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学、光学复习.ppt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10058833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学、光学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电学、光学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电学、光学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电学、光学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电学、光学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光学、电学复习 应注意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课标要求,1.教学大纲对光学的要求及新课标对光学的要求,2.教学大纲对电学的要求及新课标对电学的要求,第二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专题复习 .,三、理解教学大纲,攻克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二).弄清光学中的九个三,(一).光学中几个需要加深和澄清的问题,(三).认真抓好三个专题的复习,(四).应用上抓住三个方面的问题,光学方面:,电学方面:,(一)注意复习时间的安排和复习的策略,(二)认真抓好五个专题的复习,专题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专题二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析,专题三 电路故障诊断,专题五 如何进行电路运算,专题四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

2、区别,四、加强光学、电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1.关于光学实验的复习,2.关于电学实验的复习,五、关注热点试题,把握考试动态,1.黑匣子问题.,2.动态电路试题,3.科学探究题.,4.信息应用题.,5.开放性试题,6.STS型试题.,7.图像类试题.,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由色光组成.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1.从能量转化

3、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 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等,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等.,2.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

4、科技发展的实例等).,3.注意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4.重视复习的方法.例如,电功率的复习主线为:概念定义公式单位测量(实验)应用.还有很多物理量,大致都有类似的主线,按照这条主线复习,你会感到脉络清晰,思路不乱,定能收到满意的复习效果.,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光学、电学两大板块进行,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适当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进行专门练习,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同时,把近几年来中考光学、电学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这样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

5、,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提高效率,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根据教学意图,选出精题,坚持精讲巧练.,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采用综合练习, 并分类讲评.此轮复习要从目标的确定,审题,答题等方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严肃科学的应考态度.,视线与光线,影与像,放大与变大、缩小与变小,会聚与相交,(二).弄清光学中的九个三,(三).搞好三个专题的复习,1.法线的作用,2.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几条思路,3.区别实像和虚像,(四)应用上抓住三个方面的问题,1.会

6、识别、判断各种光现象的实例,.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凸(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画光路.,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反射光路图中,必须“知二画一”,即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镜面(法线)三者中任知二个确定第三个.折射光路图必须会知入射(折射)光线,会画出折射(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知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会判断光是从空气进入透明介质还是从透明介质进入空气.,会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的位置的图.要求物、镜、像三者中知二会确定第三个的位置.,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图.,透镜光路图.要求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透镜三者中任意给出二个会确定第三个.,3.应用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来判断凸透

7、镜成像情况,解释一些有关的成像.还会说明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这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是:理解并记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见专题),(1)视线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肥(折)射出来的光线在真空或别的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2)影是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全暗或半暗区域;而像则是物体发出(反射出)的光线,或经过光直线传播,或经过光学仪器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图景,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也可由其射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的.,(3)放大或缩小是像与物相比较而言;变大或变小则是指像的变化情况或变

8、化过程.,(4)会聚是指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主光轴,不一定相交.,1.法线的作用,法线既是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又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在作光路图时发挥重要的作用.,2.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几条思路,(1)实验法,(2)列表法,(3)图像法,(4)口决法,(4)口决法,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实像倒立分两边,虚像正立同一侧,形成原因不同:实像是由光线的实际交点组成,在像的所在位置,有实际光线到达;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反向延长线并不是实际光线,因而在虚像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实际光线到达,只不过“看上去”存在一个虚像

9、.,3.区别实像和虚像,利用光屏:把光屏放在实像所在位置,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而把光屏放在虚像所在位置,在光屏上看不到像.实像既可用眼睛看到,又可用光屏承接;虚像只可用眼睛看到,不可由光屏承接.,看像的正立与倒立:在一次成像时,虚像一般是正立的,而实像一般是倒立的(像的正立和倒立是相对物体而 言的).,平面镜、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建议用一周以内的时间,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基础内容,再利用两周左右分专题进行重点讲解,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认真备课,分类归纳整理,搜集习题.每节课专题内容不宜过多,涉及12个知识点.课后要求教师配备与之内容相适应的23道习题

10、进行巩固.这样做既分解难点,又突破重点,便于学生掌握接受,同时强化知识的整合.,专题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1.识别电路的主要方法: 定义法、电流法、拆除法、并点法,3.若碰到图中有电表,则可对电表进行如下处理:即把电流表当作一根连通的导线,电压表当作开路来处理.但在计算时要保留电表值不变.,2.引起电路变化的主要因素: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滑动变阻器的移动,4.几个电路的识别,(3),图1,专题二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析,1.类型:,2.判断方法:,3.分析原则:局部电阻变化 电阻变化 总电流变化 局部电流、电压变化(先分析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变化,再分析引起局部电阻变化的那部分电路的

11、变化情况),(1)、看清电路的本质结构,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2)、弄清电路中各电学仪表的测量对象,(3)、认清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或开关开、闭对于电路阻值的影响,(4)、先看电流表示数,再看电压表示数,第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表示数的变化,第二、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变化引起电表示数的变化,例.如图2所示的电路,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各电表示数如何变化?(设电源电压不变),例.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 ),A 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大 B 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小 C 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大 D 甲表示数变小

12、,乙表示数不变,图2,图3,专题三 电路故障诊断,1.故障类型:短路、断路、电表、变阻器接法错误等,2.利用电表分析的思路:,(1)、先根据题意或电流表有无示数,判断电路故障类型:有示数则短路,无示数则断路.,(2)、再根据电压表有无示数,确定电路故障的发生位置:有示数则内断外短,无示数则内短外断.,例:我们做电学实验时应学会检查和排除电路故障.如图4是一位同学研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L1亮,L2不亮,A和V均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L1短路 B. L2短路 CL1断路 D. L2断路,专题四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 额定功率就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

13、率.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在设计时就已规定,并反映在铭牌上.如灯泡上标有“220V 100W”时,表示此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00W.额定电压是唯一的,所以额定功率也是唯一的.与用电器工作与否无关., 实际功率就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电功率.实际电压就是指用电器工作时两端所加的电压,它可以大于额定电压,也可以等于额定电压,还可以小于额定电压,其实额定电压是实际电压的一种特殊情况.实际功率随其两端所加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可以有无数.实际功率决定着灯泡的亮暗,即实际功率大的,灯就亮.,计算实际功率的几种方法,2.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14、已知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时,根据公式R=U2额/P额,P实=U2实/R求解;也可根据P实/P额= U2实/ U2额求解.,.当电阻R1和R2串联(或并联)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P1和P2与其阻值成正比(或反比),即P1/P2=R1/R2(或P1/P2=R2/R1)求解.,1.若已知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则用P=U实I计算.,3.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已知流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时,根据公式R=U2额/P额,P实=I2实R求解.,5.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用电器(或电阻)消耗的总功率均等于各用电器(或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总= P1+ P2+Pn求解.,专题五 如何进行电路运算

15、,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或分解图),2、识别电路,3、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焦耳定律列方程.,、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解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解.,(1)电路连接方式的分析(2)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分析开关的开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路的变化情况.,例.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2.当滑片P在a端时,S、S1都闭合,A示数为2A,灯L正常发光;当S1断开,滑片P滑到b点时,V示数为6V.求:(1)灯泡L的额定电压;(2) S1断开,P在b端时,灯L的实际功率.,图5,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作为

16、中考的压轴题 现行大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形为了增加中考试题难度,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者往往在电路的变换上做文章如: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往往有别于常规,给学生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我认为:解析电学计算综合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用以下基本知识去简化电路: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3、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

17、,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或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可认为无电流通过,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点间拆除(去掉),在进行电学专题复习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专题应该补充一些练习和课后作业.以便加深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并能很好地将电学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知识,达到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提高之目的,实现突出重点、分析难点、突破难点的复习效果.,四、加强光学、电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较多,从试题内容上看,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实验探究型.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训练.一般在实验研究中,尤其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研究的目的、实验原理

18、、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光学中的实验主要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电学中的实验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五个学生分组实验.,光学实验的复习,例: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刻度尺、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立放在桌面上的要求是 ,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粒棋子A、B,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 ,这时B的位置就是棋子A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将白纸竖直放在棋子B处,移开棋子B

19、,直接观察白纸,这个像不能在白纸上出现,是因为这个像是 像,电学实验的复习,初中电学要求学生掌握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以及简单的电路设计.要求学生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流、电压以及电阻和电功率.初中物理课本中共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五个学生分组实验.其中前三个实验是为后两个实验作知识及技能的准备,所以复习重点应放在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两个实验中.下面根据各知识点的联系,分三步来进行电学实验的复习.,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要求两图的连接方式一致,包括电源正负极,电流表

20、、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一致,各用电器的位置和开关的作用一致.,画电路图的方法是:先把实物图看懂,特别是看清楚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以及开关的作用.然后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图.最后根据电路图“横平竖直”的要求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是:看懂电路图以及看清实物图的分布,然后从电源的一极出发,根据电路图中电流的流向,一段一段地连接实物图,连接时导线不能交叉.,3. 学生分组实验的复习.用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是初中的两个重要的实验,这两个实验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复习.,2. 简单的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开关的控制对象

21、.,列表比较两个重要电学实验,通过对测导体电阻与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对比.可以比较两者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数据处理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两者理解.,:为什么计算纯电阻采用求平均值,测灯的电功率却不需要?,:为什么测电功率不使用纯电阻而要用小灯泡?,: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各起什么作用?,(4):器材不全情况下,如何测导体电阻和小灯泡的电功率?,思考题:,光学黑匣子的解题思路,先将对应的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连接起来,得出光路;然后根据光学的转折点确定光学元件的位置;再根据光线改变的方向判定是属反射还是折射,如果是反射,则应填的光学元件为平面镜(因凸镜、凹镜不件要求),如果是折射,则要进一步根据光线是会聚

22、还是发散来判定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例:根据图6中所给的光路,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电学黑匣子的解题思路,第一:分析电阻之间的关系;,第二:画图原则按电阻从小到大的顺序.,例:如图8所示,方框外有一电源,电压为3V,内有二个电阻值均为R的电阻,且电压分别测A、C间,A、B间,C、D间的电压分别为3V,1.5V,1.5V,画出方框内的电路图.,分析:,1.把电压的关系转换成电阻的关系,设电流相等时,RCD=R,则RAB=R,RAC=2R;,.在C、D间连一个电阻,再在A、B间连一个电阻,则RCD=R,RAB=R,然后使RAC=2R,则把B、D用导线连接即可.,探究分析题,例1:学校学

23、生宿舍走廊的路灯,灯泡容易损坏,经常需要更换,电工小段在原来电灯的位置接入了两盏与原来一样的白炽灯,同学们注意到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坏,而且这两盏灯的亮度比原来用一盏灯时要暗,由此:,这类试题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过程,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探索发现,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等结合起来.,图11,:同学们猜想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图11中所示的甲、乙两图中的一种,你认为正确的是_图.:现有电池组、小灯泡、导线、开关等器材(器 材数量不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来模拟检验你的判断.实验中,你主要观察_.画出电路图.:电工小段这样做_省

24、电(填“能”或“不能”) 理由:_.,【分析】 这是一道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接两盏灯后灯变暗了,说明功率变小了,而灯泡的电阻不变,只能是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下降了,若两灯并联(乙图)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不可能出现这一情况.,【答案】 甲 灯的亮度 模拟电路图如图12所示,实验时观察(b)、(c)两图中灯泡的亮度是否和(a)图相同.,这样做能省电,因为两灯串联时总电阻为2R,两灯的总实际功率为U2/(2R),变为原来额定功率的一半.,图12,例2.电学课上,老师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研究: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_.下表是该同学用伏安

25、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电流的实验数据,根据上述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_ 结论二:_,【分析】 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的讨论.问题的猜想可根据生活实际进行,问题的结论应立足于测量数据的分析.,【答案】 苹果的大小、形状、酸甜程度、品种、是否成熟等对于苹果1,不论完整还是切掉一部分,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通过的电流相等,可得结论一:电压一定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形状无关. 完整的三个苹果,在相同的电压条件下,通过的电流不等,可得结论二:电压一定时,越甜的苹果通过的电流越大.,信息应用题,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例2

26、某饮水机铭牌上的技术参数如下表:,请根据表中参数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可取一位小数)当该饮水机按额定制热功率制热时,通过制热电阻的电流是多大?该饮水机制热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表中“耗电量0.6kWh/24h”指的是该饮水机按额定制热功率工作24h消耗的电能吗?为什么?(请通过计算说明),例 (2005年广东省) 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1)如图13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答:_(填选项中的字母),STS型试题,图13,(2)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膜墙看去,

27、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膜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14所示. 他经过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下两块之间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所造成的. 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3)玻璃膜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答,图14,开放性试题,例:请你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两种测未知电阻RX的方法,并将每种方法的电路图应测的物理量和对应的RX的计算式填在下表中.,包括条件开放、结果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时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动态电路试题,在对电路的定量计算中,动态电路变静态处理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对动态电路进行快捷的定性分析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解题技巧.,图像类试题,它是指与图形有关的、能形象地反映各物理量的关系,描述物理现象过程和规律的试题.它是运用数学的“形”载着物理的“质”,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这类题既能考查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又能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简析:本题属图象类计算题,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及利用数学的方法分析和表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能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