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儿童虐待.ppt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001578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虐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儿童虐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儿童虐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儿童虐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儿童虐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央电视台一套今日说法2011年9月17日播出被虐待的女童,讲述了江西一名9岁女孩婷婷受亲生父亲和继母虐待两年,浑身伤痕累累触目惊心,仅左腿就有一个碗口大深及肌肉层的溃烂伤口,多次住院治疗,并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2、今年6月,本报曝光了儋州市一名7岁女童被其亲生父亲虐待毒打导致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造成脑积水。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据2010年11月21日西安晚报报道,当地一名9岁男孩飞飞在当年6月10日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刘世奎伤害致死。当时,孩子身上新伤旧斑,惨不忍睹。,儿童虐待,一 儿童虐待的定义及形式二 儿童虐待的原因三 虐待对儿童的影响四 儿童虐待的心理治疗,2001年11月19

2、日是第一个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以后每年的11月19日被确立为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一 儿童虐待的定义及形式,儿童虐待: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虐待的定义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 包括四种形式 躯体虐待 情感虐待 性虐待 忽视及经济剥削,躯体虐待:对于儿童,踢、踹、捏、打耳光、拉耳朵、拉头发、鞭打、捆绑、香烟烫伤,与过度的体罚 情感虐待:谩骂、嘲笑、羞辱、批评、恐吓威胁、损毁或丢弃物品、烹煮宠物等。性虐待:通常指成人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对儿童性虐待,得到刺激的快感。强迫儿童裸露生殖

3、器或触摸,或对儿童使用情趣用品,或异物插入等,忽视及经济剥削: 持有监护权的成人,对于受扶养的未成年亲属,对于其饮食、教育、医疗、衣物、卫生等基本需求,刻意忽视。特征是明显的营养不良、不合身的衣物、学龄儿童未去学校等。,二 儿童虐待的原因,(一)儿童个体因素 智力和躯体发育迟缓,出生前后脑损害、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病史。 一些儿童在气质上属于养育困难类型,易激惹、哭闹无常、难于安抚和纠缠母亲等 1岁以后具有多动、顽皮、攻击性行为等特征的儿童也易遭致父母打骂; 入睡困难、睡眠不宁、遗尿、抽动性问题、慢性疾病的儿童亦容易遭到虐待,(二)家庭原因: 1 家庭经济情况欠佳、社会地位低下、过频的应激事件、

4、家庭危机 2 一些施虐父母存在智力偏低,有酗 酒、吸毒、人格和情绪异常等精神和行为障碍 3 家庭保姆虐待儿童事件有上升趋势,(三)社会因素1 社会稳定因素,如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再如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对儿童躯体虐待有着重要的影响。2 受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一些偏僻农村地 区目前仍有丢弃女婴,虐待女童的现象存在。3 许多家庭片面重视早期教育,以剥夺儿童的游戏玩耍时间来严厉、超负荷地训练儿童,三 虐待对儿童的影响,1 儿童身体的影响 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破坏正常生理功能、降低健康水平、损伤体质健康、有的造成终生伤残。,儿童受虐待对以后人生发展的影响?,2 对儿童虐待是怎样影响儿童的心理

5、,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20世纪90年代早期,精神卫生专家认为虐待导致的结果主要是心理作用造成的情感和社交方面的问题。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童年期遭受的虐待(应激事件)助长了心理防御机制,使成年后产生自我挫败感,阻碍社会心理的成熟,使心理发展停留在“一个受伤孩子”的状态。这种心态可能会表现为受虐者自恋性认同( narcissistic identification)、施虐者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和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生理学的研究解释虐待发生在童年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严重的应激反应会对大脑结构和功能打

6、下无法消除的烙印。童年受虐最可能的后果是影响大脑边缘系统,并且以左脑半球受罹为明显。 TeicherM H等(2002)的研究发现,早期遭受虐待儿童的脑电图(EEG)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种异常多发生在前脑和颞叶部位,特别是左脑半球。 功能核磁共振( fMRI)研究发现,受虐待儿童到成年期时大脑的海马出现缩小,而且杏仁核也缩小。,3 对受虐儿童心理的影响表现,儿童虐待与人格障碍(1)发现儿童期遭受情感和躯体虐待者,容易出现边缘 型、回避障碍、受虐狂、自恋倾向(2) 遭受情感虐待较容易导致施虐倾向,遭受躯体虐待较易出现偏执倾向(3)性虐待更多倾向反社会人格特质,严重人格不良可以出现在遭受多种

7、形式虐待者,虐待对受害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虐待与儿童词汇和造句方面的语言发展迟滞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受虐儿童在阅读、数学等标准化测验中的得分都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而且躯体虐待、性虐待、忽视等受虐待子群在测验中的表现也存在许多差异虐待对受害儿童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影响受虐儿童更容易愤怒,固执,缺乏热情,甚至表现冷漠,抑郁等。影响儿童对他人情绪的判断和移情。,虐待对受害儿童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受虐待与被忽视的经历会使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敌意、攻击性和退缩行为。受虐待和被忽视的儿童很少主动发起同伴交往,表现出更多的消极社会交往、更多的外因性问题行为和不恰当行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他们很少可能

8、成为受欢迎者,更多可能被同伴所拒绝,儿童虐待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针对儿童身体的伤害)心理治疗 恢复力 阿德勒疗法 (社会兴趣) 有效的干预应该着力于适度地发展这些儿童的自我系统,增加 儿童的自尊自信,家庭疗法第一种方法为心理教育式的家庭探访(PHV),着重于提高关心与爱护的养育能力,减少母亲压力,增加母亲的社会支持以及促进母亲掌握关于基本的儿童发展的知识;第二种方法为母(父母)婴心理疗法(IPP),是一种依恋理论的灌注式干预;,游戏治疗拼图游戏,沙盘游戏 学校教育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同伴关系资源对受虐待与被忽视的社交困难儿童进行干预 它是在父母辅助的条件下,通过在普通教室里让孤僻儿童与开朗同伴结对开展游戏的方法进行干预。,恢复力(resilience),也称顺应力或弹性,是指个体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压力或逆境,或伴随着长期和严重的创伤,却能良好地适应的能力或身心机能,是一种动态地调和处理机体内外力量的状态。,参考文献,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第3期 国外儿童虐待的心理学研究述评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11期(总第77期)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人格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