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二一五年七月目 录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4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6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8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0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4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7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9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1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4软件学院
2、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7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9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1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31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下述条件之一者可按期申请硕士学位。1.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军队指挥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 1 篇;2.申报发明专利至少 1 项;3.向国际或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并被认领标准化
3、提案至少 1 项;4.科研获奖(须持证)至少 1 项;5.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至少 1 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6.获得软件著作权至少 1 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上研究成果须在研究生入学后取得,研究生本人排名前二(第一学生作者) 。(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不满足申请学位基本要求,则对其学位论文增加双外盲评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以第一学生作者、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 1 篇。2(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条件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二、提
4、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 。(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三、其他相关规定(一)本规定列入统计范围的研究成果必须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合作单位联合培养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
5、究成果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署名单位的排序要求) ,必须与学位论文有实质对应关系,并在学位论文中明确标明其对应章节。(2)发表或录用的期刊论文必须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范围内,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须被SCI 或 EI 收录。(3)发表或录用的会议论文必须在参考目录规定的会议论文范围内。3(4)在参考目录规定的英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 SCI 或 EI 收录为准,未被收录的英文增刊论文一律不计入;在参考目录规定的中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一律不计入。(五)对 于 涉 密 学 位 论 文 , 按 照 涉 密 论 文 送 审 相 关 规 定进 行 评 审 。( 六 ) 本规定由
6、通信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4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满足答辩条件,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1.撰写技术报告 1 篇;2.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军队指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 )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3.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 项;4.科研获奖持证。(二)
7、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5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 。(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三、
8、其他相关规定(一)发表学术论文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二)列入统计范围的研究成果,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硕士研究生须为排名前三的第一个学生作者。(三)发表学术论文的中文期刊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英文期刊原则上以参考目录为准,鉴于英文期刊每年变动比较大,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英文期刊,须被 SCI 或 EI 收录,并经导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通过。(四)本规定由电子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6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计算机科
9、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所有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均须由导师签字确认方可提出申请。(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以下所有条件,且在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在校时间需满 2 年。(2)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3)研究成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至少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1篇; 至少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EI收录期刊论文2篇; 至少在CCF C类及以
10、上的会议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至少授权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项7(本人排名第1或导师第1、本人第2) ; 获国家科技奖励,或者省部级一等奖(本人排名前5) 、二等奖(本人排名前3) 、三等奖(本人排名前2) ; 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度创新科技奖” (本人排名第1或导师第1、本人第2) 。2.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二、教育技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同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三、其他相关规定(一)CCF 推荐
11、的 A 类、B 类、C 类期刊和会议以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的最新版本为准。(二)在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律不计入。(三)本规定由计算机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8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 期 申 请 学 位 研 究 成 果 基 本 要 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除外)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满足答辩条件,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否则对论文实行双盲评审。1.至少发表 1 篇 SCI 或者 EI 收录期刊论文;2.在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导师认可的专业领域期刊
12、上至少发表 1 篇论文;3.至少发表 1 篇国际或国内会议论文;4.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导师承担项目相关的技术报告、项目申请书或者专利的撰写,并得到导师的签字认可。(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9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
13、.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达到答辩条件中的至少1项。(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达到答辩条件中的至少1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达到答辩条件中的至少1项,或者在满足条件1的基础上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
14、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三 、 其 他 相 关 规 定( 一 ) 力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 考 目 录 ( 以 下 简 称 参 考 目 录 )中 的 期 刊 仅 作 为 参 考 , 对 于 符 合 本 规 定 中 相 应 要 求 但 未 列 入 参 考 目 录 中 的 期 刊 也 予 以 认 可 。( 二 ) 本 规 定 由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学 位 评 定 分 委 员 会 负 责 解释 , 自 2014 年 秋 季 入 学 的 硕 士 研 究 生 开 始 执 行 。10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物理学学科硕
15、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物理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 )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软件著作权、或提交标准化提案、或科研获奖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化提案须为排名前三的第一个学生作者,科研获奖须持证。2.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
16、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11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2.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二、光学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 )规定的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来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要求技术报告、论文或专
17、利必须是学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 。在提交学位申请时学生需向学院上交报告、论文或专利申请书(或授权书)的原件及复印件(需导师签字) 。2.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 篇。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21.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 2 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 85 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
18、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2 篇。2.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 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 80 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 1 项。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
19、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三、物理电子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13同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四、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同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五、其他相关规定(一)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中文期刊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英文期刊原则上以参考目录为准,鉴于英文期刊每年变动比较大,如果
20、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英文期刊,须被 SCI 或 EI 收录,并经导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通过。(二)硕士研究生在满足学校相关规定外,还需参加学院组织的学位论文匿名外审,匿名外审办法详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匿名外审实施办法 。( 三 ) 本规定由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14经济与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至少在CSSCI/CSCD源期刊(以下简称C刊,不含CSSCI源期刊扩展版)发表论文1
21、篇,方可取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1篇期刊或会议论文、或撰写项目技术报告或项目申请书、或申报专利、或获得科研获奖(校级及以上政府科研奖励或省级及以上学会设立的科研奖励) ,方可取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15论文不作要求。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至少在应用经济
22、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 )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2.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16成绩加权平均在75分及以上。2
23、.至少在CSSCI/CSCD源期刊上发表或录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三、其他相关规定(一)学院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行盲审制度及盲审淘汰制度,盲审采取匿名会审的形式进行。(二)未取得学位申请答辩资格,或论文评审未获通过的,至少应推迟半年方可提出或再次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三)在国外英文经济、管理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可按CSSCI源期刊论文认定;非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学生,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CSSC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四)论文若被SSCI/SCI检索,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A/
24、B刊发表论文,可获得优秀硕士研究生等推优资格,并按学院科研奖励政策获得相应奖励。 (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执行。( 六 ) 本规定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17数学与统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达到学习年限后,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至少发表或录用 SCI、SSCI 或 EI 收录期刊论文 1 篇;2.至少发表被 SCI、EI 检索的国
25、际会议论文 1 篇;183.在数学和统计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 )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 1 篇。(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到学习年限后,取得的研究成果满足下列要求之一,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提交 1 份结合实际工作的统计分析报告(获实习单位认可或采用,得到至少两位相关专家、行家的具体书面肯定);2.至少发表或录用 SCI、SSCI 或 EI 收录期刊论文或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论文 1 篇;3.至少发表被 SCI、EI 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 1 篇。二、其他相关规定(一)申请答辩时若有特殊情况,经本人申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按一定程序审议通过后方可答辩
26、。(二)发表论文的中文期刊原则上须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也可以参考我校其它一级学科的参考目录,但要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认。(三)本规定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19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至少满足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 )规定的 D 级及以上标准,方可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20条
27、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且其中有1篇在参考目录规定的A级期刊上发表。(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5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且其中有1篇在参考目录规定的B 级及
28、以上期刊发表。(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三、申请学位论文免盲审基本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A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免盲审。四、其他相关规定(一)在参考目录规定的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律不计入。(二)本规定由人文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21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基本的科研训练,培养基本的科研能力,申请学位前应满足下
29、列要求之一:1.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不包括增刊、专刊等)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至少发表 1 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22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 。2.参与一项厅局级(含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3.参与著作或教材编写,并正式出版。(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或参与过与专业有关的研究或实践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职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满足下列要求之一,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在公开出版的刊物或论文集上至少发表 1 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译作评介等) ,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
30、。2.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译文 1 篇,或在正式出版的译著中承担不少于 2 万字的翻译量。3.非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翻译成果(累计不少于 5 万字) ,如被相关单位认可、应用,并有相关的正式证明,亦可按照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对待。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在校时间满 2 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 85 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2)至少发表 2 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231 篇须发表在 CSSCI 来源期刊上。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
31、士研究生(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二级笔译考试。(3)累计完成20万字的翻译实践,并有相关的正式证明。(二)在校时间满 2.5 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 80 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2)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 2 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
32、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参加省级及以上翻译赛事,获得二等奖及以上。(3)累计完成20万字的翻译实践,并有相关的正式证明。24(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三、其他相关规定(一)申请学位时,若论文未正式发表,可以提交期刊同意录用的证明,先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可按期毕业,毕业一年内科研成果正式发表者,可提出学位申请,并提交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否则,不授予学位。(二)对确有特殊原因,未能达到申请学位者,可以由导师提出申请,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与校学位评定委
33、员会一起确认学位论文的水平后,作出是否同意其学位申请的决定。(三)本规定由外国语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否则对论文实行双盲评审。1.至少在 SCI 或 EI 收录期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 1 篇;252.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导师认可的专业领域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3.至少发表国际或国内会议论文 1 篇;4.至少被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集收录 1 篇;5.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导师
34、承担项目相关的专著或教材的编写、申报发明专利、科研获奖等;6.在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 1 项。(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或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软件著作权、或提交标准化提案和科研获奖、或在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奖等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通过“强军计划”招录的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2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
35、提前申请学位。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26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其中至少1篇已发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SCI或EI收录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2名)1项。(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不得提
36、前申请学位。三、其他相关规定(一)硕士研究生列入统计范围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专著或教材(公开出版) 、发明专利(已获受理且须排名前三的第一个学生作者)和科研获奖持证。(二)学科竞赛以学校认定的科技和发明制作活动为准,如果为相关企业行业开展的全国性科技类活动,须经指导教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通过。(三)发表学术论文的中文期刊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 ;发表学术论文的英文期刊原则上以参考目录为准,鉴于英文期刊每年变动比较大,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英文期刊,须被 SCI、EI 收录,并经导师推荐,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
37、定通过。(四)本规定由微电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 2014 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27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撰写技术报告、或在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 (以下简称参考目录 )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不作要求。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 2 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
38、加权平均在 85 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通过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2 篇。(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满 2.5 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提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1.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本学科的额定学分,学位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在 80 分及以上,在学期间没有补考科目,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 10 个月。2.至少在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或者在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和28发明制作活动中获一、二等奖励,或者至少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本人排名前 2 名)1 项。(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得提前申请学位。 三、其他相关规定本规定由软件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自2014 年 秋 季 入 学 的 硕 士 研 究 生 开 始 执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