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迁移.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1011355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迁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迁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迁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迁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迁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学习迁移,本章主要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类型、理论、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问题。,“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的定义最初由桑代克提出,他将学习迁移定义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迁移概括地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是狭义的迁移。 广义的迁移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二、学习迁移的类型,迁移的性质: 正迁移和负迁移 迁移的方向: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迁移的具体内容和迁移范围:布鲁纳将学习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迁移的程度(相似性程度):远迁移和近迁移 迁移

2、的难度水平:加涅把学习迁移划分为“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迁移的路径:高路迁移和低路迁移。所罗门(Salomon)和帕金斯(Perkins)认为,高路迁移包括有意识的思考,并把理论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低路迁移是在相似情境中自发的、自动化的迁移 。,三、学习迁移的意义,(一)理论意义 揭示学习的过程与本质;探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二)实践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第二节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 (官能心理学):对官能进行训练 (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只有当两个学习情境有相同的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三)概括化理论(贾德):在先前学

3、习中获得了一般的原理 (四)关系转换说(苛勒):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五)迁移的逆向曲面模型(奥斯古德):又称三维迁移模式:迁移的性质、刺激的相似性、反应的相似性。 P206图。 (六)学习定势说(哈罗):强调学习方法的迁移。学习定势是一种学习策略,即指学会如何学习,第三节 当代学习迁移理论,一、认知结构的学习迁移理论 这是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知识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 三个变量:即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

4、性,他们影响着新知识的学习。认知结构的学习迁移理论从知识获得与运用的角度探讨了迁移发生的条件和机制,强调迁移的产生取决于学习者良好的认知结构 。,图式的学习迁移理论 图式学习迁移理论的提出者季克(Gick)和霍约克(Holyoak),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的问题解决领域之间成功地迁移,是因为问题解决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图式。图式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的一般性描述,或知识表征的单元,这种单元提供了一种可以用具体问题来进行说明和扩充的框架结构。 库克(Cooker,1987)等人强调“图式的获得”和反复训练所形成的“规则自动化”两者对迁移是缺一不可的。他们认为,只有对解题操作足够熟练的人才能

5、节省出工作记忆的空间,将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给迁移,并成功地解决问题。因此,他们认为,问题解决的迁移不仅是因为图式的获得,还有解题操作的自动化。 总之,用“图式”解释迁移,说明学生在迁移的过程中,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和归纳,发现隐含在不同领域问题之间的相同“类型”,进而适应多种变式,才能促进迁移。,二、产生式的学习迁移理论 安德森 (Anderson,1981)根据他的人类学习的自适应控制理论提出的。这个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他认为学习迁移的本质以产生式为基本单元,通过知识编辑机制来实现的。所谓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与一种操作相结合的操作规则(简称C-A规则)。C代表产生行为的条件

6、、A代表符合条件的行为操作或动作。前后两项技能的产生式重叠越多,迁移量就越大。 总之,产生式的学习迁移理论一方面强调一种技能到另一种技能的迁移量取决于两者共同产生式的重叠量,另一方面强调知识编辑对产生式的获得与迁移有直接的影响。,三、策略迁移理论 早期的研究发现,学生能够学会策略,并能有效地使用,但是不能长时间保持,或者说不能跨情境对测量进行概括。 贝尔蒙特的研究认为,自我评价可以促进迁移。 加泰勒的研究表明,经过策略有效性的自我评价训练,儿童能长期运用经过训练的策略,并能把策略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去。 菲尔等人把策略迁移的训练分成三个阶段:测量获得的初期阶段、保持阶段和迁移阶段。,类比迁移理论

7、 类比迁移是指学习者利用已经学习并解决过的问题(源问题)来解决新问题(靶问题)。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领域,类比迁移的过程常常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例题(或称为“样例”),将要解决的新问题与先前学习过的样例进行类比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类比迁移的理论认为,迁移最有可能发生在靶问题与源问题具有许多共同特征的时候,问题之间相似性的越多,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总之,要成功地实现类比迁移,首先应该识别出当前的问题与已知问题之间的相似性,其次要将当前问题与已知问题的结构关系进行成功地匹配。,四、当代学习迁移研究的特点,1、迁移的多维性及与实际的联系 2、关于迁移的自动化问题 3、对迁移过程主体因素的研究不断深

8、化 4、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的争论仍然存在 5、建构主义的迁移观,第四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 2、经验的概括程度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制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为迁移而教!,朱熹语录,他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字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学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邋之患矣。”,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