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就业培训问题的思考与建议.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26983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就业培训问题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就业培训问题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就业培训问题的思考与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 就 业 培 训 问 题 的 思 考 与 建 议就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最直接的方式。认清目前就业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就业培训发展的改革重点,以促进就业培训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就业人员素养和技能,改善就业压力和企业活力。帮助劳动者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和职业决策,为迈向职业生涯 做 好 预 期 准 备 。关键 词 就业 ;培训;劳动者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经 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国生产总值增速出现回落,企业利润增速下降,大量企业减员,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给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带来挑战。积极应对挑战必须苦练内功,特别是劳动者的素质,激发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进一

2、步增强。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方式有很多。就业培训是最为直接的一种,也是极为重要、甚至不可或 缺 的 一 种 式 。一、目前就业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1.培训意识有待提高就业培训有从业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等等。除在岗培训外,其他培训 均 是 对 劳动 者 进 行 必 要 的 职 业 指 导 、职 业 技 能 、职 业 道 德 和 职 业 纪 律 的 培 训 ,帮助劳动者提高就 业 能 力 。尽 管 培 训 预 期 会 给 个 人 或 企 业 带 来 一定 的 经 济 利 益 和 社 会 利 益 的 流 入 ,但由于培训是有 成 本 的 ,而利益具有不确定性。无疑,这将大大打击在岗人

3、员培训积极性,也增加了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对于就业人员来讲参加培训的支出不能立即转化为就业岗 位或 提 高 收 入 ,也抑制了自身培训意愿。2.就业人员培训意愿多样化与培训机构培训项目设置单一相矛盾每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的不同阶段对就业的目的看法都不同。就业培训意愿会按不同的就业目的呈现多样化特点。但目前除了在岗培训是企业按自身需要而不是综合考虑企业与个人共同意愿进行的内部培训外,从业前培训大多是 20岁之前的年龄,这一群体经济上不独立,思想上 不 成 熟 ,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权基本上是家长掌握,他们的培训意愿一般也由家长决定。由政府以 公 益 方 式 进 行 的 培 训

4、 ,由于人力物力所限仅仅就某些项目进行,项目单一,而且频率极低,这使得 有 意 培训 人 员 得 不 到 培 训 机 会 ,导致无培训意愿。3.就业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缺乏规范化管理 各类培训机构积极争抢这块肥肉!纷纷以快速取证,保证通过,不过退钱等承诺举办各类就业 培 训 取 证 班 。这 里 有 工 商 部 门 、劳 动 部 门 正 规 注 册 的专 业 培 训 机 构 ,也有胡同临摊机构。这种鱼 龙 混 杂 的 局 面 ,扰乱了正常的培训秩序和就业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培训人员的利益,对社会利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二、加强就业培训管理,探索培训途径,提高培训效率1.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增

5、强培训意识人生的职业生涯是漫长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个人不进步就会被就业单位淘汰,单位不进步 就 会 被 社 会 淘 汰 。与 时 俱 进 何 等 重 要 与 迫 切 !所 以 ,对就业再就业人员来讲,参 加 培 训 必 须 要 有长期打算。培训的长期性依赖于用工单位、培训机构和就业人员各自的培训规划,必须依靠各自规 划 的 融 合 与 实 施 提 高 培训 的 实 效 性 。2.将培训市场细分,加强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与规范管理将培训市场细分不但可以加强规范管理而且能大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要根据不同的机构、不 同 的 人 员 、不 同 的 需 要 制 定 与 之相 适 应 的 管 理 制 度

6、、管理方式和方法。同 时 ,对培训项目、计 划及 授 课 人 员 水 平 进 行 严 格 把 关 ,特别是对有劳动职业技能鉴定能力的机构,对为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学历证书而进行的系统教育培训,一定要严防有证无能现象的发生。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是空洞的、苍白的。纸上谈兵是靠不住的,而加大实践力度又涉及到了教 学 经 费 的 投 入 。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就是要大力发展订单式培训,如目前各大院校招收的定向 生 教 育 ,就是企业按自己所需培养相关人才。定向生除在校学习理论外,定期到企业参加各种形式(观 摩 、模 拟 演 练 、车 间实 践 等 )的 短 时

7、 间 锻 炼 ,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 趣,又提高了实践能力,更使理论得到了证实与升华,也缩短了成才距离。三、教育机构促进学生就业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社会需求学校是专业教育,尽管每个人将来从事的不一定就是学校所学的专业,但专业对多数人今后 的 人 生 道 路 影 响 巨 大 ,而 且 走 出 学 门 的 第 一 步 求 职 往 往 要求 专 业 对 口 ,所 以 学 科 专 业 建 设 是 提 高 就 业 率 的 源 头 。同 时 ,要 有超 前 意 识 ,能 够 预 测 出 社 会 发 展 对 人 才 的 要 求 。2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学校应注意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树立正

8、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知识不等于就业能力,现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就是因为缺乏就业素质。由一些年长的有社会经验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咨询,针对各层次学生实行 个 性 化 服 务 ,进 行 必 要 的 就 业 训 练 ,不 失 为 一 种 好 方 法 。3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建立学校为主导,各院系为基础,毕业班班主任负责任的就业指导体制,充分发挥教师在行 业 内 声望 高 、社 会 联 系 面 广 的 优 势 ,积 极 利 用 自 己 的 影 响 ,向 社 会 推 荐 毕业 生 。充 分 发 挥 科 技 优 势 ,建 立 和 完 善 毕 业 生 就 业 信 息 网 站 ,提 前 向 社会 发 布 毕 业 生 信 息 ,开 展 毕 业 生 就 业 远 程 服 务,进行网上双向选择,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管理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