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寒来暑往,看着辛勤奉献的班主任们总是那么默默无闻,他们能这样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而且经验丰富所致,当了两年班主任的我在慢慢向他们学习的同时悟出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培养得力的班干部,班干部选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班主任平日几乎将班级所有大小事物包揽无遗,凡事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虽然班主任在班上树立了个人权威,大多数学生也成了听话的学生,但是学生的参与精神和主体意识,民主观念则渐渐淡化以致泯灭,师生关系也成了君臣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绝对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师生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就难以实现,而且班主任老师是非常的累心。叶圣陶曾主张
2、: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自学。所以,推而广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而是教班干部学会管理,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自管。其次,只教育部分学生。一般我们重心放在各方面表现相对落后的几个学生那里。并一直认为只要把这几个学生教育过来,班级就会太平无事,蒸蒸日上。或许我们认为要抓全体是不可能的,要想抓全部,则全部抓不好,倒不如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在实践中却发现表现较差同学却始终存在,中等同学存在下滑趋势。于是把工作重心转到中等同学那里。再次,只给考砸同学做思想工作。一次较大的考试之后,班级位次发生较大调整,一般认为失败者灰心丧气,
3、信心受挫;成功者信心十足,者在必得。这只是常态的推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许多学生在考试受挫后变得发愤图强,甚至越挫越勇;而考试享受成功喜悦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却是忘乎所以,自以为是,这就是一个班级往往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在“一进一退”的怪圈中出不来的原因。如果说一个班主任要在考后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工作,就不能不关注到考砸的学生。学习需要有一个平稳的心态,过于消极或兴奋都会影响学习,班主任工作要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去,这应该是一次考试后的首要任务。当然班主任评价学生要重过程,轻结果,不能唯成绩论。除此之外,应培养优秀的班级氛围。同学们生活在优秀班集体里,使他们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
4、舒畅;既有民主自由,又有组织纪律;既有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波;既能坚持原则,又有自我批评精神,使班集体不仅有战斗力,且是一个育人的小熔炉。在这样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比、学、干、帮的气氛,好人好事有人夸,不健康的东西有人管、也有人批。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友爱、团结。老师和同学既有共同的责任感,大家会同心协力,同时还要注意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初一年级是学生对中学生活的适应期。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同学,一切无不从“新”字开始,同时也是新的风气、新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班级工作抓得好,极有利于养成良好班风,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和学生的交往上,要做到“离多接少
5、”。此时的学生,大都愿意把自己的长处、优点显露给教师,而不良习惯在新环境中处于自我抑制的隐蔽状态,不敢冒头。学生也愿意在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纪班规中约束自己,展露才华。这段时期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学生也在了解班主任。班主任此时应和学生保持“离多接少” 的距离,对学生严而有方、严而有度,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严。这一时期中,班主任认真带领学生做好班级的每个第一次,形成良好的开端,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到初二年级,学生进入初中生活的转折期。随着学生对环境的熟悉,自身的缺点、毛病也开始暴露,松懈情绪出现,同时从生理心理上已基本跨入青春发育期,学生情绪不稳定,动荡分化较为剧烈。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期的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已不再是初一那样“离多接少” ,而已在相互了解中逐渐缩短,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对学生的教育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让学生觉得老师虽严,但严而有据,严而有爱。在工作中能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总之,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应抓重点,重点抓,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