C观点正确 D简洁精炼 E论点集中http:/ 记者考试网三、简答题(估计占 30%,每小题 6 分)1、试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流程。2、广播电视新闻栏目设置需要注意和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3、请结合实例,谈谈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4、广播新闻制作中在音响的选
21、用和合成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电视新闻在编辑制作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手法和技巧?6、什么是新闻编排,新闻编排中常见的技巧有哪些?http:/记者考试网7、与报刊杂志的新闻评论相比,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有哪些显著的特点?8、试述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9、要办好谈话类评论节目,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10、请结合实际,谈谈采制舆论监督节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四、案例分析题(估计占 20%,每小题 10 分)1、请分析下面广播评论的说理特色。http:/ 记者考试网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在横向经济联合中,不少乡镇企业纷纷外出找门路、攀“高亲”,巴不得弄个附马当当。这种想法固然不错,可举国之内,附
22、马能有几个?能和全国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乡镇企业不会很多。http:/ 记者考试网攀不上高亲怎么办?一个村办厂厂长说得好:“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他这个村离公路比较近,又有不少集体公房,具备发展工业的一些条件,他们曾经人接人地外出攀亲,一直未能如愿,后来他们了解到,当地有个养禽专业户,因为地处偏僻,房屋不足,生产受到了限制,于是这个村办厂就和那个养禽专业主起了养殖联合体,进而发展为孵化到加工生产的一条龙生产线,双方得益都不浅。厂长开玩笑说:“我们小夫妻过得还挺不错呐!”在生活中,有些人找对象就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拖成了大龄青年。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只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能
23、够取得的好的经济效益。“高不成”也可以“低就”,当不上“附马”,同样能娶到一个“好媳妇”。2、请分析下面一组新闻在编排上的特色,并试分析其优劣。节目串联单:1、 聚焦立法听证:本市举行首次立法听证,机动车和行人、骑车人发生事故如何赔偿成为关注焦点 http:/ 记者考试网2、 聚焦立法听证:听证会激发百姓参与,专家评点这是民主立法的新尝试(录音消息)3、 聚焦立法听证:骑车人被撞进机动车轧死,两辆涉案车如何划分责任尚无定论4、 聚焦立法听证:一对老夫妇拦住长城赛福车,声称开车的吓坏了骑车的5、 关注无障碍:残疾人代表检查西城无障碍设施,部分设施美观但不实用(录音消息)6、 关注无障碍:短评,到
24、底是在撑门面还是在办实事7、 前三门大街铺辅路昨晚开始铺油8、 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昨天全面开工 http:/ 记者考试网9、 北京西客站出站系统将新装 10 部滚梯10、 简讯: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未来十五年前增至 1.4 亿量11、 简讯:大连一辆液氨罐车翻入水库12、简讯:马来西亚直升机坠毁,4 人丧生13、简讯:土耳其直升机坠毁,5 人死亡五、写作题(估计占 30%,每小题 15 分)http:/ 记者考试网请按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规律和特点,将下面提供的新闻编排成一期社会新闻栏目,并阐明编排理由。http:/ 记者考试网1、 小区内建起了“淘宝网”:某小区的居民发出倡议,并设立了二手物资
25、信息台。不管您家是有淘汰的早货,还是想求购点东西,都可以来登记,由居委会统一调配,在小区内消化旧货。2、 无障碍通道有障碍:盲人杨大姐反映,北京的无障碍通道障碍实在大多了,给残疾人带来了很多不便。3、 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违法告知通知书开始投递发放。4、 京郊农村赤眼蜂成了害虫的克星。5、 背景:赤眼蜂灭害有原理。http:/ 记者考试网6、 石景山区发放帮困助学金。 7、 北京启用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经过不停车,就可测出是否超载。8、 平谷大峡谷景区今年夏天接待游人创新高。9、 昌平区长出酷似葫芦的柿子。10、某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在大热天就收取暖费。11、延庆观众反映,延庆两条公交车线路莫名其妙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12、小区旁建起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2、请为撰写的新闻撰写一篇字数不超过 300 字的编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