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4993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JTJ 075941 总 则1.0.1 为加强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时掌握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状况,结合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简便、实用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作为全国统一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设有道班养护的一般公路和混合交通的一级、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其它公路可参照本标准执行。1.0.3 本标准有关路面的规定适用于沥青(包括渣油)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砂石路面。其它类型路面可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制定检查评定办法,并报交通部备案。2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2.0.1 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桥涵及

2、隧道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 GBM 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2.0.2 根据上述要求,将公路养护质量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以优、良等路里程占实际评定的养护里程的百分比即“好路率”作为评定养护质量的主要指标。3 公路养护质量等级的检查与评定3.0.1 公路养护质量的检查与评定,以公里为单位,以里程碑为界,按路面、路基构造物、桥涵隧道、沿线设施、绿化五项养护质量内容分别评分定等。总分定为 100 分,其中路面 50 分;路基构造物 20 分;桥涵隧道、沿线设施、绿化各 10 分。3.0.2 根据实地检查评比结果,在 1km 范围内,总分在 90 分以上

3、(含 90 分,以下同),并且路面在 45 分以上,路基构造物在 15 分以上,桥涵隧道、沿线设施、绿化均不低于 6 分的定为优等路;总分在 75 分以上,并且路面在 38 分以上的定为良等路;总分在 60 分以上的定为次等路;总分不足 60 分的定为差等路。上述优等路的四个条件中,如有一条达不到要求,即定为良等路;良等路两个条件中,如有一条达不到要求即定为次等路。4 分项计分标准4.0.1 路面:满分 50 分。为客观反映路面病害程度,并具有可比性,将路面病害归纳为按面积计算和按长度计算两类。4.0.1.1 以面积计算的病害,其每一处的数量,应沿病害待修补边缘丈量,以长乘宽求出面积,并按实际

4、量测的各类病害面积分别乘以其相应的换算系数,换算为折算面积,然后按折算面积之和占该公里公路理论面积的百分比即病害含量 Y1扣分。(4.0.1.1)式中:F i实际量测的各类病害面积(m 2);F n该公里公路理论面积,即路面设计宽度乘以长度(m 2);K i与各类病害相对应的换算系数,见表 4.0.1-1。路面病害换算系数 K 值 表 4.0.1-1沥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砂石路面病害名称 系数 病害名称 系数 病害名称 系数坑 槽 3 沉 陷 3 翻 浆 3翻 浆 3 拱 起 3 坑 槽 2沉 陷 2.0 严重破碎板 2 沉 陷 2拥 包 1.5 坑 洞 2 松 散 1松 散 1 板角断裂

5、 2 露 骨 1龟 裂 1 露 骨 1 车 辙 1车 辙 0.5 平整度差 2 脱 皮 0.5 错 台 2 啃 边 0.5 唧 泥 1 泛 油 0.2 严 重 2 网 裂 0.1 中 等 1 裂缝轻 微 0.5 接缝养护差 0.5 4.0.1.2 以长度计算的病害,沿病害实际长度丈量,沥青路面、砂石路面按其实有病害数量之和扣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按实际量测的各类病害长度分别乘以其相应的换算系数(见表 4.0.1-1),换算为折算长度,然后按折算长度之和占该公里公路理论面积的百分比即病害含量 Y2扣分。(4.0.1-2)式中:L i水泥混凝土路面实际量测的各类病害长度(m);K i、F n同公式(4

6、.0.1.1)。以上扣分标准见表 4.0.1-2表 4.0.1-4。沥青路面扣分标准表 表 4.0.1-2按面积计算 按长度计算波浪(搓板)平整度差横坡不适病害名称扣分数坑槽、翻浆、沉陷、拥包、松散、龟裂、车辙、脱皮、啃边、泛油、网裂(%)(m)扣 1 分 Y10.1 50 以下扣 2 分 0.1Y 10.2 50100扣 3 分 0.2Y 10.3 100150扣 4 分 0.3Y 10.4 150200扣 5 分 0.4Y 10 .5 200250余类推 余类推最高扣分(分) 30 18 2注:横坡不适最高扣 2 分。扣分标准每个档次均不含不限(以下同)。当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平整度时,实

7、测值每高于标准值(见表 5 .1-14)0.5mm 扣 1 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及砂石路面与此相同。水泥混凝土路面扣分标准表 表 4.0.1-3按面积计算 按长度计算病害名称扣分数沉陷、拱起、严重破碎板、坑洞、板角断裂、露骨(%)平整度差、错台、唧泥、裂缝、 (严重、中等、轻微)按缝养护差( %)扣 1 分 Y1 0.2 Y2 1扣 2 分 0.2Y 10.4 1Y 22扣 3 分 0.4Y 10.6 2Y 23扣 4 分 0.6Y 10.8 3Y 24扣 5 分 0.8Y 11 4Y 25余类推 余类推最高扣分(分) 30 20砂石路面扣分标准表 表 4.0.1-4按面积计算 按长度计算波浪(

8、搓板)平整度差横坡不适病害名称扣分数翻浆、坑槽、沉陷、松散、露骨、车辙(%)(m)扣 1 分 Y10.3 50 以下扣 2 分 0.3Y 10.6 50100扣 3 分 0.6Y 10.9 100150扣 4 分 0.9Y 11.2 150200扣 5 分 1.2Y 11.5 200250余类推 余类推最高扣分(分) 30 15 54.0.2 路基构造物:路基构造物满分 20 分。如存在病害,根据分项病害数量按表 4.0.2 扣分。路基构造物病害分为按长度和处数计算两类。同一路段路基两侧同时存在病害时,应分别记录并按两侧病害数量累计扣分。路基构造物扣分标准表 表 4.0.2病害名称扣分数路肩不

9、清洁、路肩不整齐、水沟淤塞( m)边坡坍塌(处)构造物损坏(m)扣 1 分 50 以下 12 10 以下扣 2 分 50100 34 1020扣 3 分 100150 56 2030余类推 余类推最高扣分(分) 12 3 54.0.3 桥涵隧道:满分 10 分。如存在病害,根据分项病害数量按表 4.0.3 扣分。桥涵隧道病害以处数计。桥涵、隧道扣分标准表 表 4.0.3病害名称扣分数桥头(涵顶)跳车(处)桥涵排水不良、构部件破损、隧道损坏(处)扣 1 分 1 1扣 2 分 2 2扣 3 分 3 3余类推 最高扣分(分) 4 64.0.4 沿线设施:满分 10 分。如存在病害或缺陷,根据分项病害

10、或缺陷数量近婧 4.0.4 扣分。沿线设施系指除道班房、交通调站、通讯设施以外的樗标线等附属设施,病害以块(根)、处数及长度计。沿线设施扣分标准表 表 4.0.4病害名称扣分数标志缺损(处或根)安全设施损坏(处)标线不完整(m)扣 1 分 12 1 200 以下扣 2 分 34 2 大于 200扣 3 分 56 3 余类推 余类推 最高扣分(分) 4 4 24.0.5 绿化:满分 10 分。如存在病害或缺陷,根据分项病害或缺陷数量按表 4.0.5 扣分。公路用地范围以内现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已种有整齐乔木(胸径 3cm 以上,高度 2cm 以上)、灌木、花卉或有整齐草皮覆盖者,均视作已绿化;

11、否则视为未绿化,绿化病害以长度计。绿化扣分标准表 表 4.0.5护管不善(m)病害名称扣分数空白路段(m) 一般 严重扣 1 分 2050 200 以下 扣 2 分 50100 大于 200 200 以下扣 3 分 100150 大于 200扣 4 分 150200 余类推 最高扣分(分) 7 34.0.6 养护质量检查评定中,在同一检查部分(路面、路基等五部分)的同一处有两种以上病害时,以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数量扣分。 5 公路病害和缺陷的定义5.1 沥青路面5.1.1 坑槽: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 2cm,面积在 0.04m2以上。如小面积坑槽较多又相距很近(20cm 以内),应合在一起丈量。

12、5.1.2 松散: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 0.1m2以上。5.1.3 拥包:路面局部隆起,高度 1.5m 以上。5.1.4 翻浆:路面、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裂、冒泥浆现象。5.1.5 沉陷:路面、路基有竖向变形,路面下凹,深度 3cm 以上。5.1.6 脱皮: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 0.1m2以上。5.1.7 啃边:路面边缘破碎脱落,宽度 10cm 以上,数量按单侧长度累加乘以平均宽度。5.1.8 泛油:高温季节沥青被挤出,表面形成薄油层,行车出现轮迹。5.1.9 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 1.5cm 以上,数量按实有长度乘以变形部分的平均宽度。5.1.10

13、 龟裂:缝宽 3mm 以上,且多数缝距 10cm 以内,面积在 1m2 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缝。5.1.11 网裂:缝宽 1mm 以上或缝距 40cm,以下,面积在 1m2 以上的网状裂缝。路面上出现的长度 1m 以上、缝宽 1mm 以上的单条裂缝或深度在 5mm 以上的划痕也纳入网裂病害中,其数量按单缝累计长度乘以 0.2m 计。5.1.12 波浪与搓板:路面纵向产生连续起伏,有似搓板状峰谷高差大于 1.5cm 的变形。5.1.13 横坡不适:路面横坡小于 1%或大于 3%,或中线偏移,以及应设超高而无超高或出现反超高的。5.1.14 平整度差:用 3cm 直尺沿路面纵向每 100m 至少量三

14、尺。尺底间隙:沥青表面处治路面1.2cm 以上,沥青贯入式路面 1cm 以上,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碎石路面 0.8cm 以上的,按整尺(3cm)长度计算病害。也可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的均方差值与规定标准值(见表 5.1.14)比较,大于标准值按病害计。同一横断面内只量最严重的一处。各种路面平整度养护标准规定值表 表 5.1.14允许偏差(mm )序号 路面种类平整度仪( 0)1 沥青混凝土路面2 沥青碎石路面3.53 沥青贯入式路面 4.54 沥青上拌下贯路面 4.5沥青 5.85表面处治路 面 渣油 5.86 水泥混凝土路面 2.5整齐块石 4.5半整齐块石 7.17 块石路面不整齐块石 9.0

15、8 碎砾石及其它粒料路面 7.19 改善及稳定土路面 7.1注:表中平整度仪的允许偏差标准是以 XLPY-11 型连续式路面平整度仪测定的结果。当使用其它平整度仪时,应找出相关系数后,方可使用。5.2 水泥混凝土路面5.2.1 沉陷:路面连续数块板下沉,低于相邻路面板平面(或没计高程)的,深度在 3cm 以上的,按全部下沉板块数量计算面积。5.2.2 严重破碎板:裂缝将整块面板分割成三块以上,并有严重剥落或沉陷。碎裂面积小于半块计面积,大于半块按一块计面积。5.2.3 坑洞:路面板粗集料脱落形成局部凹坑,面积在 0.01m2以上。5.2.4 板角断裂:裂缝与纵横相交将板角切断,当其二个交点距角

16、隅均在 15cm 以上,小于边长一半并伴有沉陷或碎裂时,按板角断裂部分计算面积。5.2.5 露骨:路面板表面细集料散失、粗集料暴露,面积在 1m2以上的。5.2.6 拱起:纵向相邻两块板或多块板相对其邻近面板向上突起在 3cm 以上的,按突出的全部板块计病害面积。5.2.7 平整度差:用 3cm 直尺沿路面纵向每 100m 至少量三尺,尺底空隙在 8mm 以上的,按整尺(3m)长度计算病害。也可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的均方差值与规定标准值(见表 5.1.14)比较,大于标准值按病害计。同一横断面内只量最严重一处。5.2.8 错台:接缝处相邻两块板垂直高度差在 8mm 以上,按有高差的全部长度计算

17、病害。5.2.9 唧泥:基层材料形成泥浆从接缝处或板边缘挤出,板底出现脱空,按挤出泥浆的接缝或板边长度计。5.2.10 裂缝:面板内长度 1m 以上的各种开裂。按其对行车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微、中等、严重裂缝三种。轻微裂缝缝宽小于 2mm,无剥落;中等裂缝缝宽在 25 mm 之间,并有轻度剥落;严重裂缝缝宽大于 5mm,并有严重剥落和沉陷。接缝边有长 0.5m,宽度 5cm 以上剥落时,也作为严重裂缝计算。5.2.11 接缝养护差:接缝内无填缝料,或出现填缝料与板边脱离、凹陷(凸出)在 1cm 以上的。5.3 砂石路面5.3.1 松散:主结构层结合料散失,颗粒间失去粘结力而松动。面积 1m2以上。

18、5.3.2 坑槽:路面结构层破坏成坑洼,坑深 3cm 以上,面积在 0.04m2以上者。5.3.3 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在 3cm 以上,数量按实有长度乘以变形部分的平均宽度。5.3.4 翻浆:按本标准第 5.1.4 条规定执行。5.3.5 沉陷:按本标准第 5.1.5 条规定执行。5.3.6 露骨:磨耗层散失,形成粗集料裸露,面积在 1m2以上者:5.3.7 波浪与搓板:路面纵向产生连续起起伏,有似搓板状,峰谷高差大于 3cm 的变形。5.3.8 横坡不适:路面横坡小于 2%,大于 4%,中线偏侧或应设超高而无超高以及出现反超高的。5.3.9 平整度差:用 3cm

19、直尺沿路面纵向每 100m 至少量三尺;尺底间隙在 1.5cm 以上的,按整尺长度(3m)计算病害。5.4 路基构造物5.4.1 路肩不清洁:路肩上有杂物、垃圾、堆积物及 15cm 以上的高草。5.4.2 路肩不整齐:路肩与路面衔接不平顺,低于路面 2cm 以上(黑色硬化路肩低于 1cm)或高于路面;横坡小于路面横坡;不平整、不密实影响横向排水;路肩宽度小于设计宽度;路肩外缘不顺适,宽度差有 20cm 以上突变者。5.4.3 水沟淤塞: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有淤积影响排水者,以及应有边沟路段而无边沟者。5.4.4 边坡坍塌:挖方边坡坍方 3m3以上,填方边坡有冲沟、缺口宽 30cm,以上;边坡坡

20、度陡于设计坡度。5.4.5 构造物损坏:挡墙等圬工体断裂、沉陷、倾斜、局部塌陷、松动,较大面积勾缝脱落者。5.5 桥涵、隧道5.5.1 桥头(涵顶)跳车:桥梁、过水路面衔接处不平及涵洞顶纵坡不适;桥梁伸缩缝养护不良,引起行车颠簸者,每跳车一次记病害一处。5.5.2 桥涵排水不良:桥面不整洁、泄水孔堵塞,影响桥面排水;涵洞(管)淤塞超过孔径 1/4者。5.5.3 构部件破损:人行道、栏杆、帽石、锥坡、端墙、墩台有缺件、断裂、破损及露筋等;伸缩缝、支座被杂物卡住或出现松动、锈蚀、老化现象。5.5.4 隧道损坏:有衬砌隧道拱圈、侧墙变形、裂缝、砌体脱落;无衬砌隧道出现危石或大量碎落石;洞身较大范围渗

21、漏水;洞口端墙、翼墙倾斜、位移;隧道内排水系统淤塞积不以及应有照明、通风设备而未设或效果较差者。5.6 沿线设施5.6.1 标志缺损:各种交通标志残缺、位置不当、式样尺寸颜色不规范、不鲜明。5.6.2 安全设施损坏:护栏、隔离栅、隔离墩等安全设施有残缺者。5.6.3 标线不完整: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路面,按现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应标线而未标线或已标线但有脱落、不清晰或未按标准标划的。5.7 绿化5.7.1 空白路段:宜绿化路段一侧连续未绿化长度 20m 以上者:5.7.2 护管不善:路树、花草修剪不整齐或修剪过度,抚育不良;病虫害未及时防治;路树影响行车视线。按其是否影响绿化植物的继续生长分

22、为一般、严重两类。6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工作的若干规定6.0.1 养护质量的检查定于第月月末前五日内进行一次,一般应由县级公路段(县级公路局、站、工区)组织各道班共同检查评定,也可以道班(养护队)为单位分别检查评定,但每季末须由县级养护单位统一组织检查评定,每半年须由地、市、州级公路管理部门组织一次抽查,省级公路管理部门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全面检查。6.0.2 为基层编制养路作业计划的需要,检查时应按百米记录病害数量,再按整公里累计。算出各项分数及总分数,据以评定每公里的养护质量等级,然后分路线汇总优、良、次、差里程及“好路率”逐级上报。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记录表(砂石路面) 表 6.0.2-3路线名

23、称: 线 调查面积: m 2 年 月份 养护单位:K+K+项目 病害名称 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合计系数折算面积总计扣分翻浆 3 坑槽 2 沉陷 2 松散 1 露骨 1 车辙m2(30)1 m2(%)波浪(搓板) 路面(50分)平整度差15 m(20)横坡不适 5 路肩不清洁 路肩不整齐 水沟淤塞m(12)边坡坍塌 处(3) 路基构造物(20分) 构造物损坏 m(5) 桥头(涵顶)跳车处(4) 桥涵排水不良 构部件破损 桥涵隧道(10分) 隧道损坏处(6)标志缺损(4) 块、根 安全设施损坏(4) 处 沿线设施(10分)标线不完整(2) m 空白路段(7) 一般 绿化(

24、10分)护管不善(3) 严重m路面 路基 桥涵 沿线设施 绿化 合计分数 评定等级质量分数及评定等级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负责人:公路养护质量报表 表.0.2-4养护单位: 年 月 日实际评定的养护里程(km)项目道班养护里程(km) 合计 优等 良等 次等 差等好路率(%)养护质量综合值合计 一、干线公路 二、县公路 6.0.3 对非整公里路段,除依据病害含量扣分的部分路面病害仍按实有病害含量扣分外,其它病害可先按路段实际长度累计病害数量,然后用折算数 =1/实际长度(保留 2 位小数) 乘以各种病害累计数得该路段各种病害换算数(保留整数),并以此扣分评定该路段养护质量等级。6.0.4 当

25、公路因洪水、流冰、泥石流、冻害、沙害、飓风等自然灾害而遭到损毁时,为反映真实情况,应如实按标准评定等级,并予以注明。由于施工而开辟的便桥、便道及利用原路进行改建、改善、大修的路段,施工期间原路可暂不评定:路面因冰雪封冻等导致当月不能进行养护质量评定时,可按上月末路况上报汇总并予以说明。6.0.5 在某一公里内,如设计上不应有水沟、构造物、桥涵、隧道或属于不宜植树地区和不宜林路段而形成缺项以及桥梁、隧道、渡口路段其它项目缺项时,该缺项项目可按满分计列。6.0.6 养护质量检查中,已统计在养护里程内的桥梁、隧道,当其长度不超过 1km 时,该公里养护质量按桥梁、隧道实得分和其两端道路的其它项目实得

26、分之和评定,当桥梁、隧道长度超过 1km 时,该公里养护质量按桥梁、隧道项目实得分与其它项目满分之和评定。公路桥梁、隧道除分别按桥梁、隧道项目检查外,其行车道部分还应按路面进行检查。公路渡口如河宽已统计在公路养护里程之内,其质量等级可按两端引道部分的平均分数计算。6.0.7 公路路面为快慢车分道行驶的路段,应将其全部快慢车道宽作为路面进行评定;公路路面为不同路面形式的,应将各自所占面积按相应标准检查计分,然后汇总各部分扣分作为该公里路面扣分。硬化路肩上出现病害时,按路肩不整齐扣分。公路两侧的绿化平台的护坡道、碎落台等纳入路基边坡部分进行检查。6.0.8 为了综合衡量公路养护质量,除统计“好路率

27、”指标外,还应采用“加权平均方法”求得“养护质量综合值”以便比较:即将优、良、次、差各等级里程分别乘 100、80、50、20、四个系数,相加后除以实际评定的养护里程而得,其计算公式为:养护质量综合值=(优等里程100+良等里程80+次等里程50+差等里程20)实际评定的养护里程。 (6.0.8) 附加说明: 主 编 单 位: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主要起草人员:王邦杰 李林 陈惠民编制说明交通部于 1979 年颁发了我国第一个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暂行办法,其后,又分别于1988 年和 1991 年颁发了公路养护质量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质量检查评定办法(试行稿)(以下合并简

28、称办法)。这些办法对于客观、及时地反映全国公路的使用质量,指导基层养护部门进行养护生产,发挥公路设计使用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对于促进公路养护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及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公路工程设施本身,还是社会各界对公路这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服务性能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对原有办法的修改很有必要。1993 年交通部决定对原办法进行修改并委托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负责此项工作。修改的原则和主要修改内容:1.鉴于 1979 年办法采用评分定等制简便易行,扣分与病害数量相对应,能够直观地反映道路养护质量状况,便于基层单位和道班工人掌握使用,利于指导

29、养护生产。而 1988 年办法由于采用了病害含量的概念,有科学性、合理性;但需要经过调查计算病害率、分项评等、综合计算完好率三个层次才能确定养护质量等级。比较繁琐。不便于基层使用,直观性也较差。同时,考虑 1979 年办法已执行了十几年,基层单位已熟悉此种评定方式,为使本标准与过去使用的办法能够很好地衔接并使新标准做到科学、简便、易于掌握。因此,新标准仍采用评分定等制,保持 1979 年办法基本框架,并吸取 1988 年办法 的合理方面,引入了病害含量概念。2.由于“好路率”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和单位路况好坏的重要指标,已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所接受。因此,新标准执行后,要维持现有“好路率”水平基本

30、稳定,以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为宜。3.为统一评定方法,对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砂石路面三种路面的病害均归纳为按面积计算和按长度计算两类,并将原来部分按长度计算的病害改为按面积计算,如沥青路面严重泛油、砂石路面露骨等。4.病害界定以有利于指导道班养扩生产为主,以客观反映现有道路的实际状况即实际服务水平为原则,凡需要道路班在养护生产中进行处理的病害都纳入量验评定范围,因而保留了原来争议较大的不属于养护不当引起的病害,如横坡不适等;增加了一些对行车有影响或对公路使用状况有潜在危害的病害,如沥青路面脱皮、网裂、水泥混凝土路面沉陷、拱起等。5.为体现新标准的科学性,对路面中按面积计算的病害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按长度计算和病害扣分方法由原来的按病害绝对数量扣分改为按病害相对含量扣分,即按不同的病害对行车影响程度和需要处理的缓急程度分别乘以不同的换算系数,由此得出各类病害折算数,再以病害折算数之和除以路面理论面积得出路面病害相对含量,并据此扣分。6.为体现新标准先进性,根据养护工作新形势的要求,把交通部国省干线 GBM 工程实施标准及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的一些要求:如沿线设施、绿化美化、标准化等归纳成病害或缺陷纳入了本标准中。对本标准及其说明的意见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各单位及养护人员随时函告交通部公路管理司,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