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27521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解(一)释成观法师讲于台北大毘卢寺2009 年 11 月 22 日合掌 钟声偈观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 称)开经谒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放掌 双手举法宝过头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凡是要诵经看经之前都要做这个动作,然后再翻开来。这次我讲楞严经已经是第三次,第一次很多年前在大毘卢寺讲部分没讲完,原因是因为讲到后来发现这里面唯识学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没有把唯识学打一点基础的话,楞严经没办法真正的通达,所以就停止。然后回过头来讲大乘百法明门论 , 大乘百法明门论经注我讲这一本著作。虽然是讲大乘百法明门论 ,但是我跟一般讲大乘百法不太一样,因为时间的关系

2、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么多东西,就用大乘百法明门论经注做个引子,然后就把唯识学的大要都介绍进去,不只是唯识学,碰到相关的性宗、密教的东西,跟修行有关系的、跟八识有关系的、或是心七说法有关系的相关部分都把它放进去,所以等于是显密性相合一炉而引之。如果你看了大乘百法明门论经注集子,有 DVD 共 71 集,已经把字数弄出来,我正在校对,将来就可以上字目。因为把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及相宗的东西基础大概讲了,所以我们就可以回头来好好的讲楞严经 ,因为楞严经里面有唯识学东西,当然禅宗东西很多,密教东西我们碰的时候再讲就行了,但是唯识学因为有一点象不一样的学问,所以必须专门去处理,如果你想到时候再去看、参考,就有点

3、来不及了,好象变成走到旁边去了,所以基础的东西必须先懂。除了在大毘卢寺讲过楞严经 ,我在佛陀教育基金会也讲过一部分,后来发现太忙了,没有办法讲下去。如果我们在这一个礼拜讲一次,我时间忙没办法停止,我是跟那边约 15 年,但是不晓得,以后再说,这里还有笔帐还没跟人家算。底下讲我为什么要注这个经,简单讲就是帮助大家了解这个法,我在 20 多年前注楞伽经 ,然后交给大乘经社去印,大乘经社有一个陈居士负责排版,快出的时候问我:师父您什么时候讲这部经?我说:这部经都注出来了还要讲啊。他说:要讲啊,要不别人看不懂。我才知道原来注出来还要讲,我以为注出来就可以看得懂,果不其然还要讲。就象大乘百法明门论 ,我

4、本以为注解这么清楚,结果还要讲。我就这样写过去,有很多东西大家还是不懂,还是要讲明白,不管是名相、义理都是一样,这个楞严经已经注解这么详细了,还是要讲,真是麻烦。如果没有注解的话光看经文讲的时候就很有讲头,也就是说我表现的机会就很多,但是已经注解出来看就大部分看懂了,所以我表现的机会就少了。不过我还是勉强讲一讲,这样子比较难讲,古德也有要讲经之前写讲义,不过那个讲义都是文言文,还是很有讲头。后来我发现我这个本来是白话文,可是我看还是有一点点文言文,那个地方还是有的讲,开个玩笑,事实上要讲的并不是那些东西。在下今年 62 岁,时不多余,我还是要努力的讲,这大一本经要讲很久。因为我一年只能讲半年,

5、只能增加一个礼拜讲一次,增加小时,可能要讲很久很久。因为我准备这部书就要把它讲清楚,很完整,所以我们从头开始。你如果程度比较高的,听在下慢慢讲给大家听;如果程度差一点,那就努力一点,文化高的就暂听一听。我们看自序,顺便讲一讲会读书的人,每本书都要看序文,序文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意,他的心得或者酸甜苦辣,在这里只有酸跟甜,没有苦辣。自序,就是我写的序;本书为注者,就是我,继十八年前,那个时候是十八年前,现在已经 20 多年前。我 37 岁开始注。18 年前所注楞伽经义贯之后,在法上的又一重要努力。我注楞伽经 ,你们在看楞伽经序的时候可以看到,实际上就是闭关看楞伽经 ,然后做笔记,后来发现很浪费就把它

6、写在稿子上,后来就变成注经,闭关完就写完了。 楞伽经你们知道是最深的性相和合的圆融经,自古以来注解的书很少很少。所以,在研读达摩所传的四卷楞伽 ,尤其是六祖大师以后都是传金刚经 ,所以楞伽经就不太传了,研读的人少,所以我注解的时候就相当困难,相当辛苦。也还好佛菩萨加持,如果碰到问题来的时候,有一些没有办法把它用白话文注出来,而且尤其是义贯的部分,你要白话文融于文言文那就很难。有困难的时候我双盘一盘上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恕我讲这句话:常常能言人所不能言,这是我相当心慰的。心慰不是说我行,而是说佛菩萨加持。楞伽经义贯出来才过六年,结果我收到一本印顺法师注的楞伽经 ,所以他出楞伽经注

7、解比我晚六年。一般在参考的时候就拿这两本,而最后听说还是以我的为主,佛菩萨很疼我。 楞严经 ,众所周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 佛教修行大全” ,亦不为过。这样说也不算过份,因为这部经在内容上包含了“ 显密性相” 。显就是显教,密就是密教,性就是性宗,相就是相宗,所有佛所说的法全都有了,都在这里面。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 禅净密律 ”,禅就是禅宗,净就是净土宗,密就是密宗,律就是律宗,全都有,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尤其是发心这件事,各种大经、深的经根本不谈发心,因为你应该首先就先发心,那个是先决条件

8、。但是这一部经是从发心开始引导,怎么知道呢?象阿难他的发心不正确,他是依佛的相好而发心,所以佛就破斥。这一部经就特别的慈悲,非常的慈悲圆满,从发心开始,发心以后解行证悟全都很详尽的剖析。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七处征心) 、见真(明心见性) (就是十番显见) 、依性起修(包含了种种实际上的设坛结界、洒净等等,于实际上起正修行) 。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圣人的境界包括二十五圣圆通,凡夫众生的境界就包括三界七趣众生,这个也是非常特殊的。尤其是对于三界七趣讲的非常详细,其它经典都偶尔提到,但是都没有交待的很清楚。令我们在圣境起企慕,就是能够仰慕圣人的境界,而于凡外得知解,凡就是凡夫,外

9、就是外道,对于凡夫跟外道的境界都能够知、能够解。从而因此就不会受他们迷惑,也因此就不会入岔道;我们修行最可怜的是什么?第一点找不到门径;法门是 108 门不止,但是修行就反而找不到门径。有时候找错了门径,所以就走岔路、绕着走、有的原地踏步、有的向后转倒着走都有,那个都叫做入于岔道。这样子修行就很可怜,枉费工夫。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一般我们大乘通教都是讲五十二阶位,楞严经特殊为了要修证方便实际就加上三渐次(三位) 、干慧地(一位) 、四加行(四位) ,这样总共六十位修证。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知所趣向就是你要到哪里去?你的方向

10、是哪里?趣:指着那个地方。也就是说目标。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五阴魔境就是我们五蕴变现的境界。及其破除之法,俾(b)于,就是有利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这个魔事有两种作用:第一个是破坏,第二个是留难。这个魔能破坏你就破坏你,也就是说让你完全就废了,用武侠小说讲叫废了你的武功,你永远没有办法修行。怎么样废了你的武功呢?1、令你失心、颠狂,这是最严重的,修行变成呆呆的,这是第一种。2、令你恐惧,不敢再修。3、令你生种种的病,幻听,然后这里痛、那里痛,种种的病,让你没有办法再修行。乃至于不小心就扭到脊椎,不能打坐、拜佛,因为拜佛脊椎就痛。这些都是魔的破坏,这个算是破坏。另外一种就是他

11、破坏你不了,因为你善根还好,所以他只能用留难,留难就是暂时止住你,不让你进步那么快。本来一个法门你修一年就可以修完,一直延荡延荡。举个例子,唐朝有个法师发心诵法华经,就每一次诵两、三品就开始生病,然后停了病就好了。诵了又生病,然后病了一阵子又好了。过了四五次以后他就发现他不能诵,他就觉得自己不成熟就发心开始修福,到处募捐印法华经,不晓得发心印十年,十万本还是二三十万本样子。古时候募化都是走路很辛苦,人也都很贫穷不容易募化,募化了十年满了愿,再回头再读就可以了!一次就把它读完,这个就是留难。有一个居士他常常跑佛光山寺,他初发心的时候不是很认识字,光是去做个晚课念阿弥陀经等等,念不到一半人就趴在地

12、上了,走不动用爬的爬出去,爬到电梯然后下楼。他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念经念到有人勒脖子,然后挣扎口吐白沫,你看有这么困难,一部很普通的经都有障难。所以不要小看佛经,任何一部经你都要晓得,能够诵你是很有福报才能念得完;才能发心、才能碰到、才能念、才能念得完、才能念得很顺、才能念得没有妄想、乃至于才能念得有乐趣。你光能念,然后妄想一大堆,念得如嚼白蜡一样没有味道,不得法味,那个也还差很多。修行要得法味、修法要得法味,就好象吃东西要食而知味,但一般人食而不知味;同样的修法食法食而不得知其味,那就是身体、心理有问题。这个就解释说魔怨的留难。那魔为什么要怨?主要就是嫉妒,他嫉妒人修行,因为你如果修行就能脱离

13、三界、脱离魔掌,你既然加入了三界的黑帮,永远要向帮主效忠;如果你想要退帮,那就帮规处置。如果你是修什么小法的,魔就派一个小神小鬼就足够让你吃不消了,如果你修大法的,魔就会派他亲近的,甚至他会亲自出现。不过通常在末法时期,都没那么有面子,通常都是魔不用出现,也不用什么小神小鬼,你自己的业障就障住了,你自己的业障就让你寸步难行,让你根本就不能发心修行,你那个想要修行的心根本就起不来,那更何况需要魔来障你,不需要,你不要臭美,你没那么了不起。由于本经有这些稀有的特点,因此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guni) ,也就是最高的宝典。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再者,在汉传佛寺中,僧众每日早课都

14、必诵楞严咒,而且历代在打禅七之前,传统上都要先修七日到七七四十九天的“楞严会 ”,在楞严会中每天都是诵楞严咒。不是诵楞严经是诵楞严咒,不过在末法时期很多办楞严会是诵楞严经,以前不是这样,传统是诵楞严咒以除魔障。又,以本经中,显密性相上的道理均发挥无遗,故是一部在法门上十分均衡,没有宗派偏倚的圆满法门,每一宗都含摄在里面。因此本经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无上大法宝。也因为本经具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历来注解楞严经的著作非常丰富。尽管如是,但很令人遗憾的是:就连在历代大德的注本中,也常“抱怨” 诸注本都有许多地方并未交待清楚;甚至有些地方变成有如解经的“死角” ,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历代大德注经的人注到这些

15、地方,有时是一笔带过,有时则含混言之,有时就将原经文复述一遍,乃至干脆略而不提(跳过去)的也有。你们研读楞严经这种地方很多,楞伽经就更多了,因为根本没有资料。所以有时候你看看大部分都看懂,就看到有些不懂,就查注解,要不没解释,要不就把原句抄一遍,就很挫折。查了很多注解都没有,因此问题总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本经之难解,当然跟本经在义理上本来就很深奥是有关系的。不过本经的译文特别古雅且简练(有时也可说是简略) ,很略很略。怎么个略法?你看里面就知道,省掉主词、动词、省掉连接词,都有。还有我们中国人就喜欢作文章,就以文笔美妙当作一种很大的优点。比如我们看看后面,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

16、事清河房融笔授,笔授就是大师都翻完了以后,那个中文本子由大学问家把它顺成很漂亮的中文。房融就是当时的宰相,宰相就是状元出身,文笔是一流的,所以我们就托他老人家的福,弄成这么难的文字,令我们读起来就更困难。你看如果象法华经,那我们读起来多顺,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就大致的了解,但是他老人家就把它弄成这么的文雅。不过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也比较有事情做。我倒希望他不要弄那么的古雅,就太好了,更重增学者在理解上的困难。本义贯作者昔在关中,在闭关的时候研读本经及历代注本时,发现有此一问题存在,即发心要厘清这些问题,俾令大家对这部稀有的宝典,于每一字、每一句、乃至每一行,都能得到较清楚、及确定、满意的理解;这

17、个发心跟我注解楞伽经是一样的,我要发心令每一个字都有意义,因为我相信佛绝对不讲废话,佛讲的话每一个字都有意义,佛无废言,亦无虚言。我就要还原他的意思,令大家都能够理解佛的真正本意。也就是作者发心志在廓清所有的死角、盲点、与疑惑不清之处,普令大家“皆解如来真实义”。这就是开经偈,解如来真实义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你要知道佛心,不过我有没有知道佛心,我不知道;我只是尽力而已,我相信至少没有违背,也没有自创什么新招,这样。这些招都是古代就有了,但有可能这个秘籍流传太久了,有一些招数没有连接起来,我把招与招之间过门的部分给它填起来,大概是这样。让每一招能够从头打到尾,这是作者的发心,至于此目标究竟达成多

18、少,则有赖各界大德慈悲明鉴指正。又,大家都知道, 楞严经也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宝典。这个就很重要,尤其我们末法时期种种法上的乱相,佛在本经中,几乎全都说到了!而且讲的十分透彻、明白;佛并且也指出其各各对治之方。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宝典;依此宝典,末法众生方可望于如来正法得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为什么?现在回头讲,魔所害人的除了身体上的让你失常等等,现在讲到法上的,如果坏你身体上的坏不了,象业障重的人,害你身体就坏掉了。业障比较轻的就坏你的法,第一个先坏你的心性,让你对佛法没有信心,把你整个破功,没有信心你就不想修了。末法时期很多讲法令你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

19、不信经典,认为这部也是伪作,那部也是伪作。然后你就不想修了,因为你不想被骗,这个是最厉害的魔,破你的信叫根本破。你若信被破了,那你整个武功就被废了。然后接着如果你的正信只是破一点没有完全破,顺便讲到你在佛法的正信被破了怎么办?在佛法里正修行你就不走了,就变成走一些偏锋,走一些跟佛法稍微有点关系,因为你还不想离于佛法,你还想要当佛弟子,懂吗?即使你出家了,你都不是很信佛,你都已经信心被破坏掉了,但还是不想还俗,还是想当出家人,但还不想赶经忏,因为你也不相信经忏;连经忏都不相信了、打坐不想打坐、念佛不信阿弥陀佛,那怎么办?好,那就搞一些人间佛教。做一些社会福利的事情,利益大众,把它美称为菩萨道,所

20、以我们用基督教的话:你又得救了。怎么得救,被人间佛教救了,因为行人间佛教,又变成大乘菩萨了。事实上你在修世间法,你是凡夫圣,甚至已经没圣了,因为你对佛法根本不信,而且谤的话这个就有果报。据实而言你若看地藏经 ,不信三宝会怎么样?坠地狱嘛,是不是?我这样讲很多人会很“感冒” 。所以,先破你的正信,正信没有完全破,破你的知见,让你知见走偏;你的知见偏了以后,你就不能真正的解如来义,你的解就变成邪解、妄解,歪理十八条讲一大堆。如果是在家人的话也不一定,现在在家人说法很多,你乱讲就有很多人乱听,就乱信你,就很崇拜你,就乱崇拜的。那出家众就更利害了,如果没有正信,邪知见、邪解然后他讲出来很多,因为末法时

21、期众生心邪,所以就跟邪法相应,听到邪法心生欢喜,心生欢喜故魔大欢喜。所以,末法时期的正法就更加速灭亡,末法时期想要正修行就必须要依楞严经破邪魔外道,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转、所诳惑、破坏,诳就是欺诳,惑就是迷惑。因为邪解就邪修行,邪修行顺便讲到说最近有一个从喜马拉雅山来的,喜马拉雅山没什么了不起嘛,他教人什么呢?他说你们静坐都错了,你们静坐都是静,可是你越想静就越静不下来,很对噢!所以,我们上师教的就针对你静不下来,我现在就偏偏不静了,我唱歌、跳舞,所以就坐在那里唱歌、跳舞、做瑜珈术,这样就得定。好,我们且说如果那个是真正得定的话,那是邪定,那是外道定。如果你看经典,看楞严经 、 阿含经也好,你

22、如果要入禅定,佛说禅有刺,禅之刺为音声,声音;如果你静坐以后,心很敏锐、很安静,声音对你是很刺激的。如果碰到大声的话你会受不了,所以我们静坐会把电扇关掉,如果你那么大声你心静不下来。还有一次佛事诸比丘在静坐,就忽然从深山里面跑出一群大象,不晓得被什么惊吓到狂奔,大象一奔起来不得了,结果有好几个比丘在定中忽然受惊吓就失心了,意思就是疯掉了。为首的比丘赶紧报告世尊,世尊就叫把失心的比丘带来,世尊在嘛有什么问题,加持一下就好了。好了以后佛就开示那个道理,你们静坐的时候一定要闭绝声音,而且会有重大声音的地方要远离,因为禅有刺,禅之刺为音声。喜马拉雅山下来的那个人却说静不下来不要静,就反其道而行之;他说

23、的有道理,破那个想要静下来的那个执着,破了话你就很容易开悟,我上次就是这样开悟的。我就传我上次那个法门,意思是他也是讲开悟。而且你静的时候就坐在那不动,这也是执着,修行是什么?就是要破执着,所以你要想要静下来这个不对,就要破这个执着,就要动;就唱歌、跳舞,这样子。还有他还教比丘尼,说在喜马拉雅山有那个池很冷,他们悟到怎么修行?要跟万物结为一体,要破此中执着,所以就把身体脱光了,可能是穿一个短的裤子下去那个冰池里面游泳,那你们不用找冰池,你们就在附近的游泳池就行了。他就教这些比丘尼,你要破那个相,不要执着这个相,达摩不是有破相论吗?破什么相?就把比丘尼的衣服都脱掉,换上运动装,戴个帽子去游泳,到

24、了游泳池怎么样我就不晓得,她们也没跟我说,但这个是确实的。然后回来以后,因为很舒服,就穿跑步装在殿里面打坐,这样子。在家信徒来了看到师父怎么穿这样子,就觉得很奇怪,然后他们就说师父已经破了执着了,你们也不要执着,这就是我讲邪修行。正修行就依法如法修行,邪魔外道就令你邪修行,而且我告诉你他信徒很多,从南到北,信徒很多、道场很多,比我还多得多啦。所以,哎佛说,越是末法时期拥护正法的人就越少,越是邪魔外道拥护的人就越多,这经里面也讲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然后信徒也如恒河沙。为什么?因为正法不好玩,正法是玩真的,他们就是想要这样很好玩。佛在经中说,末法将尽、法将灭时, 楞严经最先灭;因为楞严经是众魔的克

25、星,破魔的大法宝,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恃,就有所依靠,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即无有能制者,魔就没有人能够克制它,魔事猖獗,众生修行即罕能不堕魔数者。因此,为佛弟子,应善护正法,勿谤此经,共同宣扬此法门,则自他于菩提道深种菩提因缘,速修无上,兹为序。讲到这里,过去 20 多年前有一个很有名的在家居士他也讲楞严经 ,也注楞严经 ;他注楞严经就提到说有人说楞严经是一部伪经,就完了,也没有再继续交待下去。我跟你讲,那个也是谤法,所以不要信那个,如果所有讲解、或者注解经的人如果提到这种谤经的话,应该交待清楚,应该表明态度说那个话是错的,不要只提一下让大家心里面有一个怀疑。要不然你讲这部经是一部伪经,那你就不再做一个交待,然后就开始讲经,既然是伪经你讲什么?你如果确定是伪经就不要讲了,如果不确定是伪经你怀疑是也不用讲了,你要确定它是佛金口亲说经你才讲,因为这个才是帮助众生断惑生善得解脱你才讲。那众生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听你讲,要不然你讲半天你又觉得它是伪经你讲干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