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病理学,授课教师 余桂萍,(二)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1、特点:黑粉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黑粉菌,特征是形成成堆黑色粉状的冬孢子(习惯称作厚垣孢子)。冬孢于萌发形成先菌丝和担孢子;担子无隔或有隔,但担子上无小梗,担孢子直接产生在担子上,担孢子不能弹射。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是,它的冬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细胞形成的,担孢子直接着生在先菌丝(没有小梗)的侧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此外,黑粉菌不是专性寄生的。黑粉菌大多为兼性寄生的,寄生性较强。在自然界,只有在一定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大多数黑粉菌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但只有少数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完成生活史。少数黑粉
2、菌为腐生的。 黑粉属是一群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已知约有980个种。主要为害种子植物,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上为害较多。黑粉菌多半引起全株性侵染,也有属部性侵染的。在寄主的花期、菌期和生长期均可侵入。为害寄主植物时,通常在发病部位形成黑色粉状物的病征,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作黑粉病。,2、形态特点: 初生菌丝期较短,主要 为双核次生菌丝期;无性繁殖主要是以担孢子以芽殖方式产生芽孢子;有性阶段任何两个具有亲核的菌丝细胞都可结合。如两个担孢子、芽孢子、分生孢子、初生菌丝均可结合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后期细胞内原生质收缩,体积加大,形成冬孢子。冬孢子(也称为厚垣孢子)成 熟后,核配萌发时产生有隔或无隔担子。双
3、倍体的核经减数分裂在担子顶端或侧面形成4-8个或不定数的担孢子。,3、分类:根据担子有无分隔,担孢子着生部 位分为两个科: 黑粉菌科(Ustilaginaceae) 腥黑粉菌科 (Tilletiaceae),4、黑粉菌的侵染类型幼苗侵染型:来自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的冬孢子萌发后,侵入幼苗,菌丝在寄主体内随同寄主的生长发育遍及全身,引起系统性扩展,最后在植物体的特定器官或部位形成冬孢子,多数黑粉菌以此种方式侵染寄主植物造成系统侵染。如玉米丝黑穗病。花器侵染型:开花期病菌从寄主的花器侵入后,菌丝在种胚内休眠,当年不表现症状,次年播种出芽时,潜伏在胚内的菌丝随种子的发芽恢复生长,从种子幼芽内扩展到幼苗
4、的生长点,最后引起穗部发病。如小麦散黑穗。种子带菌。种子、气流传播。系统侵染。,局部侵染型:侵染寄主体内的菌丝不作系统扩展,局限于侵染点周围表现症状。如玉米黑粉病。幼茎侵染型:病菌从植株上根冠上发育的幼芽出侵入,菌丝在寄主体内系统扩展,最后在雄花的花粉粒内形成冬孢子。,黑粉菌常见植物病原,(1)黑粉菌科(Ustilaginaceae) 冬孢子萌发产生有横隔的担子(先菌丝),每个细胞 侧生或顶生担孢子。,A、黑粉菌属(Ustilago)孢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冬孢子萌 发可产生担子,担子侧生4个或2个担孢子,有的不产 生担孢子,而直接形成菌丝,有300多种;玉米黑粉菌(U. maydi
5、s)局部入侵,为害地上嫩 组织。冬孢子散生,不结合成孢子球;表面光滑或有 纹饰。,玉米黑粉病菌(U. maydis) 危害玉米茎、叶、雌蕊、雄蕊。,B、轴黑粉菌属(Ssphacelotheca):厚垣孢子分散,不结合成团菌丝体包被在孢子堆外面,孢子堆中间有寄主维管组织, 所以称为轴黑粉菌属。高粱轴黑粉菌,引起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轴黑粉菌,引起高粱坚黑穗病。高粱丝黑粉病,引起高粱、玉米丝黑穗病。,2)腥黑粉菌科(Tilletiaceae)冬孢子萌发产生无隔的担子,顶端簇生担孢子(H状)。,A、腥黑粉菌属(Tilletia) 粉状或带胶合状的孢子堆大都产生在植物的子 房内,常有腥味;冬孢子萌发时产
6、生无隔膜的 先菌丝,顶端产生成熟的担孢子,担孢子结合 成“H”型。,T. controversa,小麦矮腥黑粉菌,B、条黑粉菌属(Urocystis),冬孢子结合成外有不孕细 胞的孢子球;冬孢子褐色, 不孕细胞无色。 小麦条黑粉菌(小麦秆黑粉 病菌U.tritici )引起小麦秆黑 粉病。,层菌纲,担子果为相当发达的大型担子果,裸生 型或半被果型。担子排列成子实层,子实 层内常有囊状体、刚毛、侧丝混生在一起。担子是有隔担子或无隔担子,担孢子成熟后,可强力弹射。根据担子有无隔膜可分为两个亚纲:有隔担子菌亚纲和无隔担子菌亚纲。9目675个属。,本纲真菌大多数为腐生菌,包括许多食用、药用及引起木材腐
7、朽的大型真菌。如木耳、蘑菇、灵芝等。 近年来发现不少种类含有抗瘤物质。还有少数毒菌。有些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有的种类与昆虫共生。少数寄生于植物上引起严重的病害。,(一) 特征 1、菌丝体发达、分枝、有隔,初生或次生菌丝,生于寄主或基物内,常在次生菌丝上产生锁状联合。 2、由三生菌丝组成发达的担子果。担子果裸果式或半被果式,质地、颜色、形状各异。担子常排列成担子子实层,子实层常生在菌髓上。菌髓为生子实体的菌丝组织。菌髓与子实层构成子实层体。子实层体多种形状,是分类的重要根据。子实层内常有囊状体、侧丝等不孕细胞。 3、多数为腐生菌,生于地上或木质基物上。包括许多食用菌、药用菌、毒菌、木材腐朽菌。有
8、些与植物共生产生菌根或与昆虫共生,少数种类寄生植物上引起严重的病害。,(二) 分类:依Talbot将本纲分为2亚纲9目 1、有隔担子菌亚纲Phragmobasidiomycetid 担子有隔(1) 银耳目 Tremellales:担子纵隔4细胞 (2) 木耳目 Auriculariales:担子横隔4细胞 (3) 隔担子菌目 Septobasidiales:担子横隔4细胞,与介壳虫共生。,2、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 担子无隔 (4) 外担子菌目Exobasidiales:担子自菌丝上生出,在寄主表面形成子实层,孢子4-8个。 (5) 座担子菌目 Brachyba
9、sidiales:担子细长,成簇地从叶片下面地气孔伸出,孢子2个。 (6) 花耳目 Dacrymycetales:担子二叉状,担子果胶质。 (7) 胶膜菌目 Tulasnellales:担子圆形,具指状或膨胀的小梗。 (8) 非褶菌目 Aphyllophorales:担子柱形、棒状,小梗小,担子果裸果式。 (9)伞菌目Agaricales:担子果半被果型,多肉质,子实层生菌盖下,褶状,如为管状,则易与菌盖分离。,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子实体具菌盖,有柄或无柄。 菌柄 单生或分枝。 菌盖 扁平状、杯状、扇形或珊瑚状,肉质或幼嫩时肉质, 不易腐烂,老或干时变为革质、脆骨质或变脆而
10、硬。 子实层体 平滑,齿状、刺状或疣状、管状。单性、双形 或三型菌丝系统。 孢子 光滑或有纹饰,有色或无色,淀粉质、非淀粉质或 类糊精质反应。 木生或地生。 本目种多生在树木立木、倒木、原木,子实体木质、栓质、 革质,导致木材腐朽,药用种多。,非褶菌目担子果的6种类型 1、鸡油菌型 contharalloid forms 2、革菌型 thelephoroid forms 3、杯状菌型capuloid forms 4、珊瑚菌型clavaroid forms 5、齿菌型hydnoid forms 6、孔菌型poroid forms,鸡油菌属 (Cantharellus) 子实层体生于喇叭形担子果的
11、外侧,棱状或网状。 鸡油菌(C. cibarius)又名黄栀菇、杏菌。夏秋生于林内地上。食用,味鲜美,有杏香,为名贵食用菌。属外生菌根菌,尚不能人工培养。药用: 性寒、味甘,可清目、益肠胃,用于维生素A缺乏症,还可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疾病。,猴头菌属(Hericium),担子果肉质,无明显的菌盖,木生。子实层着生在菌齿上, 菌齿发达,柳叶形,长而下垂。孢子无色,平滑,长圆形、 亚球形至球型。 猴头菌 (Hericium erinaceus ) 子实体呈扁半球形或头状,由无数肉质软刺生长在狭窄或较短的柄部,刺细长下垂,长1-3cm,新鲜时白色,后期浅黄至浅褐色。食用、味美。,灵芝属 Garn
12、oderma,担子果木生,一年或多 年生,木质或木栓质, 有柄或无柄,担子果表 面覆盖着一层坚硬似漆 而有光泽的物质。 灵芝 Garnoderma lucidum 别名灵芝草、赤芝、红芝。 药用,木耳目 (Auriculariales),特点:担子果裸果型,外生,胶质。干后坚硬壳状,子实层分布于整个担子果表面,担子圆柱形,具有13个横膈,34个细胞。木生。,木耳属(Auricularia) 担子果平伏反卷,基部狭长呈耳状,胶质。 木耳( A. auricula) 生阔叶树枯干或段木上。食用或药用。子实体性平、味甘。补血、润肺、活血,有滋补、强壮、通便之功效。子实体热水提取物为酸性异葡聚糖, 对
13、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为化纤、棉、麻、毛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银耳目 (Tremellales),特点:木生腐生菌 ,担子果裸果型,有柄或无柄,多形,多胶质,子实层生于担子果的一侧,有或无囊状体、胶囊体,担子球形、卵形,具纵隔,24个细胞。,伞菌目 ( Agaricales) 一、概述:伞菌是层菌纲中一个很大的目,已知约有3250种。因多数个体象小伞故称伞菌。也叫帽菌、蘑菇。经济意义:菌根菌、木材腐朽、食用、药用、毒菌。,二、形态特征1、菌盖:颜色、形态各异。2、子实层体:生于菌肉下面,少数是管状,多数是褶片状,叫菌褶。菌髓呈放射状排列,向外到达菌盖边缘。菌褶颜色各异;形状有宽、窄或三角
14、形;等长、不等长或分叉等;菌褶边缘通常光滑,但有的呈波浪状、锯齿状,也有的褶缘粗糙带颗粒状物。菌褶与柄连接的方式有离生、弯生、直生、延生。,伞菌菌盖的形态及特征,菌褶边缘特征及其与菌柄连接的方式,3、菌柄:生菌盖下面,有中生、偏生或侧生之分,质地各异(肉质、蜡质、纤维质或脆骨质等)。菌柄与菌盖不易分离或极易分离,颜色、形状各异;实心、空心或填塞。4、菌托和菌环:菌托的形状有袋状、杯状、环带状等 。菌环常生柄的上部,各种形状,单层或双层,有的菌环后期与柄分离,能上下移动。,菌柄及菌环特征,菌托类型及特征,孢子印及孢子形态特征,伞菌担子果的发育过程及形态,三、生物学习性全部陆生。有的在草原或林缘或
15、林中成圈生长,称蘑菇圈。腐生种类可分为草腐性和木腐性两大类。,香菇属(Lentinus) 菌盖肉质,易腐烂。柄偏中生至侧生或无柄,柄与菌盖 组织连生。菌褶在成熟时有锯齿。香菇(L. edodes)又名冬菇、花菇、椎菇等。菌盖有纤毛状鳞片,菌柄下部往往覆有鳞片。食用。药用:降血压、抗癌;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侧耳属(Pleurotus),菌褶边缘平整,金顶侧耳(P. citrinipileatus) 榆黄蘑、金顶蘑。药用:滋补强壮,治疗肾虚阳萎和痢疾。,侧耳(P. ostreatus) 平菇、糙皮侧耳、粗皮侧耳、天花菌。药用:治疗腰酸腿疼、手脚麻木、筋络不适,凤尾菇(P. pulm
16、onarius) 环柄斗菇、环柄侧耳、喜马拉雅山平菇。,小蜜环菌属(Armillariella),有菌环、黑色根状菌索。菌丝(营养)以双倍体(2n)占优势,而n+n及锁状联合不明显。蜜环菌(A. mellea):榛蘑、假蜜环菌、小蜜环菌。 资源获取方式:生物生态学特性多样化。(1)寄生侵害健康或长势衰弱的林木。(2)共生:同兰科植物,如天麻。(3)寄生方式从其它菌体上获取营养。,蜜环菌、根状菌索,腹菌纲担子果发达,被果型,担子形成在完 全闭合的担子果内,有的永远闭合,有 的成熟后,开裂。都为腐生菌,担子果 内有12或34层包被,包被中有产孢 组织,含有多个腔室,子实层着生在腔 室内壁上,有9个
17、目,25个科,75个属,700种左右。 常见马勃、鬼笔。,分类轴灰包目(Podaxales):有子实层,产孢组织成熟时粉末状;子实体菌盖状,具真正柄,鬼伞形。孢子无色。鬼笔目(Phallales):有子实层,产孢组织成熟时肉质或粘质,无真正柄,孢子无色杆状或浅褐色卵形。腹菌目(Hymenogastrales):有子实层,产孢组织肉质。马勃目(Lycoperdales):有子实层,产孢组织粉末状,孢子球形, 无棱纹,有包被。高腹菌目(Gautieriales):有子实层,产孢组织脆骨质;孢子椭圆型,有纵棱,无包被。鸟巢菌目(Nidulariales):无子实层,子实体无柄或具假柄。产孢组织成小包
18、,子实体直径1cm。硬皮马勃目(Sclerodermatales):与上区别,产孢组织不产生小包,子实体直径1cm。产孢组织成熟时粉状。 黑腹菌目(Melanogatrales):与上区别,产孢组织成熟时肉质。柄灰包目(Tulostomatales):无子实层,子实体具真正柄。,竹荪属(Dictyophora)具粗而呈海绵状的柄,顶端具帽状菌离盖,造孢组织生于菌盖外部。具菌幕,菌幕生于菌盖下,与柄相连,为白色穿孔花边状的网,下垂如裙。短裙竹荪(D. duplicata) 生于地上,可食。,马勃属(Lycoperdon),网状马勃(L. perlatum)生于林地上,偶生腐木上,幼时可食。子实体有消肿、止血、解毒作用。与云杉、松、栎形成外生菌根。,作 业 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