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课 趣味动漫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了解卡通表现的规律,并且了解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2、学生通过学习对“卡通” 、 “漫画、 ”“动漫” 、 “动画”等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并且学会制作简单的翻页小动画。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以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认识和理解卡通动漫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环节)分目标:创设
2、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行为:(分目标:趣味动画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在上课前让学生们欣赏一个小小的动画片,在动画片找到自己喜欢的动慢形象,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导出卡通片与动画片的各种名称来。学生行为: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找到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二、 (环节)分目标:了解动画片的各种相关知识教师行为:请学生看有关卡通的小知识(出示卡通的小知识)卡通就是这样一种夸张的、颇具想像力的表现形式。 “卡通”是音译词,它最早的意思是创作草稿,后来又多了漫画、连环漫画等意思,也有人称之为动画片、动漫。那么“卡通” 、 “漫画、 ”“动漫” 、 “动画”究竟有何异
3、同呢?(“卡通”是英语译音, “漫画” , “ 动漫”都是从日语而来, “动画片”是中国造词。 )学生行为:请学生从这段文字中找到你认为最满意的有关卡通概念的答案,然后告诉老师。教师行为:(同学们找了很多)教师总结:其实卡通最好解释就是我们的课题:趣味动漫 (出示课题)教师行为: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和了解各个国家的卡通漫画形象。学生行为:说说图片中的形象出自哪部动画作品?教师行为:介绍中国独具特色的动画片(如中国的剪纸动画片、水墨动画片) 卡通作品的表现方法除了我们经常看到的绘画形式以外,还有很多种。那这些可爱的漫画形象是怎么动起来的呢? 学生行为:让学生观察老师发给每个学生的一本有趣的漫画,
4、问学生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让学生发现动画的基本原理,学生发现动画是将连续的图片快速翻动就会出现动的效果)将四张连续的图片快速播放就会出现动的效果。就会出现动画片动的效果,这也是制作动画片的原理。还有一种动的效果,就是在漫画书中人物、动物或静物旁边出现的动态辅助线。比如漫画阿衰中出现的动态辅助线。展示教师做的 flash 小动画变形金刚的变形过程。(结合老师在速写本上画的分解图来给学生完整的展示动画片制作过程的原理)名作欣赏:欣赏动画大师做的翻页逐帧动画。同学这回明白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是怎么动起来的了吧。 (欣赏大师级的作品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三、作业:把你喜欢的小故事画成小小连环画,并给你的朋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