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古典概型(一),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 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 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 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 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 子,分别记录“1点”、“2点”、“3 点”、“4点”、“5点”和“6点”的次 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 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 科代表汇总。,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课前布置任务,以数学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 教师最
2、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题: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例1 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树状图,分析:为了解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字典排序的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我们一般用列举法列出所有 基本事件的结果,画树状图是列 举法的基本方法。分布完成的结果(两步以上) 可以用树
3、状图进行列举。,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观察对比,找出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2)如图,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面内所有的点,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虽然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
4、“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一个条件。,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7个,而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即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二个条件。,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实验一中,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与反面朝上的概率相等,即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P(必然事件)1 因此 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 即,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在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
5、率如何计算?,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在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试验二中,出现各个点的概率相等,即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 反复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我们有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P(必然事件)1 所以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进一步地,利用加法公式还可以计算这
6、个试验中任何一个事件的概率,例如,P(“出现偶数点”)P(“2点”)P(“4点”)P(“6点”) + + = = 即,(1)在例1的实验中,出现字母“d”的概率是多少?,根据上述两则模拟试验,可以概括总结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为:,(2)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1)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 (2)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除了画树状图,还有什么方法求基本事件的个数呢?,提问:,出现字母“d”的概
7、率为:,提问:,归纳:,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例2 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察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即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古典概型。如果考生掌握或者掌握了部分考察内容,这都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2个条件等可能性,因此,只有在假定考生不会做,随机地选择了一个答案的情况下,才可以化为古典概型。,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4个:选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即基本事件共有4个,考生随机
8、地选择一个答案是选择A,B,C,D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例3 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解:(1)掷一个骰子的结果有6种,我们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子的结果都可以与2号骰子的任意一个结果配对,我们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组成同时掷两个骰子的一个结果(如表),其中第一个数表示1号骰子的结果,第二个数表示2号骰子
9、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时掷两个骰子的结果共有36种。,(2)在上面的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4种,分别为:(1,4),(2,3),(3,2),(4,1)(3)由于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其中向上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列表法一般适用于分两步完成的结果的列举。,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为什么要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如果不标上记号,类似于(1,2)和(2,1)的结果将没有区别。这时,所有
10、可能的结果将是: (1,1)(1,2)(1,3)(1,4)(1,5)(1,6)(2,2)(2,3)(2,4)(2,5)(2,6)(3,3)(3,4)(3,5)(3,6)(4,4)(4,5)(4,6)(5,5)(5,6)(6,6)共有21种,和是5的结果有2个,它们是(1,4)(2,3),所求的概率为,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思考与探究,左右两组骰子所呈现的结果,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的感受到,这是两个不同的基本事件,因此,在投掷两个骰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两个骰子加以区分。,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1古典概型: 我们将具有: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这样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2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为:,观察类比 推导公式,例题分析 推广应用,探究思考 巩固深化,总结概括 加深理解,今天学到了什么?,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思考交流 形成概念,3求某个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实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常用的方法是列举法(画树状图和列表),注意做到不重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