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科学竞赛经典测试 13溶液温馨提示:凡是在 21 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相对原子质量:Cl-35.5 K-39 Mn-5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40 分)1、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0 10 20 30NaCl 35.7 g 35.8 g 36.0 g 36.3 gNa2CO310H2O 7.0 g 12.5 g 21.5 g 38.8 g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几种说法:21cnjy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将含水各 100g 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
2、饱和溶液,从 30降至 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 2030之间欲从含有少量 NaCl 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2、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温度() 0 10 20 30 40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A010 B1020 C2030 D3040 3、某同学想要知道 10 g 食盐的体积,他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将食盐放入空量
3、筒中,观察表面对应的刻度 21cnjyB将食盐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观察液面对应刻度的变化C将食盐放入装有沙子的量筒中,观察表面对应刻度的变化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D将食盐放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量筒中,观察液面对应刻度的变化4、已知 t时,盐 M(不含结晶水,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的溶解度为 S 克。在一定量的 M 的水溶液中加入 a g M 后,恰好为 t时的饱和溶液。若用 M7H2O 代替 M,欲使原溶液在 t时恰好饱和,则需加入 M7H2O 的质量(克)为( )5、实验室需要把烧杯 A 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 B 中,将烧杯 A 内的液体倒入烧杯 B 后,烧杯 A 内会残留约 1
4、mL 液体,之后用 19 mL 蒸馏水清洗烧杯 A 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 B,烧杯 A 内仍残留约 1 mL 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 )21cnjyA. 2 次 B. 3 次 C. 4 次 D. 5 次6、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 X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M,在 25时,Ag 该结晶水合物溶于 Bg 水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 Dg/cm3的饱和饱和溶液 VmL,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7、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 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
5、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21cnjyA都升温 10后,M、N 点均向右平移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 点均不动C都降温 10后,M 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 点向左平移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 M 点不动,N 点向上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 点都不动8、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A40时,将 35 克食盐溶于 100 克水中,降温至 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31.6C60时,200 克水中,溶解 80 克硫酸铜达到饱和,当温度降至 30时,
6、可析出 30 克硫酸铜晶体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D30时,将 35 克硝酸钾和 35 克食盐同时溶于 100 克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 NaCl9、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6的盐酸蒸发掉 10g 水后,则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将( )A增大 B变为 40 C变小 D不变10、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 A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M,在 25时,ag 晶体溶于 bg 水中即达饱和,形成密度为 gmL -1的溶液,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BA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a(M-18n)/M(a+b)molL -1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a(M-18n)/M(a+b)%C
7、饱和溶液的体积为:(a+b)/L21cnjyD25时,A 的溶解度为:100a(M-18n)/bMg11、稀释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 mL)的浓硫酸配制 500 mL 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密度为 1.14g/ mL) ,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 )A436.8 mL B453.7mL C456.0 mL D458.3mL 12、配制 2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氯化钠晶体不纯 B称量时,码砝是生锈的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13、有 400 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两等份,在温
8、度不变的情况下,一份蒸发掉 60 克水,析出 3 克晶体,另一份蒸发掉 80 克水,析出 8 克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5 克 B、10 克 C、20 克 D、25 克14、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 1 g/cm3) ,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 0.5 mL 溶液,用每次 20 mL 蒸馏水冲洗了 2 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A1/81 B1 /820 C1 /1681 D无法确定15、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量水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成的溶液浓度比要配制的浓度( )21cnjyA、偏大 B、偏小 C
9、、相等 D、无法判断16、t时,100 克水中加入 m 克 Na2CO3或加入 n 克 Na2CO310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 m和 n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m=106n/286 B m=1060n/(2860+18n)C m=1060n/(2860+10.6n) D m=1060n/(2860+28.6n)17、右图为 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Na 2SO410H2O)在温度为 T3K 时开始分解为无水硫酸钠。现有 142g 温度为 T2 K 的饱和硫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1K 或升为 T4K(T 4T 3)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 T4K 时 Na2SO
10、4的溶解度为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小于 40g B、等于 40g C、等于 42g D、大于 42g18、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有以下步骤:称量、量取 过滤 蒸发结晶、干燥 计算 溶解。用 10 克含杂质 1 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 )和蒸馏水配制 50 克 5 %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1cnjyA B C D19、 t时有 NaNO3溶液 80g,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溶剂,有下列实验数据记录: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蒸发溶剂 10g 20g 15g析出晶体 4.2g 17.6g 13.2g则此温度下,NaNO 3的溶解度为( )A、48g B、88g C
11、、64g D、66.7g20、定质量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含可溶性杂质。在 10时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250g。若该实验在 40下进行时,残留固体质量为 120g;70时为 20g。已知 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对该样品的推断正确的是( )温度/ 10 40 55 70溶解度/g 20 65 100 140A、该硝酸钾样品为纯净物 B、40时溶于水的硝酸钾为 130gC、70时 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D、55左右时 KNO3完全溶解二、简答题(21-24 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3 分,共 44 分)21、20时,取相同质量的a, 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
12、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2)烧杯甲里是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物质的溶液(3)40时,烧杯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A. 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C. 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22、高锰酸钾是一种盐,可溶于水,溶液显紫红色。课本上有一个“估算高锰酸根
13、离子的大小”的实验,某同学按课本实验步骤操作如下:取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晶体粒径大约为 1-3 毫米) ,用毫米刻度尺 测量并估算其体积为 Vmm3; 21cnjy将该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有 10 毫升水的试管 1 中;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从试管 1 中取出 1 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 9 毫升水的试管 2 中(第一次稀释) ;从试管 2 中取出 1 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 9 毫升水的试管 3 中;以上述方法继续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到刚看不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时,共稀释10 次;特别提示:已知在第 9 次稀释时,还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红色。此时 10 毫升溶液中有 1000个
14、高锰酸根离子。该数据可作为本实验的估算比较标准。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取 1 毫升高锰酸钾溶液时,若俯视量筒读数,则所取溶液体积 1 毫升(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 21cnjy(2)下列课本中的哪一个实验,与本实验方法相似的是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3)要提高该实验估算的准确度,下列哪两种改进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A在一支试管中加人蒸馏水作为无色标准,与稀释后的溶液加以比对B每次稀释时都从试管中取 2 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 18 毫升水的试管中C将高锰酸钾晶体放人盛有蒸馏水的
15、量筒中,根据量筒中液面变化,测量其体积D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体积(4)按该同学实验方法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约是 mm 3 ;(用式子表示)23、在 t时,把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 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制得 A 溶液,现取 A 溶液 M 克,并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原固体物质 A,达饱和时,所加 A 的质量恰好为此份溶液质量的1/8。另一份在 t下蒸发水分,达饱和时,溶液质量减少一半。(1)在 t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21cnjy(2)原 A 溶液中 A 的质量分数是 24、A、B 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要用结晶法从 A、B 混合物中提取 A(不考虑
16、A、B 共存于溶液中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1)取 50g 混合物,将它溶于 100g 热水,然后冷却至 20若使 A 析出而 B 不析出,则混合物中 B 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2)取 W g 混合物,将它溶于 100g 热水,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 A 析出而 B 不析出,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 A 的质量分数(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 W、a、b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当 W(a+b)时,A% 当 W(a+b)时,A% 25、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含硝酸钠和某一不溶性杂质。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所得结果如
17、下表:温度(度) 10 40 75剩余物质的质量(克) 201 132 72硝酸钠溶解度见下表:温度 10 25 40 50 55 60 65 75 80溶解度 81 92 104 114 117 124 130 150 166(1)该实验用水 克;21cnjy(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 克硝酸钠;(3)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 26、t时向某硫酸铜不饱和溶液里加入 50 克胆矾,或者是蒸发掉 110 克水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 t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7、已知氧化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又知在 1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 20 克,则
18、用 20.9 克水配制成 10时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氧化钠 克。28、糖类(按 C6H12O6计,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发酵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要发酵得到 l的酒,需要糖类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酒是指:1 体积乙醇和 99 体积水的混合溶液。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 1.0gcm 3和 0.8 gcm 3) (答案只要求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1cnjy三、分析计算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29、在容积为 V 升盛满浓度为 P% ,密度为 d 千克/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第一次倒出 x 升溶液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倒出 x 升溶液后再用水
19、加满,第三次倒出 x 升溶液后也用水加满,然后,将这杯已加三次水的溶液倒入一盛有 10%盐酸溶液的塑料桶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问需10%的盐酸溶液多少克?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0、取 MnO2 和 KClO3 的固体混合物 25 g,加热至恒重。在一定温度下,将残留的固体加入 12 g 水中,有 12 g 固体未溶,再加入 5 g 水,仍有 10 g 固体未溶。 K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求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KClO3 的质量。21cnjy表 KCl 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100g H2O) 28.0 34.4 40.3 45.8 51.1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