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语言.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01790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7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语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语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语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语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语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讲 语 言,热点1 炼 字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古往今来的诗家都非常重视炼字,往往一句诗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所以赏析诗歌,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品味语言,不但要品味诗人“炼字”的妙处,还要品味其在全诗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有的关键字或重要词句其实就是诗歌的“眼睛”。,诗眼(词眼),就是指一首诗(词)中最精练最传神的字,或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整首词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

2、境显得十分协调。,再如:,诗 句,“诗眼”阐释,“绿”,形容词作动词,“吹绿、染绿”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增添了动态美。,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独”,准确形象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独”字笼罩全篇,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王国维赞之“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骤 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

3、雨势骤晴山又绿。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侧重对诗歌炼字艺术的鉴赏。解答时首先要字不离句。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可一旦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就会显示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所谓某字用得好,是说该字在某句中作用发挥得好。其次是联系句子分析。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要鉴赏某个字的妙处,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来分析。正如本题,联系全诗,可知“卷”“吼”两个字都是写雨势的,“卷”“吼”为动词,在诗句中实施者是“雨”,而“卷”侧重表现雨的“迅猛态势”,“吼”则侧重表现雨的“声势之大”。两个字分别从不同

4、的角度表现雨势的大。,【阅卷手札】,写出了雨势之大。,没有抓住题目之中的“结合诗句简析”的要求,没有结合“卷”“吼”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过于简略。失1分。实际得分:1分。,请你组织答案:_满分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1.选准关键词(或“诗眼”) 把该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有哪些字词最为传神。【特别提醒】古诗词炼字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四种词语中,且每种词语因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功用。,炼字类别,主要功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数量词,特殊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化抽

5、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2.结合语境品味炼字的妙处 结合语境分析语法特点或修辞方法。回答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要重点突出。,【答题步骤】 1“炼字型”的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释义析理,字不离词。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此时最忌讳只解释字典义而忽视语境义,要结合诗句解释其含义。 第二步:还

6、原画面,词不离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再简要把含有该字词的诗句解释或翻译一下。 第三步:明确重心,句不离篇。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具体有什么样的妙处。这一步是重点环节,是得分点,回答时一定要准确简练。,2.“诗眼型”的答题四步骤 第一步: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分析该字(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第四步: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答题模板】解释+描述+作用 一般模式: 这个字的意思是( )(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形象(景色),烘托了( )

7、意境,表达了( )情感。,热点2 炼 句三年1考 高考指数: 古人写诗讲究构思,往往一句话就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的思想,即所谓的炼句。炼句,就是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句子进行品味,分析其在全诗的结构、表情达意、升华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如:,关键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作 用,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是全诗的情语,是点睛之笔,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关键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

8、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决心和永不停息的壮志。,作 用,(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 山 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概括时一定要提炼句意,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不能照抄,更不能简单翻译。本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给这僻远之地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

9、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描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能。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至此颔联的妙处也就揭晓了。,【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解题指南】 做这道题,可从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等三方面入手。 第一步,品读诗句,明确诗句内容。 细读这两句诗,可明确“天色”是从色的角度描写山泉的情态,“雨声”是从声的角度描写。 第二步,联想与想象,由眼前之景到心中之景。 通过这两句的意象想象

10、诗句描绘的画面:山泉平缓流淌时,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此处关键点是想象。,第三步,点明作用。分析这两句在整首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通过品读全诗可知,作者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山中”两句写山泉不知名,极力表现山泉的平淡无奇,为抑。颔联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山泉的清澈和流淌的声韵之美,是扬。站在整首诗的角度看待这两句,其重要作用是为后面的内容作了铺垫。从结构上分析诗句的作用也是应考时考生最易忽略的内容。,【阅卷手札】,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山泉的情态。“映地为天色”可看出山泉的清澈。作者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山泉可见天的颜色展示其清澈的特点。“飞空作雨声”写山

11、泉由静到动的过程,飞流而下的山泉发出风雨之声,可见其活泼。这两句通过多角度描绘展示了山泉的特点。,能够从“声”和“色”这两个角度分析作者描写山泉的角度,且能够点出其效果。得2分。在分析过程中,考生视野较窄,没有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颔联的作用和地位。失2分。实际得分:2分。,请你组织答案:_满分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

12、铺垫。,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义。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 2.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细读全篇之后,看这关键句写了什么内容。 3.揭示该句的句式特点或写法特点。 4.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结合表达技巧去分析各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突出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答题模板】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特别提醒】解

13、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热点3 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常见的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语言风格,特 点,示 例,清新,质朴,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

14、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语言风格,特 点,示 例,绮丽,隽永,用华丽的辞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意在言外,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语言风格,特 点,示 例,自然,清幽,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品味却意味深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

15、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20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 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新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新丽”一般体现在绮丽的辞藻、巧妙的修辞、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等方面。这首词比喻生动,用词也十分秀丽。词人把明

16、澈的江水喻为美人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眉眼盈盈处”一句,既指江南的青山秀水,又暗示那儿有自己盼见的人,一语双关,贴切巧妙。下片“送春归”与“君归去”连接,用拟人手法将春写活,风趣俏皮,极富奇思妙趣。解题时要紧扣词句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如修辞手法、山水的清新秀丽都应分析到。,【阅卷手札】,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没有点明拟人的修辞手法,失1分。没有结合“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等具体词句简要分析。失1分。实际得分:2分。,满分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

17、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我来阅卷和点评】,参考答案:我的分析:对“想象”这一手法没有直接点明,答案有遗漏,同时没有答出“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失1分。答案中的“抒发了对浙东山水的喜爱之情”属于作者的思想感情,题干中没有要求回答,赘余,失1分。该答案得2分。我的点评:审题要细心,按要求答题,不遗漏也不赘余。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必须紧扣原诗词的字词句,不能空洞抽象地分析。题目没有要求回答的内容,也不能多答。如本题考生答案中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多余,甚至会导致失分。请记住:题目不要求回答的内容,不要回答。,赏析语言风格靠四多 1.多品味整首

18、诗。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多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3.多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4.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答题步骤】 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列例证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析感情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模板】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具体诗句+作者情趣 一般模式: 本诗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本诗通过( )的描写(刻画

19、、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写出了( )(分析效果、作用),表达(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口诀:诗歌语言最凝练,鉴赏可要读百遍。特殊用法绘景象,古人炼字胡须断。看懂内容不容易,指出诗眼更困难。表情达意关键字,结构主旨皆关联。统领全篇是线索,评析比较看题干。语言风格有术语,作品不同特色变。,1.要以诗人的眼光鉴赏诗歌的语言,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古代诗歌语言的变形。 2.拿不准哪个词是“诗眼”,不要急躁,可以标出几个重要的字词,反复比较。也可以试着去换字词,哪个词不能替换,就是关键词。 3.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如叠词、拟声词、意象名词罗列等,常能表现出

20、特殊的表达效果。可以联想到这些词在散文中的用法和作用。,(一)炼字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长相思雨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1)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答: _,【解析】“空”字的表达作用属于炼字方面的技巧,应从描写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两方面思考作答。答案:表明夜晚雨密,台阶无人,更突出听者寂寞悲苦凄凉之感。,(2)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却“雨”贯全篇,请作简要赏析。答: _,【解析】解答该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上阕“一声声”写雨稠密,“一更更”写雨下个不停,“窗外芭蕉”写雨

21、打芭蕉,“此时无限情”情因雨生;下阕“梦难成,恨难平”雨夜难眠,“不道愁人不喜听”雨不解人意,“滴到明”彻夜不停。答案:上阕写雨之稠密,连绵不断,雨打芭蕉,情因雨生。下阕写雨夜难眠,百感交集,雨不解人意,彻夜不停。,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 浦 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 _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蒙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

22、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二)炼句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清 平 乐 赵令畤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首句“春风依旧”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答: _答案:“春风”领起上片,描写春风吹拂中的清和明丽的自然景物(或:点明时令);“依旧”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为下片“去年”“今宵”的对比作铺垫。,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 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

23、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醒。,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新脱冬衣体乍轻”这句诗。答: _,【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炼句”。本诗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而需要赏析的这一句则写了换衣服的动作和心情,诗句中“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冬去春来,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人的轻松感受。回答该题,一定注意题目要求,重点分析该诗

24、句是如何表现生活情趣的。,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三)语言风格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注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注】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答: _,【解析】解答此题,首先

25、要熟练掌握诗歌常用的各种语言风格及其特征;其次,要认真分析所考查的两联诗句,具体说明诗句具有的风格。,答案: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任选一联即可),一、高考题组6.(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春暮西园高 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2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答: _,【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关键是选准恰当的角度。角度选对了,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这就是高考中的“小切入,大联系”,平日要多积累多练习。,答案:(从语言的角度)该诗非常着重炼字。“满”“过”

27、“知”等字用得极具艺术含量,传神,感染力强。“满”,将“晴波”洒满“绿池芳草”的情景写得立体可感。“晴波”即阳光,它本来是无形的,诗人在这里用一“满”字,就将这无形的东西写得有了形状。“春色”是诉诸人的视觉的,诗句用一动词“过”,就赋予“春色”以动感,将事物写活了。,7.(2010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答: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简析“住”字的含义,因为本词后面没有标注,也没

28、有对作者的身世进行介绍,所以我们只能从原诗中把握作者由“愁”而“喜”的感情变化。“住”字的含义也就被理解为它在原诗中所表达出的具体意思或它写出了什么。联系上下语境,我们可以“还原”出当时情景:远处的帆船就像飞鸟一样停落下来,作者的船只停泊却让作者感到江水停止了流动,实际上写出水流平缓之状。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答: _答案: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29、8.(2010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向子 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 ,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答: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这一问题,需要从“炼字”的角度,分析选字在句中的意思、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在全词结构、表现主题情感意境方面的作用。答题时不能孤立地去分析,要结合全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

30、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特别提醒】 语言的表达效果往往和内容形象相联系。所以解答时一定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其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有一定特点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包括理想和追求)、感情及精神境界。 在具体的表述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作。,(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答: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作者在这首词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图景。写得艳丽浓郁,光彩照人,真可谓

31、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结合作者身世遭遇来分析,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意。答题时必须紧扣这一感情脉络。答案: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二、山东模拟题组9.(2012济宁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卜 算 子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1)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赏析。答: _答案:“巧”在形色: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花朵固小,却猩红

32、如染,鲜艳娇美;“片片”状花瓣之薄,“点点”言花朵之密。,(2)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_答案:下阕将“朝”与“暮”和“繁”与“少”对比,强调海棠变化之大、受损之重,流露出词人对风雨无情吹打鲜花的惋惜与不满,暗喻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10.(2012淄博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闽中秋思杜荀鹤注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

33、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两句为例,试作赏析。答: _答案:这两句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 “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强了韵律感,朗朗上口,余味无穷。,(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 _答案: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作者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藉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11.(2012聊城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

34、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 _答案: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 _答案:“长”或“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

35、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言之成理即可),12.(2011潍坊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春 寒注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答: _答案:“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2)三、四两句写出

36、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答: _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13.(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鹊 踏 枝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1)“一晌”一词使用巧妙,请你说一说妙处何在。答: _,答案:首先,写出时间跨度之长。从今朝的酒醒到傍晚的暮烟(上片“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

37、是写白天看到的,“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这是写日落之时),从白天到日暮显出时间之久,同时写出词人伫立楼上的凝望之情。从“梅落繁枝千万片”写起,到“楼上春山寒四面”的凝望,一直到“过尽征鸿”,诗人的感情始终专注于对远方人的思念。再次,“一晌”与“人不见”形成对比,主人公凭栏远眺,不见归人,突出了主人公的失落之感。,(2)请对“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几句作简要赏析。答: _,答案:梅花已经凋谢而不甘心零落,在零落飞下的瞬间也要显现出美丽的姿态,要学那雪花轻盈地在空中回旋起舞,“学雪随风转”,运用拟人手法,具体表现了梅花面对陨落所不甘丧失的美好的姿质,写出了所有有情的生命面临无常

38、之际的缱绻哀伤,这正是自然界乃至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这几句景物描写为下面写人的活动和愁苦心境(“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作了很好的铺垫。,14.(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三模)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1)这首诗的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答: _,【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

39、,“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答案: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 _,【解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夕”景。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答案: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