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 卷 第 1 期2017 年 1 月教育观察Survey of EducationVol6 No1Jan2017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五 改 四”对大学生的影响马 小 磊1,余 彩 瑶2,巫 媛2,林 煜 燕2,李 江 滨2( 1广东医科大学教务处 ,广东 东莞 ,523808;2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摘 要 2012 年教 育部制定的新本科专业目录将医学检验专业归入新设置的 “医学技术 ”一级学科 ,学制由五年改为四年 ,学位由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 ,学制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标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文从培养方向 、课程设置 、就业前景 、资格证考试
2、 、考研等几个方面出发 ,探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 “五改四 ”对大学生学习 、就业的影响 。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学制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 2017) 010084032013 年之前 , 全国高等院校招收的医学检验专业有两种培养模式 , 一是五年制医学学士 , 二是四年制理学学士 , 其中 , 多数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学制为五年 , 按医学学士培养 。 1从 2013 年 起 , 全国 的医学检验专业均更名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 学制统一为四年 ,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改四 ”学制改革意味着以往的培养方案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需做
3、出调整 , 这对学生有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培养方向 、课程设置 、就业前景 、资格证考试 、考研等几个方面探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 “五改四 ”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 、培养方向为顺应教育部专业改革和新世纪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需求 , 许多高校开始进行医学检验专业学制 “五改四 ”改革 , 从此基本确定了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的两个培养方向 。其一为检验技师方向 , 主要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 学制为四年 , 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 学生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和医学实验研究等工作 , 不可从事临床医师工作 , 工作后职称晋升系列为医技系列 , 即技师 ( 初级 ) 、主管技师 ( 中级
4、) 、副主任技师 ( 副高级 ) 、主任技师 ( 正高级 ) 。其二为检验医师 , 2012 级及其以前的医学检验专业均为此方向 , 学制五年 , 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 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和医学实验研究等工作 。但由于其可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 因此 , 他们在考试通过后也可从事临床医学医师工作 。其职称晋升系列根据其所获资格不定 , 若获得的是技师资格 , 则职称评审为技师系列 , 若其获得的是医师资格 , 则可申报评审医师系列 , 即医师 ( 初级 ) 、主治医师 ( 中级 ) 、副主任医师 ( 副高级 ) 、主任医师( 正高级 ) 。另外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也可从事检验医师工作 , 其
5、工作内容一般更偏重临床结果分析 。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虽然都在检验科从事医学检验工作 , 但其工作性质仍有差别 , 这决定了二者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都不同 。 2检 验 医师本质为医师 , 具有医师资格 , 更偏重临床结果分析 , 岗位可调整到其他临床科室 , 可以申请处方权 , 进行临床医疗工作 。而检验技师本质为技师 , 偏重医学检验技术工作 , 不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临床病例分析 , 不可考取医师资格 , 不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二 、课程设置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 ( 如英语 、政治 、体育等 ) 、专业基础课 ( 如生理课 、病理科 、生物化学等 ) 、专业课 ( 如临床基础
6、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 、实验室质量控制等 )以及一定学时的选修课 。由五年制 “医学士 ”改为四年制 “理学士 ”后 , 原有课程体系明显不适合现在的教学需要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五年制培养的是医师 , 课程设置中有大量的临床医学课程 , 如内科学 、外科学 、儿科学 、妇科学 、诊断学 、病理学等 ,改为四年制培养后 , 培养的是技师 , 同时学制减少48 基 金项目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班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 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项目 、广东医科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7、程建设项目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团队 ”。 作者简介 马小磊 ( 1990), 女 , 广东韶关人 , 广东医科大学教务处实习研究员 ; 李江滨 ( 1975), 男 , 河南新乡人 , 硕士 ,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副教授 , 本文通信作者 。 收稿日期 20160914DOI:10.16070/45-1388/g4s.2017.01.034一年 , 临床医学相关课程需要进行大量删减 。 3许多高校以临床医学概要替代五年制时的内 、外 、妇 、儿等相关临床医学课程 , 删掉一些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 如高等数学 、药理学等 , 用此来解决四年制学时不足与临床课程教学任务过重的问题 。
8、然而 , 通过采访 , 大多数四年制学生表示专业课学时削减过多 , 由于学时不足 , 许多知识点的学习都不够深入 。虽说四年制学生的课程设置也基本满足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了解的需要 , 但还是有些落差 。而2013 级的学生将面临与 2012 级学生一起毕业的局面 , 就业压力明显增大 。三 、就业前景医学检验专业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医疗单位的检验科 、病理科 、输血科 、实验中心等医技部门 , 为疾病的诊断 、疗效及病程的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准确 、及时的检测数据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方向现在愈趋多元化 , 除医院之外 , 毕业生还可选择到各地的疾控中心从事传染病的病原体检验 、疫苗注射相
9、关检验及健康体检等工作 , 同样也可选择到日趋发展壮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就业 , 如广州市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艾迪康医学检验集团等 。随着近年来医学院校的相继扩招 , 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 毕业生人数也日趋增多 。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日益显著 , 前些年就业较好的医学类专业同样存在就业难问题 。近年来 , 医学各专业的就业率呈现降低的趋势 , 而开办该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显著增加 , 这导致医学检验毕业生人数的累加以及该专业的人才愈趋饱和 。同时 , 医院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如以往 , 而且目前大多数医院存在着 “欢迎博士 、挑挑硕士 、
10、少要本科 ”的局面 。目前 , 大城市大医院的医学类毕业生供大于求 , 而小城市的基层医院则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2012 届和 2013 届的学生均于 2017 年一起毕业 , 人数约达 500 人 , 在就业上处于相同的竞争环境 , 这将是广东医科大学开办医学检验专业以来 , 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 。目前 ,广东省开设医学检验 ( 技术 ) 专业的有 9 所院校 , 包括中山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佛山科技学院等 , 竞争激烈 。在 “五改四 ”政策下 , 第一级四年制学生将与最后一级五年制学生一起面向社会竞争就业岗位 , 四年制学生明显处于劣势
11、地位 。大部分医疗单位更欢迎受过系统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双重培训的五年制医学检验毕业生 。因此 ,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应更强调自身 “技术 ”的优势 , 以此来弥补学制减少的不足 。四 、国家资格证方面由原人事部与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主要包括医师 、药师 、护师 、技师四大系列 , 其中 , 医师类又分为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全科医学 。最新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 ( 2014版 ) 规定 , 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可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 , 2012 级学生将是最后一拨有此资格的 。2013 级以后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 理学学士 ) 学生不具有考执业医师
12、的资格 , 也就是从事不了检验医师或临床医师工作 , 即使考取了临床医学的硕士研究生 , 毕业后也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 只能考检验技师 。具体考试专业情况为检验医师初级报考临床医学医师资格考试 , 考试通过可获执业医师资格 ( 初级 ), 中级考临床医学检验学专业 ( 属于临床医学 ) 。而检验技师在初级考试中只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报考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理化检验技术 、微生物检验技术 、输血技术中的一个 , 一般情况下报考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 而在中级考试中同样是报考这四个技术类专业 。考试通过后获得资格证书 , 可从事技师工作 , 不可从事医师工作 。五 、考研方面根据最新版专业目录 ,
13、 目前 , 可对口招收医学检验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主要有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 医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 因医学技术是新增加的一级学科 , 目前尚未有任何高校获得硕士培养资格 , 不能招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 。这样 , 医学检验毕业生只能报考培养目标偏重临床的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 。 4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不存在问题 , 而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学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则可能会有些困难 。在 2016 年及以前的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考试中 , 除英语 、政治
14、外 , 其专业课考试为西医综合 , 考试内容中的临床医学内容如内科学 、外科学比重较大 , 这对临床医学知识学习较少的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学生显然不利 。现在一些院校正在进行考试科目修改 ,最可能的情况是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将招收两个类型 : 一是临床医师型 ( 临床型 ), 招收本科为临床医学的学生 , 可以考医师资格 , 专业课考试科目为西医综合 ; 二是检验技师型 ( 学术型 ), 招收本科为医学检验技术的学生 , 不可以考医师资格 ,( 下转 119 页 )58第三 , 加强同声传译实验室软件建设 。同声传译软件建设包括同声传译训练系统 、语料库检索软件 、文章理解难度分析软件 、I
15、SMAT 翻译课程平台等 。目前 , 笔者所在学校同声传译实验室使用的训练系统为蓝鸽训练系统 , 这个系统不能满足同声传译课程授课的一些需求 , 教育技术中心正在试用凌极口译训练系统 。另外 , 学校正在考虑购买语料库检 索 统 计 软 件 , 如 购 买 VisualTran 软 件 、WordSmith 文本理解难度分析软件 , 这些软件主要用于难度判断 , 以便进行教学和实习分档 。此外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 TED、MOOCs、可汗学院 、BBC视频等资料 , 建立同声传译多媒体数据库 , 为同声传译教学和训练提供充分的语料 。第四 , 增加同声传译实验室数量 。同声传译实验室建设的硬件
16、和软件设施都非常昂贵 , 但为了提升学生同声传译的水平 , 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场地 , 适当增加同声传译实验室数量 , 使学生不仅在上课中而且在课外也可以利用同声传译实验室来进行口译训练 。第五 , 精细口译授课和训练方式 。为了充分利用同声传译实验室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比如成立了英语口译俱乐部 、英语口译集训营 、英语同声传译兴趣小组 、英语口译队等 , 并与学校国际交流处进行长期合作 , 推选学生参加广东省 “蓝鸽杯 ”口译比赛 、广东省大学生口译大赛 、全国口译大赛等 。精细授课和训练方式如下 :( 1) 加强基本口译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包括短时
17、记忆训练 、笔记训练 、数字口译训练 、表达能力训练 、心理素质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等方面 。( 2) 采用基础能力培训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授口译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 , 在课堂上模拟口译现场 , 如商务谈判 、招商引资推介会 、国际贸易专题的访谈 、经贸论坛 、记者招待会 、国家领导人演讲等 。( 3)创新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 采取团队合作培养模式 ,通过两人组 、三人组 、四人组或五人组的方式进行训练 。第六 , 提升同声传译实验室使用率 。为了提高同声传译实验室同传箱的使用率 , 学院完善了口译课程设置 , 开展各种与口译相关的活动 , 如举行各类口译比赛活动 , 每个学
18、期在同声传译室开展一次青年教师口译课程示范教学 , 每个学期举行语言类的同声传译会议等 , 以充分发挥同声传译实验室的作用 。第七 , 加强口译师资队伍建设 。在加强口译师资队伍方面 , 学校成立了英语口译教学科研团队 ,2015 年 10 月和 2016 年 9 月 , 笔者所在学校对英文学院翻译系五名教师进行了同声传译实验室使用的培训 , 另外 , 引进了两名英语口译专业的教师 , 选派了两名教师参加全国口译教师师资培训和去国内外高校进修 。这提升了口译教师的口译水平 , 保证了英语口译课程和同声传译课程的教学质量 。针对同声传译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问题 , 笔者所在学校采取
19、了相应的对策 ,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进步 , 学校应再接再厉 , 建设好同声传译实验室 ,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门斌 , 宋瑞琴 同声传译训练系统在同传教学中的应用 J 外语电化教学 , 2012( 3): 7880 2 姚嘉 同传实验室建设方案分析报告 以三峡大学 MTI 同传实验室为案例研究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2013( 8): 19411943( 上接 85 页 )专业课考试科目为检验综合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还可考取相近专业 , 如理学的微生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理学或基础医学的免疫学等 , 也可以考取一些临床医学的学术学位研究生 。医学检验本科五年制
20、改为四年制是医学检验教育的重大改革 , 体现了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定位的规划 , 从以前医学 、技术都要精 , 转变为以技术培养为主 , 医学为辅 。各高校应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 以适应四年制培养的要求 。而大学生也应该调整心态 , 放眼未来 , 在课程学习 、综合技能培养等多个方面提高自己 , 为以后的专业岗位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 1 郑磊 , 张继科 , 王前 我国检验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2010( 5): 2425 2 李江滨 , 邱世洁 , 罗泽楠 , 等 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教育观察 , 2014( 22): 4344 3 李莉 , 倪培华 , 樊诗倚 医学检验专业学制 “五改四 ”的实践体会 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9( 5):567568 4 候振江 , 李红岩 , 李吉勇 以就业为导向 , 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 J 检验医学教育 , 2008( 2):4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