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邓文斌中医经方案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6379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文斌中医经方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邓文斌中医经方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邓文斌中医经方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邓文斌中医经方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18.01.18 总结:肾着汤加四逆汤治疗腰冷、白带多:杜某,女,47 岁,绵阳市涪城区人士。2017 年 4 月 13 日初诊。因腰冷痛四处医治无效,由熟人介绍前来就诊。现症状如下:腰冷,刺痛,四肢冰冷,小腹隐隐作痛,白带特别多,每天要换两三次内裤,面白,人胖,无外感,不出汗,不发热,不怕冷。二便正常,口不干,口不苦,睡眠差,食欲正常。舌质白,舌苔白,有齿痕,右脉沉滑,左脉沉滑。分析:腰冷,刺痛,小腹隐痛,四肢冷,白带多,睡眠差,舌质白,舌苔白,有齿痕,右脉沉滑,左脉沉滑,是太阴与少阴寒湿证的表现;无外感,不出汗,不发热,不怕冷,排除太阳证;口不干、口不苦,排除阳明证、少阳证。故辨证为

2、太阴少阴寒湿证。接下来辨方证。肾气丸也可用于腰冷、腰痛,为何不选择肾气丸?肾气丸主要用于少腹不仁有水肿者,多表现为少腹冰冷、麻木不仁、消渴、小便频多、轻微水肿、小便不利、烦热等这些症状病人都没有,其次干地黄八两,太过滋腻,生津太多一会发生腹泻,二是本来此患者白带多,太阴水湿重。其次再看肾着汤,“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该患者症状与病机正对应肾着汤。故经过辨别类似方子,去掉不适合的肾气丸,最终选择肾着汤与四逆汤治疗。狗脊可强腰膝、止白带,玉楸药解曰其可“

3、泄湿去寒,起痿止痛强筋壮骨,治腰痛膝疼,足肿腿弱,遗精带浊”;加桂枝有苓桂术甘汤之义,除水饮、利水湿,针对白带过多的情况;加附子有四逆汤之义,温太少两阴,温阳散寒湿之效更显著。辨证:太阴少阴寒湿证处方:肾着汤加四逆汤炙甘草 20g,干姜 30g,茯苓 30g,苍术 20g,狗脊 20g,桂枝 15g,附子 6g。3 剂。甘草、附子先煎煮 20 分钟,其余药物不浸泡,再加入剩余药物煎煮 50 分钟,药汁分四次服完。嘱患者避寒凉以及注意腰部保暖。2二诊:4 月 20 日。腰冷与疼痛减轻,白带减少,小腹稍痛,四肢转温,睡眠情况转好。其余症状同一诊,效不更方。辨证:太阴少阴寒湿证。处方:肾着汤加四逆汤

4、炙甘草 20g,干姜 30g,茯苓 30g,苍术 20g,狗脊 20g,桂枝 15g,附子10g。3 剂。煎煮方法不变。三诊:4 月 25 日。患者腰冷、腰痛消失,四肢暖和,其余症状均明显好转。上方抓 3 剂继续巩固。并嘱咐患者后续将千金肾着散打成散剂服用以确保长远疗效。无奈其医从性较差,未坚持治疗。后该病人介绍了很多疑难杂症患者来我处就诊,并告知笔者她的腰痛一直未复发。千金方是我最爱的书之一,肾着散就是出自该书,其实也就是对伤寒论中的肾着汤加味,加了桂枝、牛膝、泽泻、杜仲,不要小看这几位药物的加入,对于经方的药物加入,有人会画蛇添足,有的人则会画龙点睛,千金方则是对伤寒论的很多方子画龙点睛,

5、如虎添翼。桂枝: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牛膝: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杜仲: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泽泻: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加了这些药物之后泽泻可以帮助利水,桂枝温通血脉、行气血,杜仲与牛膝滋补腰肾、强壮筋骨,真是妙哉。一、原方主治: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

6、经候不调。二、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茯苓、桔梗各八分,苍术、白芷、厚朴、陈皮各六分,枳3壳七分,麻黄、半夏各四分,肉桂、干姜、甘草各三分 。 三、用法:上除枳壳、桂两件外,余细挫,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壳、桂令匀。四、方解1、平胃散(苍术、陈皮、厚朴、炙甘草)加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加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去紫苏;加芍药甘草汤,加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苓术汤,麻黄汤去杏仁,桂枝汤去大枣,理中汤去参,半夏汤及散,再加麻黄、白芷、生姜、葱白而成。2、六经方解生麻黄、桂枝(肉桂)、白芷、葱白、生姜,针对太阳表实证与麻黄体质:无汗、身疼痛、鼻塞、恶寒或发热(表实证),或是针对太阴

7、寒湿证合并有伏邪证,比如痹证、妇人怕冷、白带多等症候。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半夏、茯苓、干姜、生姜,针对太阴痰湿气滞证:无胃口、食不下、 腹胀、腹泻、咽痒咳嗽、有异物感、舌苔白厚(太阴里虚寒证)。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气顺则百病除。 当归、川芎、芍药,四物汤去地黄之义,和营止痛,通畅血脉。古方四物汤基本不用生地,比如温经汤,当归芍药散;注意治疗皮肤病时归、芍、芎不能去掉,它们可以养血活血,通畅气血而治疗皮肤病;治疗其它病有时可以去掉归、芍、芎。3、六经辨证:太阳表实合并太阴痰湿证(表里双解。太阳表实有麻黄、桂枝、白芷、葱白、生姜(甚至可以加淡豆豉,苏叶);太阴里虚寒有二陈汤和平胃

8、散、苓桂术甘汤、肾着汤等,有半夏、厚朴、茯苓、苍术、干姜、炙甘草等等。五、按体质辨证为麻黄体质(身体胖壮无汗,肌肉结实,面色黑)加寒湿体质(太阴体质:舌体胖大,舌苔白滑,有齿痕,容易腹胀、腹泻,不能吃生冷,白带多,腰冷重,四肢沉重),也就是湿麻黄体质。火麻黄体质:表有伏邪郁闭就用麻黄、荆芥、防风(麻黄体质),里有阳明内热火实证,所以称火麻黄体质,那就用防风通圣丸,具体后面讲。4六、辨证要点:有外感或是伏邪(长期身体僵硬,疼痛,怕冷,水肿等),同时伴有太阴的痰湿腹胀、纳差、腹泻、咳嗽、多痰、白带多、腰冷、面部痤疮、黄褐斑、腰腿疼、舌质白、舌苔白、口中和、脉沉滑或沉紧等。七、临床加减1、取生麻黄、

9、桂枝、白芷、葱白、生姜解太阳表实,寒气轻用桂枝,寒气重用肉桂;或是去白芷加葛根、大枣,还原成葛根汤;如果表实不重,担心出汗过多用麻黄、白芷、生姜、葱白就可以;如果以太阳表虚为主,去麻黄、白芷加大枣(还原桂枝汤),苍术换成白术(减少发汗),变成太阳表虚证加太阴寒湿证。2、寒湿重加附子,治疗痹证疼痛。3、有喘再加杏仁成为麻黄汤,或是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小青龙汤之义)。4、咽喉痛:五积散本来含有半夏汤及散可以治疗咽喉痛,咽喉化脓加大枣就有排脓汤及排脓散之义;咽喉痒,加苏叶,等于加入半夏厚朴汤。5、湿少只有咳嗽可以去平胃散用二陈;无咳嗽只有湿可以去二陈汤用平胃散和桂苓术甘汤,肾着汤;无气机不畅去桔梗,枳壳;饮不重可以去干姜,桂枝;中冷下利加人参,等于加入理中汤、四君子汤等方。6、加人参,炒,打成粉,叫熟料五积散,增加温散功能。7、本方还包含有苓桂术甘汤和肾着汤,治疗腰冷、腰沉重、痛经、妇科寒湿带下。8、治疗黑斑。9、治疗发热。 10、治疗体质壮实不爱出汗同时有痰湿的痤疮。八、方歌:五积太阳太阴管,麻桂芷葱生姜汗,二陈平胃肾着全,四物去地桔梗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