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2013 语文会考复习 豪放词两首.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1005815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2013 语文会考复习 豪放词两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2013 语文会考复习 豪放词两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2013 语文会考复习 豪放词两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2013 语文会考复习 豪放词两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2013 语文会考复习 豪放词两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豪放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怀古词,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怀古词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 。,1、历史评说“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 ,兴亡贤愚而已。” 2、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3、写作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归纳主题时可用) 4、诗词内容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

2、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5、思想感情: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 具体为: 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 统治者昏庸腐朽, 骄奢淫逸 ; 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 古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6、艺术手法 (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等。 7、语言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3、/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江山如画:,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三国周郎赤壁:,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多情 笑 一尊还酹江月,默读词的下阕,谈谈自己对周瑜形象的理解 (1)哪些诗句是直接写周瑜的?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潇洒从容、才华横溢正面描写 (2)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

4、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 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侧面描写,34岁,幸福美满,英俊儒雅,东吴大都督,指挥若定,苏轼,苏轼(10361011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致其入狱。后于1082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生活了七年,这七年对苏轼产生了重大影响。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但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戏事也”。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最后死于常州。苏轼晚年对自己的一生总结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dn。”,苏轼与周瑜的对比,47岁,穷困潦倒,早生华发

5、,团练副使,壮志难酬,失意,诗人自己的形象是主体形象, 用周瑜形象来与自己的形象作对照。 抒发自己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对联,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周郎作铺垫,创造出雄浑的气氛。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描写赞美了周瑜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也为赞美周瑜蓄势,自然过渡到下片。,问答题:,1.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写景,用词洗练

6、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试选择一两例赏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奇景 “穿”、“拍”“卷”都使用了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雪”借喻波涛,“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各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呈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福哟动感的画面,2.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一味的消极吗?将“酹江月”理解成借酒浇愁,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江月是永恒的,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呢?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诗人浮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自解自慰中仍有一腔豪迈之情。,精神情感的

7、自由 洒脱旷达的情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tuzhu)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

8、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写作背景,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

9、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英雄 风流,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草草 赢得,可堪,凭谁问,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却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10、。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北固亭在今江苏镇江。全词围绕一个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 本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来说明现实。对孙权和刘裕的赞扬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指责。 下片写廉颇意在自比,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希望为国效力。 古词是“怀古词”,“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

11、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可从两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作为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D,这两首怀古词所抒发的情怀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古迹古代时间或人物(记叙、写景)议论苏词末尾的议论,能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思考人生宇宙的终极意义;辛词扣紧现实,借词义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苏词就周毓指挥吴军获得赤壁之战胜利一事,生发开去,抒发感受;辛词连用多个典故,抒发自己的见解,借古讽今。,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比较,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