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DMA专家培训------系统性能分析专题之切换分析.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10023710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DMA专家培训------系统性能分析专题之切换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CDMA专家培训------系统性能分析专题之切换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CDMA专家培训------系统性能分析专题之切换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CDMA专家培训------系统性能分析专题之切换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CDMA专家培训------系统性能分析专题之切换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DMA系统性能分析专题之 切换分析,课程目标,明确切换的种类 掌握切换的相关概念 掌握切换参数的含义 理解切换的过程 掌握切换失败的分析方法 理解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分类 导频信号集 切换相关参数 导频搜索窗 邻区设置 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 软切换算法 切换失败分析 案例分析,CDMA切换分类,切换介绍,CDMA中的空闲切换,切换介绍,接入失败易发生区域!,CDMA中的空闲切换(续),切换介绍,软切换,软切换:移动台在从一个基站覆盖区域移向另一个基站时,开始与目标基站通信但不中断与当前提供服务的基站的通信. 可以同时包括与三个基站保持通信,移动台合并从每个基站发送来的信号

2、帧.,切换介绍,更软切换,切换介绍,切换的两个基站工作在不同的频率。 切换的两个基站可以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但从属于不同的PSTN。,CDMA-to-CDMA硬切换,切换介绍,SUC间软切换,SUC间通过ASM连接,从而实现跨SUC间的软切换,MSC,SVBS,HIRS,MSC,SVBS,HIRS,A f1,D f1,B f1,E f1,C f1,F f1,U f1,X f1,V f1,Y f1,W f1,Z f1,切换介绍,CDMA 软切换,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分类 导频信号集 切换相关参数 导频搜索窗 邻区设置 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 软切换算法 切换失败分析 案例分析,导频集分类,切换介绍,

3、导频集分类(续),MS中有四个存储器,用于存放短PN码的偏移序号,关机后清零,开机后从系统获取信息 导频集分类: 有效导频集:分配给移动台的与当前的前向业务信道相关的导频集合(最多6个导频) 候选导频集:当前不在有效导频集里,由移动台接收到的有足够的强度显示与该导频相对应的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可以被成功解调的导频的集合(最多5个导频) 相邻导频集:当前不在有效导频集或候选导频集里,但根据某种算法可能进入候选导频集的导频集合(最多20个导频) 剩余导频集:当前系统中,当前CDMA载频中的所有其它可能的导频 导频集中的所有导频具有相同的频率 这些导频集可以在切换期间由基站更新,切换介绍,MS如何获取

4、?,导频集的初始化,切换介绍,导频集的更新(当处于通话状态),切换介绍,剩余集合,邻域集合,候选集合,有效集合,导频低于T-DROP并且T-TDROP已终止,由系统或T-COMP确定 导频是否加入有效集合,有效集合的维持,切换介绍,剩余集合,邻域集合,候选集合,有效集合,导频强度超过T-ADD,导频低于T-DROP T-TDROP已终止,导频强度超过 T-ADD,由系统或T-COMP确定 导频是否加入有效集合,候选集合维持,切换介绍,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分类 导频信号集 切换相关参数 导频搜索窗 邻区设置 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 软切换算法 切换失败分析 案例分析,切换参数,T_ADD T_DR

5、OP T_TDROP T_COMP SOFT_SLOPE ADD_INTERCEPT DROP_INTERCEPT SRCH_WIN_A SRCH_WIN_N SRCH_WIN_R,切换介绍,设置方式:小区载频切换参数,切换参数设置,切换介绍,切换参数设置T_ADD,T_ADD 是导频切换加门限。如果一个相邻集或者剩余集的导频的强度达到了T_ADD,MS将该导频移入候选集,并发送PSMM。 T_ADD必须足够小,才能保证很快加入一个有用的导频;但是T_ADD又必须足够大,才能防止无用的干扰导频的加入。 缺省值: -13 dB 推荐值: -13dB,切换介绍,切换参数设置T_DROP&T_TDR

6、OP,T_DROP和 T_TDROP一起控制切换去。 T_DROP必须足够小,才能阻止一个强导频不会过早的退出有效集;但是又必须足够大,才能让一个弱导频很快的退出有效集或者候选集。T_TDROP必须大于建立一次切换的时间,防止乒乓切换;但是又必须足够小才能让无用的弱导频很快的切换去。T_DROP: 缺省值: -15dB 推荐值: -15dB T_TDROP: 缺省值: 3 sec 推荐值: 3 sec,切换介绍,切换参数设置T_COMP,T_COMP是一个比较门限,用来决定一个导频是否进入有效集。其判断依据是: 如果候选集的导频强度比有效集中最弱的导频还大 T_COMPT_COMP: 缺省值:

7、2.5dB 推荐值: 2.5dB,切换介绍,切换参数设置的推荐值,切换介绍,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分类 导频信号集 切换相关参数 导频搜索窗 邻区设置 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 软切换算法 切换失败分析 案例分析,导频搜索窗口作用,当一个导频达到手机时,由于经过空中传播产生了延迟,手机可能无法识别该导频。因此,手机必须使用一个合理的延迟窗口来帮助它识别这个导频。手机用来识别导频的窗口宽度成为搜索窗口。搜索窗口设置过大,将会影响手机搜索导频的时间;搜索窗口设置过小,手机将无法搜索到时延过长的有用导频。,搜索窗作用:确保MS能搜索到导频集中PN偏移的多径信号,切换介绍,导频搜索窗参数,搜索窗口参数包括:

8、 SEARCH_WIN_A: 有效集和候选集搜索窗口 SEARCH_WIN_N: 相邻集搜索窗口 SEARCH_WIN_R: 剩余集搜索窗口,切换介绍,设置方式: 小区小区实体参数表,搜索窗设置,切换介绍,导频搜索窗参数SEARCH_WIN_A,SRCH_WIN_A 用于手机搜索有效集和候选集导频的多径。 SRCH_WIN_A 必须足够大,才能保证手机能识别出达到的导频多径分量。 缺省值: SRCH_WIN_A=6 Window Size= 28 chips 推荐值: SRCH_WIN_A= 6 Window Size= 28 chips,切换介绍,导频搜索窗参数SEARCH_WIN_N,SR

9、CH_WIN_N 是手机搜索相邻集导频多径的窗口宽度。SRCH_WIN_N必须足够大,才能保证手机搜索到相邻集中较强的导频多径分量。SRCH_WIN_N 如果设置的过大,会降低手机搜索的速度并增加切换失败的风险。缺省值: SRCH_WIN_N=8 Window Size= 60 chips 推荐值: SRCH_WIN_N= 8 Window Size= 60 chips,切换介绍,导频搜索窗参数SEARCH_WIN_R,SRCH_WIN_R 是手机搜索剩余集导频多径的窗口宽度。 SRCH_WIN_R 用于手机搜索一个不在相邻集内的、强度足够的导频多径分量。 剩余集内的导频在手机搜索过程中的优先

10、级是非常低的,因此在搜索过程中,剩余集的导频经常不会被搜索到。缺省值: SRCH_WIN_R=9 Window Size= 80 chips 推荐值 : SRCH_WIN_R= 9 Window Size= 80 chips,切换介绍,设置值与实际窗口大小的对应关系,切换介绍,搜索窗参数的典型设置值,切换介绍,参数推荐值,切换介绍,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分类 导频信号集 切换相关参数 导频搜索窗 邻区设置 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 软切换算法 切换失败分析 案例分析,该参数表名称为:R_LINKCELL,描述了每个小区的邻接小区配置。共有11个参数需要配置,具体见下图:,CELL-邻接小区参数表,切

11、换介绍,CELL-邻接小区参数表(续),切换介绍,CELL-邻接小区参数表(续),切换介绍,以上两图是添加邻接小区时候的对话框。 本BSC小区 反向互配功能 自动添加候选载频功能 非本BSC小区 邻区全局标识 邻区识别方式 全局邻区类型 MarketId、SwitchNumber LAC、CI、BSSID,CELL-邻接小区参数表(续),切换介绍,CELL-邻接小区参数表(续),切换介绍,CARRIER-载频邻区表,该参数表名称为:R_NGLIST,记录了每个载扇的邻区配置,在日常后台数据维护中,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部分,但是它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具体见下图:,切换介绍,CARRIER-

12、载频邻区表(续),添加邻区的对话框界面,切换介绍,CARRIER-载频邻区表(续),从该对话框中可以看到以下5个参数可以修改,但是一般都是选取默认值: NGHBR_CONFIG:根据协议配置为0,适用于同频邻区且只有一个寻呼信道。 SEARCH_PRIORITY:在候选频率参数中已经介绍 ADD_PILOT_REC_INCL :不支持该功能(通用邻区列表参数) ACCESS_ENTRY_HO:支持接入入口切换 ACCESS_HO_ALLOWED:支持接入切换,切换介绍,配置好的邻区列表,CARRIER-载频邻区表(续),切换介绍,NGHBR_SRCH_MODE:,CARRIER-载频邻区表(续

13、),SRCH_OFFSET_INCL:设置为0,所以忽略SRCH_OFFSET字段。 频率字段包含指示:设置为0,所以忽略频率包含指示(对话框中的红圈) 以上两个字段都是通用邻区列表消息中的内容。,切换介绍,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分类 导频信号集 切换相关参数 导频搜索窗 邻区设置 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 软切换算法 切换失败分析 案例分析,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导频强度测量消息(PSMM) 切换指示消息 (HDM) 切换完成消息(HCM) 邻区列表更新消息(NLUM),切换介绍,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分类 导频信号集 切换相关参数 导频搜索窗 邻区设置 切换过程中的几类消息 软切换算法 切换失败分

14、析 案例分析,95软切换算法,切换介绍,软切换中的重要消息,切换中重要的消息:,软切换中的重要消息(续),切换中重要的消息:,软切换中的重要消息(续),切换中重要的消息:,2000软切换算法,切换介绍,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失败分析 概述 切换许可问题 资源分配问题 切换信令问题 案例分析,切换分析概述,切换有多种情况,本课程的切换失败分析仅针对于相同频率之间的软切换和不同频率之间的硬切换。,切换失败分析,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失败分析 概述 切换许可问题 资源分配问题 切换信令问题 案例分析,切换许可问题,切换失败分析,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失败分析 概述 切换许可问题 资源分配问题 切换信令问题

15、 案例分析,资源分配问题,资源耗尽的可能的原因:,呼叫阻塞门限 切换阻塞门限 T_DROP太低 T_TDROP太高 切换允许算法的有效性太差,切换失败分析,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失败分析 概述 切换许可问题 资源分配问题 切换信令问题 案例分析,切换信令问题,切换失败分析,强导频没有探测到,切换失败分析,搜索窗问题,太窄的搜索窗口可能会导致探测不到强导频的到达多径。 从基站到移动台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基站发出的信号到达移动台就会有时延。 假如基站离移动台比较远,这个时延就会比较大,如果移动台的搜索窗口开得太窄的话,强导频的到达多径就可能落在搜索窗之外,这样移动台就探测不到强导频了。,切换失败分析,

16、软切换加入门限问题,如果软切换加入门限(T_ADD)设置过高,即使是移动台探测到某导频的强度已经较大,足够解调(但低于T_ADD),移动台也不会向基站上报该可用导频的探测情况。,切换失败分析,移动台搜索过程太慢,切换失败分析,反向链路衰落,当服务导频的强度开始衰落,切换信令必须要及时发送,但如果反向链路衰落得太快,PSMM消息就无法被基站接收,导致切换失败。 反向链路衰落的显著特征就是反向FER很高。,切换失败分析,前向链路衰落,如果前向链路衰落得太快,切换指示消息就无法被移动台接收,导致切换失败。 前向链路衰落的显著特征就是前向FER很高。,切换失败分析,提纲,切换介绍 切换失败分析 案例分

17、析,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一),现象描述: 某业务区市区SUC由于基站密集,所以整体的软切换比例较高,达到90以上,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 解决过程: 在对市区做了细致的路测后,采用降低天线挂高、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加大或减小小区的定标功率、或调整开销信道的增益来减小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区域,但是这对整体的指标影响不大,案例分析,软切换比例从93.77%降低到82.51%。,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一),最后采用以下措施:T_ADD由26调整为24,T_DROP由30调整为28,软切换加入截距由26调整为24,软切换去掉截距由30调整为28。,案例分析,在5系列的版本中,会在业务观察中看到“该导频未被

18、配置成当前有效集的邻区”的切换失败。,这一般都是基站的邻区配置不全造成的,即有些与基站发生切换的小区没有被配置为基站的邻区。,这时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完善基站的邻区配置。,图一,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在业务观察中看到“该导频未被配置成当前有效集的邻区”的切换失败出现时,就双击失败的切换。如双击图一中失败的切换,就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窗口。,红圈所示项目“byBefore_HO_ActSet- PNNumber=0x01”,说明切换前手机中处于有效集的PN只有一个,这时点开“iaBefore_HO_ActSetP- NList”,图二,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图三,“【0】0x

19、0075”表示处于手机有效集中的PN为117,与图1中看到的“切换后的有效集”为117是一致的,说明手机在导频为117的一个基站小区下向其他PN发生切换时失败的,然后通过查询无线配置确定导频配置为117的基站小区。本例中通过查询确定导频配置为117的基站小区有:130、520、2390、2440。,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图2以及图3中“byReg_AddPNNumber=0x01”说明手机将要切人的导频个数为1,这时点开“iaReq_AddPNList”,如图4所示。,图四,“【0】0x010E”表示手机将要加入的导频为270(16进制换算为10进制),通过查询无线配置确定导频配置

20、为270的基站小区。本例中通过查询确定导频配置为207的基站小区有:41、421、2401。,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二),以上说明130、520、2390、2440中的一个小区与41、421、2401中的一个小区有切换关系,这时就需要通过基站是否相邻、是否在同一个地方、对发生切换失败的手机进行呼叫观察等方法,确定是哪两个小区之间会发生切换。本例中通过对手机进行呼叫观察,发现手机是在244基站下起呼的,而只有240号基站和244号基站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确定2440和2401需要互配邻区。,案例分析,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三),问题描述: 2004年7月19日晚,某业务区

21、有大量用户投诉“话音质量断续、杂音、掉话”等现象,打开业务观察发现语音呼叫均正常,语音呼叫成功率在95%左右,但语音切换成功率仅为30%左右,失败原因均为“该导频未被配置”,如下图所示:,案例分析,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三),切换失败主要来源于6、19、32、34、37号BTS,这几个站点均为相邻站点,邻接小区进行了互配,其中19号站点有GPS预热告警。通过“报告的详细内容”发现19号站切换时要加入的PN为465、321、297,32号站切换时要加入的PN为51、219、387。分析定位: 通过性能统计中的切换观察发现,平时语音切换成功率都在98%以上,因此从这一点判定邻区的配置应该不存在问题。对

22、业务区两个SUC的参数进行了核对,发现这些切换时要加入的PN码,均非系统内的PN码。因此初步判定是其它厂家设备或外网的干扰。,案例分析,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三),问题解决: 立即和联通网优人员到安溪业务区进行路测查找干扰源,刚刚进入县城扫频仪即扫到51和219这两个干扰PN,关掉了两个县城内的直放站后干扰的PN仍然存在,因此基本排除是直放站的干扰。车行至19号县城城关站时,突然又出现了一个干扰PN387,不难看出51、219、387应该属于同一个三扇区站的3个PN,而城关站点为一个4载频3扇区站,同时该站点GPS有告警,会不会是该站点引起的PN混乱?将县城城关站点断电后,发现所有的未知PN码均消

23、失了,后台观察切换成功率恢复到了98%以上。下午施工队更换GPS蘑菇头后,该问题彻底解决。,案例分析,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问题发现在LANKABELL的测试项目中,在对市区MATTAKULIYA站点进行路测的过程中发生地点:LANKABELL试验局,MATTAKULIYA站点。该站点是ZTE基站,要和周围的HW基站进行同频硬切换测试。发现过程:由于该试验站,带有商业用户,所以我们开始始终只能在夜间进行相关的路测。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信号很强,但是始终无法加入激活集当中去或进行硬切换,并最终导致掉话。,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问题分析 CNA软件分析情况a, 手机在HW系统下,收到EHD

24、M消息(ID:8927),发生了硬切换到ZTE系统下的MATTAKULIYA站点的第一扇区PN=28。手机按协议规定发送了PSMM(ID=8931)和HCM(ID=8929)。如下图所示:,b, 在此后手机就一直报告PMRM消息(8944ID9250),并最终掉话,同步到第二扇区PN=196。如下图所示:,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问题从手机成功切换到ZTE系统下到手机最终掉话,发现至少有以下3个问题,不合常理。 第一:手机在切换成功后,发送的PSMM消息字段里的KEEP=FALSE。要使该消息里的KEEP=FALSE,必须满足:导频强度小于T_DROP,并且持续T_TDROP的时间。 但是从手

25、机开始切换到发送PSMM仅耗时约700ms,且导频强度为-12db。ZTE系统下的设置分别是:3s和-15db,所以此时是不满足KEEP=FALSE的条件的。如下图所示:8927ID8936,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第二:此时的前向误帧率在9.95到14之间,手机是有可能无法正常捕获前向业务信道。如下图所示:,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第三:手机没有发送PSMM消息将第二扇区PN=196加入到激活集当中去。如下图所示:邻集PN=196的强度已经达到-7db左右,但是仍然看不见手机发送PSMM消息。,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问题分析: 导致手机掉话的直接原因是手机没有发送P

26、SMM消息将PN=196加入到激活集当中去,使PN=196在前向形成强干扰,使FCHFER升高,触发了手机的掉话定时器,并最终掉话。如下图所示: 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该手机从ZTE基站起呼,并不存在手机不发PSMM消息的情况,所以极有可能是手机在硬切换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合乎规范的事情。,切换问题案例分析(四),分析结果 重新检查手机从一开始切换时收到的EHDM消息,发现消息有异常:消息里的SEARCH_INCLUDED里的字段是不正常的:T_ADD=0 ,T_DROP=0,T_COMP=0, T_TDROP=0.如下图所示:1),T_DROP=0和T_TDROP=0可以解释问题a:为何手机

27、在不到700ms的时间,就在那条PSMM消息里将KEEP置为FALSE。因为此时激活集的导频强度已经满足了该条件。2),T_ADD=0可以解释问题c:为何手机始终不发送PSMM消息将强导频加入到激活集当中去。因为任何导频的强度都会小于0db,所以就不会触发手机发送PSMM。,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7月10日河南信阳搬迁后,长兴集用户反映信号没有以前好,且经常出现掉话现象。和网优人员到现场实地勘测后发现,该地区因距离基站较远,信号确实不好,Ec/Io在1217dBm。回去和网优人员一同分析后认为,覆盖长兴集的基站为BTS-44黎集和BTS-45陈淋子(如下图),该两个基站原来爱立信用的是光纤站

28、,射频部分安装在塔上,同我们的基站相比少了一段馈线、一段2M的1/2跳线和两个馈线接头造成的损耗(约有3dB)。而长兴集刚好处于两个基站的覆盖边界处,原本信号就比较差,这样的话就更差了。因此决定将这两个基站的发射功率提高至43dBm来解决覆盖问题。提高功率后用户反应信号强度有明显改善,但还是有掉话现象,当时认为是覆盖原因,加之后来该用户也没有再投诉,就忽略了这个问题。,8月10日升级54版本,11日早7点,该用户再次打电话来反应通话时总是掉话,通话过程中发现确实是一分钟不到就有很大杂音,然后出现无声,接着就掉话,回打过去现象也是一样,安抚了一下用户后立刻赶到机房进行问题分析。,切换问题案例分析

29、(五),打开信令跟踪系统抓取了该用户的信令,分析跟踪的信令时发现了如下情况:,如上图,手机成功寻呼以后,在出现几次切换后,信令中出现了“AbarAirLinkFailure空中链路失败”消息,几次呼叫结果均是这样。难道是切换引起的掉话?带着这个问题对信令仔细进行了分析。在“E_S_UmaPageResponse寻呼响应消息”中可以看到手机在BTS-41黎集基站的扇区完成被叫响应,如下图。,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在第一次空口“E_S_UmrPilotStrengthMeasurementMsg 反向导引信号强度测量消息”中手机检测到BTS-45陈淋子基站的PN144导频,见下图:,切换问题案例

30、分析(五),在空口手机发出“E_S_UmrHandoffCompletionMsg 反向切换完成消息”之后Av口收到反向的“E_S_AvrHandoffCompletion 反向切换完成信号”消息,从中可以看到手机对BTS-45陈淋子站的PN144导频软切换加已经成功,DropPNNumber的个数为0,如下图。,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看来第一次切换是完全正常的,接下来在第二次空口“E_S_UmrPilotStrengthMeasurementMsg 反向导引信号强度测量消息”中看到手机检测到新的导频BTS-44往流基站的PN420,见下图:,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接着在前向Am口消息“E

31、_S_AmfHandoffRequest 基本信道的切换”中BSC指示BTS-44往流基站扇区进行SOFTADD切换。,在空口手机发出“E_S_UmrHandoffCompletionMsg 反向切换完成消息”之后Av口收到反向的“E_S_AvrHandoffCompletion 反向切换完成信号” 消息,从中可以看到BTS-44往流站的PN420软切换加已经成功,DropPNNumber的个数为0。 。,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但是接着切换完成消息后,Aba口却出现了“E_S_AbarAirLinkFailure,空中链路失败”消息,紧接着BTS-41、BTS-45、BTS-44三个基站发出

32、前向释放指令,手机出现掉话。观察了几次呼叫信令的情况发现均是在切换加了PN420后系统开始出现掉话的,看来很可能切换加PN420是引起掉话的原因,查看电子地图看到PN420导频是BTS-44往流基站的扇区。在地图上其和陈淋子、黎集基站距离上离的非常远,因而不可能有切换关系。那么手机检测到的PN420又是哪里来的呢?看了以前的网优路测报告发现,在陈淋子和黎集基站的东面有从安徽境内过来的四个导频信号48、420、384、504。这样,手机收到的强导频420应该是安徽基站的PN420。,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将黎集、陈淋子站的邻区列表中的PN420删除,并且将这两个基站的SRCH_WIN_R(剩余

33、导引信号集搜索窗)大小改为0,让手机不再搜到该导频。数据同步下去后,给该用户打电话就正常了。,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问题解决了,返回头来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注意到黎集和往流两个基站PN是复用的。只是黎集基站是两个扇区(PN84、PN252),往流基站是三个扇区(PN84、PN252、PN420)。因此推测当时开局时陈淋子配置邻区列表时可能将PN420认为是黎集的小区因而错配成了陈淋子的邻区,非常巧的是,刚好附近安徽省边界也有一个420的导频,信号强度还比较强。而目前河南省联通尚未与他省之间尚未作硬切换配置,因此除非路测,不然无法知道边界上能收到外省的哪些导频。后来又了解到联通的运维人员曾经发

34、现过PN420错配的情况,并将PN420删除过,但是升级前几天进行过一次邻区的优化检查,当时检查人员在“性能统计管理”中的“切换邻区统计”中看到PN420曾经有很多的切换次数和成功次数就将PN420又添加进邻区中了。这也是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用户没有投诉,而升级后用户又出现投诉了的原因之一 。,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NOTICE:如果在邻区中配置了该导频,从上面的信令分析看系统是认为切换成功了的,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后续引申: “E_S_AbarAirLinkFailure,空中链路失败”消息中原因0X0718为反向误帧过多。这和当时的通话中曾经出现话音质量很差甚至无声的情况是一致的。,切换

35、问题案例分析(五),从手机在空口中上报的最后一次 “E_S_UmrPilotStrengthMeasurementMsg,反向导引信号强度测量消息”中可以看到此时PN420导频已经是3个导频中最强的一个了。如下图:,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因为此时420导频是最强的,BSC通过手机给基站发送的导频强度测量报告消息认为420导频是最强导频,SDM会选择420导频所在基站的帧进行处理。而实际上420导频是其它一个很远基站的导频,SDM收到的帧实际上误帧很高,所以导致反向消息解不出来最终掉话。升级后黎集、陈淋子基站功率有所下降(设置的原因,以前是手动降低的(动态数据管理增大缩小功率),升级后改为降低

36、控制信道增益和降低小区设计功率的方法),导致安徽的导频PN420相对变强,这也是升级后才收到用户投诉的原因之一。,切换问题案例分析(五),问题: 反向信道在软切换时的合并方式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内容回顾,切换分类和区别 导频集、导频搜索窗作用 后台邻区设置及参数设置 软切换算法 造成切换失败的几种不同的原因 三个案例分析各个的现象、分析和解决,思考题,从剩余集移到候选集的导频,如果没能进入激活集,那么是回到剩余集还是回到相邻集? 在后台邻接小区配置时,一个同时存在于小区和载波的邻接小区中列表的导频,要是在小区的邻接小区列表删除后,在载波的邻接小区列表中还会存在吗?相反呢? 导频污染的危害? 一个小区如果挂了直放站,那么它周围的小区的搜索窗要怎么设置?,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