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神曲炼狱篇后感09041144 洪家男一、 炼狱篇概要本篇讲述了维吉尔引领但丁穿越炼狱山所经过的三天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其叙事线索以炼狱山的八个层次展开:除去炼狱前界,其余七界分别是傲慢、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但丁的头上被刻上了 7 个 P,他在维吉尔的带领下与炼狱中犯下各种罪的历史上的人物对话,随着他步伐的前进和信仰的坚定,他偷上的剑痕被逐个消除。他自己的灵魂也得到净化最终到达天堂,与圣女贝亚德丽齐相见。二、炼狱1.炼狱,在有些译本中又被译为“净界” ,意思是死后的人在这里经受历练,通过净化,最后进入天堂。在神曲中, 炼狱是三部曲的承前启后之作,所以,在恰接地狱、天堂的时候,体
2、现出一种平衡状态。在叙事结构上,地狱篇的侧重点是罪与罚,天堂篇则是永生与成圣,炼狱则是罪与赎。提供了一种得救之道,把地狱与天堂连接起来。神曲中认为,炼狱与地狱相比,这里的人犯的是“可以原谅的罪” ,而地狱中的人不得得救,但同时,地狱和炼狱也存在“通途”:一方面, 神曲中提到,在基督降临之前的先哲,因为他们没有信仰,所以死后下了地狱,但仍有许多人是在圣人的带领下得到了解救(比如维吉尔) ,通过炼狱的净化,最终升入天堂。另一方面,对于但丁,他在维吉尔的引领下穿越了地狱,到达炼狱,他本身见证那些罪罚,又通过前进的步伐和信仰的坚定,使自己洗除了自己身上的七宗罪,最后饮下忘川之水,成圣而永生,所以,炼狱
3、对于当初那个在黑森林里面对人生的迷失的年轻人,也是其自我精神解救的一个渠道。另一方面而观, 神曲的创作体现了作者的一些潜在的思维倾向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地狱、炼狱、天堂是对人的精神心理成分的形象揭示。地狱、炼狱、天堂三者分别象征人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炼狱正好处在一个中间点,所以,把自我的节制性作为一个标准,本我就是缺乏节制,而超我则是超越节制。地狱中的受罚,正是对无节制的罪人进行惩罚,而炼狱山则是节制之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但丁的一个潜在的思想倾向,他否定本我,肯定自我和超我。这一点,是他作为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但又与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的地方。但丁被恩格斯称
4、为“旧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新世纪的第一个诗人” ,正是对他身上这种矛盾性的阐释。2.七宗罪,即傲慢、忌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这个概念有多种描述,多个版本,以及漫长的衍化过程,这里不加赘述,只引用阿奎纳神父归纳的,即但丁神曲中的版本。一般人容易把七宗罪和原罪对等起来,但这里我要澄清一下神曲中的七宗罪,当然我所说的也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因为在这一块,前人所作的可参考性讨论较少。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所犯的罪,是人与生俱来的,可以追溯到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这种罪是人的罪行的根本源头,是无法被洗净的。而本罪,也就是人后天,在现世中所犯下的罪行。按照神曲的描述,七宗罪是人
5、们犯下各种过错的原因,所以它是原罪,但是,但丁在这里给人们留下了一些希望,就在于他对炼狱山的设置,他里面有一段是这么说的:“若你缄口不语,或否认你的过失,也不会受到较少注意,神明鉴照着。但是等到我们的天庭前,对罪孽的自责使人泪流满面时,正义的砺石就退转来使锋口变钝。 ”他强调忏悔可以缓和天怒,这里洗褪的不是原罪,而是本罪。所以,七宗罪是本罪。可以这么理解:在神曲中,炼狱的布置是按七宗罪的原罪性质划分的,而人们在这里净化,洗褪的是七宗罪的本罪性质,在圣经中,只有神是没有原罪的。所以成圣之后的但丁仍保有原罪,他已经像我之前描述“超我”这一段的一样,超越了这种限制。三、 神曲中的反基督教色彩我在许多
6、地方看到有这样的论述:神曲具有反基督教色彩,我的认识是:单纯地认识反基督教色彩而不知其性质何来,只是去援引前者的话去重复的观点,得到的结论往往是偏颇的。如我们所知,处在人文主义思潮蓬发的时期,任何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话语都有可能被其阵营挖掘而出作为其革命功利性的工具。所以我们论证必须抛开思维定势,去独立地、理性地看待这部作品。首先,许多地方论证反基督教色彩时,都引用了神曲中的一个特质,即但丁对众多僧侣、神父、主教、甚至教皇的腐败、无能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但我们要认清的一点是,在这里,但丁他批判的是神职系统,而不是在批判基督教。神曲这部书,是教会文学,它更多的时候还是在阐述“神的世界观” 。但我认为,
7、 神曲确实存在与基督教分歧之处。我刚才论述了七宗罪的原罪和本罪性质,在神曲中的体现为,它把本罪理解为可谅解的罪,可洗净的。这与圣经的观点不同。圣经认为,凡是有罪之人,都应承受刑罚,不存在可洗净和不可洗净的区别,只有故意犯下的和无意犯下的罪,在这两者之间有轻重之分。 (“父啊,赦免他!他所犯的罪,他自己不晓得。 ”路加福音 )但我认为,这不是在反抗基督教,而是在修正它,为其自身的神学信仰寻求一个符合理性的折中点。我认为, 神曲中确实有潜在的反基督教色彩,但这种色彩很可能连但丁自身都没有过多地注意到。它体现为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但不纯粹) 。一般认为但丁的人文注意精神体现在他的整个旅途象征了人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追求精神的解放。但这种人文主义色彩同时也是不纯粹的,因为受时代的约束,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对解放这个概念的准神还依赖于用神的世界观来自我诠释,用宗教的途径实现自我的飞升。同时,由于之前提到的,他对本我的否定,使神曲这部作品的人文主义色彩受限,依然在宗教光环的笼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