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析,案例分析1: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公顷,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初步设想(见附图).试指出该设计方案主要用地功能及其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虽然在东部有城市级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与托幼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小区没有公共空间。建议将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公共空间 4、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
2、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5、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市级公建邻近,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6、沿滨江道路,布置高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01.5公顷;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案例评析2:某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评析,图为某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四栋老年公寓。规划提出: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标
3、准计算;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米;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 问题:指出该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错误。,案例评析2参考答案:1、主要优点有:平面布局合理,小学、托幼和商业建筑安排恰当,空间层次丰富有序。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是正确的做法。 2、住宅间距有错:多层条式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6米,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13米。 3、小区道路断面有错:宅间小路的宽度不应低于2.5米 4、8层塔式住宅和6层老年住宅应设电梯。,案例评析3:该方案为某城市一居住小区,规划占地约14公顷,建筑面积约140 000 m2,居住户数约1 000户。小区南侧是一条城市
4、次干道,北侧是一条城市支路,小区的主、次入口分别设在城市的次干路和支路上,小区西南角有一条防护隔离绿地。小区住宅设计完善,户形合理,交通便捷,环境舒适,,但缺少小区公共服务和必要的配套设施(提示:缺少商业、教育、管理、休闲娱乐场所、电力设施)。请分析该小区情况,补充缺项的内容,并分别布置在插图中的位置。,案例评析4:图中所示为某大城市中一居住小区,用地约7公顷(包括小学及社区服务中心),封闭式管理。根据图示,指出该居住小区平面布局中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意见。,案例评析4:参考答案(1)小学位置错误。 (2)组团出入口位置不当,不应直接开在城市主干道路上,而且距离转弯路段过近。一方面小区出入车辆多
5、,影响主干道路上的车行速度和交通量,降低主干道路的功能。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应调整小区出入口位置。 (3)根据小区规模和管理模式,只设一个出入口不足,应增设一个出入口。 (4)变电站不应设置在小区内部。不利小区安全,影响环境景观。 (5)未按小区设计要求设置必须的地面停车位。目前,我国私家小汽车拥有量增长较快,小区内停车已成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设计规范(2002年版),居住区中地面机动车停车率不能低于10%(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而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居住小区中(各地情况有所差别),一般规定小区内部停车位按居住户数的30%50%配置,其中地面停
6、车位应不少于配建车位数的30%。 (6)社区服务中心布局不合理。应与小区同侧布置。而布置在城市主干路另一侧显然使用不便,造成大量居民频繁穿越城干道,既影响干道交通,又不利居民安全。 (7)应配建幼儿园一处,案例评析5:图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案例评析5参考答案: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 3)号小区的两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沿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