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版)2015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木笛》课件2.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003822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2015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木笛》课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版)2015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木笛》课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版)2015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木笛》课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版)2015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木笛》课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版)2015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木笛》课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木笛,9,课文主要写了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为当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拒绝吹奏欢乐的乐曲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又被破格录取的感人故事。,课文主要写了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为当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拒绝吹奏欢乐的乐曲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又被破格录取的感人故事。,背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线索:,决绝吹奏,取消资格,破格录取,内容提示: 浏览全文,在考场上,朱丹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又被破格录取?,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思考提示:浏览课文,朱

2、丹是在什么情况下拒绝吹奏从而放弃考试?为什么放弃?,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想答案,并用简单词句写出感受。,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过了一会,大师冷峻的问:“为什么?” 朱丹回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的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大师说:“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考试吗?”朱丹说:“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惜艺术前途。”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惜地说:

3、“你现在可以回去了。”,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沦陷。丧心病狂的侵略者悍然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30万以上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遭到屠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惨痛的一页,也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章节。,悬挂被杀者头颅,把活人当靶子,杀人取乐,水沟中的尸体,江边尸骨成山,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遇难同胞超过300000人,大约每12秒钟就有一个生命消失。,国 人 沉 痛 悼 念 遇 难 同 胞,为了纪念

4、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南京市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南京遇难同胞纪念馆。每逢12月13日这一天,上午10点,南京城里警报长鸣,提醒人们永远记住这个悲惨的日子 。,自学提示: 浏览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画出朱丹参加的是怎样的考试?批注朱丹是一个怎样的选手 ?,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考试要求苛刻,竞争激烈,应试者都是乐坛高手。招考要经过初始、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剩下两名选手。,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自学提示:朱丹接到的是怎样的卡片?当朱丹接到这张卡片时,他

5、在想什么?请你读读有关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朱丹的心里活动,并进行简单的批注。,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歉疚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 这轻轻一句话,犹如闷雷在会场爆裂。一时间,所有考官都窃窃私语起来。,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浏览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朱丹什么?如果去掉这一自然段可以吗?,话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边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朱丹轻轻

6、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然后,他起头,看见远远地坐着一排主考官。考官们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云锦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国传统工艺, 它是中国的代表。梅花迎风傲雪,它是中国人精神的体现。,话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边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然后,他起头,看见远远地坐着一排主考官。考官们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梅花:中国不屈不挠的精神云锦:心系国家,作者不惜笔墨描写朱丹的装束实为衬托朱丹心系祖国、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思考提示:朱丹向主考官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放回

7、绒套,转过身,默默地走了。当他走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演奏后,朱丹深感意外,连忙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 朱丹连忙说:“考场的事,请大师原谅。” 大师说:“不,应该是我请求你的原谅。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已被乐团录取了。”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紧紧地握着木笛。,本文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为背景,以“进入终试 拒绝吹奏,取消资格 纪念碑前吹奏悲乐 破格录取”为线索,表现了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对日本侵略者无限仇恨的情感。,本课小结,学习中,我们重点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读,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阅读写人文章的主要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