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光 学 分 析 法 导 论 习 题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一填空题1. 光速c310 10cms-1是在 中测得的。2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光,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光和 。3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 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光。4钠的基态光谱支项为 ,钠的共振谱线以 表示。5 , 和 三种光分析方法是利用线光谱进行检测的。6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为310 10cms-1)。(1)波长588.9nm ; (2)波数400cm -1 ;(3)频率2.510 13Hz ; (4)波长300nm 。二选择题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A. 能量
2、 B. 频率 C. 波长 D. 波数2.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不变?A. 波长 B.频率 C.速度 D.方向23.镁的L=2光谱项可具有几个 J值?A.1 B.2 C.3 D.44.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A.红外光谱法 B.荧光光度法 C.核磁共振波谱法 D.分光光度法5.带光谱是由于A 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 B 受激分子 发射的结果C 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 D 简单离子 发射的结果三计算题1. 1.50A0的X射线其波数()应为多少?2. 670.7nm的锂线其频率()应为多少?3. 波数为3300cm -1。其波长应为多少纳米?34铜的共振线激发电位为3
3、.824eV,其波长应为(h=6.6310 -34Js;c=3.01010cms-1;1eV=1.60210一19 J)多少埃(A 0)?5可见光相应的能量范围应为多少电子伏特?四解释下列名词:1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2 原子荧光和分子荧光各是如何产生的?二者之间有何异同?3请按照能量和波长递减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X射线、微波。4五写出镁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光谱支项,用光谱选择定则说明它们之间的跃迁可能性。6用 次 甲 基 蓝 二 氯 乙 烷 光 度 法 测 定 试 样 中 硼 时 ,为 制 作 标 准 曲 线 ,配 制 一 系 列 质 量 浓 度 的
4、标 准 溶 液 ,测 得 相 应 的 吸 光 度 如 下B/(mg.L-1)0.5 1.0 2.0 3.0 4.0 5.0A 0.140 0.160 0.280 0.380 0.410 0.540试 写 出 该 标 准 曲 线 的 一 元 线 性 回 归 方 程 ,并 求 出 相 关 系 数 。5习 题一填空题1. 光速c310 10cms-1是在头 真空 中测得的。2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X 光,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紫外 光和 可见光 。3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 红外 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紫外可见 光。4钠的基态光谱项为 32S1/2 ,钠的共振谱线以
5、 32P3/2或3 2P312 表示。5原子发射 , 原子吸收 和 原子荧光 三种光分析方法是利用线光谱进行检测的。6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为310 10cms-1)。(1)波长588.9nm ; (2)波数400cm -1 ;6(3)频率2.510 13Hz ; (4)波长300nm 。二选择题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 (A)A. 能量 B. 频率 C. 波长 D. 波数2.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不变?(B)A. 波长 B.频率 C.速度 D.方向3.镁的L=2光谱项可具有几个 J值? (C)A.1 B.2 C.3 D.44.下述哪种分析
6、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B)A.红外光谱法 B.荧光光度法 C.核磁共振波谱法 D.分光光度法5.带光谱是由于(B)A 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 B 受激分子发射的 结果C 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 D 简单离子受激 发射的结果三计算题1. 1.50A0的X射线其波数()应为多少? 6.66107cm-12. 670.7nm的锂线其频率()应为多少? 4.471014Hz3. 波数为3300cm -1。其波长应为多少纳米? 3030nm4铜的共振线激发电位为3.824eV,其波长应为(h=6.6310 -34Js;c=3.01010cms-1;1eV=1.60210一19 J)多少埃(A 0)? 3247 A05可见光相应的能量范围应为多少电子伏特? 3.1 1.7ev四解释下列名词:1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2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3分子振动光谱和分子转动光谱4统计权重和简并度五写出镁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光谱支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