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森林蔬菜资源,第1节 森林蔬菜概述 第2节 森林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第3节 主要利用的森林蔬菜资源,第1节 森林蔬菜概述,森林蔬菜概念,广义:指在森林中生长,其根、茎、叶或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可供蔬菜食用的野生植物(大多数的野菜均为森林蔬菜)。,狭义:指森林中生长的可供食用的木本植物。,森林蔬菜的利用沿革,20世纪50年代末:国务院发布关于利用收集野生植物的指示,对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广泛调查、收集和毒性试验。 1982年:中科院植物所对全国各地可食用野菜进行调查,收集了100个品种和56个参考种,编绘中国野菜图谱。 2003年:赵金光等编著中国野菜,收录野菜186种,系统介
2、绍名称、形态特征、栽培技术、采集加工、化学成分、食用方法和医疗保健作用等。,我国利用早,但研究起步晚并具有间断性,可供利用资料少。,到现阶段为止的利用个特点:,1962年Rachel CarsonSilent Spring,近代世界环保运动的起点,生态安全食品的观念产生。 1990年以来,有机食品在北美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 森林蔬菜的重视度连续攀升,资源调查大量开展,加工利用及出口创汇连年增加。,作为良种选育的材料,驯化和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利用野生种的优良特性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抗病、抗逆、高产的栽培品种(诸葛菜作为十字花科的育种材料)。 利用野生种的适应性作为砧木,提高栽培种的抗性。
3、 由单纯采挖转向人工引种栽培,扩充市场蔬菜品种。,作为健康食品,产品开发从粗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保鲜及盐渍加工 干制品及脱水菜加工 浓缩加工,我国森林蔬菜资源分布,约63科700种左右,最常见种约200种。南北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我国常见森林蔬菜(200种)的分布,森林资源丰富的省份,森林蔬菜种类相应丰富,福建236种 云南330种,浙江452种 湖北422种,森林蔬菜资源分类(食用部位分类),叶菜类:主要食用部位为嫩叶、芽等,是森林蔬菜的最主要类型(香椿、楤木、叶用枸杞、马兰、菊花脑、荠菜等) 茎菜类:以嫩茎、嫩枝为食用部位(竹笋、蕨菜、虎杖、野蔷薇等) 根菜类:以块茎、块根、鳞茎等为食用
4、部位(魔芋、葛根、百合、卷丹等) 花菜类:花、花序、苞片等(槐花、玉兰、桂花、木槿等) 果菜类:果实或种子、果荚等(榆钱、板栗、三叶木通等) 菌类:大型真菌和地衣等(松茸、竹荪、香菇等),森林蔬菜资源的特点,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广域型(荠菜、蕨菜、薇菜等)地域性(龙牙楤木、菊花脑等),生长环境好,天然无公害,生长与山林旷野,空气、水质、土壤不受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生产过程不受化肥、农药、除草剂影响。,风味独特别致,种类多样,口感、色调、质地、香型等多变,“个性”突出;长期自然选择,活性物质含量上优势明显,风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药食同源,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富含膳食纤维(0.73
5、.2%)和优质蛋白质。,栽培、加工容易,价格高,效益好,抗性好,适应性强,转入人工栽培时,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和设施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障碍少;栽培量相对较少,高端市场需求量大。,我国常见森林蔬菜的营养成分,栽培蔬菜与森林蔬菜维生素含量比较(mg/100gfw),第2节 森林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森林蔬菜资源的引种和人工栽培是综合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手段,但其开发必需以有机食品生产为前提和基调,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应特别注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实行有机及标准化栽培等无公害种植方式。,无公害蔬菜含义,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
6、围内,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农药残留量不超标。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硝酸盐含量(特别是叶菜类)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 “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必需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无公害生产标准,产品和原理产地必需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害的本底值符合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 原料蔬菜的栽培管理必需严格遵循一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对于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必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安全使用标准,灌溉水质必需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7、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必需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其最终产品必需经国家有关食品检测部门按标准检验,达到合格标准方可销售。,森林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提高森林蔬菜的抗逆性,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是防止森林蔬菜污染的重要措施。,基地建设及良种选用,土壤培肥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严格产品检测,建立无公害森林蔬菜生产基地,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区。 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包括防止大气、水质、土壤污染,防止城市生活垃圾、粉尘和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污染。对酸雨的危害也需有所预防。 选建的无公害生产基地,需通过检测达到相关
8、标准标准。,优良种/品种选用,选用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害的优良种/品种,是夺取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可采取育种措施培育新品种。 可采取嫁接、逐步引种等措施提高适应性。,土壤培肥措施,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熟化培肥土壤,防止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酸化和作物抗逆性降低。,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桔杆和饼肥等。 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等。 可利用无机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城市垃圾需经无害化处理,质量达国家标准后限量使用。,科学施肥,根据不同蔬菜种类的需肥特征,实行N、P、K配方施肥 ;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势P、K
9、肥。,采用先进的施肥方法,根据肥料种类和蔬菜特性采用不同施肥方法,以降低施肥量,减少损失,提高肥效。如化肥深施,可减少氮的挥发和氨的氧化,降低对蔬菜的污染;浅根植物和不易挥发的肥料适当浅施;深根植物和易挥发的肥料宜适当深施。,掌握适当的施肥时间(时期),在商品菜(尤其是叶菜类)采收前不能施用各种肥料,防止化肥和微生物污染;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以上进行。,高新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条件地区可推广应用无土栽培和设施栽培技术,实行工厂化生产。 推广垄作和高畦栽培,可有效调节土壤温、湿度,有利于改善光照、通风和排水条件。 在保护地生产上推广膜下暗灌、滴灌、渗灌;露地栽培要推广喷灌,严禁大水漫
10、灌,可节约用水,同时降低栽培地的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施用化学防治,推广生物、物理方式防治。,严格控制化学防治措施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六六六(HCH) 滴滴涕(DDT) 毒杀芬(camphechlor) 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 杀虫脒(chlordimeform) 二溴乙烷(EDB) 除草醚(nitrofen) 艾氏剂(aldrin) 狄氏剂(dieldrin),汞制剂(Mercurycompounds) 砷(arsena)、铅(acetate)类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 甘氟
11、(gliftor) 毒鼠强(tetramine) 氟乙酸钠(sodiumfluoroacetate) 毒鼠硅(silatrane),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甲胺磷(methamidophos), 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 对硫磷(parathion), 久效磷(monocrotophos), 磷胺(phosphamidon), 甲拌磷(phorate), 甲基异柳磷 (isofenphosmethyl), 特丁硫磷(terbufos), 甲基硫环磷(phosfolan-methyl),,治螟磷(sulfotep),
12、内吸磷(demeton), 克百威(carbofuran), 涕灭威(aldicarb), 灭线磷(ethoprophos), 硫环磷(phosfolan), 蝇毒磷(coumaphos), 地虫硫磷(fonofos), 氯唑磷(isazofos), 苯线磷(fenamiphos),清园 深耕 间作植物防治 轮作,推广使用生态防治技术措施,实施和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做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同时可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减少污染。 杀螟杆菌、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灭蚜菌和赤眼蜂等的利用,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木霉素防治菌核病和灰霉病;链霉素防治细菌病害;苦参碱、苦豆
13、碱防治地下害虫等,科学运用物理防治措施,防虫网的利用 防虫效果达90%以上,可无需喷施任何农药治虫,并可增湿降温,夏季深翻土壤,灌透水,利用阳光进行高温消毒,冬季深翻后灌冻水,亦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人工诱捕,严格检测森林蔬菜产品,在森林蔬菜的栽培产品上市销售前,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进行抽样检测。在严禁使用剧毒农药的前提下,对低毒少残留的农药或部分重金属及硝酸盐的残留含量必须进行化验测定,完全符合标准的才可称为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无公害蔬菜重金属残留最高限量,无公害蔬菜可食用部分 硝酸盐含量分级标准(mg/kg),第3节 主要利用的森林蔬菜资源,香椿龙芽楤木叶用枸
14、杞多维绿(守宫木),香椿,香椿(Toona sinensis )属于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别名红椿(河南)、椿甜树(湖北、四川)、香椿头(浙江、上海、江苏)、春阳树(四川)等。 起源于中国,在公元前369286年即有香椿的记载。 从辽宁省南部到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之间。,传统的香椿栽培大多处于零散状态,主要作为林木栽培,附带采摘嫩芽作为蔬菜。 1980年代,山东等地采用密植栽培技术,使菜用香椿得到迅速发展,尤其以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省发展迅速,特别是日光温室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香椿以嫩芽为食用器官。香椿芽馥郁芳香,营养丰富,可炒食或腌
15、渍。 叶、皮、根、果实(香铃子)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三)对环境条件要求,(二)生长发育周期,(一)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征,1.根 2.茎(芽) 3.叶 4.花 5.果实种子,(一)植物学特征,1.根 2.茎(芽) 3.叶 4.花 5.果实种子香椿根系发达,侧根粗大,主要水平分布在25cm以上的耕层内。 根系萌蘖能力强,是主要的繁殖器官。,(一)植物学特征,1.根 2.茎(芽) 3.叶 4.花 5.果实种子树干高大挺直,可达1030m。 一年生实生苗木一般高度为0.61.4m。 顶端优势极强。在适温下,主枝的顶芽先萌发。顶芽达45cm后,其下邻近少数的侧芽才萌动,且缓
16、慢生长。 顶芽采摘后,侧芽生长加快。 作为食用器官的香椿嫩芽是一年生枝顶芽和侧芽刚萌发出来的新梢和嫩叶。,(一)植物学特征,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种子子叶椭圆形。 初生叶对生,多为3对小叶组成。 真叶互生,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0对。 冬季落叶。 枝条顶端由鳞片包裹,内含很短的嫩茎和未展开的嫩叶。 春季枝条顶端萌发,嫩叶生长展开,初为棕红色,逐渐长成绿色叶片。,臭 椿,油腺点,香 椿,(一)植物学特征,1.根 2.茎(芽) 3.叶 4.花 5.果实种子香椿为聚伞形或圆锥形花序,顶生或腋生。 花为两性花、花萼短小、花瓣5枚,5枚发育正常的雄蕊和5枚退化的雄蕊互生,子房5室、
17、卵形,每室有胚珠2枚。 开花期56月份,78年生开始开花。 花具芳香气味。,臭 椿,香 椿,(一)植物学特征,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种子果实为蒴果,有5心室。 果实1011月份成熟,由5角状的中轴开裂。 种子椭圆形,扁平,有膜质长翅,红褐色。 种子发芽率低,通常仅为4050%。 自然贮藏条件下,发芽力可保持半年左右,千粒重1015g(每kg约65000粒)。,臭 椿,香 椿,(二)生长发育周期,实生香椿树从栽植后23a开始采摘椿芽,56a前为营养生长期,710a可开花结实。 菜用香椿因连年多次采收嫩梢,摘除顶芽,树势弱,一般不开花。保留顶芽的香椿树,5月下旬至6月中旬开花,1
18、0月中下旬种子成熟。 露地种植的香椿树每年的3月份春芽萌动,4月份采摘椿芽,68月份为苗木的迅速生长期,10月下旬落叶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为45个月。 温室种植的,在露地培育苗木,待休眠后温室假植,13月份采摘椿芽。,(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香椿主要分布自亚热带至温带地区,适应性广,在825的地区均可栽培。 。 。,(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种子发芽适温2025。 在日均温810时顶芽萌发;12时嫩叶展开,但生长缓慢;15时春芽抽生加快,木质纤维开始形成,易木
19、质化,使春芽品质降低。 香椿枝叶生长适温1625,最适温为2025。气温低于810或高于35,枝叶停止生长。 。,(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 。 香椿的光合适温为2224。 成龄大树耐寒能力强,能耐-20-27低温。而一年生实生苗木,若木质化程度低,则耐寒性差,一般在-10左右主干容易冻死。,(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香椿喜光忌强光。 一年生实生苗的光补偿点为1.1kLux, 光饱和点为30kLux,光照过强(40kLux)光合速率迅速下降,表现忌强光的特性。 长时间的阳光直射于树干,容易导致日灼。 比较理想的光照方式是来
20、自于上方的充足光照。,(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香椿喜湿、耐旱、怕涝。 幼苗期最适土壤湿度为85%左右。 土壤干旱,生长缓慢。 土壤渍水,易发生根腐病。如4龄香椿幼林,在连续降雨导致地面积水达7天,积水深度为20cm的情况下,死亡率100%。故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涝。 地下水位1.52.5m最优,根系生长良好。,(三)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成年树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喜土层深厚肥沃的石灰质土壤。 瘠薄的砂石山地或粘重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生长缓慢。 幼龄苗木对土质要求较为严格,以轻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圃地较为适宜。 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较
21、宽,为5.58.0。,类型与品种,主栽品种依芽苞和幼叶颜色可分为:红香椿类型绿香椿类型,红香椿类型,- 树冠比较开阔,树皮灰褐色,芽苞和初生叶带紫红色,芳香物质和油脂含量高,香味浓郁,纤维少,食用性较高。,红香椿:品质最佳,山东主栽 红叶椿:品质好,易矮化栽培 黑油椿:品质上等,安徽主栽 褐香椿:芽肥壮,香气浓郁,售价高 红油椿:苦涩味较大,安徽主栽,绿香椿类型,- 树冠直立,树皮青色或绿褐色,芽苞和初生叶初期发红,后期迅速转绿,香味稍淡,芳香物质和油脂含量较低,香味较淡。,红芽绿香椿:品质中上,香气较淡;产量高,占目前我国椿芽总产量的约50%。 薹椿:小叶皱缩如花叶病,芽薹和叶轴极粗壮,略有
22、苦涩味,香气淡,外形不美观,市场售价低。 青油椿:品质中上,优于红芽绿香椿。,栽培技术,1苗木培育,2设施栽培,3露地栽培,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 实生苗木培育的不足: 种子具木质长翅,蒴果成熟后开裂,种子极易随风远扬,采集困难:当蒴果由绿转为黄褐色时及时采集,干燥后种子脱出收集。 采芽食用为主的地区,香椿开花结实量少,很难采到种子:发芽早期保留一定顶芽或侧芽。 自然授粉,种子品质杂,苗木分化大:控制授粉,苗期选择。 种子发芽率低,保存困难:种子贮藏是关键(低温沙藏)。,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 浸种催芽
23、先用手搓去种翅。 用10%甲醛溶液浸种2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 再用清水浸种1224h。 在2025下催芽35d后,有30%以上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育苗 播种 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浸种催芽 育苗 育苗床宜用阳畦或塑料小棚以便提早播种培育大苗,也可露地育苗。 苗床深翻整平,施入腐熟有机肥6000075000kg/hm2,并配合施入磷钾肥750 kg/hm2。 作平畦,宽1.01.5m。播种 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浸种催芽 育苗 播种 播种适期为34月份。 撒播:播种量约4560 kg/hm2,覆土1
24、cm。 条播:开沟23cm深,行距3040cm, 沟内播后覆土。播种量约22.5 kg/hm2。 播后覆盖地膜提温保湿;拱土出苗时撤地膜。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 浸种催芽 育苗播种 苗期管理 保护地育苗:保持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15左右。 出苗后间苗23次,保持苗距56cm。 苗高1015cm时移苗。分苗行距为30cm, 株距为20cm (每亩育苗1.0万株) 。 。苗木矮化,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 浸种催芽 育苗播种 苗期管理 幼苗喜湿怕涝。幼苗期应勤浇小水,见湿见干,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移栽后
25、的68月为速生期,可结合浇水追施速效肥23次(每次尿素150250 kg/hm2,配施适量磷钾肥)。立秋后,减少浇水和停施氮肥,防止苗木贪青徒长,促使苗木木质化和加粗生长。苗木矮化,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 浸种催芽 育苗 播种 苗期管理 苗木矮化(树形培养) 多效唑处理:于7月中旬株高60cm左右时喷洒15%多效唑200400倍液23次。 摘心矮化法:当年播种的苗干4050cm高时摘去顶心,促进侧枝生长。侧枝约1520cm时二次摘心,促使形成23个分枝,将来形成饱满的顶芽。摘心时期宜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1苗木培育,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 日光温室香椿
26、,4月初最后一次采芽后的根株可平茬培养成下一年用的苗木。方法是: 4月上旬将苗木留5cm高剪掉,并刨起根茬,剪去老根的1/31/2,然后用10mg/L的ABT-4生根粉浸泡12h,促发新根。 以株距30cm,行距40cm的密度移栽到棚外培养苗木。 待根茎处萌生新芽后,选留35个,长至1015cm高时摘心矮化或喷洒生长抑制剂矮化苗木。 其他管理类似实生苗木培养的管理。,1培育苗木,实生苗木培育 根株苗木培育 扦插育苗 根插法:根系直径0.51.2cm,长度1015cm,下切口斜剪,上切口平截,制成插穗。用“ABT2”50100mg/L或NAA 1500mg/L浸泡24小时,冲洗干净后进行扦插。株
27、行距15cm 30cm,扦插深度为插条的2/3,一般每亩可插根800010000株。插后保持土壤湿润不渍水。 枝插法:选择粗12cm的1年生枝条,剪成1520cm长的插穗。扦插株行距为1530cm。,1培育苗木,栽植 温湿度管理 水肥管理 采收,2设施栽培,栽植 温湿度管理 水肥管理 采收,2设施栽培,以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为主,有普通栽培和假植栽培两种方式。 假植栽培为主: 费工,但栽植密度大,产量高,效益好。 于入冬落叶后起苗,注意尽量少伤根。 设施内整地,施有机肥和磷铵,作平畦,宽1.21.5m。 一年生独干实生苗按株行距58cm20cm栽植,深度2030cm,每ha75万90万株(每亩5
28、6万株)。 多年生根株苗木应减少栽植密度,每公顷45万60万株为宜。 栽后踏实,浇透水。普通栽植方式:,栽植 温湿度管理 水肥管理 采收,2设施栽培,假植栽培方式:普通栽植方式: 一次定植后在温室中多年生长。 按株行距2530cm4060cm栽植,每公顷7.5万株。 入冬落叶后在15下经过1520d通过生理休眠后,即扣膜保温生产。,栽植 温湿度管理 水肥管理 采收,2设施栽培,栽植扣膜后,保持白天1824,夜间不低于10,促进萌芽和椿芽生长。 严寒季节要加强保温防寒。 若室内湿度过大,可在中午放顶风排湿。,栽植 温湿度管理 水肥管理 采收,2设施栽培,定植时浇足水。 萌芽期向枝干喷水来补充水分
29、,喷水宜在中午进行。 第一次采收后,随浇水追施尿素200300kg/hm2。 如果采收期长,还可再追肥12次。,栽植 温湿度管理 水肥管理 采收,2设施栽培,在正常管理下,从栽植至萌芽约需40d左右,从萌芽至采收约需712d。但香椿苗木萌芽早晚相差可达2030d。因此为春节上市时达产量高峰,应保证扣膜后有6070d的生长期。 采收一般在芽长1520cm时进行。 采收时用剪刀剪取,不宜用手掰芽,以免损伤树体,破坏隐芽的再生能力。 。,栽植 温湿度管理 水肥管理 采收,2设施栽培,。 顶芽整芽采收。侧芽留12片羽状复叶,用剪刀剪下。一般710d采收一次。至清明节停止采芽,将根株栽入露地进行平茬,培
30、养下一年日光温室生产用的苗木。,3露地栽培,将苗木露地栽植,按每公顷9万株10万株密度定植。 露地越冬,翌春即可采收。华北地区可采收至6月上旬。 采收结束后,立即修剪整形。管理同前。,3露地栽培,栽培措施中的“五多”要求: 单位面积栽培株数多 单株分枝数多 每批采芽个数多 单芽鲜重多(大) 每年采芽次数多,香椿具明显的顶端优势,顶芽萌发早,产量高,侧芽采收期晚,质量较差。因此,通过栽培措施增加顶芽的收获量是香椿栽培的目标所在。,香椿芽苗菜生产,利用种子、根茎、枝条等繁殖材料,在黑暗、弱光或不遮光条件下直接生长出的可供食用的芽苗、嫩芽、嫩茎或嫩梢等均称为芽苗菜(活体蔬菜)。,根据利用的营养来源不同: 籽芽菜:利用种子中贮藏的养分直接培育成的嫩芽或芽苗(籽芽香椿) 体芽香椿:利用多年生枝条、根茎等中累积的养分培育成的嫩芽或嫩茎和嫩梢(体芽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