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

类型闽南红砖古厝 的前世今生.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153743
  • 上传时间:2019-10-14
  • 格式:DOC
  • 页数:1
  • 大小:15.9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闽南红砖古厝 的前世今生.doc
    资源描述:

    1、闽南红砖古厝 的前世今生走进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不是什么高楼大厦,而是那些明清时代的红砖古厝。随着周遭杂处其间的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被拆除,这些被“留住 ”的老建筑就显得很突出,更引人瞩目。甚至连那些红砖古厝的废墟,那些红砖白石的残垣断壁,都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五店市最具特色的红砖厝,如同所有的闽南红砖厝一样,大都是“皇宫起”:“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 所谓“皇宫起 ”,民间传说:相传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因王后黄惠姑家乡滨海,居屋受风雨侵蚀, “日出十八大窗,雨来十八漏空”,因此,特恩赐黄家“汝母厝皇宫起 ”,由于泉州话 “你母”与“你府” 音相

    2、近,遂使“皇宫起”的恩赐由皇亲一家惠及泉州府;既是“皇宫起” ,当然要仿照皇宫的建筑形式,这便是泉州民居筒瓦坡顶、龙脊燕尾的出现 燕尾脊起源于中国宫殿的鸥尾,原只限于庙宇,后来在长期发展形成的社会观念影响下,燕尾脊逐渐成为闽南大厝屋顶形制的主流,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远望红砖古厝,最吸引眼球的除了屋顶最佳形制的燕尾脊之外,便是红砖墙的立面,红彤彤似鲜艳的向日葵颜色;近看,红砖墙面每每刻意组砌,贴面镶嵌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成为富于变化的砖砌艺术。而诸多雕饰的运用,诸如砖雕、石雕、木雕、瓷雕,室内、室外均有别致的修饰,使得整座厝的艺术显得更美、更精彩。如砖、石、木、瓷雕,主要用于外装修,大门门楣、

    3、正门屋檐下、墙壁、外墙基、柱础等;木雕主要用于梁枋、垂花、窗扇、门扇及木隔栅。雕刻手法有线雕、浮雕、半透雕、镂空雕等。 闽南的红砖厝,建筑平面规整,均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三间张双落大厝最为典型,罕见五开间的大厝,规模大的院落还加护厝于左右。高大开敞的厅堂是大厝的主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敬神祭祖、举行婚丧礼仪和接待宾客。相对来说,简朴的居室则比较狭小、封闭。而天井院落则成为一个宽敞、舒适的灰空间。所谓“ 灰空间” ,就是一种既非室内又非室外,内外交替、明暗交接的过渡性半开敞的空间。户主通常喜欢在天井里养花、养鱼,摆上几盆盆景,以求在宁静之中赏心悦目。 红色是喜庆、吉祥、富贵的象征,是闽南人所崇尚的色

    4、彩。红砖不仅大量用于砌墙,而且广泛地用于铺设室内地板,形成室内室外无处不见“红”,无比温馨。这又是红砖厝的一大特色。 庭院深深,高墙突兀,透过每一块红砖后面,历史深处的繁华,仿佛依然在飘荡,隐约可见。 然而许多红砖墙并非清一色的用红砖砌就,而是在整堵墙面中,有规则地嵌入花岗岩石块(石竖砖横) ,这便是“出砖入石”。 “出砖入石” 亦称“金包银”。花岗岩和红砖块完美的结合,形成红色为主调、红白相间的风格,构成的画面既和谐又美观,而且可以避免因色彩单一而造成视觉疲劳。 “出砖入石”主要用于大厝侧面的墙壁,让正面的红砖墙在红砖厝中始终保持主基调地位。 闽南的红砖厝显得亮丽、温馨,个性鲜明。难怪在日前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洪群 刘志峰 刘益清)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闽南红砖古厝 的前世今生.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1537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