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长征,辨别字形。,崖( ),涯( ),渡( ),度( ),磅( ),滂( ),悬崖,天涯,渡河,欢度,磅礴,滂沱,等闲:,平常、寻常。,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颜:,脸,脸上的表情。,Wi y png b逶 迤 磅 礴Wn mn y丸 岷 崖,解诗题:知诗人:,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两句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讲究格律,二、四 、六、八句须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须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
2、征,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七言律诗:7字8句 四联:起、承、转、合,结构,首联:全诗总纲,开宗明义,中心句。颔(hn)联:分述,承“千山”, 以五岭、乌蒙山为代表。颈联:分述,承“万水”, 以金沙、大渡河为典型。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 的喜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押韵:An对仗:,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上承“万水”二字,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对偶,颈联,毛泽东
3、(1893-1976),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会宁。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4、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把握节奏,抓词语、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感受英雄气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抓词语、明诗意、悟诗情,等闲,1.寻常;平常。 2. 轻易;
5、随便。 3. 无端;平白。,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 许光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这重重大山里倒下了多少红军战士啊!红
6、一方面军在长征开始时有86000余人,到了遵义会议时只剩下了37000余人,短短四个月就损失了近50000余人。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都会有比我们班还多的人失去生命。1935年10月,陕北会师时,只剩下了不足7000人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颔 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形容绵延不断,形容巍峨高大,对偶,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比喻、夸张,反衬手法,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7、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巧渡金沙江,金沙水拍云崖暖,七律长征,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于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1935年5月3日,红军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然后,
8、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资料袋,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飞夺泸定桥,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大渡桥横铁索寒,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2、“寒”字既烘托出泸
9、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水流湍急,不断拍击两岸高耸入云的悬崖。在阳光的照耀下,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泸定桥只剩下几根铁索,横在汹涌的大渡河上,使人感到心惊胆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喜踏岷山雪,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更使红军欣喜的是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了岷山,人人喜笑颜开。,更喜岷山千里雪,,承上启下,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
10、好向往和自信。,尾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不仅如实地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千难万险,更揭示出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 红军 的光辉战斗 ,热情洋溢地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 和 ,充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 和 。,概括了,长征,历程,歌颂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显示了,生命力,战斗力,?,?,?,?,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水拍云崖暖,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11、丸,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复习、背诵:,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会是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总结,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课外作业,诗文拓展,阅读课外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忆秦娥 娄山关毛泽东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 雄
12、关漫道真如铁, 长空雁叫霜晨月。 而今迈步从头越。 霜晨月, 从头越, 马蹄声碎, 苍山如海, 喇叭声咽。 残阳如血。,问题1、这首词,记述了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前的娄山关行军和娄山关战斗。上阕描写拂晓行军的景色,请细细品读,说说景色描写的作用。,明确:,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生死战斗即将来临。,问题2、下阕写红军豪迈地越过娄山关天险的情景。试体会“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战斗胜利后的豪迈心情。,问题3、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 娄山关词中“_、_。”的名句,抒发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问题4、比较阅读七律 长征和 忆秦娥 娄山关,请简单谈谈你的阅读体验。,问题5、请再写出一两句你熟悉的毛泽东的诗句。,如: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