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1956年1966年),1、知道中共八大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3、通过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和漫长,体会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重要性。,课标,1、中共八大 (背景、目的、时间、内容、意义)2、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原因、表现、实质、影响及纠正)3、 中共中央如何对国民经济对工业、科学、教育等进行全面的政策调整.,自主先学,合作探究,通过本课学习,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有何认识?,一、中共八大,背景:时间:内容: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基
2、本确立,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明确了国家的主要任务,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代表步入会场,刘少奇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国家的主要任务,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背景,各自特点,如何评价,吸取教训,发起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3、召开,各自特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盲目求快,急于求成,一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二是高指标带来高估产,浮夸风盛行。,一大二公,材料一 对高速度的强调,导致高指标风的兴起。1957年全国的钢产量仅为535万吨。1958年5月,华东区在柯庆施主持下召开计划会议,把华东区的钢产量指标加到600万吨。(一个协作区都600万吨了,全国呢?)在此示范作用下,各部门、各地区对本系统、本地区的指标纷纷加码、层层加码。,材料二 1958年6月19日,毛泽东在听取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时提出,1958年钢产量干脆翻一番,达到1100万吨。他还估计,1959年钢产量可能
4、达到2500万吨,两年就可以在钢产量上超过英国。,“大跃进”运动中各地的大炼钢铁运动,北京市民积极支持大炼钢铁运动,人民日报社论阐述了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人民日报有关各地粮食高产的报道,2001年我国超级杂交水稻创造了亩产2393斤的世界高产记录,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大跃进”运动中的宣传壁画,叶作风帆荚作船, 长江飞渡若云烟; 出自豆类成大器, 家在东吴试验田。,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毛泽东在河北徐水县视察,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时,人民在庆祝,规模大,食堂卫星放上天,男女老幼都喜欢, 王母辞去蟠桃宴,降临西古大会餐。,公有化程度高,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的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总评)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失误的原因),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失误的表现),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失误的后果)。,三、国民经济的调整,1958年 :开始发现问题1961年: 进行全面调整1963年: 取得重大进展,探究与讨论,你认为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参考答案: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稳中求进。 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等。,国民经济
6、困难时,周恩来在河北武安县伯延公社向老农了解情况。,周恩来在河北邯郸地区进行农村调查研究,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批准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小结,建设之路的探索,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困难,国民经济调整,中共八大后的十年,虽然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犯了错误,但是也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不屈奋斗的十年,在这十年间,中国人意气风发,英雄辈出,材料一: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
7、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材料一、二中哪个事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材料一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练兵营,1.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 “某
8、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应出现在( )A.土地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C,有关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有( )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 . . .,C,练兵营,3右图是某报登载 的一则新闻,它反映 了( )A土改后农民创造的生产奇迹B人民公社的优越性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D科学种田取得丰硕成果,练兵营,C,4读图回答问题,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
9、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重要指导意义。,大跃进运动;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发展。,1、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错误的具体表现:p68页,3、错误的原因及实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实质);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 经验;左倾错误等,5、认识、启示(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艰难,复杂曲折的. 必须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经济建设要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4、你如何看待这些失误:,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愿望,但p68页,五、小试牛刀 构建体系,建设之路的探索,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时间,内容,作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表现,原因,实质,影响,经过,结果,经验教训和认识,成就,失误,纠 正,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农业放卫星,水稻丰产,小孩站在上面都不会倒,公社成立大会,往往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公社食堂,大家吃饭都是免费的。,人民公社的特点就是“一大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