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2_29课时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074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2_29课时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2_29课时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2_29课时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2_29课时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2_29课时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 时】第22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考纲要求】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 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的水平。 【复习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文章的中 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导学】 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要通过分析文章的选材、结构层次、线索脉络等,探索作者的思维过 程。在中考试题中,对文章思路的考查通常是和内容概

2、括联系在一起的。 主要题型:1请用一句话简述文章内容或概括故事情节;2理清文章思路,补全下面 情节;3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本文写了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5.本文的线索 是什么?6.领会文章主旨; 7领悟作者情感;8表达阅读感受。 解题方法: 一、文章内容概括或段意概括 1.抓“二主要”: 抓住主要人物、 主要情节, 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具体方法: 谁? 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或段的结尾, 也有在段的中间。一般说, 段首中心句就是首括句、启下句;段尾的中心句,就是总括句。 3.采用摘要法,即把文章或段中有主次之分的几层意思归纳

3、出来,选取主要的,略去次 要的。 4.采用联合法,即文章或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几个意思归纳合并出一个主 要意思。 二、理清思路,补写故事情节(或补写要点) 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和题目的提示,其次,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第 三,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表述,形成自己的答案。 (以上二点为主要题型) 三、归纳中心思想 (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 1.一类是直接告诉读者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要抓住文中表明中心思想的话语,用适当的 词语连贯起来。这类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主要有以下方法。 (1)摘录法:即直接摘录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运用摘录法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 分析文中的点题句、关键句

4、。一篇文章的点题句、关键句,往往揭示了中心意思。点题句, 有的开篇点题;关键句,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句常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有的是交待写作意图 或时代背景等,对于准确归纳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 (2)提炼法:即提炼文章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词句。 2.另一类是没有直接写明中心思想的,需要读者分析概括。方法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 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特别指导解题步骤: 整体感知。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章中心,理清文章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审察题干。明确命题的角度(即考查什么知识) ;看清题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要求 考生做什么) ;命题者的意图(即命题者

5、要考查考生的什么能力) 。 寻找范围。根据问题所示,在原文中寻找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上下联系,捕捉有效 信息,确定考题的落脚点:一是局部的语段或语句;二是文章的整体。 确定要点。从寻找到的范围中,确定答题要点:一可从文中内容里,提炼出几个与题 干相关要点;二可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这样做是为了在答题时要点清楚,不致缺落。 归纳作答。在明确要点后,可从文章中整理有关信息,摘录有关语句作答,也可结合 自己的理解,用准确、清楚、简明的语言组织作答。 掌握了上述步骤,我们就不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从而可以有效提高 中考语文成绩。 【 目标测评 】 【2016重庆】 (一)孤独的老乡 夏

6、阳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 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 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 么,形迹可疑。 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 丰台那边打工。” “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没干吗呀。” “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我我在找人。” “找谁?” “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我鼻子一酸, 拍了拍小

7、吴的肩, 叮嘱道: “注意点形象, 别太露骨, 更不准妨碍人家。 ”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 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 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 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 每一句方言。 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 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 每个星期天早上, 换乘三趟公交车来, 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 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

8、,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 “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 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 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 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 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 绝对的 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 老子

9、是北京人!”小吴说: “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 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 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 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 “你找到老 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 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 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

10、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4 分) 2.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 空。( 4分) 怀疑( )( )认同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眼里汪 着泪,点点头。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 他总是一脸黯然 。 4.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 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5.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2016 宁德】 (二)奔跑的母亲 姜钦峰

11、黑马!又见黑马! 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时, 整个赛场沸腾了。 不可思议, 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 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27 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 名。 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 年前,切默季尔还一筹莫展,为无法筹集四个孩子的学费暗自伤心。丈夫安慰她:“谁叫孩 子生在咱穷人家,认命吧!” 如果孩子们不上学,只能继续穷人的命运!难道只能认命?她不甘心。 当地盛行长跑运动,名将辈出,若取得好名次,会有不菲的奖金。她还是少女时,曾被 教练相中,但因种种原因未果。她脑中灵光一闪:不如去练习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

12、极限运动,坚强的意志、优秀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有效的训练缺一不可。她 已近 27 岁,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从未受过专业的基础训练,凭什么取胜?冷静之后,她 也胆怯过,可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如果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那永无改变的可能。 丈夫最后也同意了她大胆的“创意”。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她就跑上崎岖的山路。 只跑了几百米,她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她停下来,喘口气,继续跑。二千米,二千一百 米,二千二百米?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跑了几天,脚上磨出无数的血 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嚷着要读书的孩子,她又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 缩!她清醒地知道,这是唯一的希望! 训练强度逐渐

13、增加,但她的营养远远跟不上。有一天,日上竿头,她仍然没有回家,丈 夫担心出事,赶紧出门寻找,终于在山路上发现了昏倒在地上的妻子。他把妻子背回家里, 孩子们全都围了上来,大儿子哭着说:“妈妈,不要再跑了,我不上学了!”她握着儿子的 小手,泪水像断线的珠子般涌出,一言不发。次日一早,她又独自一人,跑在了寂静的山路 上。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 切默季尔第一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 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 开始崭露头角。有位教练被她的执着深深感动,自愿给她指导,她的成绩更加突飞猛进。 终于,切默季尔迎来了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了筹集路费,丈夫把家里仅有的几头 牲口都卖了,这可是家里的全部财富? 发令

14、枪响后,切默季尔一马当先跑在队伍前列,这是异常危险的举动,时间一长可能会 体力不支,甚至无法完成比赛。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豁出去了! 自助者天助。2 小时 39 分零 9 秒后,她第一个跃过终点线。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 敬,而是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亲吻大地。 突然冒出的黑马,让解说员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忙活了好半天才找齐她的资料。 颁奖仪式上,有体育记者问她:“您是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处于绝对劣势,我们都想 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战胜众多职业高手,夺得冠军?” “因为我非常渴望那 7 000英镑的冠军奖金!”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她的话太不 合时宜,有悖于体育精神。切默季尔抹

15、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有了这笔奖金,我的四个 孩子就有钱上学了,我要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还要把大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去。” 喧闹的运动场忽然寂静,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瞬间,场下响 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人们对冠军最衷心的祝福,也是对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切默季尔成了肯尼亚人民的偶像,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 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 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 而是母亲!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 2.切默季尔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两点简析。(6 分) 3.品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16、 (1)二千米,二千一百米,二千二百米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 (品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2)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而是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亲吻大地。(从 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3分) 4.切默季尔大胆的“创意”是什么?(3分) 5.你认为切默季尔的大儿子,面对获得冠军的妈妈,应该和她说些什么呢?请你以大儿 子的身份给妈妈写一段话。(40字左右)(4 分) 连城县2017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 时】第23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纵观全文,分析标题 【考纲要求】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

17、悟以及创造性 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的水平。 【复习目标】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考点导学】 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能够帮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完成标题含义的题目时,首先要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正确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发掘题目的深层含义。只有正确理解了标题的含义,才会理 解作者为什么会用这样的题目做标题。 主要题型: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标题有哪些含义)2.标题作用是什么?3.

18、文章以此 为题,好在哪里?(或 以此为题,有何妙处)4.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解题技巧】 一、标题的含义 1.表层含义:即标题字面意思,它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深层含义:或者是比喻义(象征义),或者是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或者是文章的 中心意思。 二、标题的作用 角度 作 用 示例 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散步 点明文章的主人公 孔乙已 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秋天的怀念 主旨 揭示(暗示)文章的主旨 秋天的怀念 结构 作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羚羊木雕 写法 分析所用修辞(比喻、设问、双关等)及表现手法,从表达效 果阐述其作用(形象生动,内涵深刻,激发

19、读者的阅读兴趣) 变色龙 心声 爸爸的花儿落了 目标测评 【2016 厦门】 (一)断头树也有春天 【英】珍古德 写下这段文字时,我正坐在英格兰伯恩茅斯的家中,抬头就能 望见窗外的几棵树。 其中一棵山毛榉树是我的最爱。 小时候, 它的树枝便是我最好的椅背, 倚着它, 我读完了 人 猿泰山,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生活在森林里。 山毛榉树是我最好的玩伴,我常常在树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我每天都会轻唤着它的 名字,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说给它听。夏日午后,当微风穿过枝丫,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呢喃 低语。A叶儿轻轻摆着,边歌边舞,那是它为我精心设计的演出。刮大风的时候,我搂紧它 的臂膀,随它一起在风中摇晃。 每当

20、我徘徊在一棵大树下时,我总是惊叹于树里 隐藏了多少岁月的故事,那展臂迎 风的树枝经受了多少载的风雨,还有那多到无法数清的树叶,有多少歌儿要吟唱。我们所能 看到的地面上的部分,只是树的一部分,在那深不可及的地下,埋藏着它最深沉的心事和渴 望。B也许是与树接触久了,我似乎读懂了树的语言,理解了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另一个世界。 “幸存者”是一棵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幸存的豆梨树。20世纪70年代起,它就 被栽植在世贸中心5号楼附近,年年用绽放的白色小花,为水泥世界里的人们送来春的讯息。 与同伴一样,它也被埋在了倒塌的双子塔下。 一个月后,清理残骸的工人发现了它。彼时,树已经被“肢解”水泥碎块砸得它

21、“身首异处”,剩下的树干被烧焦,树根严重受损。人们把它送入纽约公园的苗圃。 苗圃的管理人员告诉我,第一次看见这棵断头树时,他觉得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方法让 这棵树起死回生,他没想到去掉表层烧焦部分的“幸存者”,竟在苗圃的优质土壤里生根了。 “幸存者”注定拥有不平凡的生命。2010年春天,一场可怕的风暴以每小时160公里 的速度席卷了“幸存者”所在的区域。风暴过后,“幸存者”已有部分树根裸露在外,苗圃 管理人员给“幸存者”又做了一次大手术。 起初他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把树枝抬起来一些,让树干跟地面依然保持一定角 度。在根部堆上覆盖物和肥料。他们甚至不敢直接给树浇水,而是每天轻轻为它洒水。几周 后

22、,“幸存者”再一次起死回生。 2010年12月,“幸存者”被移回发现它的地方。“911”纪念馆的设计负责人说最初 一些人反对将“幸存者”移回来,认为原址上种满了新树,而“幸存者”作为唯一的豆梨树, 会破坏园林景观的对称性。事实上,作为世贸中心遗址上唯一幸存的生命,人们纷纷来与它 合影,将象征着感恩、鼓励、关爱的蓝丝带系在它的树枝上。 四月的一个清冷的早晨,金色的阳光包围在它的四周,我看到的是一位戴着光环的精 神领袖。站在为保护它而设立的护栏外,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它的花期已过,枝头略显寂 寥。但就在我站了很久,准备离去时,惊喜出现了:我突然看见三朵小小的白花挤在一起, 藏在枝叶深处。它仿佛在告

23、诉人们:“不要伤感,只要还有希望,哪怕受尽伤害,哪怕春已 远离。” 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断头树也有春天”含义的理解。(4分) 2.文章两段详细写了山毛榉树,而全文的主角却是“幸存者”。请结合全文,从内 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述第段的作用。(4分) 3.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请结合第段品析A句。(3分) 叶儿轻轻摆着,边歌边舞,那是它为我精心设计的演出。 (2)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段B句中“树的语言”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2分) 4.请结合本文和链接,以“生命的不平凡”为主题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6分) 链接: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

24、生相成的“愿你生 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冰心谈 生命 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 屈服,绝不屈服啊! 张抗抗地下 森林断想 【2016 三明】 (二)我们在蓝色海上飘 赫恩曼尼 12 岁那年,我认识了方小舒。 他从讲台旁边的特“忧”生专座抱着书包走向我,本子散了一地,整个教室都在窃窃私 语。从此,我们就是同桌了。我的耳边从此充斥着“方小舒”三个字的魔咒。 “方小舒,把头抬起来!” “方小舒,把课本拿出来!” “方小舒,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被叫到的时候,他就缓缓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前方,如同置身事外的高人,脸上带着神 秘

25、的微笑。 “方小舒,你旁边坐着的可是年级第一!你也不学学!”老师训他的时候,总带上我。 是的,我是第一名,从来没失过手。那时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倔牛脾气,不考第一绝 不善罢甘休。而我永远不理解,也不关心坐在身边的方小舒在桌子底下摆弄些什么。只是偶 尔看他入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瞟上一眼。在那张堆满练习册和考试卷的桌子底下,方小舒 用牙签组装成一辆坦克,用一分一分的人民币折出了航母,用一百张考卷做成一架步枪。在 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 他弓着背, 伏在桌沿, 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界地图。 “有什么好看的?”我见他整个人都聚拢在地图上,像一只潜伏在海底的虾。“里面的 学问大着呢!你懂吗?

26、”他话不多,说话的时候眼睛依旧望着前方,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那时我沉浸在第一名的争夺战中,丝毫不在意方小舒嘴里说的“大学问”。那和我的目 标相距十万八千里。 当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一次英文考试,因为听力部分发挥失常,成绩单的第一行不 再是我的了。“别哭了,是好事。”方小舒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如梦似幻。我抬 起头,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狼狈地望着他。“喏,你看。这里是地中海,这里是小亚细亚半 岛,还有希腊半岛。”他指着地图上一块蓝色的地方,手指在上面滑动,精准到位。 他转过身来,对我说:“阿呆同学,你想过有一天会到这样的地方看上一眼吗?就那么 一眼。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他的眼睛

27、闪着从未有过的光,不再高深莫测,而是 伶俐的敏锐的开阔的。我透过哭肿了的眼睛,看见一个骄傲的方小舒自信地笑着。我这才发 觉,自己从未正眼看过他。他的睫毛向上翘着,毛茸茸的,上扬的嘴角两旁嵌着酒窝,白皙 的面颊变得红通通的。 “阿呆同学,世界很大的,你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不会只是这样。” 他不紧不慢地说着,娴熟地叠好旧地图,放在书桌下。 从此,我注意到了他,方小舒一个渴望被蓝色海洋包围的男孩。他书桌下的那片世 界,只属于他。偶尔,也向我敞开。我好奇他为什么对这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感兴趣, 毕竟,考试、升学才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一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遇见方小舒。“喂,你总不写作业也不是办法,以

28、后我帮你写 吧。”我没话找话。“不用啊。反正已经习惯了。突然写得太好老师肯定不信。”他撇撇嘴。 “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我试探他。 “我想做间谍。”他站定在街角,眼神坚定,语气铿锵, 往来穿梭的车辆突然安静下来。夕阳照在他脸上,他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出生入死,泰然处之。”他一字一顿地说。那一刻,空气和时间都凝结了,只剩下一 个我所不解的方小舒,站在人群密集的街角,运动服上沾满尘土,嘴角挂着舒朗的笑。 方小舒那年和我一样,14 岁。我们结识的两年间,他的地图上画满了红点,我的试卷 上打满了对钩。他的航母上的飞机多了一架又一架,我书包里的习题多了一本又一本。他的 手枪可以打出一连环子弹,我的

29、成绩单上总是一连环的满分。我依旧热切地回应着老师的要 求、家长的渴望、同学的仰慕,而他不言不语地进行着他的“间谍计划”,用削尖的铅笔画 出一座座建筑的构造。 毕业前夕, 在我们的毕业纪念册里, 方小舒用歪歪斜斜的字体, 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阿 呆同学,那片蓝色的海,有个好听的名字 ,叫爱琴海。方小舒” 当我再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 我已经如愿考入省内最好的高中, 而方小舒, 却不知所踪。 当我拿着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考入理想的大学,因为长时间熬夜视力模糊、身体发胖的时 候,我从同学那里打听到,方小舒当了兵,在城郊的部队。听说他长到了一米九,力壮如牛, 负重跑总是第一名。 15 年过去,我到了这个花

30、费高昂、安身不易的城市打拼,我的生活并不如儿时想象得 那样辉煌壮丽。我时常会怀念那个曾在我的年少时光里一闪而过自由的男孩。 城市的夜晚,虽然光鲜亮丽,却总是让人焦虑不堪,噩梦缠身。只有一晚,无论过去多 久,我仍清楚地记得。 我身处一片晶莹剔透的蓝色当中,小舟随着海浪悠悠荡荡。阳光照在头发上,浑身上下 暖洋洋。我哼着歌,躺在船头。船尾坐着的人,嘴角两边两个酒窝,声音像是从天际而来: “蓝色的海把你包围,你在海上。” 1.通读全文,梳理野我冶与方小舒的交往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5 分) 情节 事件 “我”对方 舒的情感或态度 初见 方小舒成为“我”的同桌 再识 关注 深知 探听 方小舒在

31、城郊部队当了兵 牵挂 梦忆 方小舒出现在“我”蓝色的梦海里 2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在我们都为了考试奋战时,他弓着背,伏在桌沿,用自制的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着那张世 界地图。 3.文章以“我们在蓝色海上飘”为题,有哪些妙处?(3分) 4.文章在刻画方小舒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5.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肯定青少年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B.提倡解放孩子天性,听任孩子率性自由成长。 C.含蓄批评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 D.呼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支持其发展兴趣爱好。 连城县2017年九年级语文总

32、复习教学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 时】第24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联系语境,理解词句 【课标要求】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和作用”。 【考纲要求】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 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的水平。 【复习目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作用或表达效果; 2分析词语表达人物的心理; 3理解 指代

33、词语的意义; 4品味、赏析或理解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 。 【考点导学】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指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指代义(指代的 内容、对象或范围)、修辞义;所谓句子的含义,是指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没有从字 面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意思,它是蕴涵在表层含义之内,具有深刻的内涵、深透的意蕴。 一、理解语境中词语的含义,主要是选定多义词的义项和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选定多义词的义项主要联系前后文,分析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解释词语的语境义,必须找出词语的位置,根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并结合上下文去 具体揣摩。其主要方法如下: 1.理清思路,揣摩概括义。 有的词

34、语概括力很强,它往往是某一内容的提领或总结。 正确理解它们的概括义,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理清有关内容的思路。 2.观察前后,揣摩特殊义。 词语的特殊意义,就是指某个词语在某种语境中的特定意 义。如果换一个语境,那么这个意义就不存在了,而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因此,理解词 语的意义,一定要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平时对它的意义的认知和掌握,观察前后句子的内容 进行揣摩、分析、综合理解。 3.扣住上文,揣摩指代义。 代词往往指代人、事、物。它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出现在上 文。因此,阅读时我们要扣住上文,从远到近地去寻找,顺藤摸瓜,就可以理解它的意义。 二、品味、赏析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从用词“准确” 、

35、“简明” 、 “生动” “周密”等角度去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特别是生动 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在句中表达作用。有的还可结合修辞手法来分析词语在句中表达效果。 能正确分析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主要题型:1.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联系全文,体 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4.揣摩下列句子, 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5.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6.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目标测评 【2016 浙江】 (一)多彩陶碗 【新加坡】尤今 莫斯塔尔有个古色古香的老桥区,区内有奈街,五光十色,风情万种。 这天,明艳的阳光泼洒在身上,像金色的香槟酒。我和女儿

36、,怀着满满的欢喜,慢慢 逛,细细看。丝绸、铜雕、银器、木雕,都是精品。逛着逛着,女儿突然驻足,炯炯的目光 里,有一见钟情的狂热。 那家店铺,琳琅满目地摆着多彩陶碗。 每一只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像是一幅幅圆圆地卷放着的抽象画,五彩斑斓。 我在碗里听到了音乐,我在碗里看到了故事;我和女儿,一起落入了一个充满童话色 彩的神秘王国里。 女儿痴痴地看,然后,说:“我要买。”那语调,有着不容反对的坚毅,有着不容劝 说的固执。 旅居伦敦的她,喜欢烹饪,常常在周末邀约好友到家里共进晚餐。她认为使用这种充 满了艺术美的大碗小碗盛放食物,食物也会溢满梦幻的味道。 店主是个好脾气的中年女子,她把多彩陶碗一个一个

37、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上,让我们 挑选。我们母女轻声细气地讨论着,生怕嗓音一大,会把那些精致的陶碗震裂。每一只碗都 掇富魅力地展现着自己的风格,或冷隽或柔婉,或朴拙或雅丽,或端庄或奔放;每一只沉默 的碗,都在无声地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把这样的碗带回家,满屋喧喧嚣嚣的,都是听之 不尽的故事。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此刻,取舍竟是如此困难。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 起,如此反反复复,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 大碗、中碗、小碗,各挑了八个。 沉甸甸的多彩陶碗,非常坠手。我提醒女儿:“这些碗,不能托运啊,只能手提。” 她露出了“赴汤蹈火也心甘”的表情,说道:“没问题,我别的东西不买,就买这个。”又 问:“妈妈

38、,您为什么不买呀? ”我微笑不语。旅行经年,我早已过了看见奇珍异物就买 的人生阶段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看过了,便算是拥有了。 (11)女儿将多彩陶碗一层一层地用报纸包了,千山万水一路上呵护备至地提着返回伦 敦,那种如履薄冰的小心,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好似手里提着的是一个初生的巨型婴儿。 (12)返回伦敦不久,女 儿便呼朋唤友前来用餐。事后,在电话中告诉我,多彩陶碗把 一桌朋友的眸子都照得晶晶发亮,大家击节叹赏。 (13)女儿很起劲地侍弄着她的多彩陶碗,每逢周末,便烹煮各式各样的菜肴与碗进行搭 配。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村 托出它们超

39、尘绝俗的美丽。女儿发现,多彩陶碗用以盛放白白的大米饭或者是清澈的汤水, 最能凸显它的美丽;如果放的是汁液浓稠的肉类,会玷污它的色彩,会糟蹋它的图案。 (14)我心想:嘿,这不是本末倒置呜?原该是配角的碗碟,现在,不但喧宾夺主地成了 饭桌上的焦点,而且,还主宰碗里乾坤哪! (15)过了一段日子,女儿竟然绝口不提多彩陶碗了。 (16)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在碗柜里搬出搬进,很麻烦;再说,沉甸甸的,清洗 也不容易呀!” (17)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 (18)对于处在见了“宝贝”就心喜必买阶段的旅者来说,这是必经的道路,也是必交的 学费。 (19)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

40、数。而这些“昔日的宝贝” , 都是我千辛万苦地抱着,提着,跋山涉水地捎回来的! (本文 有改动) 1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女儿对陶碗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3 分) A B. 小 心 挑 选 , 反 复 取 舍 C D.起劲地侍弄 E 2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 的食物, 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 (2)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 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 3第段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陶碗?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4 分) 4如何理解第(18)段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 分) (二)

41、雨夜的灯光 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 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 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 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 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

42、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 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 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 吓得我几乎丢了魂。 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 带着哭腔说: “爸, 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 明月。 “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 “陈坊。 ”父亲应声答道。 “你儿子多大了?” 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我送送你们吧!” 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 的夜衬得更

43、加寂静 。 11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12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 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 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13“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 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 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14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 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

44、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 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 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 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 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15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 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16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有删改) 1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

45、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 月。 3请分析选文第段中两个加点词“寂静”的含义。 第一个“寂静”: 第二个“寂静”: 4选文第 15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 5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 连城县2017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 时】第25课时 【复习内容】找准角度,赏析语句 【课标要求】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和作用”。 【考纲要求】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

46、造性 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 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的水平。 【复习目标】能赏析词语、句子的优美,体会句子运用的作用或者表达效果。 【考点导学】 语言赏析,就是让学生从语言的形式、内容、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赏析。形式包括词语 的特色、句子的修辞、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内容就是指句子本身的意思和它隐 藏的含义;作用是指这个句子对文章的中心、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的作用一、品味句子 品味词语、句子,是阅读题中包容众多、覆盖宽泛且层次较高的题型,这种题型涉及的 内容有

47、理解词语在感情色彩,词语、句子的准确运用,词语的表达顺序,词语、句子的深层 含义,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等。要注意联系文章的中心、人物形象,作者的感情以及上下 文来理解、赏析。 具体方法: 1.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是体会生动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等 的表达作用。答题表述为:用词生动传神,形象具体地写出事物的某种特点或突出人物的某 种情感。 2.从分析修辞的角度,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通过揣摩词语所运用的修辞手 法,体会词语所表达的内容和作用。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句子运用了人物哪方面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表达人物或作 者的感情。 4.还可从写景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来赏析,如通过人的不同感官:听觉、视觉、味觉、 触觉、嗅觉等来体会表达作用。 5.结合文章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赏析。 6.从词的语境义来赏析,可以结合语境分析词语或句子的深层含义来体会表达作用。 7.从词的感情色彩来赏析, 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理解体会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 感情。 二、句子的内涵是指句子的深层含义,是指有些句子,除了能够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