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类型中国现代史复习.ppt

  • 上传人:kpmy5893
  • 文档编号:10046029
  • 上传时间:2019-10-01
  • 格式:PPT
  • 页数:28
  • 大小:2.36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现代史复习.ppt
    资源描述:

    1、中国现代史复习,复习主题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 1953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文革十年 19661976,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民主政治:宪法颁布,生产关系变革:三大改造,工业化开始起步,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年 中共八大,严重失误:,经济调整:,先进人物代表及事迹: 。,时代精神: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11965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原因: 。性质: 。 动乱表现: 大 事:刘少奇被迫害致死、九一三事件、四五运动 、粉碎“四人帮” 教训:,不搞

    2、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事求是;,1953年1957年,1954年,19531956,(时间、“左”的错误标志、影响、经验教训),1958年 建设总路线(内容、如何评价认识),社会主义探索的良好开端,难点突破,1、近现代中国三次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难点突破,2、近现代史上,曾有哪些国家以侵略朝鲜为跳板来侵略中国?,日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

    3、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美国:美国侵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难点突破,3、土地改革与农业改造、人民公社化的区别。,重点图片,土地改革,一五计划,1954年宪法,重点图片,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化(农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重点图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重点图片,红卫兵运动,“文化大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建国前,我们国家是个什么状况,工业能拿出手的就是 王麻子剪刀店;商业能拿出手的就是林家铺子;交通运输业那就是骆驼祥子了。不是说那个时代我们没有汽车、电车,而是说那个时代的象征就是人力车。-摘自榆林科普之窗,材料

    4、二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铁和电产量的比较,材料三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第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四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材料五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针对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材料三制定了相应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是哪一历史时期要做的?(3)材料四反映的任务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可惜实践中没能贯彻执行下去。它是哪一年的什么会议制定的主要任务?(4)材料五是1958年中共中央提

    5、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请针对它谈谈你的看法。为此我们发生了哪些失误?这一时期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有哪些?,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一化三改造”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对国家产生什么影响?(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

    6、束的标志是什么?(4)你认为经过二十多年艰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2008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建设历经曲折,逐步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下面我们一起回顾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道路中的不平凡的历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一年在什

    7、么会议上通过的? (3)列举一个“文革”期间民主法制被严重践踏的具体事例。 (4)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与非。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结合所学谈谈“文革”提供的反面教训。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哪些成就?列举几部新时期颁布的重要的法律文件。,仔细阅读下面三幅图片,根据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用150字的篇幅,简述我国从独立到走向富强的历程。,图三 上海 APEC会议上的江泽民,图一 开国大典中的毛泽东,图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李明在书上看到两幅图片:图一 农民伯伯乐

    8、翻天,水稻高耸入云天;图二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他对书上的两幅图片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中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如此硕大?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回答: (1)以上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2)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现象?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1958年“大跃进”时期。,”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国家出现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国家开始调整经济发展。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阅读下面材料: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

    9、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的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请回答: (1)十年“文革”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2)根据材料指出“文革”的性质是什么?(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革造成的严重后果(4我们应从文革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员出工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安排生产靠队长,下地干活等队长,遇到困难找队长,牲口下田喊队长,收不到粮食怨队长。”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

    10、,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提 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2)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指的是什么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摘自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1)依据材料中表格内容,指出这一

    11、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2)出现上述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后来哪些运动打破了这一发展趋势?为什么?,增长趋势,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提高;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经济产量增长;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工业产量提高,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这一增长趋势下降,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可逛经济规律,导致国家和人民在1959年进入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下列历史照片记录了建国后农村一段时期的变革,请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

    12、开始于什么时候?他给中国农村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图二、图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你相信图片三报道中说的吗?为什么? (3)从历史中收获感悟,你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1953年。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不相信,图片反映的是浮夸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实事求是,从农民利益出发,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图一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图二 早稻亩产三万多斤 图三 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热情高涨,在许多领域创造了“第一”,显示了新社会的优越性。请你回答: (1)第

    13、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的生产厂家是 。 (2)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3)第一座国有油田是 。 (4)你还知道新中国创造了哪些第一,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相应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培养建设人才 D对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手工业合作化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发展交通运输业第十一个“五年”由“计划”变成了“规划”是一

    14、个耐人寻味的变化,比较二者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计划注重空间布局;规划侧重时间安排 B计划注重指导性;规划侧重强制性和指令性 C计划强调政府的作用;规划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D计划强调长远;规划强调眼前,D,A,C,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法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和平解放西藏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立经济特区 修建青藏铁路 A B C D 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

    15、土改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B,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她有能力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包括() 遵义会议 “大跃进” 运动 “文化大革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A B C D 下列名人名言搭配不正确的是 A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们服务是无限的” B邓稼先“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 C焦裕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D黄继光“宁

    16、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D,D,右图是建国初期我国的一部重要文献,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56年颁布实施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C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广大农民纷纷要求加入农业合作社,有的农民还说:“不让入社,挤也要挤进去!”促使农民积极报名入社的直接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B分配土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各级政府命令农民加入合作社 D一五计划的建设取得重大成就,A,A,土地改革之后,农业合作化之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占用农村耕地现象严重 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庞大 个体农民的经营阻碍农民致富 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A B C D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废除旧的剥削制度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共一大召开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句话从哪个角度对两次会议进行了比较性描述 A历史影响 B会议目的 C根本任务 D会议内容,C,D,A,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史复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0460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