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10136720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一、研究考纲: 1、研究其内容变化,教学过程详略不一幻灯片 3 2、关注其用词不同,教学标高呈现差异幻灯片 8 3、梳理内容的内在联系,大胆设想大题命题方向幻灯片 9 4、 研究汕头地方史考察内容变化幻灯片 11 5、不要忽视考纲其他内容的导向作用: A、难度分布2:3:5 B、内容分布中古20;中近现32;世古5;世近现35;地方史8 C、题型、题量、分值 D、题型示例:加强关注,导向作用明显幻灯片 12,A、重视考察频繁的内容 (与高中内容对接或补充高中教材缺失)幻灯片 4 B、略过基本不考的内容 (部分与高考脱节的内容;史学界普遍持异议的内容;与当前时政形势不相符的内容

2、)幻灯片7,一、研究考纲: 1、研究其内容变化,教学过程详略不一,每年都考(09-12):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了解邓世昌和马关条约。 3、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5、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四年考三次: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4、列

3、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6、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7、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9、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10、神曲,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11、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2、评价罗斯福新政。 13、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4、概述

4、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幻灯片 3,略过内容: 1、中华文明的起源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例外) 4、中古欧亚文明 5、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幻灯片 2,2、关注其用词不同,教学标高呈现差异 A、 “列举”、“知道”、“了解”、“说出”、“简述”、“讲述”、“复述”等,为识记层次要求 如: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B、 “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为理解层次要求 如: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C、 “分析”

5、、“评价”、“比较”、“探讨”、 “讨论”等,为运用层次要求 如: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D 、没有标明层次要求的内容,加强揣摩,宁高勿低 如: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评价罗斯福新政等。幻灯片 2,如10年: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史实。 结合: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1年:“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结合: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

6、、梳理内容的内在联系,大胆设想大题命题方向 (基本上一个政治,一个经济),11年: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幻灯片 2,4、研究汕头地方史考察内容变化: A、几乎每年都考:追古溯源 B、频繁常考:百载商埠 C、其他间隔考察 D、已出题的知识点略过 如: 10年:潮汕文化的高峰;潮汕手工业;侯祥麟。 11年:潮汕陶瓷成熟时期;列强在汕经济侵略;骑楼。

7、12年:侨批;老妈宫;汕头特区设立。幻灯片 2,二、更新史观: 1、革命史观:传统 2、文明史观: 3、现代化史观: 4、社会史观: 5、全球化史观: 6、生态史观:,1、传统的革命史观: 特点: 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如:起义、革命等。 强调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如: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2、文明史观: 特点: 淡化阶级意识和社会形态;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看待历史。 历程:采集文明农耕文明或游牧文明(部分游牧文明也向农耕文明演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知识经济) 例子:如何看待圈地运动、黑奴贸易、殖民掠夺、西进运动等文明转型时期的罪恶活动。 非正义行为的客观进步性,

8、3、现代化史观: 特点:强调人类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 刘宗绪教授观点: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人治法治;臣民公民。 普遍观点: 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科学化;理性化。 生活:城市化;平民化。,4、社会史观: 特征:强调民生习俗的改变。如:衣、食、住、用、行方面的改变。 趋势:符合历史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关注。 考纲内容:宋代的社会生活;民国以业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5、全球史观: 特征:强调人类横向联系的加强。 世界史内容: A、农耕文明时期的全球联系丝绸之路 B、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9、 C、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 D、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E、深广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F、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展开20世纪90年代后,苏联解体和知识经济兴起。,中国史内容: A、丝绸之路及中国古代的外贸发展 B、明清闭关锁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被封锁 C、鸦片战争后被动开放 D、1978年后主动的政策性开放,设特区等。 E、2001年加入WTO后的制度性开放。,例:从以上五种史观角度评价五口通商: 革命史观:侵略,灾难,反抗。 文明史观: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文明转型。 现代化史观:利于开启现代化之路。 社会史观:民生风俗受西方影响。 全球史观:卷入世界市场,加强联系。 另例:评价辛亥革

10、命,6、生态史观: 特征:强调生态变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关联系的知识点: A、孟子的主张: B、黄河问题: C、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污染问题: D、知识经济时代利于环保改善:,三、学法指导: 1、回归教材、重视基础: 题目较为鲜活,但还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但还是归于教材。 2、加强梳理、重视系统: 既要注意单个知识点的系统化(背景、内容、评价或影响),还要注意有联系的知识点的系统化。 3、把握学科特点、重视细节: 时间、地点、人物、文件名称等。 如:(10年21题)19世纪60年代打击神权;(12年22题)列宁说1921年失败的尝试;(11年11题)“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

11、”;(11年14题)曹汝霖回忆录等。,四、考法指导: 1、细致审题: A、不要想当然,习惯思维、定性思维 B、看清正选还是逆选 C、审清求答词:影响与意义;主观与客观;原因与目的;原因与条件;作者观点与你的评价; 如:11年30题:美国积极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中国、俄罗斯的态度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什么趋势?(2分) D、审清限制词:领域、时间、地点、积极还是消极等如:10年1题:孔子对教育的重要贡献之一。 E、大题不要忽视题头:本题的题眼,反映命题者的思路和想法 如12年30题: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它的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2、解读材料,全面、准确获取有效信息

12、 与高考要求对接,在中考中会日益重视,体现区分度,而这方面是初中生的弱项,老师在平时讲课和出题时要加强训练。 如:12年30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1分)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3分),再如:10年29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13、材料二:为改变大活佛转世被藏蒙贵族所操纵的积弊,清政府规定了确定转世灵童的具体程序:达赖或班禅转世时,都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名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朝廷批准,再由驻藏大臣主持坐床,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此项制度被称为“金瓶掣签”。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宪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外甥指的是谁?(1分)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材料三规定,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制

14、度?(1分)谈谈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5分),个人方法归纳: A、先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有针对性; B、对关键信息用笔圈画出来,便于答题时采用; C、对材料中的关键时间、地点、人物、文件、事件、出处等信息多加留心,利于快速挂靠教材知识; D、通过标点符号(省略号、分号、句号、逗号),对材料的意思进行分层,那些极有可能是不同的答题角度,不同的得分点。,再例:选择题(12第6题)“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度演变 B所有人才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制考试中最重要科

15、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12第7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诗人是生活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3、规范答题,多角度发散思维 A、规范答题,不留空白,概念不要错误。 B、看分给答案,最好多1点。 如:(12年30题)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与沃尔沃在“联姻”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4分) C、多角度答题: 多样角度: 教材、老师、自己独立的见解;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角度; 内部和外部; 主观和客观角度; 微观角度(阶段性的、具体的)、宏观角度(规律性的、原理性的)。 如:(12年29题)家庭联产

16、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变化,4、有迹可循,答好大题最后一问 看法、建言献策、认识、启示等。突显历史学科的以古鉴今的作用,基本每年每道大题最后一问都是此类型。 A、看分给点; B、结合教材多角度; C、结合材料、题意,顺水推舟; 如:(12年29题)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2分) 要点: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制定科学规划,应遵循客观规律;关注“三农”;要坚持改革开放。 D、注意辩证: 如:(12年30题)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2分) E、政治学科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祝: 中考成功,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