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家庭养老的特点及优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27780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养老的特点及优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庭养老的特点及优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庭养老的特点及优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研究发现,社会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庭养老,但其替代性存在城乡差异。对城镇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不但弱化了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还挤出了子女对老人的经济供养;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仅对老人的生活照料有负向效应,而对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没有起到显著的影响。通过解释机制发现,原因在于居住方式起到了调节效应,进而作用于社会养老与精神慰藉及生活照料的关系。家庭养老不但是子女赡养老人的方式,同时家庭养老内涵的文化传承更是中国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家庭养老作为最古老、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世代承袭的传统养老观念,家庭养老对于身处传统与现代转型节点的老

2、年人而言,有着强大的形塑力。将家庭养老分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三个维度。社会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庭养老,但其替代性存在城乡差异。对城镇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不但弱化了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还挤出了子女对老人的经济供养;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仅对老人的生活照料起到负向效应,而对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没有起到显著的效应。家庭养老对老人的具体需求更清楚,更能满足。特别是精神方面更会让老人愉悦,因为人年龄越大越注重亲情,而对物质看的更淡,社会养老则相反。1、家庭养老是我国老人首要的养老选择。在我国社会保险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无退休金的老人需要依靠子女的经济援助保障生活基本需要,有退

3、休金的老人,因为退休金额不高,在遭受疾病等问题困扰时仍需要子女的经济援助,其次在精神慰藉方面,老人需要的儿女或者其他亲人的陪伴,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务活动,亲人的陪伴是一种可靠地,温情的陪伴。正式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养老才应该成为首要的养老方式。2、家庭养老能有效缓解政府和社会养老方面的压力。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迅等特点,政府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投入资金不足,政策不支持,服务人员素质等问题或缺陷,而家庭养老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1、家庭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

4、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 的心理。2、家庭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这个社会的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3、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道德强大内在力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的风气,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子女一种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义务。1家庭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物质上的重要依托。较之西方的“先富后老” ,我国的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目前,即便是在城市

5、,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资金、制度,人才等各方面都还缺乏应有的准备,人口基数庞大又缺乏前期储备的广大农村更是力所不及。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显然,那些暂时无力领取养老保障金的绝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物质供养仍离不开他们的家庭。2子女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大多数资料表明,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95以上居住在农村。即使比较富裕的农村老年人住在养老院,仍离不开家庭,也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照料。3绝

6、大多数子女仍然比较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主要的精神慰藉和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除了温饱外,年迈体衰老人对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多希望在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而且,代际“反哺” “老吾老”等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深人人心。家庭对于绝大多数子女来说,是一种牵挂、一种责任,他们会在百忙之中, “常回家看看” ,让老年人能够得到情感满足。从关于湖南、江西、新疆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 465的人认为老人吃得饱、穿得暖就算是尽孝,而 535 的人则不这样认为。这说明尽管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

7、识到老人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值得欣慰的是绝大部分人认为精神慰藉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功能。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即子女为父母提供精神关怀。父母大多期待“直接的精神赡养” 。孔子在论语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他看来,敬养父母最难的是“以色养亲” ,即保持父母精神上的愉悦。因此,他在回答子游问孝时说道:“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孝的需求“以色事亲” ,认为赡养父母仅是人伦之孝的初始要求,只有建立在衷心敬爱血缘情感上的养亲,才是真正合乎孝道的,否则与鸟兽的反哺无异。亲情需求与“老来怕空”有

8、关,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常常被负面情绪所充斥。苦闷时的慰藉,孤独时的交流,久病时的照顾,无不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所谓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枢纽的反哺式代际养老,表现为由子女为家庭中的老人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慰藉,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家庭血缘、亲情关系,讲究父慈子孝及“养儿防老”等传统文化。家庭养老涵盖了三方面主要内容。第一,物质上的帮助与支持。家庭养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多层次概念,在不同阶段和环境中包含着不同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家庭养老的层次性就十分丰富。家庭养老的基础层次主要是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给予经济和物质上的支持,子女对老人提供日常必需的食物、医疗等方

9、面的照料。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家庭养老都属于这个层次,这是我国现阶段家庭养老的主要状况。第二,生活上的照料。家庭养老能够通过家庭照料的方式从生活起居等各方面对老年人进行照顾。家庭养老的照料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大部分困难,也是家庭养老长久不衰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精神上的慰藉。家庭是老年人的“港湾” ,同时也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我国已形成一种对四世同堂、几代同乐观念的普遍认同。老人在家中不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子女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可以得到快乐。老年人也喜欢留在家中,因为家庭是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的,老人的困扰可以得到及时解决。新农保制度其实只是涵盖了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新农保

10、制度推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保障,无法解决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等保障。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有着独特的魅力,老年人在家里除得到经济上的支持外,更主要的是获得健康照护、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保障。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其最重要的情感和精神寄托,家庭成员给予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是任何其他个人和机构难以替代的。对于经济支持,国家和社会通过建立新农保制度可以给予大力支持,但对于健康照护、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家庭的作用是新农保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45 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劳动收入和家庭供养,对于部分或者已经丧失劳动

11、能力的 65 岁及以上农村老年居民来说这两者依旧是其主要生活来源,尤其是家庭供养(该比例已高达 59) ,而依靠退休金收入的老年居民尚不足 5。显然,年龄越大其对家庭供养的依赖程度也越大,在老龄化、家庭和社会巨变的挑战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导致其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村老年居民依赖子女的养老习惯和以家庭供养及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状况,通过家庭和自我保障来解决养老问题仍是农民的主要选择。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最大区别是我国是“未富先老” ,尤其是农村更是如此。我国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非常薄弱。在这种国情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只有在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家庭养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还会是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让国家拿出充足的资金和物质来负担起保障所有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还不现实。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老年人口的主要养老方式。我们应高度重视家庭养老,提高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