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浙教版初二数学八上第一章.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6709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浙教版初二数学八上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浙教版初二数学八上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浙教版初二数学八上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浙教版初二数学八上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浙教版初二数学八上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兰中学 初一数学备课组,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一、 教学地位:虽然三角形有些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但本章对这些内容的要求已有所不同。与小学阶段相比,涉及的内容更广泛,对推理判断有进一步的要求。本章与七上第七章是几何入门阶段必需的。对后面学习图形与变换,特殊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内容有较大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表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课标和教学大纲要求:1、认识三角形: (1)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 (2)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

2、它不相邻的内角)。 (3)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二、新课标和教学大纲要求:2、全等三角形: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3)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其性质。,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二、新课标和教学大纲要求: 3、尺规作图。 (1)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3、1.1认识三角形(1),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学情分析: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表示方法有一定认识,能够识别一个图形是否是三角形。,教学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难点:“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性质运用,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学情,对于三角形的概念重点强调“不在同一直线上”; 2、“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小学有介绍,本节课要求会用已学知识解释; 3、理解“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与“较短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之间的关系; 4、性质的推论“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的得出可以借助实验; 5、已知三角形两边,会求第三边的范围,1.1认识三角形(1),,正整数a,b,c,且abc,且c最大为6,问是否存在以a,b,c为三边长的三角形?若存在,最多可组成几个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认识三角形(1),选做题:,1.1认识三角形(2),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 3、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问题 4、了解三角形按角大小分类,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已知三角形两个角求第三个角。会按照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教

5、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性质及推论,教学难点:性质的运用,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学情,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及三角形分类的介绍可以较简单; 2、对三类三角形的内角特点可适当展开,比如最少有多少个锐角、最多有几个角不大于60等; 3、对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以从实验和推理两个方面作介绍; 4、对性质及推论的应用可以注意变化和比较; 5、注意培养学生几何推理的书写规范,1.1认识三角形(2),选做题:,某机器零件的横截面如图所示,按要求线段AB和DC的延长线相交成直角才算合格.一工人测得A=23,D=31,AED=143,请你帮他判断该零件是否合格.,1.

6、1认识三角形(2),1.2认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 2、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 3、会利用量角器、刻度尺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学情分析:七上已经学习了角的平分线,线段的中点。,教学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教学难点:例题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内、外角的性质等多方面知识,教学建议: 1、强调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是线段;它们不是同一条线; 2、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进行相关计算; 3、利用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有关角度; 4、有关三角形两个内角平分线的夹角,两个外角平分线夹角,一内一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三个

7、结论的证明和运用,1.2认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ABC中, ,M是AB的中点, MBC周长为20,则AMC的周长为 . (自行画图),选做题:,1.2认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三角形的高,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2、会画三角形各边上的高; 3、会利用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决有关角度、面积计算等问题,学情分析:会判断哪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会作一个三角形的高,会利用高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画法,教学难点:认识直角、钝角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及例1,教学建议: 1、强调三类三角形高的作法,及位置关系,学会逆向推理,由三角形高的位置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

8、把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相结合,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3、在解决与三角形高有关的问题时,如果题目没有告诉三角形的形状,一般要分类讨论。,1.3三角形的高,中,高BD,CE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H,若 ,求 的度数.(自行画图),选做题:,1.3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 1、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 2、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3、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学情分析:小学中有对称图形 、变换图形的知识,但是第一次出现全等的概念。,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对应角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性质的运用,教学建议: 1、从全等图形引入,全等三角形是全

9、等图形的一种特殊情况; 2、目前学生只能用重叠法来判断图形全等,可参考用方格图中画三角形让学生判断; 3、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需要特别强调“对应”,从写法到结论的应用需课堂落实强调。 4、第一节全等的课重在概念的落实,再补充一些简单的应用,例如课本作业题A组第3,B组第4题,1.4 全等三角形,选做题:,如图,ABCADE,且CAD=100,DFB=900,B=250,求E和DGB度数。,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长画三角形 2、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SSS; 4、会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5、

10、掌握尺规作图画角平分线(这个内容也可以合并到1.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这节课),学情分析:上一节已学全等的概念,但是只用重叠法说明 全等;在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的推理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落实推理表达,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教学重难点: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建议: 1、从已知三边长画三角形引入,比较所画三角形是否全等;得出SSS能判断三角形全等; 2、对尺规作图的作图工具的限制作简要的说明; 3、特别强调全等证明的书写格式和规范; 4、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前加一个对作法的分析过程 5、可适当引入简单的添辅助线法.,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选做题:,如图,已知AB=DC,AC

11、=BD,求证:,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SAS的内容,会运用SAS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通过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学习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3.经历如何总结出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体会如何探讨、实践、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用“SS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将推理过程用几何言语规范表达。,教学重难点:对SAS理解和运用.,教学建议: 1、和学生探讨:确定两条边长,三角形的大小、形状能确定吗?通过作图类比,使学生探索得到SAS. 2、通过相应练习来完

12、善格式及新内容,特别注意分析为什么要把对应角写在中间; 3、通过例4得出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研究特殊位置(在线段和中垂线交点处)。突出结论的任意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4、进一步补充一些角加公共部分角后相等,边加公共部分边后相等的题目,特别是对格式进行严格要求;,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选做题:,如图,均为等边 三角形,求证: DC=BE (2),和,O,BOD=600,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选做题:,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已知ABC中,AB5,AC3, 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中线AD的 取值范围。,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学情分析: 经历了用“SSS

13、”,“SA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将推理过程用几何言语规范表达。,教学目标:1、掌握ASA公理及推论,并且学会应用ASA,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通过组织学生自己总结出公理和推论,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问题的演绎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的学习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ASA,AAS判定方法的探索,应用和推理过程的书写。,教学建议: 1、采取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作图方法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ASA定理,再进行书写格式的强化练习; 2、通过ASA,让学生直接得出AAS的判定方法; 3、利用例5引出角平分线性质,

14、分析结论的任意性,重视表述格式的规范。根据学生情况,可以对教学难度进一步的升华. 4、得出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推论: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选做题:,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如图,ABC和DEC都是等边 三角形,B、C、E在同一直线上,连结 BD和AE.求证:,F,G,BCFACG,1.6 作三角形,教学目标: 1、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2、会进行以下尺规作图,并了解做法的理由。 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在给定边角的前提下,求作三角形; 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学情分析:在七上和1.5节的教学中已经提到过尺规作图,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15、,只是没有正式定义它。,教学重点: 基本的尺规作图,教学难点: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分析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是本节教学的难点。,1.6 作三角形,教学建议: 1、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尺规作图的意义及其历史背景,一些尺规作图的趣闻,引起学生的兴趣; 2、作图的教学重点是要学生学会分析作图题的思考方法; 3、对于已知两个角和这两个角所夹的边,求作三角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值得注意的是作法的书写,应给学生做些交代。 4、讲解范例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分析作法的思路上,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还突出了尺规作图的特点。,1.6 作三角形,如图,已知线段a,与,用直尺和圆规作ABC,使得BC= a,B=, A=.,选做题:,1.6 作三角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