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立项申请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1606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立项申请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立项申请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立项申请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立项申请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立项申请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立 项 申 请 书申请编号 批准编号 项目名称 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负责人 张钦德 电话 05357212084 传真 0535-7217062 所在单位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通讯地址 山东省莱阳市文化路 6 号 邮政编码 265200 申请日期 2009.04.15 起止年月 2009.05.012010.05.01 填写日期: 2009 年 4 月 10 日2说 明一、本申请书所列各项内容均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二、上报的申请书一式 3 份,报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三、申请人不必填写封面的“申请编号”

2、、 “批准编号”。四、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及意义的填写,应简明扼要。五、有关外文缩写,须注明完整词序及中文含义。六、本申请书为大十六开本(A4),左侧装订成册。可自行复印,但格式、内容、大小均须与原件一致。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二六年九月3一、本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卫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中药标本馆既是学校收藏、展示和研究各类中药标本的基地、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课堂,又是中药教学、学术科研的重要基地、国内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进行社会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为加强中药标本馆内涵建设,突出其教学科研服务功能,在中药标本馆多媒体

3、资源库建设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意义重大。以建设网络中药标本馆为目的,把中药标本馆内各展区所有的标本数字化,采取中药实物标本库、中草药资源数据库、多媒体投影系统相结合建设的方式,以中药实物标本库和中草药资源数据库为支撑,以多媒体投影系统为手段,建成中药标本馆多媒体教学及科研资源库,从而实现中药材标本信息的网络化,使中药标本馆与时俱进,实现中药材标本资源的网络共享,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一个服务于社会的教学、科研、科普平台。二、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1. 国外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建立此类大型数据库的尝试。美国国家标本馆花费巨资,用十几年时间把近20万

4、份植物标本录入数据库,但由于他们早期开发使用的是DbaseII 系统,在继续扩充中遇到数据不兼容和其他一些困难。美国堪萨斯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发的“物种分析者” ( Species analyst)软件,可在几秒钟内生成世界地图,标明动物和植物的发现地、分布区和采集信息等资料;美国圣迭哥超级计算机中心研制的另一应用系统,可以将标本、生物、环境与气象等信息整合,为诸如追踪气候变化的生态效应、保护濒危物种、管理有害物种入侵等方面的紧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也耗费巨资,用了近 20 年时间研制了一个数据库 TROPICOS系统,并试图推向全世界,但这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不兼容且使用维护特别复杂,

5、在美国也基本上无人使用,最终导致密苏里植物园在 1999 年解散了信息部。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等 10 余家植物标本馆进行了植物模式标本采集、物种和图象信息管理和交换系统设计和研制,并把已经采集和整合的信息放到网上管理,但规模和信息量都极为有限。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中较小的一些标本馆初步完成了各自的物种和标本信息管理和交换系统,但这些系统多互不兼容,而且难于适应标本量超过4100 万份以上的大型生物标本馆使用。澳大利亚科学家基于 Dos/ S/O 平台开发的分类描述系统 (DELTA) 的代码已作为国际标准使用,其中也含有部分物种信息管理的内容,但这一系统同样不具备大规模采集和管理

6、植物信息的能力。其他一些国家也提出了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种类鉴定中的计算机视觉识别、地理信息系统容纳物种分布数据潜力、匹配技术、概率方法等创新性的研究思想。综观国际生物标本馆数字化过程中可以看到高科技、高水准和创新思想占了很大的比重;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社会体制使其各个标本馆难以形成统一的数据采集、管理、整合与交流体制;生物学家于信息和计算机专家设计思想不统一,使得系统设计的预测性、兼容性和可朔性低;系统设计基于的软、硬件条件不合理。世界一些著名的大型标本馆在数字化进程中,多采用较为保守的态度,如英国邱园植物标本馆,目前仅在学名、地理分布等工具库中做一些工作,而大规模物种、标本和活植

7、物信息的采集、录入、整合以及与其他国家的信息交流,尚处于观望和调研阶段。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生物科学工作者在 80 年代初期,敏锐地捕捉到国际生物标本馆和植物园研究领域的数字化趋势。江苏植物研究所在 80 年代中期开展了以 IBM 计算机和电子表格 lotus123 建立模式标本数据库以及植物园信息管理系统,终因界面差、操作不便和容量有限而搁置;中山大学植物标本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合作研究“标本馆双语数据库” ,但其基于的 Dos 平台和 DbaseIV 系统受到了自身发展的限制;台湾大学植物标本馆基于Dbase 平台设计了 Pbase 标本信息管理系

8、统(Tais),现已发展到用视窗界面Pbasew 系统管理台湾大学标本馆的 20 万份标本,并对地理信息有较好的表达;但因该馆标本量较小,系统的兼容性不强,尚未引起外界的广泛注意。中国科学院的生物生物标本馆自 80 年代初期开展了生物标本馆(园)的数字化研究,硬件的使用经历了早期苹果机、8086、286、386、486、586、奔腾II、Sunworkstation 的各个阶段;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亦经历了电子数据表格、DBASEII、DBSEIII、DBASEIV、Foxbase、Foxprow、Access、Oracle 等各个阶段。现在中国科学院内已初步建成了生物物种和标本信息系统,完成了中

9、国全部高等植物和部分动物物种基本信息的采集、录入和整合工作,也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内各生5物标本馆近 50 万份标本数据录入和整理工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已完成馆藏全部 1 万份模式标本和 4 万份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入库工作,并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植物标本信息条形码管理系统;也尝试了多媒体技术、电子文本自动翻译和生成、网络技术以及 GIS 在物种和标本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已经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数字化植物园的地理信息系统,对园区活植物档案、栽培和配置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演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完成了鸟类、大部分兽类物种和标本数据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

10、物标本馆也已经完成了全部馆藏 40 万份(件)菌物标本信息的采集和建库工作。中国科学院于 90 年代中后期启动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管理项目“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物种与标本信息系统 ”项目,中国科学院内的生物标本馆都统一使用这一项目参加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做到了统筹考虑、一致使用、信息规范和系统兼容。我国数字化生物标本馆和植物园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备受瞩目、甚至在某些领域领先的成就。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近联合提出在中国科学院率先启动数字化生物标本馆(园)的前瞻性性和实用性研究,我国数字化生物标本馆(园)研究领域迅速占领世界制高点的时

11、机已经成熟。6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进度计划(含预期目标、阶段成果)(一)预期目标1. 构建多功能的教学功能体系:通过对药材商品与中药营销教学标本区、临床中药教学标本区、药用植物教学标本区、经方用药展示区、中成药剂型展示区、中药调剂器具展示区及中药历史文化长廊、中药标本制作室、中药标本鉴定室的建设,特别是中草药资源数据库的成功开发和多媒体投影系统的建设,大大拓展中药标本馆的教学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药材商品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营销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中成药学、中药调剂学、中药发展史等学科教学基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还服

12、务于地方青少年科普教育。2. 克服实物标本变色给观察识别带来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实物标本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变色问题,严重影响观察识别。中草药资源数据库中拥有大量的相应的鲜活图片,特征典型明显,不存在变色问题,从而解决了实物标本变色的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观察识别效果。3. 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中药标本馆,不但陈列形式单一,而且信息载有量非常有限,特别是许多药材特征、显微特征难以观察,对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的了解更是难以实现。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传统的中药标本馆,教学形式和内容简单,教学效果不佳。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建立后,不但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大量相关的信息

13、资源信手拈来。药材特征、显微特征观察不再是雾里看花,各种药材的生长环境、采收加工通过鲜活生动的画面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如同给学生一双慧眼,一切都看得真真切切,理解容易,记忆深刻,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七彩斑斓的色彩,生动再现的画面,以及赋予不同教学功能的实物标本,加上教师精彩的讲解,使得教与学不再是枯燥的说教。4. 搭建中药学术科研信息支撑平台: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信息资源丰富,既有大量的中药实物标本资源,又有“中草药资源数据库” 支撑的图文信息资源,对中草药研究及资源保护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中草药资源数据库与中药实物标本库的链接

14、,使中药科研工作者在资料查询上变得方便快捷。足不离馆,能系统、全面搜索查询对象所有相关的数据及文字、图片、标本实物等。7(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运用 Internet 网络技术、ASP 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将中药标本馆进行数字化,解决标本的存贮空间小、环境条件差等问题,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永久性保存,发挥其科学价值,扩大标本馆的影响力,让标本使用群体由原来在校师生扩大到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及广大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使人们能在网站上查阅标本资料,使中药标本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数字化中药标本馆体系建设,使传统中药标本馆创出新的研究方法与工作模式,对于实现生物物种的动态监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

15、政府与科研机构决策以及为公众科普教育等提供高效服务。为使其有实用性,我们采用 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开发动态 WEB 应用程序,解决如何实现网页跟数据库的连接,网站最终实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动态数据的查询。JSP 技术可以访问的数据库系统存储标本数据的数据库选择动态网站与测试平台的搭建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安装编译环境变量的配置访问数据库的实现建立系统数据源JSP 数据库驱动的加载JSP 数据库的连接JSP 数据库查寻机制JSP 数据显示与连接 建立中药标本查询检索系统(三)研究内容1.以中药实物标本库建设为重点(1)科学分类,突出教学服务功能:中药实物标本作为一种中药信息

16、资源的实物载体,对中药教学、科研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充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科学分类与合理布局是关键。通过反复论证,立足一馆多能,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功能体系,将全馆分为中药历史文化长廊、中药标本库、多媒体演播厅、中药标本制作室、中药标本鉴定室五大部分。在中药实物标本库布局上,一是根据科研、教学等不同要求,将标本库划分为教学和科研两大功能区;二是按照标本不同类别分类陈列,包括浸液标本、蜡叶标本、常用中药材、民间中草药、道地药材、名贵药材、毒性药材、保健药材、伪品药材、中药饮片等;三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分别组建药材商品与中药营销教学标本区、临床中药教学标本区、药用植物教学标本区、经方用药展示区、中成药剂

17、型展示区、中药调剂器具展示区等。其中,药材商品与中药营销教学标本区又分为药用部位分类陈列区、药材商品等级规格陈列区、易混药材陈列区等。同时,为了适应科普教育的需要,该馆的建设还注意融专业性、思想性、艺8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着力打造人文氛围,充分利用中药历史文化长廊,展示中药史话、中华药史纪年、中华药史人物、历代重要本草专著、中药百年老店以及其他相关实物、图片,演绎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2)突出山东中草药资源特色,服务山东生态经济建设:为了服务于山东生态经济建设,在中药标本馆的实物标本库建设中,突出山东道地中药材特色,努力打造山东中药材标本陈列区。该陈列区下设山东名优道地药材陈列区、山东民间

18、中草药陈列区、山东中药饮片陈列区、山东中草药浸液标本陈列区、山东药用植物蜡叶标本陈列区。同时,根据中药教学与科研的需要,还就山东区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山东区道地药材予以图解。(3)推行馆藏标本条码化管理,实施实物标本库与资源数据库对接:为了实现实物标本库与资源数据库的对接,在开发中草药资源数据库的同时,对中药标本馆馆藏标本实施条码化管理,并按以下编码原则实施编码:植物标本编码=陈列区编码+标本类别代码(Z)+标本采集号;药材标本编码=陈列区编码+标本类别代码(Y)+数据库编号;浸液标本编码=陈列区编码+ 药材类别代码 (J)+个编;内外标本编码按照以上编码原则在“ 陈列区编码 ”与“标本类别代

19、码”之间分别加上字母 N、W。中药标本馆的所有馆藏标本均按照以上编码原则实施了条码化管理,这些编码与中草药资源数据库编码一致,从而为实物标本库与资源数据库的对接奠定基础。2.以“山东中草药资源数据库”及“海洋药材资源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山东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我校历时 6 年,先后完成了“山东中草药资源调查研究”、 “崂山中药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 ”、 “沂山中药资源调查与开发研究 ”、 “山东珍稀濒危药用物种保护研究” 等,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药教学和科研工作,搭建中药信息平台,拓展中药信息资源,在中药标本馆建设中,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现代信息技术,坚持容量大、功能强、可持

20、续发展原则,组织开发“山东中草药资源数据库” 。该数据库采用 C/S 和 B/S 相结合的体系结构设计,构建山东中草药资源状况、山东中药资源研究、数据库支撑资料三大模块。在山东区中草药资源状况模块中,除从中药资源学角度反映山东中草药资源品种统计与名录、产地分布、蕴藏量外,还将中药品质鉴定相关内容以图文形式展现,包括别名、来源、生长环境、采收加工、基源特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等,并尽可能附上相关图片或录像9资料;在山东中药资源研究模块中,立足全面反映以上各项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中药资源调查与资源档案整理研究、中药区划与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珍稀濒危药用物种抢救保护研究、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1、四个子模块;在数据库支撑资料模块中,一方面展示山东中草药资源档案的相关文献;另一方面,充分考虑资源数据库与实物标本库的对接功能,在实施中药标本馆馆藏标本条码化管理基础上,构建专门子模块反映馆藏中药实物标本的基本情况,包括陈列区与陈列柜代码、标本编码、采集地、采集时间、采集人、鉴定人、标本图片等。通过以上措施,将实物标本库与资源数据库融为一体。力争库存 5000 种中草药、60000 条记录、5000 幅图片和馆藏各类中草药标本及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各项研究成果资料,并具有模糊查询、统计查询、单项查询、综合查询等多种查询功能。3.以多媒体投影系统建设为手段为了让中药实物标本库和中草药资源数据库更

22、好地服务于教学,特在中药标本馆的演播厅内配置了多媒体投影系统,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台、电视显微镜及音响系统。该系统作为中药标本馆多媒体教学及科研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山东中草药资源数据库” 的信息资源和不易观察识别的药材特征与显微特征予以放大,不但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而且弥补了实物标本库和中草药资源数据库在教学应用上的不足。构建具有多元化功能体系的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大大拓展其教学和服务功能。使该馆成为中药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采用JSP 技术,实现标本馆网站建设中对数据库的动态访问。解决如何实现网页跟数据库的连接,网站最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动态数据的查询。(四)预

23、期结果运用 Internet 网络技术、ASP 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将中药标本馆进行数字化,解决标本的存贮空间小、环境条件差等问题,使标本及其各种属性得到永久性保存,发挥其科学价值,扩大标本馆的影响力,让标本使用群体由原来在校师生扩大到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及广大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使人们能在网站上查阅标本资料,使中药标本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数字化中药标本馆体系建设,使传统中药标本馆创出新的研究方法与工作模式,对于实现生物物种的动态监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政府与科研机构决策以及为公众科普教育等提供高效服务。10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以网络技术为代表

24、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概念,增添新的内容,提供新的教育形式与手段。中药标本馆是学校收藏、展示和研究各类中药标本的基地,是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课堂,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进行社会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网络化中药标本馆大大突破了传统标本馆的这些缺点与不足。网络标本馆不受空间的限制:中药材标本可在 Internet 这个虚拟空间内得到充分的展示。网络标本馆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有一台上网的计算机,便可在任意时间访问网络中药标本馆,检索、查询、下载和利用需求的各种中药材相关信息。网络中药标本馆并非单一的静态展示:网络中药标本馆具有虚拟数字展示的功能,

25、需求信息者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中药材标本,更详尽的了解中药材相关信息。网络中药标本馆有关中药材的信息更全面:它包括某一味中药材图片、原植物图片、蜡叶标本图片、浸制标本图片、饮片标本图片,并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及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中药标本馆的网络建设意义重大。以建设网络中药标本馆为目的,把中药标本馆内八大展区所有的标本数字化,建立Web 网内的中药标本信息检索系统和数据库,从而实现中药材标本信息的网络化,使中药标本馆与时俱进,实现中药材标本资源的网络共享。四、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1.我校中药标本馆的发展迅速,位居国内一流中药标本是生动直观的教材,是科研生产的资料,是鉴别中药的对照品。一套

26、系统完整的中药标本是几代人艰辛劳动的结晶,是中药事业的宝贵财富,中药标本馆又是中药标本实现价值的载体,加强中药标本馆的建设,充分发挥标本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是振兴中药事业的关键所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标本陈列馆始建于 1959 年,50 年来,组织或参与了多次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和野外调查,收集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植物标本,为标本馆收藏打下了良好基础。校领导坚持“既挂帅,又出征” 的优良传统,亲自主持制定标本收集的发展规划,每年拨专项经费用于野外植物标本采集与标本馆的建设和管理。形成了馆长负责抓、部门领导具体抓、一线同志齐上阵的工作体系。标本馆长期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每

27、年与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标本馆进行标本交换,如今有稳定交换关系的单位达 20 多个,在标本收集与管理、基础研究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11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药标本馆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目前,该馆共收藏各类标本 12500 余种(份),设有药材标本室、腊叶标本室、浸液标本室及学生标本复习室。整个展厅布局合理,艺术地体现了中药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既突出中药的传统特色,又饱含浓郁的艺术气息,把静的标本变成生动的教材,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结合标本的展示进一步加深巩固所学内容,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理想的实训场所。(1)药材展室。是整个展厅的核心部分,室内汇集了川、广、云、贵等全国各地

28、的道地药材、名贵药材、民间草药及部分进口药材。陈列了常用中药 2000 余种(约 3000 份),部分药材还配有相应的原动、植物彩照及动物姿态标本。贵重药材展览专柜中,且不乏中药珍品,如麝香、牛黄、燕窝、熊掌、冬虫夏草等名贵标本;野山参、野西洋参有利于同栽培品的区别。在展示中力求有利于对珍贵中药材动物的研究、宣传,尤其强调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明确指出其有效代用品。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目标设有中药方剂专区,收集中药处方 130 余首,药味功效主治组成齐全,各类中成药近 300 余种,有利于各专业临床用药的识别,增强药效及方药的记忆,突出了医药合一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配合实践教学,增设了伪品专柜,陈列

29、着不同时期的伪品与易混品 400 余份,使学生充分了解造假、掺伪及易混品的来源渠道和造假方法,更准确的鉴别真伪。(2)腊叶标本室。目前收藏各类药用植物标本近 10000 余份,采用国际通用的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40 年代初期的标本仍保存完好无损。主要用于教学与科研,如人参从一年生的一叶(具 3 小叶)到六年生 5 个轮生复叶(具 5 片小叶)生动、形象的展出人参原植物在各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3)浸液标本室。体现了沿海地区的特点,展出海洋药物标本 500 余份,植物浸液标本 1000 余份,这些标本形态逼真、生动,在教学、科研与生产上发挥很大作用。(4)学生复习室。展出常用药材 500 余种

30、,全天开放。本室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在此处学生不但可以直观触摸到各种药材,同时还可通过传统经验鉴别(如水试,火试、口尝)等方法来加强记忆。将浸液标本、腊叶标本及动物姿态标本的制作方法与设计,绘制成工艺流程图予以展示,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类标本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年来,标本馆在中医药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空间,通过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强化学生基本技12能训练,熟练的掌握鉴定中药真伪优劣技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有组织有计划地来馆参观学习,是历届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使学生接受中医药文化的薰

31、陶,这对认识祖国传统医学、巩固专业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心起到积极作用。作为中医药教育的特殊课堂与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标本馆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当地中小学生物课提供观摩教学,多次为山东省医药系统知识比赛提供训练场所,所参赛者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依 托 学 校 教 育 技 术中 心 , 我们与多家药品检验监督所及医药企业合作,初步进 行 了 数 字 化 中药标本馆建设 , 2000 2008 年 先 后 编 导 并 拍 摄 了 山 东 道 地 药 材 、 天 麻 、 鹿 茸 及 北 沙 参 等 音 像 资 料 , 拍 摄 制 作 了 中 药 材 彩 色 图 片 及 显 微 结 构 图 片 1000

32、 余 份 , 为 中药方剂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等相 关 课 程 教 学 提 供 了 丰 富 的 教 学 资 源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此外,中药标本陈列馆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以其规模大,种类多,分类齐全的特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每年接待 1000 余人次的国内外学术团体参观、学习和交流。2003 年至今,每年接待荷兰青白中医学院来访学者 40 余人,对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做出了较大贡献。我校中药标本馆始硬件和数据积累建立,特别是通过近十年来一系列科研项目的研究发展,正在与世界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形成同步甚至超前发展。2 山东省中药资源及相关信息丰富山东省生物物种资

33、源丰富,无论在现代类群丰富度,还是在资源多元化利用等方面,都有大规模的原始材料、资料和经验积累。这些数据及物种和标本信息,是数字化中药标本馆及其相关信息分析技术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这项工作的迫切需求。3.具有优良的软、硬件设备条件目前,我校大多数生物标本馆已具备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具备项目进行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器,小型工作站,图像采集设备,如扫描仪、数字化仪、数码照像机、输出调协和网络打印机、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等。此外,我们的网络环境已初步建成,已开通了 Internet 网页,部分数据已供网上共享。由于有些硬件设备采购较早,已不适合当今的发展步伐,需要更新或提高其性能,如需容量更大,速度更快

34、的设备和更高质量的声光象信息采集设备等,但现有条件已科满足项目的正常开展。13课题组负责人基本情况申请者姓名 张钦德 单位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性别 男 年龄 48 民族 汉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教授职业指导师 职务 系主任个人简历1982 年 7 月至今,曾先后在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鉴定教研室、学校药厂、教务处、中药系工作。教学经历(开始教学时间、课程及课时、奖惩情况)近 5 年来,系统讲授 8 门课程,圆满完成 2000 余名学生的野外实习、教学见习、毕业实习、技能训练及社会实践活动,年均授课 420 学时,综合评教成绩优秀,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先后获校级“首届教学能手” 、校级“

35、首届教学名师”、 “山东省优秀教师”、 “山东省教学名师”、 “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记三等功) ”、 “莱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6 年获“全省卫生系统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科研经历近 3 年来,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 1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5 项、厅局级科研项目 6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 8 项。其中,参与(5/14)完成的国家科技部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金银花等三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获“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 高等专科教育中药专业设置标准的研究” ,获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

36、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完成的省教育厅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中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先后分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及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和研究” 和“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 分获教育部课题研究成果 1 等奖;2006 年获“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 研究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目前主持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 北沙参绿色道地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及产地示范”等在研课题 5 项。14课题组成员简况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37、务职称 代表性著作、论文、成果 在课题组内职务 及承担的任务 联系电话及传真 Email张钦德 男 48 中药系主任 教授 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 8 项 主持人 13723959990 张远敬 男 55 电教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 6 项 项目实施 13176389806 宫小飞 男 36 电教中心主 任/副教授 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 3 项 项目实施 13562552809 金鲁明 男 48 校长/教授 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 6 项 项目实施 15954525576 崔维响 男 29 讲师 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 3 项 项目实施 13953541536 武继彪 男 47 党委书记 获

38、得厅局级以上奖励 18 项 项目实施 13884658666 W王苏丽 女 46 教授/执业中药师 项目实施 13963820909 刘岩 女 34 实验师/执业中药师 项目实施 13583502954 徐迎涛 女 38 讲师 项目实施祝建才 男 38 讲师 项目实施15经费预算总额:其中:申请基金经费 6 元;单位配套 6 元20092010 年 20102011年 20112012年经费预算基金经费的年度分配 4 4 4课题负责人(签字)2009 年 4 月 14 日所在工作单位的意见张钦德同志从 2005 年起开始数字化中药标本馆体系的建设,该体系是把已经采集和整合的中药信息放到网上管理,使中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有机交叉结合,形成一套具有高效查询、检索等综合功能的中药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形成具有信息识别、分析和判断能力的智能型系统,从而为中药的认知和研究领域的创新提供捷径,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意申报。(签字、盖章)年 月 日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意见(签字、盖章)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