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意清秋,诗情南中大余县南安中学成功举办首届清秋诗词大会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高气爽,正是吟诵诗词,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传统的大好时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6 和 2017 两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收到亿万观众热捧,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诗词热”,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华传统诗词的意蕴内涵以及时代价值。为进一步创新南安中学德育工作,我校以中华古典诗词为切入点,结合县教育局中华经典颂写讲活动方案,于 12 月 1 日星期五下午在求真楼录播
2、教室举行了南安中学首届“清秋诗词大会”。决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问答环节,每名选手回答六个题目,其中前三个题目为基础题,内容选自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课内古诗词,题目形式分别为对句、填字以及诗(词)句识别;后三题分别为纠错题、文学常识题以及国学题,均为课外内容。本次活动分初赛和决赛两部分,初赛由初二年级各班在教室内举行,选拔出诗词积累和文学素养俱佳的同学参加决赛。决赛有初二年级 23 各班共计 24 名选手参加,曾祥锋校长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学校工会主席赖慎鸿、副校长曾宪龙以及教科处副主任李晓琼等 13 名语文老师担任点评嘉宾。每位选手回答完毕后,点评嘉宾便对选手的表现以及题目的难易进行简短的点评
3、,尽管时间短,但评委们字字珠玑的言语,给选手和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讲到“城阙辅三秦,烽(风)烟望五津”这一纠错题时,赖慎鸿主席这样给学生们解释:“烽烟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在古代一般指战争。因为一旦有外敌入侵,边境上的烽火台便会燃起烽烟。而这里的风烟,则是指岷江上的水雾之气迷茫,五津便是岷江旁的五个渡口。这样去理解,风烟便不会误记为烽烟了。”经过点评嘉宾的一番讲解,台上的选手和台下的观众都恍然大悟。决赛最为精彩的要属第二环节的飞花令。经过第一环节的问答竞赛,场上出现了 6 名同分的选手,经过点评嘉宾商讨决定采用三人制飞花令决出两名优胜者进入接下来的环节。两轮三人制飞花令后,成功晋级 12
4、强的选手诞生了,他们分别是:初二 1 班朱芷睿、初二 3 班沈宁和卢致轩、初二 6 班王芷盈、初二 8 班黄欣悦、初二 9 班游敏、初二 11 班柏玲、初二 12 班钟园、初二 13 班罗寿延、初二 21 班梁盈、初二 22 班赖可以及初二 23 班朱子昱。接下来的二人制飞花令漫长而又精彩,尤以“月”字最为精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选手们你来我往,对起诗句来显得有条不紊,还处处留心,急中生智。比如李白这首静夜思,有两处含“月”字,生怕对手得了便宜,便一口气诵完全篇,不可谓不机智。两轮飞花令过后,三名选手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到了最终轮争夺冠亚季军。他们是初二 1 班朱芷睿、初二 11 班柏玲和初二 21 班梁盈。最终轮在一种紧张而和缓的气氛中开始了,紧张是因为这是三位南中诗词达人一较高下的时刻,和缓又是因为三位选手均是满腹经纶,显得自信从容。最终,梁盈技高一筹,夺得大会冠军,朱芷睿和柏玲分获亚军和季军。通过此次活动,不少同学从问答环节中找到了自身诗词积累和文学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对中华古典诗词的兴趣极大地增强,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