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读《特洛伊》有感.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97086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特洛伊》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特洛伊》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特洛伊》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特洛伊》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特洛伊》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读特洛伊有感学 院:化学化工看了特洛伊之后,我不禁沉思。英雄?何谓英雄?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斗争令人钦 佩的人?上下唇一错开就呼之而出的“英雄”二字让多少热追寻,敬仰,如久旱大地上迎来 的甘露给皮鞭下苟且偷生的人们以生命的滋润。可,“英雄”二字有沾上多少血腥和阳谋、阴 谋,本是一股正气的英雄又有多少无奈与哀伤。英雄,远不如字面那么荣耀,英雄就是那广 场上的雕塑 -对敌人已经没有震慑,却给亲人造成永久的伤害。 英雄气短,一如怒放的昙花,极盛之时却是凋零之时。 特洛伊中阿喀琉斯乃希腊神话 英雄之列的翘楚,他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唯一半人半神,除却脚踵,周身刀枪不入,在特洛

2、 伊战争中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军转败为胜,英勇神武可见一斑。然而天妒英才, 阿波罗中伤其脚踵而亡。阿喀琉斯之死虽是命格所致,但无疑不充斥着阴谋和政治的味道。 他和赫克托耳一样,是一场血腥政治的祭品,他的人生是一曲激昂尔又悲戚的英雄之歌,谱 写在希腊统治者的征途上。 从古至今,人们就不停的发动战争。有的为权利,有的为荣誉,有的为光荣,有的则为 爱情。特洛伊战争起因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对斯巴达王后海伦钟情,二者私奔,却无意挑战 了墨捏拉尔斯和阿伽门侬的尊严和荣誉,因而,夺妻之恨激起了所谓的大好男儿的怒火,一 场毁灭文明的战争势不可挡。我们不能指责帕里斯轻薄无能,我们也不能咒骂海伦水性杨 花

3、,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仅仅是战争的一个导火索,喷薄的鲜血和飘逝的灵魂让他们在罪 孽中挣扎,在苦海中沉沦,而谁有可曾想或许阿伽门侬手舞足蹈地窃喜自己对权利的渴望终 于有了突破口-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便可以挥师特洛伊,土地,财富,女人,权力,荣誉, 接踵而至,思及此,他心里又何曾不暗自拜谢帕里斯呢!可悲啊,世人在指责这场灾难的始 作佣者时却又往往忽视了那幕后操纵的黑手。但凭统治者的一句话,千百个家庭妻离子散, 千百个男儿血洒疆场,千百里大地白骨掩道,鸡犬匿迹。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贪欲和权利 一旦占据理智-特别是位居高位者-付出的代价就不是一人成魔那么简单了。回望第二次 世界大战,希特勒军国主义思想极

4、度膨胀,妄想大振德威,独霸世界,他疯了,世界也疯了, 一片疯狂之中,血染江河,硝烟滚滚,断壁残垣,伏尸百里,多少英雄白头,多少将军断首。往日报国的凌云壮志成了统治者满足贪欲的工具,历史的洪涛中谁又会膜拜纳粹的刽子手?本以为一腔热血必将铸就丹书铁卷,却不曾想总成历史罪人,其间的政治阴谋和机缘巧合谁 又能道的清呢! 阿喀琉斯无疑是个英雄,但他却也是个悲剧。他在无法选择的命运和自我内心间挣扎。 他是众人宠爱甚至崇拜的战神,血气方刚,是力量的化身。可他注定是个战士,他生存的唯 一目的就是为了战争中的荣誉。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为某人而战,我是为希腊而战,我 是为希腊的战士和他们的妻儿而战。他言明不属于

5、任何国王,只为荣誉。他憎恨战争,期望 安宁快乐的生活,但又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怀拥美人,手握美 酒,没能换来和平,只得到帕特洛克罗斯战死的噩耗。命运再次把他推到战争的浪尖,振臂 一呼,特洛伊十二名战士瞬间丧命,而他化作地狱罗刹,在战争中兴奋若狂,践踏生灵,涂 炭无辜,他用鲜血染红胜利的荣光,他用死亡点燃复仇的篝火。他一面向世界展示他的百战 百胜,赫赫战功,一面告诫世人他有多么残忍和血腥。此刻的阿喀琉斯顿时化身阿伽门侬手 里阴寒的利剑,披荆斩棘,摘取那血与泪浇灌而成的胜利果实 死在阿波罗的箭下未尝不 是他最好的归宿。功高必震主,走狗烹,良弓藏,与其在阴谋勾当中长眠,不如

6、在战争沐血 中永生。阿喀琉斯的死不仅是政治权术的结果,同时也是他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的悲剧。当时正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言行更多的服从与时代舆论,接受当时的 道德规范,以氏族和部落的利益为最高。所以当希腊联军频频失利之际,他又不得不继续出 战,试想,一旦希腊不复存在,他阿喀琉斯又怎么存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阿喀琉斯的 敌对站营中赫克托耳同样有着高贵而悲戚的命运,他承担了弟弟帕里斯的责任,他立志维护 荣誉,爱护妻儿,保卫家园,却又不得不勇敢坦然的走向死亡。这样的战争阴云,掠夺屠杀 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惺惺相惜,厌恶战争,憎恶死亡,却又是被万人景仰的勇士;他们向往 着安宁和平的生活

7、,不仅是满足个人,更是希望这个世界有着美好光荣的时刻,可他们又总 是被责任和命运鞭策驱使着扑向战场。刀起剑落,热血喷溅,而厮杀的胜利和战争的荣誉中 却早已不见了他们的音容。奥登在阿喀琉斯之盾中这样写道:她从他肩上看过去/寻找 葡萄和橄榄/大理石、秩序井然的城市/深红色大海上的船帆/但是,在闪闪发光的金属 上/像铅块一样的天空/和人造的荒凉的空地/毫无特色的平原,发黑、光秃/没一片草叶, 没有邻居的足迹/没东西进餐,没地方就坐/然而在那空寂的荒地/难以理解的众人却在 聚集 /百万只眼睛,百万双靴子/没有表情,列队等待着一个标记/没人露面的声音从空 中飘出 /统计资料表明,有些原因/说出来像这块地

8、方一样干燥、平板/不愉悦任何人物, 不讨论任何事情/一队接着一队,迎着云雾般的灰尘/他们齐步走开,忍受着一个信仰/他们结果必然会在某处遭难/她从他肩上看过去/寻找宗教仪式上的虔诚/、戴上了花环 的白衣姑娘/奠酒以及别的祭品/但是,在闪闪发光的金属上/本来应该是祭坛/可是在他 那摇曳的炉火下 /她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有刺的铁丝困住了专横的地方/烦躁的官员 们躺在那儿(说着趣闻)/天气炎热,哨兵们汗流浃背/一群正派的普通百姓/从外面观 看,既不移步也不出声 /就像三个暗淡的图像/笔直地绑在钉于地上的木桩/这个世上的 群众和帝王/都有着分量,而且分量始终一样/但都躺在别人的手上;他们渺小/不能期

9、待帮助,也没有人肯来帮忙 /他们敌人想做的一切已经做完/他们的羞耻无与伦比;失去 自尊/在肉体死亡之前,灵魂就不再生存胸膛闪闪发光的忒提斯灰心丧气地大 声哭/责怪上帝迁就她的儿子力大无比的阿喀琉斯/他铁石心肠,残忍地杀人/但他 已经无法永生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场战争的真正起因,要归结于三位女神的争斗。众神之母赫拉,智慧之神雅典娜,爱神阿弗洛忒特,为了得到一个献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争执不下,大家最后挑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做评判。三位女神分别向帕里斯王子“行贿” ,允诺赐予他权力或智慧等好东西,可由于阿弗洛忒特允诺帕里斯王子可以得到天下最美的女人的爱情,

10、所以,爱神获得了金苹果,而做为奖赏,帕里斯得到了斯巴达王后海伦的爱情,也为特洛伊屠城埋下了祸根。在神话中,众神之母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海神波赛冬、消息之神赫耳墨斯等支持希腊联军人,而特洛伊的守护神则是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月神阿耳忒弥斯等等,他们分为互相敌对的两派,当然是因为宙斯的许可,因为自己的喜好,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神祗们参加作战,阿喀琉斯必然会违反命运女神的规定而征服特洛伊城”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斯威布) 。不必多举例,我们便可以知道,这一场特洛伊战争,从来与神话共存,我们所知道的,是一个由命运与众神共同操纵的战争,神和人,都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和指示。可是电影特洛伊导演沃尔夫冈

11、彼德森却做了一个决定,他不会让任何神出现在电影之中唯一出现在影片中的神祗,阿喀琉斯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也只是一个年华老去慈爱的母亲形象。既然导演不想让神的力量影响这场特洛伊之战,那么,他便必须为这场战争的始末,找到合乎事物发展的矛盾的必然因素,设计出还原人性真实的情节冲突来。于是,电影首先肯定了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善的情感。如海伦和帕里斯,他们真挚的爱情与爱神的贿赂无关,他们相爱是因为海伦与墨涅拉俄斯的婚姻早已感情破烈,粗俗而好战的墨涅拉俄斯根本不懂爱惜美丽而且感情丰富的妻子。为了爱情,帕里斯带走了海伦,甘愿与她同生共死。而为了骨肉亲情,赫克托耳王子与普里阿摩斯王明知和平条约被毁之后必然是残酷的

12、战争,也没有把海伦交回给斯巴达国王。相对于至真的爱情,至善的亲情,影片也没有忽略人性中由来已久的野心与欲望。以希腊联军的统帅野心勃勃的阿伽门农为首的希腊人,想扩张势力范围,企图控制整个爱琴海,掠夺更多的财富和奴隶。因而,这场战争一旦开始,就只能是你死我亡的掠夺与反掠夺的战争了。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或许真有其事,可是,能够持续十年之久而作战,除了扩张权力,除了实现野心,除了掠夺财富,我想,没有更合理更有力的解释。可以说, 特洛伊在战争的源头这里努力还原了人性中善与恶的真实(但绝非历史真实,因为,这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去诠释公元前十三世纪的一场神话般的战争) 。虽然特洛伊在宏大的战争场面和开阔险恶

13、的自然背景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我想导演关注得更多的是影片对“人”该如何肯定,影片中的“人”该如何在舍弃了神的因素之后,继续这场壮烈的战争。影片中,阿喀琉斯在自己的帐幕里,对被俘的特洛伊女祭司帕里塞伊斯说(大意如此):“其实神羡慕人,因为人的生命有终结的一天,所以人们努力在今天争取自己想要东西,于是,现在的每一天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不错,正因为清楚知道生命的短暂,所以要将自己的生命的每一刻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古希腊神话里,歌颂了无数与自然,与天神,与怪物,与命运斗争的英雄,因为,他们显示了“人”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在克服着种种不可能战胜的困难,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的极限。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

14、为什么古希腊人会如此崇拜英雄,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阿喀琉斯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希腊人竟会如此欢声雷动,士气竟会如此受鼓舞。我们知道,张扬个性与自我的现代人类不可能对英雄有着古希腊人一样的情结,可是,这部影片在这个人类不断地丧失对自身信心的时代,在整个世界迷漫着一股悲观主义情绪仿佛又要重新寻求宗教弼护的时代,又一次肯定了人类存在的积极意义,也许在导演看来,并非不合时宜吧。为了充分肯定“人” ,影片不但没有让神参与这场战争,而且在许多细节在刻意地否定了“神” 。影片中有两个细节,颇值得玩味,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两次听从神喻,都以不幸告终。第一次,他没有理会赫克托耳王子的暂时休战建议,听从神官的神喻主

15、张偷袭,结果导致原本已打算离开战场的阿喀琉斯重回战场复仇,而后特洛伊痛失勇士赫克托耳;第二次,他又没有理会帕里斯王子焚烧木马的建议,听从神官的神喻,把木马运进了特洛伊城,最终导致了希腊人残酷地大肆屠城。城毁了,回想老国王,总是念叨的那句:“如果这是神的旨意”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喻。从头到尾,他们的命运,不正是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吗?如果不听从那愚蠢无比的所谓神喻,他们何至于遭到这样残酷的失败?战争与政治往往相辅相成。战争是流血的战争,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为荣誉而战的英 雄便成了被政治牵线的木偶,任其摆弄,死生由命。对不朽功业的渴望让阿喀琉斯成为阿伽 门侬政治权术下的一枚棋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让赫克托耳成为政治网络下的一名木偶,双 双亡于战争,为政治流血,杀生成仁,为他人做嫁衣裳。 为了权利和荣誉,两个国家交战了;为了荣誉,千万人赴汤蹈火;而为了爱,一个国家 被彻底毁灭。这就是特洛伊之战,这场为爱而起为爱而终的战争,这场最打动人心的战争, 这场历史上最名不正言不顺的战争,这场成就一代英雄的战争。但,英雄没错,错的只是这场战争,这场政治权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