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中考散文语言的考查要求,(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词语的表达效果。 (3)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真题再现,09年真题闲读梧桐19题: 大量运用短句,恰当运用修辞是这篇文章语言运用上较突出的特点,试举例分析其语言表达效果(2分) 10年真题黄蜂筑巢19题: 文章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 A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B略 11年真
2、题方寸田园20题: 琦君的散文语文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4分) (1)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 (2)略,例句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词语角度:这句话运用“偷偷地”和“钻”这两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准确、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惊喜的感觉。 修辞角度: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偷偷地”和“钻”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浓浓情意。 句式角度:这句话将“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
3、形容词放在句末,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起强调作用 ;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赏析角度,(1)词语角度: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等。 (2)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 (3)其它角度: 特殊句式:长短句、整散句、变式句、反问句、排比句、双重否定句等。 语言风格:朴实自然类、生动优美类、意蕴深刻类 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侧面、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表现手法:象征、讽刺、对比、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例句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词
4、语角度:这句话,运用“偷偷地”和“钻”这两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准确、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惊喜的感觉。,修辞角度: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和“钻”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浓浓情意。,句式角度:这句话,将“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形容词放在句末,,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起强调作用 ;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答题步骤: 抓角度(词语、修辞、句式、其它),扣内容(事物特征、人物品质等),析作用(表达效果、情感、品质等),推荐答题
5、模式: 词语角度:运用了 词,(解词),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修辞角度:运用了 修辞手法,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句式角度:运用了 句式,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其它角度(略),做题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赏析语言。,实战演练,洁净之莲,赏析句子,品味其特色。(6分),1、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 2、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 3、那水的绿哟,绿得蓬勃,绿得纯正,绿得深湛,绿得温柔,绿得恬雅,绿得醉人。,1、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
6、焰,逼出明丽的色调。,赏析: 这句话运用“穿破、擎着、逼出”等一系列动,答题步骤: 抓角度(词语、修辞、句式、其他) 扣内容(事物特征、人物品质等) 析作用(表达效果、情感、品质等),推荐答题模式: 词语角度:运用了 词,(解词),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修辞角度:运用了 修辞手法,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句式角度:运用了 句式,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其它角度,词(1分) ,,准确生动地描写了红莲明丽奔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1分)。,2、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赏析:
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怯生生”一 词赋予莲以人的感情(1分),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莲花初绽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1分)。,答题步骤: 抓角度(词语、修辞、句式、其他) 扣内容(事物特征、人物品质等) 析作用(表达效果、情感、品质等),推荐答题模式: 词语角度:运用了 词,(解词),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修辞角度:运用了 修辞手法,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句式角度:运用了 句式,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其它角度,3、那水的绿哟,绿得蓬勃,绿得纯正,绿得深湛,绿得温柔,绿得恬雅,绿得醉人。,赏析:这句话运用排比句式,使句式整齐,增强
8、了语言气势(1分),突出了绿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和赞叹(1分)。,答题步骤: 抓角度(词语、修辞、句式、其他) 扣内容(事物特征、人物品质等) 析作用(表达效果、情感、品质等) 推荐答题模式: 词语角度:运用了 词,(解词),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修辞角度:运用了 修辞手法,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句式角度:运用了 句式,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其它角度,赏析以下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6分),(1)绿锦缎似的水面之上,洁净的莲亭亭如盖。 (2)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枝莲花挤破浓浓的黑夜,从污泥中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3
9、)它似晨钟暮鼓,击出清风竹韵;他似圣洁之水,涤净尘间的污浊。,(1)绿锦缎似的水面之上,洁净的莲亭亭如盖。,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水比作锦缎,把莲比作大伞(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的碧绿和莲绽放时的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莲的由衷喜爱(1分)。,(2)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枝莲花挤破浓浓的黑夜,从污泥中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音符。,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盛开之莲比作美丽音符(1分),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莲破泥而出的姿态,表现出莲勇于超脱黑暗、摆脱烦恼的慧心(1分)。,(3)它似晨钟暮鼓,击出清风竹韵;它似圣洁之水,涤净尘间的污浊。,赏析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对偶的手
10、法,将莲的精魂比作晨钟暮鼓和圣洁之水(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莲的精魂对灵魂的启发和荡涤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莲的洁净和慧心的赞美(1分)。 赏析2:这句话运用了句式整齐的对偶句,简洁有力,富有音韵美(1分),写出了莲的精魂对灵魂的启发和荡涤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莲的洁净和慧心的赞美(1分)。,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答题步骤: 抓角度(词语、修辞、句式、其他) 扣内容(事物特征、人物品质等) 析作用(表达效果、情感、品质等) 推荐答题模式: 词语角度:运用了 词,(解词),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修辞角度:运用了 修辞手法,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句式角度:运用了 句式, 解说 , _地写出了 内容 , 作用 。 其它角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