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主讲人 杨友孝,第一章 引论,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 (一)经济学的提出 人类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是为解决如何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的。,(二)“大炮和黄油的矛盾”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什么是“大炮和黄油的矛盾”? 2、生产可能性曲线以曲线的形式概括地说明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果。 3、“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向我们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哪一种? 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不到AF线,而只能在G点? 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
2、出AF线,例如,达到H点?,G,A,B,C,D,E,F,G,H,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1、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2、稀缺性的定义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和生产资源总是不足的。 3、把握稀缺性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稀缺性的普遍性 稀缺性的相对性 稀缺性的绝对性 4、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三、选择与资源配置:要大炮还是黄油?,1、为什么要进行选择? 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 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 2、什么是选择?指如何利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选择包括了
3、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任何经济现象现象背后都存在着这三个基本选择,选择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选择所涉及的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分配给各种不同的生产用途之上,也即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正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3、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种说法)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和黄油?,1、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常常没有被充分利用(即实际的生产是在生产可
4、能性曲线内的一点进行)。 2、什么是资源利用问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即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3、资源利用问题包括的三个相关问题 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充分就业问题) 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通货膨胀问题)此类问题正是红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 4、经济学的定义(第二种说法) 由以上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也许更为适当些。,五、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1、不同经济制度下,资
5、源配置和利用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有两种: 市场经济制度分散决策:资源配置是依靠市场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 计划经济制度集中决策:资源配置是由中央计划当局通过指令性计划形式进行的。,2、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的不同程度的结合混合经济制度。 对混合经济制度的理解要注意的问题: 混合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外一种为辅。,上述关于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制度是在资源配置方式的意义上讨论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不是作为区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标准。 3、经济学的定义(第三种说法
6、) 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小结: 本课程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资源配置: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分配给不同的用途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不同的经济体制(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同。 目前最正统的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一门有关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的系统学科。或者说,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六、西
7、方经济学的组成内容,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以研究对象的差别来划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以经济学研究目的来划分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8、)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经济学中进行科学预测和纯事实叙述的部分。它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规范经济学是经济学中对经济政策或经济情况进行价值判断,决定其是好是坏的部分。它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一、重商主义(15-17世纪) 重商主义是在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经
9、济学说的核心和政策的出发点是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追求和争夺。 重商主义者把金银货币看成是一国真正的财富。,二、古典经济学(18-19世纪) 古典经济学包括18世纪法国的重农学派、英国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正统的西方经济学界通常把19世纪初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尔萨斯和詹姆斯穆勒等人也算作古典经济学家,马克思则认为他们是庸俗经济学家。 斯密: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商品是财富的代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主张自由竞争和自动调节的经济自由理论。 萨伊:推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认为生产就是创造效用,这也就是生产财富,。提出了效用价值论。 李嘉图:系统地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理把劳动价值
10、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三、新古典经济学(1870-1930)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一种抽象的经济理论,强调决定物品价值的是主观的边际效用。从此以后,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主流派强调需求和效用的作用,主要使用边际分析方法,变成了边际主义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也被称为“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新古典学派不是一个单一的学派,而是一个以马歇尔为首的剑桥学派,以瓦尔拉斯为首的洛桑学派,以门格尔为首的奥国学派和以克拉克为首的美国边际学派的结合体。,马歇尔:均衡价格论通过供求论把以萨伊为代表的生产费用论和以瓦尔萨斯、门格尔为代表的边际效用论结
11、合成他的均衡价格论。由于他在分析供求力量决定一种商品价格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分析成为局部均衡分析。 瓦尔萨斯:一般均衡分析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必须和其他所有商品价格同时决定,是由当一切商品价格都恰好供需相等时整个市场才达到均衡状态。,四、当代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今) 共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凯恩斯革命时期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前),罗宾逊、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 凯恩斯: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希克斯:序数效用论,第二阶段: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两个主要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以萨缪尔逊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包括把第一次和第三次修改和补充的传
12、统的西方经济学当做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和把构成第二次修改与补充内容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称为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该学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混合经济”,由“私营”、“公营”两个部分所组成,前者的 不足之处可以由后者加以弥补。前者的作 用系由微观经济学所分析,后者的必要性则由宏观经济学所论证。新剑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宾逊、卡尔多等人,与新古典综合相对立,主张历史概念,反对均衡概念。主张凯恩斯经济体系的统一性,反对将它和新古典理论结合在一起。,第三阶段: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世纪70年代之后)主要的几个学派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坚持货币数量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供给学派以
13、拉菲尔、费尔德斯坦为代表。主张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降低税率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理性预期学派 以卢卡斯、华莱士、萨金特为代表。认为人们的语气符合于将会发生的事实。政府干预无效。,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一、宣传和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二、为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的态度,一、高鸿业的观点系统地了解,详尽地研究,有分析地吸收。 二、陈岱孙的观点防止从盲目排斥跳到盲目崇拜 分析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倾向的国际理论背景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将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与世界经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将当代西方经济
14、学的研究与西方经济学说史的研究结合起来 加强对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研究 加强对西方国家激进派经济学的研究 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的著作的研究 加强对前苏联、东欧国家剧变前后经济学说的研究 积极参与国内经济问题的研究工作,在切实做到以西方的经济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有真知灼见的政策建议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三、激进的观点,西方经济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对待它的观念必须转变,即对待西方经济学不是借鉴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学习与掌握的问题,这对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经济学范式之间存在着严重对立,这两者在出发点、方法和基础理论各个方面都有很大
15、的不同。然而,不能以意识形态来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第五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 研究方法,一、总量研究方法和个量研究方法个量研究即是个体的研究方法,它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为着眼点和研究对象,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把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排除掉,从而突出个体经济主体运行的主要现状和特征。,总量研究方法是以经济发展的总体或总量为着眼点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在假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来进行的,他把制度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和后果和国民经济的个量都看成是不变的和已知的,在此前提下来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二、均衡研究方法,经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力
16、量处于平衡时的状态。均衡研究的方法主要研究的是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 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将某些部分存而不论,而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 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于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三、静态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方法,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致力于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均衡状态所要达到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它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四、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实证
17、分析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它侧重于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后果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这种方法在使用中,主要依据于一定的前提假定以及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来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规范分析方法就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数理模型分析方法是指在经济分析过程中,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字算式的推导来研究和表示经济过程和现象的研究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使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较简
18、洁清晰,其推理更加直观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六、制度分析方法,制度经济学方法把制度作为变量,把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所建立的更为接近现实经济活动的方法论。,七、经济理性主义,经济行为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称利己心的动机所驱使,人在作出一项经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衡比较,以便找出一个能够使他耗费给定的劳动或金钱,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的方案。,微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结构,供求理论,学习的方法,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理解。,需要有好的学风,并形成相互争论、深入讨论的习惯。,多做并且要认真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