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0187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1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目录 目录 0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1 前言 . 1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 1 ( 一) 发展 基础 . 1 ( 二) 主要 问题 . 2 ( 三) 发展 形势 . 3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 3 ( 一) 指导 思想 . 3 ( 二) 基本 原则 . 3 ( 三) 发展 目标 . 4 三、重点任务 . 5 ( 一)严格 控制 提钒 钢总 量 . 5 ( 二) 推进 产业 基地 建设 . 5 ( 三)加强 资源 保护 和综 合利 用 . 5 ( 四) 加快 淘汰 落

2、后 产能 . 6 ( 五) 培育 高端 产品 市场 . 6 ( 六) 加速 技术 创新 和产 业化 应用 . 6 ( 七)强化 节能 减排 和环 境保 护 . 6 四、规划实施 . 7 ( 一) 严格 市场 准入 . 7 ( 二) 实施 有保 有压 融资 政策 . 7 ( 三) 严格 供地 用地 管理 . 8 ( 四)鼓励 尾矿 废弃 物综 合利 用 . 8 ( 五)推进 直购 电交 易试 点 . 8 ( 六)加强 宏观 引导 和行 业管 理 . 8 ( 七)及时 总结 和宣 传推 广 . 8 名词解释 . 9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3、 二一二年 七月 1 钒钛资源 综 合利用和 产 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前言 钒和钛是 重要的 战 略资源, 主 要用于 钢铁、 有色 及化工 的原材料 生产。钒 90% 用于 钢铁生产 ,可以 提 高钢材的 强度、 硬 度和耐磨 性, 是发展新 型微合 金 化钢材必 不可少 的 元素之一 。钛有 强 烈的钝化 倾 向, 具有优 异的抗 腐 蚀特性。 含 钒和钛 的 材料广泛 应用于 建 筑、 汽车 、 铁路、 医 疗、 国防 军工、 航 空航天等 行业。 加 强钒钛资 源综合开 发 利 用, 促进钒 钛产业 可持续发 展, 对我 国工业发 展和国 防 建设具有 重要 意义。 钒钛资 源综

4、合 利 用和产业 发展“ 十二五”规划 是 我国钒 钛资源 高效配置 、 产业 布 局调整、 技术升 级 改造的重 要指南 , 也是钒钛 产业 基地建设 的重要 依 据。规划 期到 2015 年。 一、规划 基础和 背景 ( 一)发展基 础 “ 十一五”期间, 在 国民经济 快速增 长 带动下 , 我国 钒钛 资源综合 利用及产 业集约 型 发展取得 了明显 成 效。 资源 保障 、 产 品质量、 冶炼 深加工、 技术及 装 备等方面 显著提 升 , 为进一 步转变 发 展方式、 推动 产业升级 奠定了 坚 实基础。 资源储 量分布进一步探明。截至 2010 年底, 探 明钒资 源 储量(以

5、五氧化二 钒计, 下 同)4290 万 吨,比 2005 年增 加 1990 万 吨,占世 界 总储量的 21% ; 探 明钛资源 储量(以二氧化钛计 , 下同)7.22 亿吨 ,比 2005 年增加 2.32 亿 吨,占世 界总储 量 的 37% 。 我国钒资 源主要 赋 存于钒钛 磁铁矿 和 含钒石煤 中。 钒钛 磁 铁矿中 钒资源占 总储量的 53%, 集中分 布在四 川攀西和 河北承 德 地区。 含钒 石煤中钒 资源占 总 储量的 47%, 主 要 分布在陕 西、 湖南 、 湖北、 安 徽、 浙江、江 西、贵 州 等地。 我国钛资 源主要 赋 存于钒钛 磁铁矿、 钛铁矿和 金红石 矿

6、中。 钒钛 磁铁矿中 钛资源 占 总储量的 95%。 钛铁 矿中钛资 源约占 总 储量的 5% , 主要分布 在云南 、 海南、 广 东、 广西 等地。 金 红石矿 储 量较少, 主要 分布在湖 北、河 南 、山西等 地。 产业基 地雏形初步形成 。 长期 以来 , 国 家对钒钛 资源综 合 利用和 产业发展 给予了 大 力支持。 依托资 源 优势, 初 步建成 了 以攀钢、 承钢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2 为主的四 川攀西、 河北承德 地区钒 钛 资源综合 利用产 业 基地, 形成 了 攀钢钒钛、 河北承 钢、 山

7、东东 佳、 河南 佰利联、 遵 义钛厂、 宝鸡钛业 、 宝钢特钢 等一批 钒 钛产品深 加工骨 干 企业。 综合利 用取得新突破 。 “ 十一五”期间, 钒钛企业 技术创 新 能力不 断增强, 依靠自 主 研发, 创 新了超 细 粒级钛铁 矿回收 技 术、 钙法 焙烧 制取氧化 钒清洁 生 产技术、 复合磁 选- 高效浮选 分离钒 钛 磁铁矿新 工 艺、 氯化法 钛白生 产工艺等 多项关 键 技术, 推动 了我国 钒钛资源 综合 利用和产 业升级 。 产品基 本满足国内需求 。 2010 年 , 我 囯钒制品( 以五氧 化 二钒计 , 下同)产量 6.5 万吨 、表观消 费量 4.99 万吨,

8、比 2005 年分 别增加 3.6 万吨和 3.34 万吨; 钛白粉产量 147.2 万 吨、表观 消费量 147.2 万吨 , 比 2005 年分 别增加 77.2 万吨和 69.9 万 吨;海绵 钛产量 5.78 万吨、 表观消费量 5.76 万 吨,比 2005 年分别 增加 4.83 万吨和 4.72 万吨; 钛及钛合 金材料 产 量 3.83 万吨 、 表观 消费量 3.69 万吨, 比 2005 年分 别增加 2.82 万吨和 2.36 万吨 ,钒钛 产 品基本满 足国内 市 场需求。 ( 二)主要问 题 我国钒钛 产业发 展 虽然取得 了长足 进 步, 但在资 源保障 、 综合利

9、 用、产品 档次和 技 术装备水 平等方 面 ,问题依 然突出 。 资源开 发粗放,利用水平 不高 。资源 开采仍存 在一矿 多 釆、 大 矿小开、 采富弃 贫 等现象。 钒钛磁 铁 矿中钒资 源综合 利 用率仅 47% 、 钛资源回 收率不足 14%, 甚 至还有 将宝 贵的钒钛 铁精矿 作 为铁精矿 用 于钢铁生 产的现 象 。 石煤提 钒、 钛铁 矿提钛水 平较低 , 共伴生稀 有金 属未实现 规模化 回 收。 深度加 工不足, 未形成集 聚优势 。 攀 西、 承德及滇 中等 钒钛资源 优势地区 钛精矿 产 量占全国的 95%, 但深加工 产品钛 白 粉、 海绵钛 的 产量仅占 全国的

10、17%和 3% 。国 内上海 、山东 、陕西 、贵 州、河南 等 钒钛资源 深加工 地 资源保障 程度低 , 难以形成 规模经 济 ,布局分 散, 物流成本 高,产 业 链短。 产品档 次较低, 创新能力 不强。 钒钛产品多 属中低档 次, 附加 值 较低。 钒 功能材 料 、 高档金 红石型 和 专用钛白 粉、 大 飞 机用钛及 钛合 金等高端 产品的 研 发和生产 尚处于 起 步阶段, 多 数企业 自 主创新基 础 薄弱,至 今没有 引 领全球钒 钛产业 的 龙头企业 。 工艺装 备落后, 环境污染 严重 。 产业 还在大量 使用敞 口 式高钛渣 电炉、 硫 酸法钛 白 粉生产线 和半流

11、程 海绵钛生 产线, 装 备水平低 , 生 产工艺落 后,资 源 、能源消 耗高, 污 染物排放 不达标 。 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3 ( 三)发展形 势 从国际看 ,世界 其 他国家钒 钛产品 生 产消费量 基本保 持 稳 定, 我国钒钛 生产大 幅 提高,对 国际市 场 的影响力 不断上 升 。2010 年, 我国钒制 品、 钛 白 粉、 海绵 钛、 钛及 钛合金材 料产量 占 全球产量 的比 重分别由 2005 年的 27% 、15%、9% 、11% 提高到 45%、28%、37%、 33% , 钒制品 、

12、硫酸 法钛白粉 、 海绵 钛 、 钛及钛 合金材 料 的产量已 居 世界首位 。 同时 , 国际竟争 曰趋激 烈 , 西方发 达国家 一 方面利用 技术 优势,集 中发展 高 附加值产 品,在 氯 化法钛白 粉、钛 及 钛合金冶 炼、 钒基合金、 钒功能 材料等尖 端技术 方 面对我国 实行封 锁 ; 另一方面 通 过直接出 口或在 我 国合资、 独 资建厂 , 扩大在我 国钒钛 产 品市场的 份 额。 从国内看,“ 十二五”期间, 随 着我国 经 济结构转 型, 传统 产业升 级加快, 战略性 新 兴产业、 国防军 工 、航空航天、海 洋 工程发展 迅 速,对钒 基合金 、 钒功能材 料、高

13、 档 钛白粉、 大飞 机和 海洋工程 用 钛及钛合 金等关 键 品种的需 求量将 大 幅增长, 对 企业的 研 发能力和 品 种质量要 求越来 越 高。 同时 , 随 着建 设资源节 约型、 环 境友好型 社会 战略的推 进,迫 切 要求钒钛 产业加 快 转变方式 ,实现 产 业升级。 二、指导 方针和 目标 ( 一)指导思 想 以邓小平 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 指导, 深入贯 彻落 实科学 发展观, 以加快 转 变钒钛产 业发展 方 式为主线 , 立足 国 内市场, 坚持 控制开发 总量, 以 优化资源 配置、 调 整产业布 局、 增强 技术创新 、 淘 汰落后为 重点, 推 动

14、产业结 构调整 与 升级, 提高 钒钛资 源综合利 用水 平, 走出 一条科 技 含量高、 资源消 耗 低、 环境 污染小 的 新型钒钛 产业 发展道路 ,实现 我 国由钒钛 资源大 国 向强国的 转变。 ( 二)基本原 则 坚持总 量控制与结构调整 相结合 。 立 足国内市 场, 控制 资源开发 总量, 依法合 规建设 产能, 严禁以开发 钒钛资源 为名, 扩大钢铁产能 坚持技 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相结合 。 培 育企业原 始创新 、 集成创新 。 推动企业 联合重 组 、 淘汰落 后产能 、 延长产业 链, 提 高 资源的综 合利 用率。 坚持市 场引导与宏观调控 相结合 。 充分 发挥市场

15、 配置资 源 的基础 性作用, 加强规划 、 产业政 策标准的 引导, 依 法整合矿 山资源, 支 持 符合先进 生产力 条 件的市场 主体发 展 。 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4 和引进吸 收再创 新 能力, 推 进产、 学 、 研、 用协 同合作 。 着力突 破关 键技术瓶 颈, 加 速 创新成果 转化, 提 高资源利 用和技 术 装备水平 , 提 升产品档 次和质 量 ,满足高 端领域 市 场需求, 促进产 业 升级。 坚持合 理开发与资源生态 保护相结合 。 钒钛资源 开发要 与 主要共 伴生稀有 金属产 业

16、化、 规模化 回收同 步, 切实做 好资源 封闭保护 和战 略储备。 注重节能 降耗、 循 环经济和 清洁生产 , 加大污 染治理、 矿 区 生态修复 ,实现 产 业与社会 、环境 的 和谐发展 。 坚持国 内开发与“ 走出去” 相结合。 充分 利用国际 、 国 内两个 市场、 两种资源, 在合理 开发利用 国内资 源 的同时, 支 持企业 通过各种 形式 开发利用 海外资 源 ,形成参 与国际 产 业竟争的 新格局 。 ( 三)发展目 标 到 2015 年, 钒钛产 业结构调 整取得 明 显成效, 在布局 调 整、提 高资源利 用率、 增 加经济效 益、 减少 环境污染 等建设 可 持续发展

17、 钒钛 产业体系 方面取 得 明显进展 。 产业布 局形成集聚效应 。 结合 国土资 源部 矿产资 源节 约与综合 利用“ 十二五”规划 矿 产 资源综 合利 用示范基 地建设 , 积极推进 四川 攀西、 河 北承德 等 产业基地 的深加 工 产业发展 , 基地 内 钛白粉、 海绵 钛和钛材 产量占 全 国消费需 求的 50% 以上, 培育 1 2 个 集资源开 发、 冶炼、深 加工于 一 体的具有 国际竞 争 力的企业 集团。 钒钛生 产平稳增长 。结合市 场需求 和 国内外资 源供给 能 力,到 2015 年,全 国形成 钒制品 9.5 万吨 、钛 白粉 210 万吨、 海 绵钛 15 万

18、 吨、 钛 材 6 万 吨生 产总量 。 产业 基地 形成钒制品 9 万吨、 钛白 粉 104 万吨、海 绵钛 8.5 万 吨、钛材 4.5 万 吨生 产能力。 资源利 用水平显著提高 。钒 钛磁铁 矿 中钒资源 综合利 用 率达到 50% 以 上 , 钛资 源回 收率达到 20% 以上 , 铬、 钴、 镍等主 要共伴生 稀 有金属实 现规模 化 回收利用。 钛铁矿 钛资源回 收率达到 70%以上, 高 钛渣冶炼 钛回收 率 达到 93%以上, 海 绵钛生产 钛回收 率 达到 89%上, 含钒石煤 钒资源 利 用率达到 80% 以上 。 自主创 新实现新的突破 。 通过自 主研 发、 引 进、

19、 消 化、 吸 收和再 创新,提 高技术 装 备水平, 力争在“ 直接还原-电 炉熔分” 工艺、氧 化 钒清洁生 产、 高钛 渣冶炼、 氯化法钛 白粉生产 、 海绵钛 生产、 含 钒 石 煤资源开 发利用 等 关键生产 工艺和 技 术装备上 取得新 突 破, 在高端 产 品研发、 生产和 应 用上有重 大进展 。 高档产 品比例大幅提 升。 钒铝 合金 、 大 飞机和海 洋工程 用 钛及钛 合金等产 品实现 自 主化, 关键 品种自 给率达到 90% 以上 , 氯化法钛 白 粉产量占 钛白粉 总 产量的比 例达到 15%以上,产品 结构 明显优化 。 节能减 排取得明显成效 。 减少 废物产

20、生量和排 放量 , 提 高废物回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5 收利用率 。 到 2015 年, 企 业环保 设施 配套完善 , 污 染物 100% 达标排 放;能效 水平大 幅 提高,万 元产值 能 耗比 2010 年下降 20%。 三、重点 任务 ( 一) 严 格控 制提钒 钢总量 严格执行 钢铁产 业 宏观调控 政策, 在 不新增加 钢铁产 能 的前提 下, 依托产 业基地 内具有资 源和技 术 优势的企 业, 统筹 规划发展 周边 提钒钢铁 企业。 提 钒炼钢产 能保持在 2800 万吨 规模, 其中 :攀西基

21、地保持 1500 万吨提 钒钢规模, 承德基 地保持 1300 万吨提 钒钢规 模 。 严禁借 提钒名义新增炼钢 产能 ( 二) 推 进产 业基地 建设 。 综合产业 基础、 技 术水平、 资 源、 能 源、 物流、 环境、 市场等条 件, 重点开 发攀西 地区钒钛 磁铁矿 资 源, 建设攀 西国家 级战略资 源创 新开发试 验区; 整 顿开发承 德地区 钒 钛磁铁矿 资源; 适 度开发滇 中地 区钛铁矿 资源; 择 优 在湖北选 择一家 企 业作为含 钒石煤 提 钒清洁生 产 试点。 推进 钒钛深 加工产业 链进一 步 拓展和延 伸, 扶持 部分钒钛 产品 深加工骨 干企业 做 精做强。 攀

22、西基地 立足于 已 有的攀钢 集团、 重 钢集团西 昌矿业 公 司、 四川 达钢等企 业,统 筹 基地内其 他企业 的 发展,形 成钒钛 铁 精矿 2500 万 吨、 标准钒渣 60 万 吨、 钒制品 4.65 万 吨、 钛精矿 240 万 吨、 钛白粉 80 万 吨、海 绵钛 4 万吨、钛材 1.5 万吨 生产能力 。 承德基地 立足于 已 有的河北 钢铁集 团 承钢公司, 统筹基 地 内其他 企业的发 展, 形 成 钒钛铁精矿 1800 万 吨、 标准 钒渣 55 万吨、 钒制 品 4.35 万吨、 钛精矿 78 万吨、 钛 白粉 12 万吨、 海绵钛 2 万 吨、 钛材 1 万吨生产 能

23、力。 滇中基地 立足于 已 有的云冶 新立、 云 铜钛业、 云南钛 业 等企业, 统筹基地 内其他 企 业的发展 ,形成 钛 精矿 43 万吨 、钛白 粉 12 万吨、 海绵钛 2.5 万吨 、钛 材 2 万吨 生产能 力。 ( 三) 加 强资 源保护 和综合利 用 积极推进 产业基 地 资源整合 和企业 重 组, 实现资 源优化 配置、 有 序开发、 合理利 用 。 进一步 加大钒 钛 资源勘查 力度, 做 好钒钛资 源储 备工作。 攀枝花 红 格矿南矿 区主要 共 伴生稀有 金属(铬等) 尚未实现 规 模化回收 利用 , 作 为国家重 要战略 资 源储备 , 暂实 行封 闭保护 。 严禁

24、将钒钛 铁精矿作为普通 铁 精矿用于钢铁生产 。 鼓励企 业 利用新技 术、 新工艺适 度开发 利 用低品位 难选冶 矿。 加强对钒 钛生产 废 弃物的综 合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6 利用, 推广 尾矿中 残余有价 金属元 素 高效分离 回收的 产 业化技术, 鼓 励企业对 废钒催 化 剂等二次 钒资源、 废石、 废 酸、 废渣 、 废气等进 行 治理与回 收利用 。 ( 四) 加 快淘 汰落后 产能 力争 2015 年 末淘汰 下列落后 产能: 1. 年釆选 钒钛磁 铁矿 原矿规模 100 万吨 及以下和 没有配

25、 套 选钛工 艺的选矿 项目; 2. 年生产 能力 1000 吨及以下 五氧化 二 钒生产线 ; 3. 平窑焙 烧石煤 提钒 生产线; 4. 敞口式 高钛渣 电炉 ; 5. 单产 5 吨/ 炉以下 的钛铁熔 炼炉; 6. 单线年 生产能 力 2 万吨及以 下硫酸 法 钛白粉生 产线; 7. 年生产 能力 1.5 万 吨及以下 氯化法 钛 白粉生产 线; 8. 年生产 能力 5000 吨以下海 绵钛生 产 线; 9. 无完善 三废处 理或 处理装置 不能正 常 运行的钒 钛生产 设 备。 ( 五) 培 育高 端产品 市场 鼓励产业 基地内 企 业进一步 延伸钒 钛 产业链, 提高产 品 附加值,

26、 打造一批 产品档 次 高、 技术创 新力强 、 具有品牌 优势的 钒 钛产品加 工 企业。 开 展钒电池 开发、 高 品质钒钢 和海洋工 程、 大飞 机制造、 医 疗 器械用钛 及钛合 金 材料等关 键技术 研 究,拓展 国内钒 钛 产品市场 空 间。 完善工 程建设 标准体系, 推广和 普及 400 兆帕及 以 上高强度 含钒 螺纹钢筋 ,扩大 高 效钒基合 金消费 , 促进消费 结构和 产 业结构升 级。 ( 六) 加 速技 术创新 和产业化 应用 建立以企 业为主 体 的钒钛资 源综合 利 用技术研 发和创 新 体系, 支 持企业加 大研发 投 入。 鼓励 企业与 科 研院所、 高等院

27、 校 合作, 实 现优 势互补, 推动氧 化 钒清洁生 产工艺 、 高品质富 钛料生 产 工艺、 新 型氧 化反应器 、 沸腾 氯 化工艺及 装备、 金 属钛提取 新工艺 、 高炉渣中 钛提 取与相关 技术、 直 接还原-电 炉熔分 工 艺提钒提 钛技术 、 高品质钛 及 钛合金材 料制备、 红格矿铬 的开发 利 用等一批 重大核 心 技术研究, 实 现重大技 术突破 。 加速创新 成果转 化 , 支持企 业实现 资 金变技术 、 技 术变资金 、资金 变 为更高层 次技术 的 良性循环 。 ( 七) 强 化节 能减排 和环境保 护 大力推动 钒钛生 产 节能减排 新技术 的 研发应用, 降低

28、开 发、 生产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7 过程中资 源、 能 源 消耗。 建 立健全 企 业能源管 控体系 , 提高能源 利用 水平。 建 立减排 监 控体系, 加大对 重 点污染源 执法检 查 力度, 减 少污 染物排放 ,改善 生 态环境。 依法严 格 节能评估 审查和 环 境影响评 价。 四、规划 实施 ( 一) 严 格市 场准入 钒钛资源 综合利 用 产业基地 项目要 满 足以下条 件: 钒钛磁 铁矿利用 。 年 采选能力 不低于 300 万吨且 必须配 套相 应规 模的选钛 工序, 选 矿钒资源 回收率 不

29、 低于 90%。(低 品位 难选冶矿 不 低于 50%) ,钛 资源 回收率不 低于 20% 。铬、钴 、镍等 主 要共伴生 稀 有金属实 现规模 化 回收利用。 使用钒 钛 铁精矿必 须以钒 资 源回收为 前 提。 采用“ 高炉炼铁- 转炉提钒”工艺, 高 炉有效容 积达到 1200 立方米 、 吨铁钒钛 铁精矿 配 比 70% 以上, 提 钒 转炉公称 容量达到 100 吨、 钒回 收率 80%以上 ;采 用“ 直接还原-电炉 熔分”工 艺,年处 理 钒钛铁精 矿 达到 60 万吨 ,资源 综合利用 水平不 低 于“ 高炉炼铁-转炉 提钒”流程。 五氧化 二钒生产 。 新 建五氧化 二钒生

30、 产 装置单线 年生产 能 力不低 于 3000 吨, 钒回收 率 80% 以上, 实现 废水零排 放和尾 渣 综合利用 。 高钛渣 生产 。 新建高 钛渣生产 线须采用 25000 千伏安 以上封 闭式 / 半封 闭式电 炉, 酸 溶渣吨渣 电耗 2300 千瓦时以 下, 氯化 渣吨渣电 耗 2800 千瓦时 以下。 钛白粉 生产 。 氯化法 钛白粉生 产企业 年 生产能力 达到 6 万 吨及以 上, 单线 年生产 能 力 3 万吨 及以上 。 鼓励新建 、 改扩 建 氯化法钛 白粉 项目,配 套建设 大 型氯碱装 置、空 分 装置,钛 回收率 不 低于 92%。 在严格控 制新增 产 能的

31、前提 下,改 造 升级现有 硫酸法 钛 白粉生产 线, 配套建设 硫酸制 备 装置和废 酸及亚 铁 综合利用 装置, 符 合 清洁生产 技 术要求, 钛回收 率 不低于 83%。 海绵钛 生产 。 新 建 海绵钛装 置年生 产 能力 1 万吨及以 上, 须釆 用 全流程工 艺, 配套 镁电解多 级槽及 镁 氯闭路循 环等先 进 工艺技术, 吨 产品能耗 7 吨标 准煤 以下。 ( 二) 实 施有 保有压 融资政策 加大对产 业基地 金 融支持, 对规划 内 项目,以 及实施 资 源整合、 企业重组 、发展 高 端产品深 加工的 企 业,在 发行股票 、 企业(公司)债 券、 中期 票据 、 短

32、 期融资券 、 银行 贷 款以及吸 收私募 股 权投资等 方面 给予支持 。对违 规 建设和产 能落后 企 业,实施 融资限 制 。 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8 ( 三) 严 格供 地用地 管理 大力推进 集约用 地 , 严格土 地供应 管 理。 依据 产 业结 构调整指 导目录(2011 年本) ,对鼓励 类项目 , 予以重点 保障用 地 ;对限制 类 项目, 一 律不得 供 应土地。 支持企 业 积极做好 矿损土 地 复垦、 闲 置土 地利用, 对土地 利 用集约化 程度高 的 企业,优 先审批 建 设用地指 标

33、。 ( 四) 鼓 励尾 矿废弃 物综合利 用 研究制定 尾矿、 废 弃 资源的综 合利用 和 先进技术 产业化 的 专项扶 持政策, 对 利用效 率高的企 业或项 目 在专项资 金安排、 资源配置 等方 面给予鼓 励。 对暂 不具备回 收技术、 经济成本 高的尾 矿 和废弃物 做好 安全存放 , 严禁 作为普通 尾矿和废弃物处理。 ( 五) 推 进直 购电交 易试点 完善矿山 环境治理 和生 态恢复责 任机制 , 加强尾矿 库治理 及 环境修复 。 推进符合 条件的 钒 钛生产加 工企业 与 发电企业 开展直 购 电交易 试点, 优 化配置 要 素资源, 促进节 能 降耗, 实 现资源 与 能

34、源的协 调发 展。 ( 六) 加 强宏 观引导 和行业管 理 政府部门 要及时 制、 修订和颁 布钒钛 产 业规划、 产业政 策和 标准, 加强产业 先进生 产 力发展方 向的指 导; 建立健全 信息发 布 制度和行 业 预警制度 , 积极发 挥协会在 信息交 流 、 行业自 律、 企业 维权、 科 技创 新等方面 的作用 , 引导产业 发展。 ( 七) 及 时总 结和宣 传推广 注重产业 基地建 设 成效, 提炼 好的经 验和做法, 加快形 成一批技 术标准和 规范, 总 结科学合 理的生 产 管理模式 , 加大 宣 传力度, 及时 报道基地 建设的 进 展情况和 取得的 突 出成绩, 切实

35、发 挥 示范带动 作 用。 国家发展 改革委 将 会同有关 部门尽 快 制定相关 政策措 施 和实施 范围, 并 加强指 导 和监督检 查。 产 业 基地所在 省、 市 的 有关部门 要按 照各自职 责, 结 合 实际, 明 确责任 主 体, 细化 落实本 规 划提出的 主要 目标和重 要任务 , 制 定具体落 实方案 , 报 国家发展 改革委 确 认后实施 。 钒钛资 源综 合利 用和 产业 发展“ 十二 五”规划 国家发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二一二年 七月 9 名词解释 1. 钒钛资 源综合 利用 产业基地 : 指具 有 钒钛资源 优势, 拥 有较强 的科研开 发力量 和 技术实力 ,已具 备 一定产业 基础的 地 区。 2. 标准钒 渣:指 含 钒 10% 五氧化 二钒 的钒渣。 3. 钛精矿 :指含 47%二氧化钛的 钛精 矿。 4. 钒综合 利用率 : 100% m A = 式中: 钒资源 综 合利用率 ,% ; m标准钒渣产量, 万吨; 标准钒 渣 含钒量,% ; A钒钛磁铁矿原矿开 采量, 万 吨; 原矿钒 平 均品位,% 。 5. 钛资源 回收率 : 100% B A = 式中: 钛资源 综 合利用率 ,% ; B钛精矿产 量,万吨 ; 钛精矿 品 位,% ; A钒钛磁铁矿原矿开 采量, 万 吨; 原矿钛 平 均品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