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城重庆介绍.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9594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城重庆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城重庆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城重庆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城重庆介绍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 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 2 至 3 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公元前 11 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 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 。

2、公元 1189 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 ,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 800 余年。明玉珍(13311366),因崇信明教改姓“明“,湖广行省随州 (今湖北省随州市)人。元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奉命西征,四月攻占重庆,剿除四川元军,确立对四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仍奉 “宋“为国号。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庆称皇帝,国号“夏“,改元“ 天统“,以重庆为国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权。历时 9 年,明洪武四年(1371)被朱元璋所灭。1937 年至 1945 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1937 年

3、 11 月 20 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12 月 1 日正式在重庆办公,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1940年 9 月 6 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古到今共有三国建都于重庆,分别为巴国都、大夏国都、民国陪都,自此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1891 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 年重庆正式建市,第一任市长为潘文华。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2 年 8 月,恢

4、复四川省,重庆仍为直辖市。1954 年 6 月,西南大区撤销后重庆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 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 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 年 9 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现重庆市万州区) 、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 年 3 月 14 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于 1997 年 6 月 18 日正式挂牌。重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从此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人民路学田湾,于 1

5、951 年 6 月破土兴建,1954 年 4 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也是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建筑物之一。 整座建筑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 6.6 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 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 65 米,大厅净空高 55 米,内径 46.33 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五层挑楼,可容纳 4200 余人。人民大礼堂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以柱廊和双翼相配,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人民大礼堂外观像放大的北京天坛,碧绿的琉璃瓦大屋顶,大红廊柱,白色栏杆,重檐斗拱,画栋雕梁,色彩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壮观。建筑仿天坛有祷祝“国泰民安”之意。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一精美奇

6、巧的东方式建筑。1987 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经典著作比较建筑史收录我国当代 43 项建筑工程,将该建筑排列为第二位。 鹅岭公园 位于渝中区长江一路。鹅岭原名鹅项岭,其地处于长江、嘉陵江南北挟持而过的陡峻、狭长的山岭上,形似鹅颈项,故而得名。环抱重庆半岛的两江在这里距离最近。相传蜀汉太守李严曾想于此凿穿高崖,连通两江。鹅岭背倚山城,高挑出世,挟两江而西望,览尽雄、险、旷、秀的自然风光。1958 年,重庆市政府对礼园旧址扩地修缮,新建楼台亭榭,广植林木花草,命名为“鹅岭公园” 。园中有绳桥、虎台、江山一览台、盆景园、瞰胜楼(两江亭) 等景点。鹅岭公园位于重庆半岛最高处,瞰胜楼(两江亭)高耸九重

7、,登楼远眺,两江风光尽收眼底,入夜观灯海,更是绝佳去处。清末宣统年间,云南恩安盐商李耀廷父子羡鹅岭之奇美而于此营造园林,名其曰“礼园” 。这是重庆最早的私家园林。李氏友人清侍御赵熙曾书赠“鹅岭” ,刻石立碑。礼园建成之初,即有“园极亭馆池台之胜”的说法。光绪年间进士宋育仁题礼园亭馆诗,所谓“步虚声下御风台,一角山楼雨涧开。爽气西浮白驹逝,江流东去海潮回。俯临木杪孤亭出,静听涛音万壑哀” ,对礼园风光描摹颇有传神之处。 朝天门 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 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 17 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 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 。因此门随东逝长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于此迎御差,接圣旨,故名“朝天门” 。 1891 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 1927 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撤除。1949 年“九二”火灾使朝天门附近 2 千米的区域化为一片废墟,从此,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 今天的朝天门客运码头,新建宏伟的朝天门广场,是俯看两江汇流,纵览沿江风光的绝佳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