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业 ID: 2782 一数据库中共有 40 篇相关文献,所实施的检索检出其中的 30 篇,实际检索出的信息资源总量为 45 篇,则其检全率为() (对应于课本第二章,课件 01) A. A. 75% B. B. 25% C. C. 66.7% D. D. 33.3% 正确答案:A 2.下列_属于相容关系中的一种。 (对应于课本第二章,课件 01) A. A. 矛盾关系 B. B. 交叉关系 C. C. 并列关系 D. D. 反对关系 正确答案:B 3.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标识语言是() (对应于课本第三章,课件 20-22) A. A. SGML B. B. HTML C. C. XML
2、D. D. RDF 正确答案:B 4.目前占主流的编目方式是() (对应于课本第四章,课件 20-22) A. A. 原始编目和复制编目 B. B. 集中编目和共享编目 C. C. 文献编目和档案编目 D. D. 手工编目和机读编目 正确答案:B 5.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分类法是_。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 A. A. 等级列举式 B. B. 分面组配式 C. C. 列举组配式 正确答案:A 6.依据分析兼综合原则编制的分类法是_。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 A. A. 等级列举式 B. B. 分面组配式 C. C. 列举组配式 正确答案:B 7.下面哪个不是采用的等
3、级列举式分类法(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 A. A. 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 B. B.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C. C.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D. D. 阮冈纳赞创制的冒号分类法 正确答案:D 8._是分类法整体框架的体现。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 A. A. 基本大类 B. B. 基本部类 C. C. 类目 D. D. 序列 正确答案:A 9._的类表是根据文献保证原则建立的。 (对应于课本第六章) A. A. DDC B. B. UDC C. C. LCC D. D. CC 正确答案:C 10.中图法的标记制度为_。 (对应于课本第六章)A. A. 层累制 B.
4、 B. 顺序层累混合制 C. C. 层累顺序混合制 正确答案:A 11.将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集中在一起的号码是_。 (对应于课本第七章,课件 08-10) A. A. 书次号 B. B. 种次号 C. C. 著者号 D. D. 分类号 正确答案:B 12.概念组配引入主题法的是_ (对应于课本第八章,课件 11-16) A. A. 标题法 B. B. 元词法 C. C. 叙词法 D. D. 关键词法 正确答案:C 13.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主题词表是_ 。 (对应于课本第九章) A. A. 美国国会标题表 B. B. 医学标题表 C. C. 汉语主题词表 D. D.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正确
5、答案:A 14.对口标引也叫_。 (对应于课本第十章,课件 17-20)A. A. 浅标引 B. B. 深标引 C. C. 重点标引 D. D. 整体标引 正确答案:C 15.组配符号“:”表示的是() (对应于课本第十章,课件 17-20) A. A. 交叉关系 B. B. 限定关系 C. C. 说明关系 正确答案:A 16.信息组织所应遵循的原则有_、_、_ 和_。 (对应于课本第一章,课件 01) 正确答案:客观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目的性原则 ; 现代化原则 17.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_关系。 (对应于课本第二章,课件 01) 正确答案:反比 18.机读目录格式中,一个书目
6、记录通常由_、_、_和_四部分组成。 (对应于课本第三章,课件 20-22) 正确答案:记录头标区 ; 地址目次区 ; 数据字段区 ; 记录分隔符 19.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通常为_、_、_和_。 (对应于课本第四章,课件 20-22 正确答案:查重 ; 描述 ; 标引 ; 复核 20.信息描述工作的要求有_、_和_。 (对应于课本第四章,课件 20-22)正确答案:准确 ; 规范 ; 完备 21.类目体系通常是在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由_、_、_和_组成的。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 正确答案:基本大类 ; 简表 ; 详表 ; 复分表 22.按照分类法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将分类法的组
7、成分为_、_、_和_四个方面。(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正确答案:类目体系 ; 标记符号 ; 说明与注释 ; 类目索引 23.按照分类法构成的形式,将分类法的组成分为_、_、_和_四个方面。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 正确答案:编制说明 ; 主表 ; 副表 ; 类目索引 24.分类标引工作应遵循的要求包括_、_、_和_。 (对应于课本第七章,课件08-10) 正确答案:准确 ; 充分 ; 一致 ; 适用 25.主题法的类型按选词方式可以分为_、_和_。 (对应于课本第八章,课件 11-16)正确答案:标题法 ; 元词法 ; 叙词法 26.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在_和_的
8、基础上形成的。 (填写请加书名号) (对应于课本第九章) 正确答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汉语主题词表 27.按照是否使用词表,主题标引可以分为_和_两类。 (对应于课本第十章,课件 17-20) 正确答案:受控标引 ; 自由标引 28.文本检索系统的三个模块是_、_和_。 (对应于课本第十一章,课件 20)正确答案:信息输入模块 ; 信息存储模块 ; 信息检索模块 29.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关系?(对应于课本第一章,课件 01) 正确答案:答: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 30.恩格斯科学分类原则是什么?(对应于课本第二章,课件 01)
9、 正确答案:答:恩格斯科学分类原则:恩格斯认为每一种科学都是分析单元运动形态或一系列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态的产物,应该按照客观对象运动形态本身内容所固有的次序来分类和排列。由于客观世界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因此科学的次序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这为科学分类提供了客观依据。 - 31.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信息组织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对应于课本第二章,课件01) 正确答案:答: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信息组织一般应考虑的因素: 文献保证原则:依据信息资源的特征、数量进行相应的控制。 用户保证原则: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描述控制和词汇控制。与设备条件相适应 应尽量取得费用和效果的平衡
10、重视规范控制技术方法的完善和使用 -32.信息描述的含义及其作用?(对应于课本第三章,课件 20-22) 正确答案:答:信息描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其作用包括识别、定位、检索、选择和管理(仅为要点,需展开) -33.元数据的含义及其作用?(对应于课本第三章,课件 20-22) 答: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是信息描述的结果,通常是从信息资源中抽取出来的用于说明其特征、内容的数据。作用:(1)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目录学信息,供使用者确认信息资源,进行选择;(2)无数据记录的各
11、种特征,也是进行组织和检索的依据,是建立检索工具的基础和前提。 -34.分类标引的工作程序(对应于课本第七章,课件 08-10) 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给号审核,给索书号。查重:指查核所处理的文献 是否为已进行过标引的复本,以便区别情况分别处理。 主题分析:通 常应结合检索语言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概念分析方法,对资源中具有标引价值的主题概念进行概括、提炼和选择; a) 依据:传统文献,通常应依据文献篇名、前言、目次、文摘、内容简介、参考文献、编辑出版数据等,必要时可浏 览全文,切忌只凭文献名称进行主题分析。 归类(主题概念转换):是指将主题分析的结果归入分类体系中相应 的门类。按文献主要内容确定的类目
12、,称为主要类目;按照次要内容确定的类目,为附加类目;按照分析出来的内 容确定的类目为分析类目;给号(确定标识):通常应根据确定的类目给予相应的分类号。按照文献主要类目确 定的号码为主要分类号;按照文献的辅助类目和分析类目确定的号码为附加分类号和分析分类号; 审核:对每种文献的标引结果进行核查。通常应包括各个基本环节,包括主题概念的提炼、主题概念转换、 号码的配置等;同时根据文献组织的需要,按同类书排列方式进行处理,进一步确定书次号。 正确答案:答: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给号、审核。 (仅为要点,需展开) -35.主题法一般具有哪些特征?(对应于课本第八章,课件 11-16) 正确答案:答:其一
13、,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其二,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其三,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其四,往往是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的。 -36.轮排索引有哪些作用?(对应于课本第八章,课件 11-16) 正确答案:答:(1)增加检索入口。便于从词素角度出发查找词组,提高查词的速度。(2)专指叙词的选择。将具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在一起,有助于用户通过判断,选择最为专指的叙词用于标引。(3)词间关系处理。有助于利用词面成族的特点,发现遗漏的词汇或词间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改进。 -37.试比较文献著录总则和都柏林核心集的异同。 (对应于课本第四章,课件 2
14、0-22) 正确答案:答:两种描述规范的相同之处:都设置了完备的描述项目,可以比较完整地揭示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两者都对描述的等级、标识以及规范的使用做出相应的规定,可以准确、一致的方式进行描述;两者都具有比较强的扩充性、兼容性,可以充分满足各种信息资源描述的需要和不同系统之间转换的需要。作为不同描述对象、在不同的技术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描述规范,两者也存在着差别:传统文献描述规范主要是针对传统文献描述和识别的需要设置的,其特点是:描述项目设置充分,对传统资源特征的描述项目的设置详尽,虽然也可以进行网络资源的描述,但针对网络资源的描述项目相对比较概括;有明确的等级性、次第性,各描述项目有明确规定的
15、次序和等级;对描述的表述也有严格要求,如对外国作者名,要求按规定以直序或倒序的方式著录,有最低限度必须描述项目的规定等,采用人工标识,适合专业文献单位使用,是一个以文献专业人员为处理主体的描述规范。 都柏林核心集的描述项目则是根据网络资源的特点和需要,按照资源内容的描述、知识产权描述、外部属性描述三种基本类型设置的,项目的设立更加充分,与传统文献编目规范相比,不同表现为:简明性、灵活性、选择性、可重复性、可扩展性、兼容性。 -38.网络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不同?(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 02-07)(1 )揭示的角度不同。文献分类法一般是以学科为中心建立体系,而将有关主题的文献集中在学科这下的
16、,而网络分类法则改变了文献分类法的这一展开方式,采用以主题为中心或者主题结合学科的方式组织体系(2)类目的设置特点不同。分类体系的类目的设置是与资源情况和用户需求相结合的。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一般根据传统文献资源和一定的用户对象进行,比较重视类目设置的逻辑性、系统性,设类全面、不同门类之间类目设置均衡;网络分类体系则由于网络资源的内容分布和服务用户更加社会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类目设置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仅增加了网络资源的形式类目,而且根据资源的分布和多数用户的需求,对类目的等级做了较大的变动。 (3)展开的形式不同。传统文献分类体系由于组织文献的需要以及传统手工使用环境的影响,基本上采用
17、线性序列,分类搜索引擎则不存在组织文献资源的问题,同时超文本连接又为横向揭示提供了方便,往往采用多维结构,从多个角度设置类目、展开类目体系。 (4)同为类排列方式不同。传统文献分类体系对同为类一般按照类目的关系排列,分类搜索引擎则对类目排列的方式进行了调整。 (5 )适用特点不同。传统文献分类法虽然同样是为广大用户服务的,十分重视分类体系的易用性,重视学术性与通用性的特点,但比较而言,由于网络分类体系的使用对象为终端用户,因此更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 正确答案:答:(1)揭示角度不同;( 2)类目设置的特点不同;( 3)展开的形式不同;(4)同位类排列方式不同;(5)适用特点不同。 (仅为要点
18、,需展开) -39.中图法的类目体系有哪些特点?(对应于课本第六章)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在广泛汲取建国以来国内编制的文献分类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以下特点:1.大类体系合理,符合现代文献分类的特点2.类目体系的展开系统、适用。3.重视类表的灵活性4.追求编号技术的最佳组合5.发展了适合各种规模和对象的文献收藏的配套产品6.管理健全。 40.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 (对应于课本第十章,课件 17-20)正确答案:答:作为从内容角度加以揭示的方法,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都是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的重要手段,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表现在:(1)揭示的对
19、象相同;(2 )依据的数据来源相同;(3 )操作程序相同;(4)基本处理方式相同;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不同点,是由两种不同组织方式的差异决定的。同时,在具体的系统中,又因为采用的类表或词表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不同表现为:(1)主题分析的角度不同;(2 )转换途径不同;(3)标识不同;( 4)揭示的特点不同。 (仅为要点,需展开) -41.简述自然语言检索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对应于课本第十一章,课件 20) 正确答案:答:优点包括专指度更高,有助于提高检准率。将文本作为处理对象能提供更多的检索点,可以提高检全率。采用自动方式,加工速度快,成本低,词汇更新及时,从而可以改进系统的有效性。缺点包括缺乏同义词控制,必然影响检全率。缺乏对多义词的控制,并且使用词汇过多,未能解决主题词汇的有效性识别问题,容易影响检准率。词汇之间的关系往往具有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结合知识关系进行扩检、缩检、调整检索方向等,不利于用户进行相关性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