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案例 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历程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 2002 年拥有人口 2310 万人,其中马来人占 58%、华人占26%、印度人占 7%、其他少数民族占 9%。马来西亚国土大部分在东纳亚大陆内,部分处于婆罗边界,历年来较少发生重大的天灾,较少政治动荡的事件发生,国泰民安,使他很少成为媒体的主要头版和世界关注的对象。这也是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能够吸引众多世界投资者前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马来西亚锡矿丰富,但 90 年代末产量开始连续下降。马来西亚也拥有石油,1986 年探明储量约 30 亿桶,天然气 80.2 万亿立方尺(1996 年1 月估计) 。 此外, 还有铁、金
2、、钨、煤、铝土、锰等矿产。马来西亚还盛产热带硬木。一 概况马来西亚农业发展只有 100 多年的历史。开发前人口稀少,热带植物种类繁多,终年均可采集,无须种植,粮食自给自足。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海运交通要道,本地的丁香、豆蔻与胡椒吸引西方殖民者的兴趣。19 世纪 20 年代,马来西亚沦为英国殖民地,当时殖民经济主要是锡矿开采与香料、甘蔗、椰子种植。20 世纪初由于西方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天然橡胶,本地气候与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香蕉,而且胶质优于南美野生胶,在英殖民者大力鼓励与投资下,1910 年前后马来西亚发展成为橡胶生产国,并招引来大批国外劳工。由于橡胶经济效益远高于其他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稻谷)
3、,造成马来西亚农业生产单一化,甚至粮食不得不依靠从缅甸等国进口。根据历史数据,英殖民马来亚 1929 年曾是拥有最高人均 GDP 的亚洲国家。与此同时,大量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劳动者也前以来马来西亚寻找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1957 年 8 月 31 日马来西亚宣布独立,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马来西亚几乎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和产锡国。60 年代起,政府根据本国经济的特点,调整作物结构,推行了农业多元化政策,更具国际市场变化的需要,积极鼓励油棕种植,可可果和胡椒等经济农作物的生产,传统的出口贸易如香料贸易逐渐被橡胶出口所替代。 60 年代国际植物油脂供不应求,棕油价格上
4、涨,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变化,马来西亚改变过去单纯出口靠橡胶的局面,实行农业多样化,首先选择总有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棕油成为第二个大宗出口作物。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中期,马来西亚农业从橡胶也转行至油棕业,1966 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油棕出产果。由于大量种植橡胶树,是橡胶产量和出口居世界首位。70 年代马来西亚由发展第三个重要出口作物可可。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原油和天然气工业已经成为了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产业。与此同时,众多制造业如电子工业和纺织品工业的大发展也给马来西亚郊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虽然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还不及当时的“亚洲四小龙” ,可是从 196019
5、90 年代,马来西亚持续保持 5%8%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并逐渐消除各民族间的贫富差异。二 “新经济政策”在 1960 年代末,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对稻米种植产业的补贴、市场价格的控制以及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灌溉,增加水稻灌溉面积,希望国内的稻米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的层次,改善以马来人为主的稻农生活和收入水平。但是,由于此计划在实行中种种限制,农民还是国内最贫穷的一个阶级。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大量的农民子弟背井离乡到城市找工作,造成农田里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农业劳动, 许多印尼人开始进入马来西亚农田里工作,这为日后国内各种社会问题留下了后患。2马来西亚拥有许多种族,具有各种族生活在一起,
6、彼此互相尊重、谅解和团结一致的传统。但是,1969 年 5 月 13 日在首都吉隆坡发生的种族暴乱事件“513 事件” ,使当时德国父、第一任首相敦姑阿都拉曼决议调整经济政策。19711991 年, 马来西亚政府给予消除各民族之间的贫富差异和英殖民政府分而治之制度遗留的民族经济问题(马来人多为渔夫、农夫;华人多位商人;印度人多为英殖民地书记、割胶员) , 开始实行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Malaysian New Economic Policy) 。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是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提高马来西亚原土族(Bumiputera,马来任何少数原民族)与国内其他种族的经济竞争力,全力扶植马来
7、人向工商领域发展,壮大原土族的资本,使原土族最终不仅在政治统治上占有优势的地位,而且能在经济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说, 新经济政策内容包括:(1)不分种族,为穷人获得土地、资金和其他社会福利提供更多机会,以增加他们的就业和提高收入, 并规定贫困家户在全国总数所占的比重必须有 49.3%下降到 16.7%;(2)利用行政手段, 对各种族在国家经济的资本占有率进行重新组合:马来西亚原土族有 2.4%提高到 30%,实行 “各种族经济分配均衡” 。同时,他也规定在就业人口比率方面必须反映出种族人口的比率:马来西亚原土族占 53%,华人占 35%,印度人占 10%,以改变原来不平衡的就业状态。从 2
8、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期,马来西亚经济大发展, 此项政策使马来人占据了马来西亚经济利益相当大的比重。比如, 各企业的董事局主席必须是马来西亚原土族,国有企业和产业多有马来西亚原图族任职高层,建立土族银行发展基金,以及历年来备受争议的背地大学入学定额制(Local University Quota System), 即原土族占据 70%入学额数。1982 年 2 月,首相马哈迪尔向人民宣布“向东学习”政策,鼓励人民向当时的两个亚洲东方先进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进行研究、观察和学习。马哈迪尔希望以此政策对国家社会的经济、工作技术、科技技术、管理经营模式、行政结构、人民工作和学习态度、组
9、织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此外,马来西亚政府也派遣许多官员、企业人员和学生到两国去学习和交流。 “向东学习”政策可以说是马来西亚具有影响力的向外政策,他奠定了马来西亚日后经济发展基础。三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马来西亚农业生产长期集中于热带经济作物。独立后,政府对粮食生产比较重视。1992 年,马来西亚耕地买你约 541 万公顷,其中橡胶生产占 33%,油棕榈占 41%,水稻占12%,可可占 7%,椰子占 6%。其他主要产品有胡椒、烟叶、菠萝和茶叶等。1. 橡胶。马来西亚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过与出口国。由于经济对橡胶的出口依赖过大,加上国际市场上人造橡胶迅速增加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减弱,政府扶持其
10、他产品生产,国内橡胶生产逐年下降。到 20 世纪 80 年代,马来西亚农产品出口中,木材和棕油的出口额先后超过橡胶。90 年代以来,橡胶的生产和出口继续下降。在橡胶生产中,种植园面积占 17%,小胶农所占面积为 83%,产量分别占 28%和72%。2. 油棕。马来西亚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棕榈。60 年代中期,政府规定 60%的新耕地必须终止油棕,并鼓励私人将老橡胶园、老椰子园改种油棕。70 年代马来西亚一跃而成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和出口国。80 年代,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扩大,并超过了橡胶,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从 1994 年至今,棕油产量约占世界的一半,高居于世界第一。在
11、种植面积中,种植园占 91%,其中私人种植园与政府机构管理的种植园各占一半。3. 木材。马来西亚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森林面积 2006 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60.8%,其中马来马岛森林面积占 52%,沙捞越与沙巴高达 76%82%。木材采伐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1992 年的原木产量为 4351 万立方米,为世界最高水品,曾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沙巴州市原木生产最多地区。热带硬木生产与出口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马来西亚另一木材资源是橡胶树,全国有 170 万公顷橡胶种植园。不过,根据森林保护政策,为解决伐木和种植不平衡问题,保护森林词源,马来西亚采取许可证制度,限制产量,
12、并严格控制盗伐,从而原木产量有所下降。不过,木材仍是马来西亚重要住口的初级产品。4. 稻谷。到股市马来西亚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稻谷产量能满足国内需要的 80%,其余部分需要进口。马来西亚稻谷以水稻为主,约占 90%左右,旱稻约占 10%,现今全国稻田的 56%具有灌溉设施。全国有 8 个水稻主生产区,马来半岛产量约占 87%,沙巴和沙捞越各自约占 5%和 8%。994 年大米产量约为 130 万吨,同样比 1993 年增长 1。5%。1994 年开始,国内对大米的需求约为 161 万吨,本国大米产量可满足 80%左右的国内需求,这一数据已经大大超过正负所要求的 60%的大米自给的目标。进口大米
13、主要来自泰国和越南。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经常发生泰国大米偷运销售到马来西亚各州,造成国内大米价格大跌。5. 可可。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马来西亚开始发展可可生产,可可产量在 80 年代后期急速增长,从 1986 年的 13 万吨增长到 1989 年的 25 万吨。进入 90 年代以来,可可产量逐年下降,种植面积减少。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可可价格持续下滑及病虫害严重。可可的主要产区沙巴约占全国产量的 62%,马来半岛占 27%,沙捞越占 11%。目前,马来西亚有五大作物,按其经济重要性与种植面积排列为油棕、稻谷、橡胶、可可和椰子。这五大作物占已耕地面积的 95%以上,其中橡胶与油棕就
14、占耕地 72.4%。马来西亚是棕油的主产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91%.。油棕种植面积绝大部分分布在马来半岛,为 147.5 万公顷,而沙巴 18.2 万公顷,沙捞越 2.9 万公顷。近 10 年来,油棕技术改进的目标是提高棕油产量,产品多样化,耕作机械化。同时也加强枝叶、果壳、油渣的综合利用。由于棕油国际市场需要量大、价格稳定(近年来由于美国与中国需求大增,其价格偏高) ,故今后仍作为扩大油脂市场的主要产品来发展。为此马来西亚在加强科研发展,包括棕油的产后加工、油脂制品(如人造黄油)综合利用等。表 3.1.1 位马来西亚主要产业区域。表 3.1.1 马来西亚主要产业区域马来西亚半岛(西马) 沙
15、捞越(东马) 沙巴(东马)农业、橡胶业、油棕开采和加工业、轻重工业、电子工业、开采(锡)矿业农业、石油开采业、提炼矿业、伐木家具业农业、伐木家具业、石油开采业与上述 5 种作物相比,胡椒、菠萝与烟草是马来西亚经济意义较大的三种次要作物。胡椒也是重要出口农产品,而大部分菠萝则加工成罐头出口,烟草主要由马来西亚半岛沿海诸州生产。除菠萝外,马来西亚许多小果园还生产多种热带水果,主要供国内消费。不分季节供应的主要果品有香蕉、木瓜、番石榴、杨桃、西瓜、芒果;季节性的果品有榴莲果、红毛丹果、倒捻子等。蔬菜农场有高地与低地两种,高低蔬菜包括甘蔗、番茄、甜豌4豆、韭葱等。在橡胶树和油棕树未成林前,常以蔬菜作为
16、种植园可获得现金的农作物。水稻田在雨水不足时,也可种植蔬菜。蔬菜绝大部分内销,每年约有 22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十分重视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及成果的运用。对农、林、牧、渔各部门以及一些重要的作物都设有相应的科研机构,其中有政府办的,也有民间办的。在一些大的种植园还有自己的技术研究开发部门和试验场,在农村设有农业技术站。这些机构分共明细,从种子、土壤到产品的加工利用以至销售等都列入研究范围。1971 年农业研究与开发所(MARDI)成立,它是全国综合农业研究中心,也是农业科技干部培训、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主要研究除橡胶、油棕之外的其它作物以及畜禽的生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开发不同地区
17、所特有的适用技术。19901995 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将科技的发展列入重要地位,确定一批重点发展产业和技术领域,其中与农业直接相关的是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马来西亚已经在种植业及其产品加工、饲养、医药等行业开始应用生物技术,如橡胶、棕油、藤、竹、水果和蔬菜等的增产、防治病虫害等,但其规模不大,主要原因是研究发展大都由国内部门承担,研究和应用人员相应不足。政府现在已将生物技术列入重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计划成立国家生物技术中心,协调所有相关领域的活动,并建立多种基金培训有关人员。政府希望通过国家生物技术项目来提高研究水平。这些项目涉及分子生物技术、工业与环境及医药等领域。同事,
18、政府也鼓励私人部门发展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 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很长时期内,马来西亚的农业以橡胶为主导,粮食不能自给。为了改变这种殖民地型的单一农业结构,马来西亚政府提出农业生产多样化的方针,其主要内容是发展油棕、椰子、可可、胡椒等经济作物和稻米的生产。政府对这些作物的生产给予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而最突出的成绩就是油棕业的发展,政府专门成立了油棕的出口取代了橡胶成为最大的总有生产国和出口国,以致 20 世纪 80 年代又总的出口取代了橡胶成为了最大的出口农产品。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马来西亚政府对农村的发展支出主要用于提高产量,如橡胶的翻种更新、用高产品种取代老品种,反战灌溉系统等
19、等/1948 年,马来西亚颁布了合作社法 ,政府从法律上鼓励和保护合作社的发展。马来西亚的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较强,它相应要求有较好的资金和物资流通能力,政府帮助建立了许多农业合作社。最初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民合作社,主要提供信贷服务,而物资供应很少;另一种是农民协会,主要从事综合性商业活动,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推销农副产品等。这种形式的缺点是互相联系少,资金与物资供应脱节。 20 世纪 70 年代执行“新经济政策”以后,政府发展支出的重点是进行土地开发和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扩大耕地面积,解决农民无地或少地的问题,以及改善农村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新开发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农工商
20、一体化的发展区,政府组织将林地开垦为农耕地,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商业和运输业等。1975 年,政府成立了“农民组织管理局”和“渔民组织管理局” ,提供管理人才和资金援助,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提供综合服务。政府鼓励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享有所得税率低于其他私营企业 20%的优惠待遇。由于推行这个计划,合作社的总资产在 4 年里增加了一倍,社员股金增长近 60%,社员人数增加 26%。国家还制定全国合作社发展规划。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同时,马来西亚政府也推行了“马来西亚新兴工业政策” ,以 34 年内豁免收入所得税的优惠吸引本国和外国企业发展“新兴工业” 。由于较好地利用了国内外资本,
21、工业发展得很快。马来西亚经济每年以 7.8%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071 年的 52.8 亿美元增至 1980 年的 112.5 亿美元,经济结构开始从农业和矿业转向工业5化发展。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马来西亚国民经济已基本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农业的地位相应下降,农业发展逐步让位于工业的发展,农业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也在下降。但是,不可否认,政府长期对农业保持高投入和不断支持农业的发展,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基础。马来西亚政府对农民投入的主要渠道是财政计划中的“发展支出”部分。在 20 世纪50 年代,农业投入占发展支出总额的 22.4%,60 年代为 21.9%,70 年代为 21%
22、,80 年代为 14.9%,而在 19911995 年“马来西亚第六个五年计划 ”中,农业发展支出的比重只有11.6%。 80 年代以后,马来西亚政府加快了从外向型农业国向外向型工业国转变的步伐,同时引导马来人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农业的重要性下降,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也逐步减少。 进入 20 年代 80 年以后,经济增长开始减速。到了 1985 年时,经济全面陷入困境,增长率为-1%。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政府长期推行被认为带有种族歧视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 ,它所带来的弊病在 80 年代后逐渐显现,新经济政策大大限制非原土族私人资本的发展;而国家花费巨资兴建的一批国有企业对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现在了
23、其他种族私人企业的进入。各企业的严重亏损,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本国的资本(主要是华人资本)却流向国外, ,甚至资金流出速度超过流入。19811985 经济增长年平均 5.8%,低于 70 年代的平均水平。私人投资平均增长率只有 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每年平均增长 5%,低于 70 年代的 12.9%。除此之外,80 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对马来西亚也有一定影响。为了扭转此次经济困难的局面,马来西亚政府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下列几个步骤:(1)紧缩财政政策,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规定 19861990 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为 5%,抵御“
24、新经济政策 ”所规定的指标。同时,公共发展开支计划由 19811985年实际开支 803.31 亿马币减少到 740 亿马币。 (2)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点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初级产品加工业和重化工业,减少对西方的依赖。 (3)政府计划将一部分国营企业私有化,发挥私人资本的作用。为刺激外来投资,政府还采取放宽股权限制,放慢购股和改组步伐,允许外资购买农业用地等优惠措施。 (4)对外贸易向多边化发展,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缓解西方经济剧烈波动的冲击。上述政策的实施使经济渐渐恢复。1986 年经济增长率为 1.9%;1987 年因主要出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出口增长幅度较大,经济增长率为 4.7%;
25、1988 年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私人消费的增长推动着经济发展,这一年的增长速度达 8%,国民经济开始走向全面复苏。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来看,以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由 1970 年的 13.4%上升到 1980 年的 20.5%和 1987 年的 22.2%,而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同期由 30.8%下降到 22.2%和 21.1%。显然,马来西亚的经济已初步摆脱过分一览农业的局面。到目前为止,制造业占 GDP30.4%,而制造业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 86.5%。马来西亚从一千位世界最大的香蕉和锡矿生产国,变为在半导体产品、电脑硬盘、电器产品和家庭空调机
26、重要的出口国。五 东南亚金融危机马来西亚是第二代新兴工业国家。自 1997 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由泰国蔓延以来,马来西亚是除印尼之外另一个受到最严重波及的国家。其汇率不但大幅度的贬值(超低估) ,而且股票市场也受到重挫。就在金融危机逐渐扩大之时,马来西亚不但拒绝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金援助,也不愿意(不信任)采取 IMF 所提出的调整与改革措施。当时的首相马哈迪尔坚决认为全体国家人民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同舟共济走出国家经济阴影。为了应付国内日益恶化的金融与经济环境,马来西亚政府也提出了一连串的金融重整计划。此外,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包括降低贷款成长率、提高利率与减少政府财6政支
27、出。这些紧缩政策使得马来西亚经济在 1998 年上半年出现严重衰退。为了防止经济持续的恶化,1998 年 7 月政府公布“振兴经济方案” ,企图以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缓和国内需求的不振,并帮助私人界企业走出阴霾。不过这些政策似乎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1998 年 9 月 1 日,马来西亚政府突然宣布外汇管制,禁止兑换境外马币和规定外资投资马来西亚股市必须一年后才可汇出,并将汇率固定在 1 美元兑换 3.8 马币的水平上。这些规定虽然是要防止短期资金的自由流动,对一般从事直接投资的外商与生意上往来的交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众多的学者们在当时也抱着静观其变的态度频频在各报刊上发表不同
28、的言论。1998 年马来西亚实际 GDP 严重衰退-7.14% ,制造业产出衰退-10.2%,每人平均所得由 1997 年的 4517 美元下降到 1998 年的 3208 美元(见表 3.1.2) 。直到 1999 年上半年,马来西亚经济才有经济复苏迹象,实际 GDP 略成长 1.4%。表 3.1.2 马来西亚总体经济指标值项目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实际 GDP 成长率( %)/1987 年基本价格制造业成长率(%)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出口总值(10 亿美元)进口总值(10 亿美元)经常账户(10 亿美元)外汇储备(10 亿美元)国家外债(10 亿美元)平均汇率
29、(RM/US$)7.712.52.758.158.1-5.015.660.72.183-7.4-10.25.375.460.09.226.244.73.9236.14.73.384.665.412.630.942.73.8008.35.23.098.282.08.529.942.03.8000.45.82.08873.97.330.945.63.800主要进口种类 中间及最后产品、初级及加工工业原料、制成品的零件及硬件、工业运输用具、食品及饮料主要出口种类制成品:电子、电器、机械、化学和塑胶品、家具、纺织品、服装和鞋、石油类产品初级产品:棕油、原油、原木料、橡胶、木材、化学原料、金属产品199
30、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出各国产业结构的弱点,包括过度投资、企业负债比率过高、产业竞争力低落以及金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鉴于 1997 年的金融危机所遗留下来的坏账,以及国内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马来西亚政府于 2000 年对国内银行体系做出重大改革,部分弱势的银行被迫与强势的银行进行合并,银行内部治理结构重新调整,此事可以说是马来西亚金融业的一个历史创举。马来西亚于 2001 年和 2002 年的 GDP 增长率各为 3.7%和 4.1%。在过去的 40 年里,特别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中期,马来西亚年均增长率达8%,其经济业绩是亚洲最好的一个。1999 年人均 GDP 达
31、3238 美元。90 年代国内外新投资(配合政府政策)的出口工业特别是半导体产品如电器和电子产品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7展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半导体出口国。根据数据,农业和锡矿也已从 1970 年占 GDP 的 42.7%下降到 1999 年各占 GDP 的 9.3%和 7.3%。取而代之的制造业已从 1970 年占 GDP 的 13.9上升到 1999 年占 GDP 的 30。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马来西亚政府非常鼓励国外的直接投资。根据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简称 M
32、IDA)报告,这些投资主要是在化工、电子和电器业。1999 年美国在马来西亚的总投资超过 10 亿美元,60投资于天然气、石油和化工产业。马来西亚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是使国内各种族都能够分享经济成果及融合包容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之中。吸引 1969 年“513 事件”的教训,马来西亚政府在处理经济发展史,也务求各种族能够猜裕其中。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改革和社会文化政策的调整后,到目前为止,各民族已经在社会、文化和宗教方面表现团结一致,互相容忍包容。这种团结充分表现在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时,国民完全信赖政府和全力配合政府的急救政策,协助国家渡过了难关。六
33、 “十年产业发展长期计划”在 1986 年,马来西亚政府发表一个“十年产业发展长期计划” (19861995) ,获得巨大成功,全国经济产业繁荣发展。在 1996 年马来西亚政府在发表了第二个“十年产业发展长期计划” (19962005) 。在这项为期 10 年的计划中,指出马来西亚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第一个是“制造+” (Manufacturing Plus- Plus)方案,第二个是“产业群”(Cluster-Based)发展方案。所谓“制造+”方案就是指放弃原本只重视组装的概念,而应该追求增加附加值,也就是强化向上游或向下游的整合,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以及后勤支援和行销。而所谓产业
34、群发展,就是指放弃过去只以单一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而应该采取以产业群,也就是以相关产业为群体的发展模式,目的在于升华产业间的连锁,以强化后向和前向的整合。在这个计划下政府预定在 19962005 年新计划期间,制造业每年成长率为 9.6%,以便到 2005 年时使制造业占全体经济的比率达 38.4%。在上述两个原则下,马来西亚政府订立了五个制造业发展的策略,他们分别是:(1)国际化取向: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发展国际规模及国际水准的企业;(2)强化竞争力:由产业群的发展,升华和扩大产业链所,以提升生产力;(3)改善产业基础:改善人力资源素质,加强技术吸收能力,改善基本建设等;(4)培养本土企业:
35、加强本国企业家在重点产业之参与;(5)资讯知识产业发展:以资讯知识为产业发展基础,强化研究与开发、行销及采购能力。在上述的发展策略中,马来西亚政府选择了几个重点产业群。这些重点产业群分三类,他们分别是:(1)国际化产业群:包括电子电机产业,化工业(含石化及制药)以及纺织、成衣;(2)策略性产业群:包括交通工具(机车、机车) 、材料(多元脂、金属)以及机械设备等;(3)资源型产业群包括木材、橡胶、棕油、可可果、农业渔业产品等为基础之产业。上述所谓国际化产业群是一外国人投资为主导的产业,这些产业以外销为导向。所谓策略性产业群,是一政策引导的投资,以内销为导向(如国民机车计划) 。至于资源型产业群是
36、指以马来西亚的天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随后,马来西亚政府在 1996 对全国宣布了“2020 宏愿” ,其目的是要在 2020 年以前马马来西亚发展成为一个民主、田杰、各民族互相谅解和自信、拥有优良美德和爱心,拥有公平、前进、繁荣的人文社会,以及拥有充满竞争和活力经济发展的国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各种环境问题随之而来:许多河道受8到化学废料的严重污染;土崩和水灾在各州属的发生;木材砍伐泛滥;食用水也已经达到危害健康的程度;无法处置的工业垃圾被发现埋藏在许多住宅区附近的旷地;马来西亚政府在 90 年代已经开始把资源与环境管理纳入国家各种发展计划之中,1999 年开
37、始实行“国家环境方案”和“国家环保政策” 。在“2020 宏愿”当中,政府进一步明示国民必须保护和不可浪费国家自然资源,土地必须保持肥沃,空气和水源必须不受污染,森林资源必须重新获得还原,而在发展国家经济时必须保持生态的平衡。鉴于资讯电子业的主流产业地位和资讯社会的灿烂前景,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马来西亚推出“多媒体超级走廊” (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简称 MSC)发展计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注目。多媒体超级走廊是一个长 50 公里、宽 15 公里的完整区域,总面积 750 平方公里(略大于新加坡) ,从首都吉隆坡的国有双峰塔大楼(Petronas Twin T
38、ower)开始,一直延伸到南部新建的吉隆坡机场(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简称 KLIA).再次区域将铺设 2.510Gbps 的数码光纤电缆,以及 622Mbps 的次层光纤电缆。这项壮观庞大的尖端科技超级计划总投资额超过了 500 亿马币,马来西亚政府希望将该走廊发展成为如同美国硅谷般的资讯科技生产、应用与研发重填,而绝非只是产销资讯硬体产品的科技园区。多媒体超级走廊拥有三个基本的阶段目标,第一阶段是创建该走廊,第二阶段是在 2010 年前把这个走廊与世界上网络技术发达的城市连接起来,第三阶段目标是到 2020 年完成向知识型经济的转变。到 2
39、004 年已有 676 家本地多媒体企业和 50 家世界一流企业加盟多媒体超级走廊,总投资额上升到 8.35 亿美元。马来西亚希望能够在信息技术方面做地区的先锋,并逐步走向世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创造理想的多媒体环境以吸引世界一流公司进驻“多媒体超级走廊” ,以促进马来西亚有竞争力的多媒体公司向世界水平看齐;给于从事科技工作的企业各种优惠待遇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带来了搞法制的工作机遇、出口型经济、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强的竞争力。马来西亚欲利用其多元化的特点与环境,使多媒体超级走廊成为国际科技资讯的亚太区域中心、新世纪电讯和传播新科技场所,鼓励全世界多媒体企业来投资及发展的冤屈,从而使自己
40、在世界资讯工艺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21 世纪里,马来西亚的一切经济发展政策将终于实行知识经济,并大量投资于研究开发新科技的领域。此外,马来西亚政府将积极培养技术知识兼备的人力资源以便把马来西亚经济从生产经济转向知识经济。谈论题 :1. 马来西亚是如何从英殖民遗留的传统农业国经济结构走向现代经济发展道路的?2. 马来西亚是如何相处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的?3. 谈谈你对马来西亚产业调整政策未来意义的知识。参考资料 :1. 马来西亚统计局: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年鉴20022. .my; .my; http:/ www.upm.edu.my93. “马来西亚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中走向繁荣富强的经济展望纲领” , 第七节世界华商大会文集 ,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 2003 年版。4. Omar Abdul Rahman, Yew Kam Keong & Mihaela Y. Smith, The Smart Partnership Approach To Global Business in the K-economy in Malaysia,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