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87045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气运动教案设计【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材分析】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因此本单元教材紧密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这条主线。本节内容实用性强,通过学习大气运动可以理解风的形成,了解全球大气运动状况。本单元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既联系实际又有指导实际的作用。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注意前后连贯,联系实际,充分运用读图思考题。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运

2、动最基本的形式热力环流(及其形成过程) 。2.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的绘制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2.通过绘制风的形成示意图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掌握风的形成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自探求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1.热力环流原理及例证。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教学难点】1热力环流 2三圈环流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模拟法、讲授法【学法指导】总结规律,画图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板

3、书】三、大气的运动【故事导入】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 6 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的良机。诸葛亮依计划将司马懿之众引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提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失”在哪里?过渡:要解答此问题,应了解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师生合作探究】热力环流1与热力环流有关的几个概念: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形成的面。等高面:空间海拔高度值相等

4、的各点所形成的面。通过图示分析出气压与海拔的关系: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 1 图 2 图 3(1)若 A、B、C 三地受热均匀(如图 1) ,则:三地气温、气压都相同,三地上空同一等高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互相平行,大气无运动。(2)若 A 地受热(如图 2),则:A 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 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 A地较小,B、C 两地较大,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 A 处,等压面向下凸,在气压较高的 B、C 处,等压面往上凸;高空等压面相反。(3

5、)在高空,空气由气压高的 A 上空向 BC 上空两地扩散,近地面空气从BC 两地流回 A 地,以补充 A 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总结热力环流过程: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教师提供不同的局部热力环流情景,让学生上黑板动手画出完整的热力环流,通过多点气压值的比较得出结论: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垂直运动的原因,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由于冷热原因引起的近地面符合热低压、冷高压,高空气压值和近地面相反。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比较;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

6、压。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高”原则:气压值高的地方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值低的地方等压面向近地面凸出。3.常见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然后由学生自己绘制夜间相应热力环流示意图。(1)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热容量小,白天获得太阳辐射,近地面的陆地要比同一纬度的海洋增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气温低产生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使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的热力作用相反,近地面形成陆风。 (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和同海拔高度谷内上空大气比较增温更强烈,暖空气沿坡上升,B A C B A C冷冷 热低

7、高 低B A C低 低低高 高高形成谷风;夜间山坡空气迅速冷却,沿坡下滑,流入谷底,形成山凤。知识运用 解释司马懿逃生、诸葛亮“失”的原因。 (山谷风原理)(3)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小结】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生阅读教材“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此图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含义以及绘制的方法。并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板书】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风的方向(学生阅读教材关于“二力平衡的风向”示意图或教师展示二力平衡的动画过程)教师讲解二力达到平衡的过程中,

8、风向如何偏转,当二力平衡时,风向的特点,并向学生说明,在实际的大气运动中,这种风向只在高空,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而在近地面,必须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因此风向是在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达到平衡后才可能稳定。(学生阅读教材中“一月海平面的等压线和风向”图)教师指导学生绘制闭合等压线中三力平衡时的风向,并引导学生总结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空气运动的规律。 受力情况 风向高空风近地面风【板书】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导入新课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各是哪里?(教师用地球仪和纸条进行实验模拟并同步绘制板图,最后展示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

9、思考)赤道附近地区获热最多,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极地附近地区终年或热较少,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不考虑地表起伏和海陆分布,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板书 三圈环流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圈环流模拟演示过程并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比较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成因上的差异?比较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的差异?由于近地面高低气压的分布极地转偏向

10、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如何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否不会改变?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什么性质?板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1 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大陆为例,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承转】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与之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区却是沙漠广布?板书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一 月七 月、4、A、B、C、D-、-、60N30N亚 欧 大 陆、 、蒙 古 -西 伯 利 亚 高 压 阿 留 申低 压冰 岛低 压 、亚 洲 ( 印 度 ) 低 压亚 速 尔高 压 夏 威 夷高 压冬夏冬 夏【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