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097286
  • 上传时间:2019-10-09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doc
    资源描述:

    1、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我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是人格培养、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让每位学生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诵读和欣赏经典古诗文的习惯,既能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古诗文的内涵,受到良好的礼仪文化教育,又能继承、发扬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因此用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孩子的人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好古诗文,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性。面对如此繁重的古诗学习任务,如果不让孩子在快乐

    2、中学习,一味敦促其死记硬背,这无异于苦役,还会挫伤学生对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把古诗及诗意一齐交给学生,要求其死记硬背,让学生都怕了老师,也怕了古诗,而且效果也不怎么样。由上可见,在古诗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尽管小学阶段古诗文学习任务繁重,如能激发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就另当别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好学。这正如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所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是催促一个人去做事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要让学生不把学习古诗文看作是苦差事,那就要培养

    3、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古诗当成一种需要,一种享受。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与方法。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策略就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从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培养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读。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谓反复诵读能领会文章旨意。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提到:“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理论上讲,读,表面上看,只是学生的一种有声或无声的行为;从心理学看,读时潜蕴在大脑深处的语言感悟

    4、能力,即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分析、整理、概括等能力,却构成了语言能力的核心。因此,我在古诗文教学时,首先强调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直到读熟为止。当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诗歌朗读节奏是关键。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诗节奏停顿的小技巧。背。学习古诗,积累是重要目的。也就是说,学习了古诗,懂得了古诗的蕴含的音韵,那么,在谈话、写作的时候,欲引用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这才是工夫,学习古诗是为了运用,而不是让学生成为长腿的书橱。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不积累古诗,谈何容易呀?所以,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诗又是关键。(一 )、课内诵读经典的途径1.开展课前十分钟诵读。我们利用每节课课前 2、

    5、3 分钟让学生诵读,并且列入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年背诵古诗文 80篇,小学阶段共背诵古诗文不少于 500 篇。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篇目大大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数目。 2.开展古诗星级测试。我校建立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星级制度,规定了考核要求,制定了小学古诗文诵读过级实施方案以及测试标准。每年 56 月份,我校组织并培训科任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古诗文过级测试。过级测试要求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背诵自己所在年级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教材中的 6 首,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要求过 2 级,6 年共过 12 级。只有熟练背诵全本教材上的古诗文,才能顺利通过。 (二) 、课外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途径

    6、1. 营造社会氛围。儿童心理是很注重模仿的,如果他们看到很多人都在读古诗文,就会产生诵读的兴趣,所以营造人人读古诗的社会氛围,会使学生的诵读兴趣大大提高。2. “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学生读得愈好就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学生的这种“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他们有进步,教师就应当加以赞赏,使学生保持诵读的兴趣。3. “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诵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在于读的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回答花样多了,学生自然会感兴趣。故事引导,理解诗意。故事是儿童的最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古诗也不外乎写景叙事抒

    7、情,基本上可以改编为故事。采用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挥想像、进而理解诗意,这是我的一个大胆尝试。即教师先出示一个故事(也可让学生自己讲故事) 。然后再让学生讲这一个故事,要能复述故事梗概。例如:我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时,采用故事(教师自编):元二是唐朝的一个官吏。一天,皇帝派大臣到元二家宣读圣旨:命元二出使安西。元二就要远行了。好友王维快马加鞭来到渭城,送别元二。这天清晨下了一场小雨,润湿了路上的尘土,旅店旁的一棵棵柳树也被雨水冲洗得更加青翠欲滴了。王维在为元二饯行的酒桌上,含泪语重心长的说:“老朋友,请再喝完这一杯美酒吧,等你走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像我一样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8、 ”临别时,王维说:“ 在外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元二拱手作辑,转身离去。只有老友王维还伫立在那里,默默为他祝愿:“元二,祝你一路平安。 ”故事熟悉之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出诗意。 (这适合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给出其大意。 )故事引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诗意(故事内容就是对诗意的诠释) ;还可把枯燥的诗意讲解化作趣味性的领悟。作业巩固,深化理解。在大力倡导为学生减负的新课改精神背景下。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科学、精炼、高效的原则。我认为在古诗方面,两种题型足矣。一是读背、默写古诗:二是将古诗改写为故事(改写时学生可充分发挥想像,写得有血有肉最好) 。

    9、这样的作业,既积累了古诗,巩固了诗意,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举两得。还还至于加大学生的作业量。三、课外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拓展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光是教材编排的诗歌,我认为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也就是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学习技巧运用到独立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能有体会到学习成就的快乐,这才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我在课外给学生提供了供其学习的诗歌。1、选择诗歌的原则是贴近生活,浅显易懂。我为学生挑选的诗歌:有古诗中有不少是贴近儿童生活,而又没有选入教材的;有写(包含)春夏秋冬、日月山水、梅兰竹菊的诗歌;有写离情别绪的;有思乡思亲的;还有一些包含浅显哲理的诗歌等。这些诗歌

    10、是分门别类的。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当然,也是为学生积累不同的素材打基础。2、我把选好的诗歌提供给学生,一般每周一首,附上学习的要求。 (要求:积累诗歌,这包括读读背背、默写;说说诗歌写了件什么事,或描写了什么场景,或是阐述了什么道理等。你能把它改写为小短文吗?)每周老师都利用语文课进行适当的学习交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去学习。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 ,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从古诗文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中汲取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精华,充分领略汉语言微言大义的魅力,体验余韵悠长的、咀嚼不尽的文学之美。俗语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教学要得法。 ”我还将努力的探索,实践。培养起学生学习诗歌

    11、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多学诗歌,去享受到古诗文中的思想精髓,去享受审美的愉悦,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诗歌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继续宏扬其魅力,滋养一代代的中国人。让更多的学生在记诵经典、沐浴圣人先贤思想恩泽的同时,逐渐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明理崇学的翩翩少年君子。 1.2 可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优美的古诗文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诵读这些名篇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弄通文言语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使学生便于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教古诗文,常常离不开对疑难词句重要语段的翻译。

    12、教师在课堂上点出了课文重点词句的翻译,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语境体会、理解和记忆。并且在诵读中,还可形成良好的语感,既理解了课文,又领会了作者的情感。做到文感和情感的统一。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2)可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我们学的古诗文,大都是作家的经典之作,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如古代四言诗的典范诗经硕鼠;古代议论文的典范荀子劝学,史传文学的经典廉颇蔺相如列传;五言律诗典范杜甫的春望等,这些名著不仅是古代语文的精品,也是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它浓缩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对自然、人生、社会、科学、艺术、哲学等文化积淀,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意志和品质。所以,我们在学习

    13、这些古诗文时,不但学习了其中虚词、实词灵活多样的用法,还学习了动词的活用、介词结构后置、疑问代词后置等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学习了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3)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快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可以做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如“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望洋兴叹” 、“完璧归赵”、“不求甚解” 、“锲而不舍”、“ 贻笑大方” 、“ 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等等,这些词句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字字珠玑,脍炙人口。我们的老一辈学者们,无不具有浓厚的文言文功底,他们之所以这样就是诵读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学生们更应该利用得天独

    14、厚的记忆力,熟读成诵名篇,从而奠定起“满腹经纶”的基础。(4)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 写”,一些学生就是因为积累的材料少,无话可说,因此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多诵读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在写作时就会自觉的运用,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此外,古人的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学生写作时也可以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1 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 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激发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热情,是我们师者的关键问题所在。(1)把讲与读结合。笔

    15、者在进行古文教学时,对文中每个段落都要先讲解重点的字、词、句,再由学生参与译文理解文意,讲后一段读一段。先是笔者来范读,学生再进行全班齐读或单独诵读或小组诵读。(2)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背诵。笔者主要采用“背诵接力 ”、“默写比赛” 、“小组竞争”、“小组个人评优” 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热情。“背诵接力”就是用接力式背诵,每组抽一个人开始背诵,前一人出现差错或者遗忘时,小组其他同学接续,看哪一组用的人少。“默写比赛”就是全班同学同时默写,学生互改,小组总评分,选出得分最高的同学和小组。“小组竞争”就是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读、背、默写比赛,以代表成绩记入小组成绩,评出先进小组。“小组

    16、个人评优” 就是每次竞赛都记下小组个人成绩,一阶段后进行总评,选出小组优胜个人。通过这些宽松,有趣味的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精神集中的状态,激发、提高他们诵读的兴趣。(3)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时,常会情不自禁的被作者描绘的情景所感染,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个情感契机,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以至在诵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词中运用比兴手法,“借水怨山 ”,作者以眼前景(清江水和无数山)道心上事(追忆金兵往事,感叹中原沦亡,壮志难酬),达到了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词的开头一句就把词境从百里外的郁孤台,收至江西造口的江清水,紧接着“行人泪” 三个字直点造口当年之事。词人身临宋太后隆祜及宋高宗被金兵追至之地,愤金兵之狂,羞国耻之未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因怀想隆祜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遥望汴京,然而,被无数青山重重遮住,望不见也。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郁苦凄迷的景中,理解作者的愤慨之感,才能在诵读时做到声情并茂,如临其境。2.2 加大诵读古诗文在考试中的比重,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已往的考试中,我们只侧重于对字、词、句子的翻译、理解,考查背诵的内容较少,笔者认为可以加大一些比重,引起学生对诵读的重视。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督促学生加强诵读,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在诵读中,积累文学精华和思想才富,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做到“下笔微云超泰山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0972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